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N-末端脑钠肽浓度与左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UA)分级,心心功能Ⅱ级19例,Ⅲ级32例,Ⅳ级28例,同时纳入正常健康体检组20例做为对照,观察两组脑钠肽、左室舒张未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慢性心衰BNP数值随NYNA分级升高而升高,与NYHA成正相关(r=0.687),与LEVEF成负相关(r=-0.713),与LVEDD成相关(r=0.716),心力衰竭各级别心功能的BNP水平和LEVD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各级别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心衰标准化治疗2周后,血清脑钠肽水平下降≥30%较〈30%的患者1年内死亡率低(χ2=14.21,P〈0.01)。结论血清脑钠肽对慢性心衰的早期诊断,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卢东军 《现代医院》2006,6(6):17-18
目的总结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有关资料,引起临床医生对心衰并发低钠血症治疗的重视。方法对我院收治心衰并发低钠血症58例患者的病史、血清钠、心衰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4例经治疗血钠浓度逐渐恢复、心衰纠正,2例(其中1例合并低渗性脑病)治疗无效死亡,2例因病情严重要求出院最后死亡。病死率为6.8%,且与心衰严重程度、低血钠程度呈正相关。应用小剂量地高辛和卡托普利、间歇有效利尿并适当补充钠钾镁等综合措施治疗心力衰竭,有助于提高心衰缓解率和降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结论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严重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预后与是否合并低钠血症及其性质、程度及低渗性脑病有关,低钠血症是心力衰竭死亡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血钠低于135mmol/L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仅反映钠在血浆中浓度降低,总钠量可正常或增加。老年人钠摄取不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减少、钠丢失过多会造成低钠血症。老年人低钠血症患者常合并基础病如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恶性肿瘤等,超高龄患者(85岁以上)居多,常与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并存。轻者纳差、淡漠、嗜睡,重者引起少尿、休克、昏迷、惊厥、肌肉麻痹,甚至死亡。血钠越低死亡率越高,早发现、早诊治可改善预后。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限水、利尿,合理补钠,应用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排水、血液净化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时低钠血症的形成原因以及低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1例,检测其血钠浓度,对60例正常血钠浓度患者中30例进行限钠不限水以及30例不限钠水治疗,进行治疗2周后观察其血钠浓度,对21例血钠浓度不正常的患者7例进行补钠,7例进行限钠不限水,7例进行限水治疗,2周后观察其血钠浓度;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无低血钠症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钠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相同治疗,21d后观察病况。结果 30例血钠正常患者中进行限钠不限水治疗的有15例出现低钠血症,占50%,30例血钠正常的患者进行不限钠水治疗,3例出现低血钠症,占10%;21例血钠浓度不正常的患者7例进行补钠治疗,6例血钠恢复治疗,占85.71%,7例进行限钠不限水治疗,血钠均未恢复正常,7例进行限水治疗,3例恢复正常血钠,占42.86%。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的形成与限制钠盐摄入、不限制水摄入以及排钠利尿药物的运用有关,且低钠血症可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产生影响,无低钠血症患者经治疗后缓解速度以及情况都比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吴艳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36-6337,6339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发生的病因、诱因及血清钠浓度、年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58例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因、血清钠浓度、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患者86.43%,60岁以下13.57%,不同程度低钠组平均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9.30%,轻度低钠组与中重度低钠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99,P=0.0302,P<0.05);低钠血症的原发疾病以心脏病并心衰比例最大(25.58%).结论 低钠血症老年患者多见,心脏病并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最常见,低钠血症程度与预后有相关.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发因素,避免医源性因素,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徐宜 《社区卫生保健》2003,2(3):206-207
目的 研究低钠血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预后影响。方法 对52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血钠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COPD急性发作伴血钠降低的患者的低氯、呼吸衰竭、意识障碍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无低钠血症患者。结论 COPD急性发作伴血钠降低,不仅反映机体水钠平衡失调,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低钠血症是预后恶劣的重要指标。低钠血症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由细胞外转向细胞内,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脑缺氧、低渗性脑病,是预后恶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钟英河 《现代保健》2011,(8):164-165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CHF合并低钠血症25例的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采用限水并补充高渗盐水治疗后,对血清钠、心力衰竭程度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稀释性低钠血症显效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87.5%.缺钠性低钠血症显效11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4.1%.结论 CHF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适当补充高渗盐水以维持正常血钠水平,可使低钠血症和心功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发生情况 ,观察其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测定 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钠离子浓度 ,根据血钠降低的程度采取相应的补钠措施和护理措施。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 39.5 3%。通过适当的补钠措施 ,所有低钠血症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 ,低钠症状消失 ,血钠显著性升高 (P <0 .0 1) ,伴随的低氯、低钾血症纠正 ,肾功能异常好转。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尤其是长期应用利尿剂患者 ,应动态观测血清钠离子浓度 ,适当补充钠盐 ,预防低钠血症发生。若发生低钠血症 ,应及时补充钠盐 ,做好临床护理 ,有利于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低钠血症38例,占病例总数的19%,低钠性脑病4例,占低钠血症的10.5%。中、重度低钠血症极易并发低钠性脑病,死亡率较高。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易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医生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分析方法 测定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并与42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结果 心功能(NYHA)I-Ⅳ级患者血清CRP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患者血清CR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清CRP在慢性心衰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并能反映心功能恶化的程度.