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和马赛亚种诱导人单核细胞株内TNF-α、IL-8和IL-10的表达变化及与TLR2信号途径的相关性。方法将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和马赛亚种感染人单核细胞,感染复数(MOI)=3,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单核细胞被两细菌亚种感染6 h~18 h后胞内TNF-α、IL-8和IL-10的表达水平;采用AntiTLR2 Abs阻断TLR2受体,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单核细胞被感染6 h后胞内TNF-α、IL-8和IL-10的表达变化。结果脓肿亚种和马赛亚种作用人单核细胞6 h~18 h后,均可诱导人单核细胞内TNF-α、IL-8和IL-10的表达水平上调,以TNF-α表达水平上调明显,IL-10表达水平上调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2受体阻断后,脓肿亚种和马赛亚种感染人单核细胞上调胞内TNF-α、IL-8和IL-10表达均出现明显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和马赛亚种均可经TLR2信号途径诱导人单核细胞内TNF-α、IL-8和IL-10表达水平上调,以TNF-α表达水平上调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2、IL-6及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寻常型痤疮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清IL-2、IL-6及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痊愈率为40.48%,总有效率为88.1%。治疗前IL-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组(P〈0.05),IL-6、IL-10水平高于健康者组(P〈0.01);治疗后血清IL-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L-6、IL-10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IL-2、IL-6及IL-10水平变化与痤疮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其检测将有助于痤疮病情的动态监测及愈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变化情况及其与TNF-α的关系,探讨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设定为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0例设定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并取对数作为复制水平的指标,总胆红素(T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按照本院常规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平均免疫荧光强度分别为2.3±1.1、3.7±2.3和(6.9±4.1)MFI,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较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为高(P〈0.05),但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外周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53.8±38.1)、(164.3±89.9)和(359.8±140.0)ng/L,血清TNF-α水平均依次升高,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66,P〈0.01)。结论TLR4可能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的水平及其与免疫的关系.方法 采用RIA法分析25例GD、25例GO患者及20例对照组血清中IL-2、IL-6、TNF-α、TRAb值;化学发光法测定TGAb、TPOAb、FT3、FT4、TSH.结果 在GO、GD组,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GO组高于GD组(P〈0.01,P〈0.05);两组患者TGAb、TPOAb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TRAb值在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O组明显高于另两组(P〈0.01);TRAb与TNF-α、IL-6及甲状腺功能呈正相关(r=0.608,0.827,P〈0.05).结论 GDGO患者IL-6、TNF-α增高,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增强,TRAb与GO细胞因子相关,细胞介导和体液免疫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面Toll样受体4(TLR4) mRNA表达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治疗组和PHVHF组,20例/组,另选15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4、48和72 h,检测PBMC表面TLR4mRNA表达及血浆中TNF-α和IL-10的水平.结果 严重脓毒症患者TLR4 mR.NA表达及TNF-α、IL-10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72h治疗后,PHVHF组血浆TNF-α、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从(492.2±100.8)ng/L、(253.3±47.7)ng/L下降至(303.6±49.2)ng/L、(84.2±18.8)ng/L(P<0.05),PBMC表面TLR4 mR-NA表达从1.47±0.10下降至1.28±0.21(P <0.01),且与同期常规治疗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上述指标也呈下降趋势,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VHF可抑制严重脓毒症过度的炎症反应,下调PBMC表面TLR4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剂量的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炎性介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83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依血液滤过治疗剂量随机分为A组28例[60ml/(kg·h)]、B组28例[80ml/(kg·h)]、C组27例[100ml/(kg·h)],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10h患者血浆中TNF—α、IL-1、IL-8的水平,同时观察每个时间点的APACHEⅢ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APACHEIII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TNF-α、IL-1、IL-8水平均逐渐降低,其中TNF-α、IL-1、IL-8在治疗后2.4、6h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8、10h,TNF-α、IL-1、IL-8水平均有轻度上升,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三组各时间点血浆TNF-α、IL-1、IL-8水平呈现随血液滤过治疗剂量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其中C组炎性介质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炎性介质水平和APACHEIn评分,随着高容量治疗的剂量增加血浆炎性介质水平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血清中多态上皮黏液素(PEM)和TLRs信号表达活化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痤疮分别为52例、50例、66例。并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定量PCR检测技术对2组患者、不同病情痤疮患者PEM、TLR2、TLR9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影响痤疮患者病情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PEM、TLR2、TLR9信号mNR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重度痤疮患者PEM、TLR2、TLR9信号mNRA表达显著高于中度、轻度痤疮患者(P 0.05);中度痤疮患者PEM、TLR2、TLR9信号mNRA表达显著高于轻度痤疮患者(P 0.05); PEM、TLR2、TLR9信号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无明显相关(P 0.05),与糖皮质激素使用史、IFN-γ、IL-6、IL-4、TNF-α呈正相关(P 0.05)。结论痤疮患者常伴有PEM、TLR2、TLR9信号高表达,病情越重,信号表达越高,可用于指导痤疮病情严重度的评估和治疗,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学机制在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70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间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IL-4、TNF-α、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2、CD3及CD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0岁患者IL-4、TNF-α、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2、CD3及CD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T细胞免疫异常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间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和TLR4的mRNA表达量和血清中IL-2、IL-6、TNF-α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和TLR4的mRNA表达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IL-6、TNF-α的浓度。结果急性期布病患者组TLR2、TLR4的mRNA表达量高于慢性期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慢性期TLR2、TLR4的mRNA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布病急、慢性期患者组血清中IL-2的浓度均低于健康对照(P均0.05),急性期患者血清中IL-2的浓度高于慢性期(P0.05);急、慢性期布病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P均0.05),且急性期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的浓度高于慢性期(P均0.05)。结论 TLR2、TLR4及IL-2、IL-6和TNF-α可能参与了机体抗布鲁氏菌病的免疫反应,在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动态变化能反映布鲁氏菌病的病情发展及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CA-125、TNF-α、IL-8在先兆流产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早孕妇女和先兆流产妇女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结果先兆流产组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非孕组及正常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非孕组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与正常早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25、TNF-α、IL-8可作为判断先兆流产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雌性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方法,建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将60只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慢性盆腔炎造模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少腹逐瘀胶囊治疗组(对照组),各组均为12只,另选假手术慢性盆腔炎造模大鼠(假手术组)、正常饲养未干预大鼠(正常组)各12只。