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痹症是由于正虚感邪、阳失温运所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屈伸受限的病证,其本质属阴。张仲景《金匮要略》诸多的治痹方剂中非常重视阳气的温运作用,包括通阳、温阳与扶阳,使表里内外痹阻之阳气得以温运、通畅,使机体微弱之阳气得以补充、振奋。纵观《金匮》治疗痹症原文,"温运阳气"的治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相似文献   

2.
金丽 《新中医》2014,46(5):8-11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深层理论内涵是强调了阳气与温法的重要性。火为阳气,亦为热之极,温法回阳救逆与攻坚不可替代。阳气"欲如运枢",顺应阳气气化乃扶阳、通阳之本。"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温养阳气可形神并治。温法始终为开启造化之生机,故当为阴阳气血不足治本之法。外治温法如灸法,泻可拔热毒外出,补可平衡阴阳,消散浮火。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亚健康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对健康状态的评测及相应干预措施并没有达成一定共识,导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干预,而逐渐向疾病状态转化。机体的阳气变化趋势如同四季变化,可分为生、长、收、藏四种状态,即阳气"四时"变化,"四时调阳",即通过辨别不同时间人体所处的不同阳气状态,相应运用不同调摄阳气的手段来防治疾病。基于此提出构建"治未病"新体系,主要评测阳气变化,兼顾阴精变化及阴阳变化导致的其他变化,建立健康状态评测新体系并提出相应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1 通阳利水法的机理人体内水液的正常运输、布散、排泄需要阳气的温煦推动和气化 ,才能维持其正常的代谢平衡 ,当外邪侵犯人体时 ,常可导致阳气受阻而发生各种病症。若影响肺脾肾三焦功能使肺不宣降、脾不运化、肾不开阖则可致水液泛溢肌肤头面眼睑、四肢腹背以及全身等 ,从而出现水肿病证。此即《灵枢·水胀》篇所说 :“目窠上微肿 ,如新卧起之状 ,其颈脉动 ,……”之变。《伤寒杂病论》归属“风水”、“皮水”一类。而责其病机要在阳气受阻 ,水不周运以致水液横溢泛滥。因此要通阳利水使阳气运气畅通 ,而后才能肺气得宣 ,脾气得运 ,肾气…  相似文献   

5.
介绍何立人教授以"温振运理"法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认为心肾阳气不足、脾虚失运、水瘀内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治宜温补心肾、振奋阳气、助脾运化、理血行水。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6.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意思是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春夏季节注意保养人体的阳气,秋冬季节注意补充体内的阴液。 祖国医学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阳气是主向上、向外、发散的,如果春夏季节不随时补充体内的阳气,就会使体内的阳气相对空虚,失去阴阳平衡,便会发生疾病。此时注意人体阳气的培育和补充,固其根本,则百病不生。到了秋冬季节,人体阳气复又收敛,潜藏于体内。此时,体内阴液显得相对不足,阴阳平衡失调,便会发生疾病,若要保持阴阳平衡,就应该注意阴液的补充和保养。  相似文献   

7.
<正>"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出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阴阳相合的关键在于阳气严密,卫外就能坚固,病邪不易侵入。重点阐述了人身之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更重点突出论述了阳气在人体内所起的重要作用,它比喻人体之中的阳气,由于天空中的太阳给大地以光明,温煦万物生长。文中还说"阳因上而卫外  相似文献   

8.
沈卫东教授在运用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脾虚痰湿阳气不足在2型糖尿病的发展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发病的关键与脾失健运密切相关,脾气亏虚以至阳不化湿,治疗的关键点是要激发患者的阳气,所以治疗多用背腧穴为主,经验穴"消渴针"以"脾俞、胃俞、胰俞、肾俞"为主。  相似文献   

9.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它提出了阳气的运养功能,王冰云:“此又明阳气之运养也。”然而历代注家,包括王冰自己,及至当今一些《内经》教材,在注释中,都只阐明了它的滋养作用,而忽略了其主要的“运”的功能。如王冰注:“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张志聪则说:“阳气者,水谷之精也,故先养  相似文献   

