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C反应蛋白(CRP)、P选择素(PS)和脂联素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08例CHD确诊患者(分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及35例健康对照组的CRP、PS和脂联素的血清学水平。结果:CHD组CRP、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D组中,CRP和PS水平在SAP组、UAP组和AM I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依次升高,脂联素则明显下降(P〈0.05);血清CRP水平与脂联素水平结果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该文提示血清CRP、PS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冠心病的病程和病情,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判断冠心病病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APN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程度的作用.方法 疑诊为CHD而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住院男性患者106例,分为4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心肌梗死组(MI)24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脂联素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法),常规操作造影后分别对右冠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管腔内径狭窄程度进行评价.根据1984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Gensini法对每支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UAP组和AMI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P<0.01),SAP的脂联素水平虽然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547,P<0.01),提示随着Gensini积分的升高,血清APN水平逐步降低.结论 血清APN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病变程度有关,APN水平对冠心病及其程度具有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应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缺血组60例和出血组60例 冠心病患者13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55例 对照组50例,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值.结果 脑卒中缺血组和脑卒中出血组Hcy测定值和对照组测定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脑卒中缺血组和脑卒中出血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Hcy测定值和对照组Hcy测定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Hcy测定值有逐渐升高趋势,三者Hcy测定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有望成为检测疾病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静 《现代保健》2011,(17):137-13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本院2009年1月-2009年6月老年(年龄i〉60岁)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5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四项、高敏CRP数值。结果老年心绞痛患者的CRP、TC、LD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P〈0.05)。结论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可作为心绞痛诊断和提示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刘峰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63-246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冠心病中的变化及在预后判定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23例和正常对照30例。结果CRP(mg/L)水平稳定型心绞痛组(5.35±3。82)与正常对照组(4.62±2.57)相比,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0.45±3.26)、急性心肌梗死组(14.67±5.81)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且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和P〈0.01)。结论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作为患者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uAP)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因胸痛入院、经冠脉造影检查者共2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60例、多支病变组58例和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5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55例。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身高、腰围(WC)、臀围、血清APN、ET-1、hs—CRP、血脂,计算血脂异常发生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利用Gem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UAP组多支病变及单支病变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SAP和对照组(P〈0.01),但hs—CRP、ET-1高于SAP和对照组。其中多支病变组APN水平低于单支病变组,而hs—CRP、ET-1高于单支病变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PN水平与血压(SBP、DBP)、WC、BMI、WHR、hs—CRP、ET-1、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APN是Gensini积分强的危险因素(OR=25.36,95%CI:9.87~56.23,P=0.000)。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低脂联素是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脂素水平,探讨内脂素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6月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20例(冠心病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7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86例(心肌梗死组),选取健康体检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相关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比较各组血清生化指标与内脂素水平,分析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为(34.07±5.51)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22±3.17)μg/L(P<0.05).不同类型冠心病组血清T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血清TG、HDL-C、内脂素水平[(1.44±0.27) mmol/L、(1.16±0.12) mmol/L、(21.36±3.35)μg/L,(1.84±0.32) mmol/L、(1.01±0.08) mmol/L、(27.78±447)μg/L,(2.31±0.34) mmol/L、(0.93±0.06) mmol/L、(33.14±5.66)μg/L]与对照组[(0.93±0.25)mmol/L、( 1.48±0.24) mmol/L、( 13.22±3.17)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TG、Gensini积分、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Gensini积分、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组的血清内脂紊水平与TG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或< 0.01),与HDL-C呈负相关(P< 0.01),与TC和LDL-C无相关性(P>0.05).结论 外周血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水平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APN、尿酸水平和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所在社区冠心病患者128例均经心电图以及治疗确诊,做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做为对照组,同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PN水平和尿酸酶法测定尿酸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比APN、尿酸水平检出率与冠心病联系。结果观察组ACS患者的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的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CS患者APN低水平检出率为59(86.76%),尿酸高水平检出率为61(89.7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N低水平检出率为41(68.33%),尿酸高水平检出率为45(7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数据6(9.23%),5(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APN水平显著降低,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二者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的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9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被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19例,又根据血管病变程度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54例及多支血管病变组43例.同时以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浆hs-CRP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组hs-CR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在冠心病各亚组中,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hs-CRP浓度依次增高.多支血管病变组hs-CRP含量亦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 血浆hs-CRP浓度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脂联素(APN)、腹内脂肪源性丝氨酸蛋白酶移植物(Vaspin)、内脂素(Visfat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冠心病患者75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不稳定心绞痛(UAP)18例,稳定性心绞痛1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RBP4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Vaspin、Visfatin及APN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APN、Vaspin、Visfatin、RBP4联合测定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APN、Vaspin、Visfatin、RBP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AMI患者APN、Vaspin、Visfatin、RBP4水平低于UAP、SAP患者(P<0.05);UAP患者APN、Vaspin、Visfatin、RBP4水平低于SAP患者(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APN、Vaspin、Visfatin、RBP4联合测定在冠心病患者中...  相似文献   

11.