对心衰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廖丽君 《现代保健》2014,(32):25-27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病情危重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3例,依据血清白蛋白结果分为低蛋白血症组(A组)34例、非低蛋白血症组(B组)29例,记录两组发病孕周、终止妊娠时间、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情况。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2%,显著高于B组(χ^2=4.275,P〈0.05)。A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为64.0%、27.5%,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往往预示不良的母婴预后,严重影响妊娠结局,适时补充白蛋白有利于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宋志刚  孙洁 《现代保健》2014,(10):43-45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治疗前后及10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于晨起空腹时采肘静脉血4—5mL,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尿酸检测试剂盒(尿酸酶法)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HF组的尿酸值(390.2±56.2)mmol/L;健康对照组尿酸值(224.3±24.5)mmol/L,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I级尿酸值(225.7±19.4)mmol/L;心功能Ⅱ级尿酸值(364.2±24.2.)mmol/L;心功能Ⅲ级尿酸值(461.0±11.8)mmol/L;心功能Ⅳ级尿酸值(597.3±33.9)mmol/L,检测结果表明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越明显。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是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和死亡的一个良好预测因子。血清尿酸检测可用于基层医务人员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肾前性氮质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8例.均给予CBP治疗,方案为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结果入选患者诱因包括肾病综合征、急性(或慢性基础急性加重)左心功能衰竭、营养不良性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失代偿期。经CBP治疗后除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外.其余7例患者肾功能改善,尿量恢复正常。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尿量及肾功能无改善。结论CBP对肾病性低蛋白血症及心源性低灌注所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可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孙红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95-2097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关系,以及预测慢性心衰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108例慢性心衰患者和38例健康人分别测定血清cTnI浓度、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F)。结果CHF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TnI阳性组血清CK、CK—MB均高于cTnl阴性组,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阳性组EF值显著低于cTnI阴性组(P〈0.05)。结论血清cTnI浓度与CHF患者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CTnI作为评价心力衰竭的一项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好的指标,cTnI水平可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能较好反映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对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的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肾前性氮质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8例,均给予CBP治疗,方案为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结果入选患者诱因包括肾病综合征、急性(或慢性基础急性加重)左心功能衰竭、营养不良性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失代偿期。经CBP治疗后除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外,其余7例患者肾功能改善,尿量恢复正常。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尿量及肾功能无改善。结论CBP对肾病性低蛋白血症及心源性低灌注所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可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心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检测患者血清IL-9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心肾功能评价指标的关系。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IL-9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IL-9水平为(1.14±0.3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1±0.22)pg/ml(P<0.05);NYHAⅣ级组和NYHAⅢ级组患者血清IL-9、NT-proBNP及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NYHAⅡ级组(P<0.05),而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Ⅳ级组患者血清IL-9、NT-proBNP及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NYHAⅢ级组(P<0.05);LVEF<30%组患者血清IL-9、NT-proBNP、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与LVEF>50%组和30%≤LVEF≤5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IL-9水平为(0.83±0.26)pg/ml,肾功能不全组患者血清IL-9水平为(1.27±0.39)pg/m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9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及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与LVEF和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IL-9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密切相关,其在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高征心衰的诱因及预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3例妊高征心衰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和母儿预后.结果妊高征心衰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⑴无正规产检;⑵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⑶呼吸道感染;⑷血容量短期快速增加.治疗结果无一例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窒息7例(53.84%),低体重儿7例(53.84%)IUGR4例(31%).结论妊高征患者需加强产前检查及心功能监测,防治血容量过多,减轻心脏负担,积极纠正贫血及低蛋血症,预防妊高征心衰发生,提高母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出血死亡的诸多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早期死亡的18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年龄、人院意识状态、血压、出血量、血清白蛋白、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心脏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时间等多因素与脑出血死亡相关。结论高龄、入院时意识障碍严重、出血量大、低蛋白血症、心脏疾患是脑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早期诊治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HF患者127例(男性53例,女性74例,年龄45~93岁)作为研究对象,按NYHA分级方案将患者分为4组: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Ⅳ级组。比较观察各组AHF患者其血浆NT-pro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的关系。 结果AHF患者血浆NT-proBNP升高程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治疗1周后血浆NT-proBNP下降幅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MACE发生情况呈负相关。 结论血浆NT-proBNP在AHF患者的早期诊治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