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管引流预防乳腺癌皮下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双管引流与单管引流的引流效果。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发生皮下积液11例(22%),观察组66例患者中发生皮下积液5例(7.6%),两组相比,引流时间、引流量无显著差异,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的手术中,应用双管引流可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单管引流与双管引流两种方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疗效对比,从而总结出治疗乳腺癌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且年龄在31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0.5岁,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双管组为34例乳腺癌患者,单管组为46例乳腺癌患者,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双管组置管时间11.8±2.91d,单管组置管时间8.2±1.52d,p值0.0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管组引流液总量为312.00±201.87,单管组引流液总量为205.27±123.23,p值0.0154,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双管组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积液为13例,单管组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积液7例,p值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管引流法较双管引流法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引流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拔除引流管后出现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将乳腺癌引流管拔出后再次出现皮下积液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重新放管自然引流或注射器穿刺抽液加压包扎的传统引流方法进行处理,治疗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器进行引流。观察2组患者引流时间,出现皮瓣坏死、切口延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引流时间(6.12±1.34)d,对照组的平均引流时间(10.22±3.18)d。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8%、32%。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负压引流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管拔除后出现皮下积液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能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吴俊杰  左赤斌 《现代保健》2010,(28):188-189
目的了解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5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行双管负压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情况。结果75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行双管负压引流患者手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21例积液量均小于20ml,皮瓣坏死3例均为小范围坏死,全组患者预后理想。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应用双管负压引流,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管负压引流对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效果。方法将92例乳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取胸骨旁皮瓣下及腋窝分别放置一根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则常规腋窝负压引流。结果双管负压引流组较单纯腋下引流组病人发生皮下积液例数明显减少。结论皮瓣下双管负压引流可有效降低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和经济的乳癌手术后皮瓣下引流方法,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方法2000年2月-2007年2月间共收治乳腺癌患者96例,分别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术后随机分为传统加压包扎单管引流组和非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组,每组各48例,然后就引流液量、皮下积液发生率及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等临床愈合指标和术后平均住院日以及平均总住院费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双管组术后前3d引流量显著大于单管组(P<0.01),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管组(P<0.05),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低于单管组(P<0.01);同时,双管组术后住院日明显少于单管组(P<0.05),而总住院费用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方法可靠,引流更为充分,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并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留置腋下引流管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对280例留置腋下引流管预防感染的方法、时间、发生相关性进行观察。结果保持引流管通畅乳腺癌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促进皮瓣黏附,预防感染及皮肤坏死;280例患者留置腋下引流管中有2例发生皮下积液,延期愈合。结论留置腋下引流管导致感染的原因,包括手术方式、术后活动、留置时间长短及患者自身因素等,严格的护理操作规程是避免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0月19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共发生皮下积液5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皮下积液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手术方式、引流管数量、拔管前日引流量与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显著相关,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701、0.408、0.523,而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换药时间、皮瓣是否缝合固定及是否使用电刀游离皮瓣与皮下积液的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 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双管负压.引流、引流管无明显渗液后拔管等措施有助于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  相似文献   

9.