10.
徐祖传 《北京中医》2007,26(8):530-531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属明代医家张介宾首提。阴不能没有阳,无气便不能生形,阳不能没有阴,无形便不能载气,所以物生于阳而成于阴,故阴阳二气不能有所偏,不偏则气和而生,偏则气乖而死。“阳非有余”论突出地反映在他所著的《大宝论》中。人之所以遍体能温,由于阳气;五官五脏气化之所以变化无穷,亦无不由于阳气。相反,当人一死,便身冷如冰,这就是阴形虽在,而阳气却已消亡的缘故。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故阳惟畏其衰,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中处处贯穿扶阳思想,阳气未伤者防患于未然,阳气既伤者温助阳气。阳气贵在流通,阳气不能枢运亦可致其不足,此时运通阳气即是扶阳,故张仲景的扶阳法主要体现在温补阳气与运通阳气两方面。故分析辛味药在六经病中所起的通阳、护阳、运阳及回阳的作用,如通阳扶阳以辛甘温,清热通阳以辛寒,调枢运阳以辛苦,温扶阳气以辛热,指出了张仲景对阳气的重视,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至阳穴在后背第七胸椎之下。为什么一开始就强调这个七呢?因为"七"这个数字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在十二地支当中,阴阳的兴盛正好是六支,比如阳气从子时开始升发,到午时达到极点。第七支"午"在这里起着兴衰转承的作用。至也就是极、最的意思,至阳的意思就是说,到了这里,阳气就达到了一个顶点。另外,不知道大家听说过一句俗语没有,叫做"冬至饺子夏至面"。中国古人很重视这两天,尤其是冬至,甚至认为"冬至大如年",就是因为这两天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夏  相似文献   

13.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一文出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对这段经文的注释,历代注家众说纷纭,其争论的焦点就在于一个“气”字。注家对“气”的含义的理解很不一致,归纳起来大致有六: ①“阳气”说。以姚止庵为代表,认为此“气”指的是“阳气”,阳气失常可  相似文献   

14.
人体的水液需要阳气的蒸化才能敷布周身,濡养脏腑,并正常地排出体外,即正常的水液代谢依赖于人体脏腑正常的气化功能,否则就会导致人体水液不正常的停留。伤寒或杂病的阳虚会导致气化不利、水液停留,当用温阳化气利水之法治疗;而湿热病导致的小便不利并非阳气不足、气化不利,而是阳气被湿热郁遏,不能正常履行其气化功能所致,故不用温阳化气利水之法,而用利小便、通气机、畅三焦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5.
春天阳气升腾,再加上气候干燥,上火也就很常见了。上火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吃祛火药,其实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宜泻,虚火宜补。现代的生活方式导致生活中虚火的人越来越多,此时宜补不宜泻,如果你不明就里滥服清火药,不但灭不了火,还会伤了阳气,得不偿失!想要"灭火",先要了解"火势"春暖花开,空气干燥,人很容易上火。许多人为了灭火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喝凉  相似文献   

16.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核心为“中气为枢,推动周身阴阳气机升降运转”。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慢性疲劳综合征之核心病机可责之“中气虚弱,斡旋失司”,进一步导致肝气郁滞、阳气不达,肺气失肃、阴精不藏,水火不济、心肾失交,伴发气、血、精、神俱为受病。治疗上以健运中土,恢复中气斡旋为关键,并灵活运用以下诸法:疏解肝木,升达阳气;清肃肺金,藏纳阴精;清上温下,交通心肾。治疗旨在恢复一身之气周流畅行,使阴阳平衡。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调理脾胃法在胸痹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余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到不少购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从调理脾胃入手,常能获得较好疗效。1脾胃功能失调形成胸痹的机理胸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在气在血之异。然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则是共同的发病机理。正如喻嘉言所说:“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叶天上亦指出:“若夫胸痹者,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们陆证指南医案·脉痹》)。胸中阳气,又名宗气,是心、肺二脏功sgto总概括。宗气的强弱,与脾胃的健运…  相似文献   

18.
阳气是中医理论重要的基本概念,源出于《黄帝内经》。《内经》言阳气者凡百二十九处,其中尤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言之最详。所谓生气即是阳气,生气通天即是阳气通天。若姚止庵氏云:“生气者何?生生之气,阳气也。”通篇所述阳气者凡五见:一曰“阳气者,若天与日,...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既是养生保健的法则,亦是中医治疗疾病的"规矩"。"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天气最为炎热之时,亦是人体阳气最为隆盛、"脾土主令"之时,此时脾气健运、"阳气迅发",体内痰湿、水饮最易消弥。古人云:"百病皆因痰作祟""怪病多痰",这就说明大多数慢性疾病的发生均与"痰湿"、"水饮"有关,通过"三伏贴"刺激背腧穴,疏通经络、激发脏腑功能,抑或温灸抑或服用温阳益气、健脾利湿的方药调理治疗,使一些慢性疾病的"夙根"得以"蠲除",因此"冬病夏治"是治疗一些慢性病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胃脘是后天阳气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而其作用的发挥正常与否受到胃脘阳气的生化与充养。胃脘是后天阳气之源。历代医家如张仲景、李杲、“火神派”等都尊崇温补胃脘阳气以建运全身阳气,可见胃脘阳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