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宁 《中国保健营养》2012,(8):1003-1004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体会。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口服瑞格列奈联合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予以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FPG、2hPG、HbAlc、BMI、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组内比较:较之治疗前,FPG、2hPG、HbAlc明显下降(P<0.05),且均达标,BMI无显著增加(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3月后,两组各指标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胰岛素总用量明显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可缩短疗程,减少了医疗费用,同时缓解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帮助疗效发挥,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全会标  高勇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86-1587,1590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和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诊T2DM先单用二甲双胍(1.0g/d)治疗4周,血糖控制不佳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B组:吡格列酮+甘精胰岛素,C组: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甘精胰岛素,治疗随访12周。结果 12周后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全部达标,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A、B两组HbA1c部分达标,C组HbA1c达标(P﹤0.05)。C组疗效优于A、B组,FPG达标所需时间最短,日胰岛素用量最少。3组低血糖发生率均﹤3.5%,无严重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和吡格列酮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三药联合疗效优于二药联合,安全有效是初诊T2DM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谢宝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86-5787,5789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停用原口服药物,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瑞格列奈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1C水平、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相关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为(18.35±4.56) U/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6±6.51) U/d (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 (P< 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能在保持患者血糖平稳的同时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且能减少胰岛素用量,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欣 《现代保健》2014,(5):17-18
目的:研究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对照组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达到良好的降糖效果,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MDI治疗方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7月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Ⅰ组及Ⅱ组各50例。Ⅰ组晚间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及三餐前皮下注射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U·kg-1·d-1,每晚22点皮下注射;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起始剂量0.4~0.6 U·kg-1·d-1,分配于三餐前10 min皮下注射。Ⅱ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治疗,甘精胰岛素用法同Ⅰ组;瑞格列奈初始剂量为1 mg/次口服,3次/d;二甲双胍起始剂量为0.5 g/次口服,2次/d。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每天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记录血糖达标时间,2周后检测空腹及餐后2 h C肽,3个月后检测HbA1c,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统计低血糖事件的患者比例和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频率,血糖水平≤3.3 mmol/L则认为是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尽量在加餐前测定当时的血糖值。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Ⅰ组和Ⅱ组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 h血糖,空腹、餐后2 hC-肽,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和Ⅱ组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5.7±1.7)、(6.1±2.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7,P0.05)。Ⅰ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0.0%,Ⅱ组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P0.05)。低血糖频率Ⅰ组(0.38±0.06)次/人,Ⅱ组(0.14±0.04)次/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34,P0.05)。结论 MDI方案控制血糖的效果比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治疗方案要好,具备较高血糖达标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其中对照组联用优必林N,观察组联用甘精胰岛素。经治疗12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等指标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日用量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可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而且综合疗效突出,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也较低,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贾冰  高芸 《现代保健》2012,(32):4-5
目的:评价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n=30)或甘精胰岛素(n=30)。两组均联合口服瑞格列奈(1mg,3次/d)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低血糖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PG、2hPG、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地特胰岛素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可有效控制血糖,在减少体重增加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92例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能够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我院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及BMI.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及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肥胖型2型糖尿病体重指标、降低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经饮食运动疗法失败后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56例经饮食运动治疗失败后的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成格列吡嗪治疗组与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组,随访一年,收集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体重指数(BMI)等数据。结果:治疗6月、12月后两组FPG、2hPG、HbAlc、血脂、BMI等数据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结论: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缓释片除能有效改善FPG、2hPG、HbAlc水平外,还能降低BMI,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对门诊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对照组采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50R;16周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波动程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血脂变化。结果两组均可有效地控制血糖、HbA1c(P〈0.01),组间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血糖波动程度、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增加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脂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可安全、有效、平稳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增加较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贾亚非 《现代保健》2011,(18):25-2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单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应用甘精胰岛素加阿卡波糖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FPG、2hPG、GHbA1C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治疗组FPG、2hPG、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尤其餐后高血糖改善更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HbA1c&gt;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进行地特胰岛素(Det)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Det作为基础胰岛素在T2DM起始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5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两组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Det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对其治疗前后血糖控制、低血糖情况和HOMA-β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结果:12周治疗后,两组中FBG、2 h PBG、HB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FC-P、2 h C-P和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3.85%(3/78)、症状性低血糖1例,对照组24.36%(19/78)、症状性低血糖5例,Det明显优于门冬胰岛素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et作为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时HbA1c&gt;9%的T2DM患者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门诊强化治疗方案,适合初诊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0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0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实验组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PG、0hPG与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或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的疗效及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n=23)和格列吡嗪组(格列吡嗪+甘精胰岛素,n=22)。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餐前和餐后的末梢血糖及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瑞格列奈(1mg,3次/d)联合甘精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HbA1c和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较格列吡嗪(5mg,1次/d)联合组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时加用甘精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NPH)使HbAlc达到7%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64例服用1种或2种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lc〉8%)中随机加用一次甘精胰岛素或NPH,治疗12周后,使空腹血糖(FBG)达到≤5.6mmol/L,观察指标为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发生率和达到HbAlc≤7%,并且没有发生有记录的夜间低血糖的患者百分数。结果试验结束时甘精胰岛素组和NPH组的空腹血糖和HbAlc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HbAlc≤7%,且没有发生有记录的低血糖方面,甘精胰岛素组明显优于NPH组(P〈0.05)。甘精胰岛素组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NPH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可使血糖达标并且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NPH。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3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仅给予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B组给予CSII联合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C组给予CSII联合西格列汀。收集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血糖达标时间、住院天数、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成本,比较3种方案的成本-效果。结果 各组患者经治疗后FPG、2hPG均下降(均P<0.01),3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天数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B、C组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9.37、134.29、135.66。以A组为对照,B组和C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5.52、53.85。敏感性分析支持基础分析结果。结论 CSII联合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案;对于低血糖发生危险性高的患者,可选CSII联合西格列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初诊重度2-型糖尿病(T1DM)疗效。方法:初诊重度T.2DM5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Sit(n=26)和口服磺脲类治疗组(n=24)两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各组的FBG、P2hBG、HbAlc、空腹C肽、餐后2hC肽。结果:治疗6个月后胰岛素治疗组的FBG、P2hBG、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变化明显优于口服磺脲类治疗组(P〈0.05),轻度低血糖发生率两组大体相当,重度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治疗组明显低于口服磺脲类治疗组。结论:胰岛素是控制疗初诊重度2-型糖尿病血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