蒋孜明 《现代保健》2011,(22):177-17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预防皮下积液的方法.方法 将7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按乳腺淋巴回流结扎分别分为不结扎腋窝淋巴管组(对照组,n=20)、结扎淋巴管组(结扎组,n=30)、结扎淋巴管加半真空负压引流组(半真空组,n=20),比较各组间术后引流时间、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 70例患者平均引流时间为(10±8)d,皮下积液发生率为5.7%;结扎组较对照组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半真空组较结扎组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乳腺淋巴回流结扎淋巴管加半真空负压引流能有效缩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时间,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黄萍  吴柳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545-1546
目的比较不同的引流方法对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集71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双管引流组40例,传统引流组31例,术后观察2组置管时间、术后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结果双管引流组较传统引流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均较低,双管引流组和传统引流组在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在置管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负压引流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不同解剖途径及成功率。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6例术中应用三种解剖途径保留肋间臂神经并统计成功率,对照组60例术中常规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情况进行随访。结果经起始部途径解剖ICBN者39例,误切断3例,成功率为92.30%;经腋静脉下方途径解剖ICBN者18例,误切断2例,成功率为88.89%;经背阔肌途径解剖ICBN者19例,误切断10例,成功率为47.37%;经背阔肌途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试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3.11%(8/61),而对照组为6I.66%(37/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采用经起始部途径和腋静脉下方途径解剖ICBN更方便、安全,保留ICBN成功率更高,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腋下入路治疗气胸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气胸患者60例,腋下入路30例为治疗组,对照组为传统方法经锁骨中线方法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肺复张情况,有无合并皮下气肿,疼痛评分,胸管有无脱出,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情况。结果:两组均无脱管发生,皮下气肿发生率均较低,且均为少量皮下气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减轻,手术时间缩短,治疗组29例安全出院,1例死亡;对照组全部安全出院。无血管损伤、上肢麻木,与对照组比较经腋下入路更易于术后护理。结论:经腋下人路行胸腔闭式引流安全、可靠,手术时间更为缩短,疼痛不加重,易于护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雄  李杰  李俊 《现代保健》2012,(21):20-21
目的:探讨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在治疗结肠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患者使用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并与单独使用腹腔镜治疗的50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留置引流管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同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肠穿孔、伤口感染和术中出血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较小的肿瘤可以结肠镜为主,而较大的肿瘤则应以结肠镜治疗为辅,双镜联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洲熙  杨倩  廖妮  胡壹  艾红艳 《现代保健》2012,(31):125-12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负压引流方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将21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6例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对照组110例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引流。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引流方式均可用于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在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比较两组在疗效、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χ2=5.005,P=0.025);研究组疗效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2,P=0.004);研究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肺功能中FEV1%和FVC%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腔内注射尿激酶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好、适合基层医院应用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留置引流管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组(对照组)和术后放置引流管组(观察组)各23例,对比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切口红肿发生率为34.78%,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0.43%,观察组切口红肿发生率为13.04%,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70%。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1.54±4.64)d,而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7.19±2.45)d,两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后留置引流管对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显著,且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两种不同的引流管使用方法对术后患者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9-12月本科室同一主刀采取膝关节正中入路、沿髌内侧缘切开关节囊术式的病例35例,术后根据不同的引流管开放形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采用术后关闭引流管4h以上,患者自觉胀痛后再予以开放,对照组17例术后引流管处于自然开放引流状态,观察两组术后6、12、24、48h的引流量,术后1、3、5d的体温,切口愈合时间及出院时HSS评分。结果:实验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平均体温、切口愈合时间及出院时HSS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先关闭引流管4h以上可明显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孔多聚糖材料在体表创腔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患者80例,术中共制备皮下腔隙142个。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使用微孔多聚糖材料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收集临床术后前3 d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和拔管天数等数据,按照创腔单位面积引流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使用微孔多聚糖材料组在术后前3 d创腔单位面积引流量(0.275±0.126)mL/cm~2,术后创腔单位面积总引流量(0.458±0.207)mL/cm~2,而对照组分别为(0.472±0.222)mL/cm~2和(0.722±0.303)mL/cm~2,2组对照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置管时间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微孔多聚糖材料对临床体表创腔的止血作用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使用腔镜切割闭合器(Endo—GIA)离断脾蒂和二级脾蒂离断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脾蒂离断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使用Endo-GIA离断脾蒂30例(A组);二级脾蒂离断法30例(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A组l(230,90±9.92)ml比(300.10±50.36)ml、(28.5±3.2)h比(31.6±5.3)h、(5±2)d比(7±3)d、(9.68±0.98)d比(12.16±1.34)d、(3.31±0.50)万元比(4.65±0.80)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两组患者术后发热、腹腔积液、高淀粉酶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ndo—GIA离断脾蒂和二级脾蒂离断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都安全可行,但二级脾蒂离断法较使用Endo—GIA离断脾蒂术中出血量少、价格低廉,适合西北贫困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