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瑶  况利 《四川精神卫生》2019,32(4):371-374
本文目的是对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汇总,并探讨青少年NSSI相关研究现状。NSSI在青少年中多发,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总结青少年的NSSI研究现状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青少年NSSI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目的是归纳并总结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干预提供参考。抑郁症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成长,可造成自杀等严重不良后果。使用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手段,然而可用于儿童青少年的抗抑郁药物种类较少,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就近十年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试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抗抑郁剂在儿童青少年中的特异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新型抗抑郁剂SSRIs应用现状;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自杀观点与新型抗抑郁剂有关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应用SSRIs可能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我国青少年逆反心理发展的年龄、性别特征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 使用翻译并修订后的“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对37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逆反心理水平总分在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51,P〈0.01);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425,P〈0.01);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父母亲情感温暖与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显著负相关,父母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年级间的青少年逆反心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父母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产生影响,男生的逆反心理水平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少年自杀研究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渐增,本文分析青少年自杀原因,并提出自杀预防对策,包括早期发现自杀倾向,广泛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建立自杀预防热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违法青少年尤其是暴力违法青少年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点及暴力犯罪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在未成年人劳动教养所中随机选取男性暴力违法青少年131例和非暴力违法青少年98例,以181例普通高中男生为对照,进行MOA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评定.结果 违法青少年实际家庭亲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对亲密度的不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暴力组相比,非暴力违法组对家庭适应性的不满意程度更高.MOAS与家庭适应性呈负相关.结论 违法青少年尤其暴力违法青少年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不足,家庭的情感联系薄弱,需要进行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当前青少年对自杀的态度及自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在北方6个地区对63名青少年主持了8个自杀态度及知识的专题小组讨论会.讨论全部录音并输入电脑,然后用QRS Nvivo软件分析.结果 多数青少年认为自杀现象随时间在变化,青少年比成年人多.人际矛盾(特别是家人之间)、重病(躯体或精神疾病)、经济压力等是自杀的常见原因.青少年主要是学习压力、人际矛盾(与家人或朋友间的)和恋爱问题.冲动自杀与外因关系更大.多数青少年认为自杀是自私的表现,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接受自杀.自杀对家属的伤害较大.大多数青少年表示与有自杀行为的人交往会持谨慎的态度.多数人认为自杀可以预防.结论 青少年对自杀的态度比较模糊,对自杀的了解存在误区.需要面向青少年开展预防自杀的教育,使其掌握预防自杀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是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本文就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社会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青少年社会能力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某市5所中学整群抽取1365名青少年学生,集体填写调查表及青少年行为自查量表(YSR)、儿童心理控制源量表(CNSIE)、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及应对方式问卷。结果显示青少年YSR社会能力均分为13.80±3.30,10.8%的青少年社会能力总均分低于划界分,性别间差异不显著(10.9%Vs 10.7%,X~2=0.02,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揭示与青少年社会能力相关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健康自评状况、心理外控分、体育活动、班/校干部、性格和母亲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发群体。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发生非自杀性自伤 行为的动机对自伤行为有很大影响。现从调节情绪、影响人际和自我强化三方面对青少年发生自伤行 为的动机进行综述,希望能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期情感虐待对青少年期焦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河南省新乡市493 名初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儿童虐待史问卷(CECA.Q) 进行评估。结果 青少年焦虑与家中是否有兄弟姐妹、父母离异和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无明显关系;青少年焦虑和情感虐待有明显的关联;Logistic 回归结果发现,控制年龄、性别因素后,情感虐待与青少年焦虑呈正相关。父亲和母亲的忽视增加青少年焦虑的风险最明显,父母的憎恶对青少年焦虑症影响较小。结论 父母的忽视是青少年焦虑的重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宁波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儿童青少年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Strength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对宁波市区1175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约为45%,但毕业班与非毕业班之间,男女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表明,学习成绩、住校与否、父母关系、家庭创伤等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结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万州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长处和困难问卷一学生版(SDQ)对8所学校中3 923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7.11%;其中毕业班与非毕业班、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学习成绩,是否住校,是否留守,是否学生干部,与父母关系及有无家庭创伤等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P<0.05或P<0.001). 结论:重庆万州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提高家庭对青少年学生的支持,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讨论了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综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病理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抑郁患者越来越多,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有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脑部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相关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其在全球青少年中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成为青少年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反刍思维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和情绪调节策略,与NSSI密切相关,高水平的反刍思维易诱发NSSI。本文从青少年NSSI和反刍思维的相关理论、反刍思维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发现青少年NSSI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对青少年NSSI 的治疗尚缺乏有效证据。现就青少年 NSSI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探索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治疗提 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是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情感障碍之一,综合国内外研究可见抑郁症对青少年社会功能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3个方面。本文从这3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抑郁症对青少年社会功能的影响,并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评估及其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研究重点在其核心症状的改善,对其社会功能的评估及干预关注甚少。鉴于国内外指南均对抑郁症提出了“功能全面恢复”的治疗目标,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考虑结合社会情境开发适用于我国国情的青少年抑郁症社会功能评估及干预测量工具,从而为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结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接纳与首次发病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方法对52例首次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和21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我接纳问卷(SAQ)测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更少情感温暖、理解(P<0.01),母亲有更多的拒绝、否认和更少偏爱被试(P<0.05);逐步判别分析显示,母亲的温暖、理解具有统计学判别意义(P<0.01);抑郁症青少年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显著低于正常青少年(P<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接纳程度低与青少年抑郁发病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对MECT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作以综述,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患者MECT治疗的历史情况,国内外的研究现况以及儿童青少年患者MECT治疗的风险、适应证、禁忌证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