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8的水平。结果:(1)血清TNF-α、IL-8水平,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中剂量实验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中剂量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中剂量实验组较高、低剂量实验组明显降低(P〈0.01)。(2)血清IL-1β水平,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高、中剂量实验组、对照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高、中剂量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实验组较低剂量实验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通过影响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水平,以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和预防、缓解盆腔粘连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出血(ICH)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及β-七叶皂甙钠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2组分别在病程3d、9d、20d行腰椎穿刺收集脑脊液,同期进行NIHSS评分。结果病程3d2组脑脊液TNF-α、IL-6、CRP水平和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d和20d治疗组TNF-α水平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RP水平在20d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H急性期脑脊液中TNF-α、IL-6和CRP水平增加,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病情变化和转归有关,β-七叶皂甙钠通过调节TNF-α、IL-6、CRP表达而改善ICH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脓毒血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效应.方法 70例脓毒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积极处理原发病、抗感染、呼吸循环等各脏器功能支持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IL-1、IL-6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比较两组胰岛素连续使用时间、胰岛素使用总量、治疗7天内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第8天APACHEⅡ评分以及住院28天病死率;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血清CRP、TNF-α、IL-1、IL-6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8天后血清CRP、TNF-α、IL-1和IL-6水平降低,HLA-DR表达升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胰岛素使用、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第8天APACHEⅡ评分以及住院28天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水平,改善患者的应激性高糖状态,且临床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及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择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RSV感染性肺炎患儿8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医院同期收治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普通肺炎组,健康体检小儿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1β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TLR4蛋白阳性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TLR4信号通路表达。结果相比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病例组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且普通肺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病例组单核细胞TLR4 mRNA和A20 mRNA表达升高,且普通肺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病例组单核细胞TLR4蛋白表达率升高,且普通肺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SV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高表达,单核细胞TLR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RSV感染性肺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TLR2、TLR4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ICU患者65例,同时选择6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第1天、第4天、第7天的IL-6、TNF-α、TLR2、TLR4水平,分析重症肺炎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TLR2、TLR4的关系。结果 (1)和对照组对比,重症肺炎组入院1周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2)对照组存在TLR2和TLR4 mRNA的低水平表达;重症肺炎患者入院第1天TLR2 mRNA明显增高,一直到第4天维持高水平,之后略微降低; TLR4 mRNA入院第1天增高,第4天为峰值,之后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和对照组对比,重症肺炎组入院1周的TLR2、TLR4 mRNA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3) TLR2、TLR4 mRNA表达量和血清TNF-α、IL-6呈正相关,TLR2和TLR4表达上升,TNF-α和IL-6水平上升。结论重症肺炎感染患者体内TLR2和TLR4基因表达增加,和炎症因子呈正相关,提示TLR2和TLR4在重症肺炎感染患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心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UTI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监测乳酸指导补液、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UT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UTI 30万单位,溶于0.9%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2次/d,每次1 h滴完,共7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测定血浆CRP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心肝肾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差异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尿酸(U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显著降低CRP、TNF-α、IL-6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的心肝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对全髋置换术后血清IL-1、IL-6、TNF-α表达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全髋置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复方血栓通片1:7服,治疗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服用复元活血汤,2组患者于术前1d及术后1、7d清晨空腹抽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L一1、IL-6和TNF-α水平,同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前1d与术后1d之间血清IL-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d血清IL-6、IL-1、TNF-α、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能降低全髋置换患者的IL-1、IL石及TNF-α的血清表达水平,影响血液流变学,且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的浓度及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MM初诊未治疗组患者IL-18、IL-6、TNF-α及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CR)IL-18、IL-6,TNF-α及CR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未缓解组(NR)(P〈0.01).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水平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r=0.512,0.635,0.462,0.438,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高表达,并与MM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8、TNF-α)和氧自由基(MDA、SOD)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8及TNF-α)及氧自由基(MDA、SOD)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8及TNF-α)及MDA水平均下降,SOD均上升,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清除氧自由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联合甲硝唑对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患者Toll样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患者48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甲硝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外周血Toll样受体2 mRNA(TLR2mRNA)、Toll样受体4 mRNA(TLR4 mRNA)表达量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LR2 mRNA、TLR4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TLR2 mRNA、TLR4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PC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0)。结论谷氨酰胺联合甲硝唑治疗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可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