蒲鹏  江洪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64-2466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尿酸、脂蛋白(α)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检测254例冠心病患者与64例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血尿酸、脂蛋白(α)。并于入院后2—7d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A组)(〈20分)、冠脉重度病变组(B组)(20—40分)和冠脉极重度病变组(c组)(〉40分);同时根据临床分为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C3组年龄、纤维蛋白原、血尿酸、脂蛋白(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与A组在纤维蛋白原、尿酸水平上有明显差异(P〈0.05);C组与A、B2组脂蛋白(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脂蛋白(仅)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脂蛋白(α)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但血尿酸与脂蛋白(α)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有更高水平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尿酸、脂蛋白(α),其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对冠心病的致病作用可能与血脂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检测在冠心病预防、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例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0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5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65例(SAP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Hcy及Cys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MI组、UAP组、SAP组血清Hcy及Cy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cy:(22.35±8.18)、(16.54±7.56)、(14.52±6.38)μmol/L比(9.35±3.23)μmol/L;CysC:(1.32±0.27)、(1.88±0.66)、(1.19±0.46)mg/L比(0.80±0.3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22.35±8.18)μmol/L比(16.54±7.56)、(14.52±6.3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cy及CysC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且Hcy水平随着冠心病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检测Hcy及CysC对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hs-CRP、Cys-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入选17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不稳定型冠心病UAP组56例、NSTEMI组47例、STEMI组35例),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组hs-CRP水平均升高,且升高程度UAP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台州地区人群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MCP-1-2518A/G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为A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共35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按狭窄程度分为不同病变组及对照组,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损害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CP-1水平,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其基因2518A/G位点的多态性,所有生化指标采用雅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n=260)吸烟史、高血压史的比例高于对照组(n=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MCP-1水平[(242.47±45.97)pg/ml]高于对照组[(221.12±57.1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55)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116)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2518A/G位点多态性与AS无明显相关性。血清MCP-1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40,P〈0.05),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在台州地区人群中,MCP-1-2518A/G位点多态性与A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血清MCP-1水平与AS严重程度有关,并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初步预测急性冠脉事件和判断AS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关海林 《现代保健》2014,(11):69-71
目的:探讨血清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水平检测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抽选本院ICU收治的153例ACS患者,对其血清NT-pro BNP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和评定,并与同期9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8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进行对比研究;同时统计分析153例ACS患者经住院治疗前及治疗第7、15天血清NT-pro BNP水平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ACS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LVEF下降(P<0.05);且SAP、UAP、AMI组中NT-pro BNP、Gensini评分呈递增式升高,LVEF递减式下降(P<0.05)。(2)153例ACS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80例、心衰恶化39例、死亡34例。好转出院组患者在治疗第7天后血清NT-ProBNP显著下降(P<0.05),第7、15天均逐渐降低;而死亡组和心衰恶化组患者治疗后2个时点血清NT-ProBNP与治疗前相比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有利于ACS的临床诊断及心功能评估,可作为评估 ACS治疗预后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刘肖林 《现代保健》2014,(14):109-110
目的:探讨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心通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三酰甘油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和治疗后血液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绞痛频率和心肌耗氧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杰敏 《现代保健》2014,(34):41-43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心绞痛为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为30例,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40例做为对照组。测量三组人群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 Tn T)。结果:RDW:心绞痛组(13.67±0.57)%,心肌梗死组(14.23±0.67)%,对照组(12.99±0.52)%。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的水平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次的检测中笔者发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心肌肌钙蛋白I的升高倍率最大。结论:诊断心肌损伤的最佳实验室指标是心肌肌钙蛋白I,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与血小板相关的参数在发病后不同时间段内会有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11例,心律失常8例,心力衰竭4例,死亡3例;对照组患者心绞痛14例,心律失常11例,心力衰竭7例,死亡4例,除死亡率外其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阻滞剂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片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G、T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TG(1.67±0.31)mmol/L、TC(4.46±0.52)mmol/L、LDL-C(2.72±0.53)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片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改善血液黏稠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