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中SHV型ESBLS的检出情况,确定其基因型,并对其流行病学方面进行研究。[方法]从2004年10月-2005年7月在大庆三级医院共收集54株肺炎克雷伯菌,双纸片协同法对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检测,采用SHV特异性引物及多重PCR法对SHV基因整个开放阅读框进行扩增,并对PCR产物测序,通过BLAST分析确定基因型。[结果]本次研究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5种SHV型耐药基因:SHV-28、SHV-12、SHV-5、SHV-1以及SHV-11。[结论]在大庆地区检出肺炎克雷伯菌SHV-28,SHV-12,SHV-5型ESBLs,首次检出SHV-1,SHV-11型β-内酰胺酶。在一定程度上,SHV型ESBLs存在克隆传播。加强对产SHV型ESBLs菌株的监测,控制其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准确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菌的ESBLs基因分型方法。方法双纸片法确定产ESBLs的临床分离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ESBLs的SHV基因片段,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29株成都市区临床分离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SHV基因分型研究,检测SHV基因片段中编码35位氨基酸和编码43位氨基酸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焦磷酸测序发现,本地区分离出的29株产ESBLs临床分离菌有21株扩增出SHV基因片段,且在43位氨基酸密码子均没有多态性,35位密码子有基因多态性,核苷酸由T突变为A,亮氨酸变为谷氨酰胺,突变发生率达到42.9%(9/21)。29株产ESBLs的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9.4%、11.8%、41.2%;肺炎克雷伯菌50.0%、8.3%、33.3%;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性较高,均达到75%以上,对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焦磷酸测序技术可快速对临床分离菌产生的ESBLs耐药基因分型,具有准确、快速、实时和高通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61,自引:6,他引:61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12月上海 11家医院临床分离菌用Kirby 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3934株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 86 86株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5 2 4 8株 ,最常见的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与肠杆菌属等。与历年比较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有逐年增多趋势 ,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也有逐年增多趋势。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上一年略有增高。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依次为亚胺培南 (IMP)、美罗培南 (MEM ) >头孢吡肟 (FEP) >头孢哌酮 舒巴坦 (CPZ SBT)、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PIP TAZ)、阿米卡星 (AMK) >头孢他啶 (CAZ) >环丙沙星 (CIP) ;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依次为IMP、MEM >CPZ SBT、PIP TAZ >CAZ、CIP >FEP、AMK。IMP与MEM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基本相同。CPZ SBT和PIP TAZ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相近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两者的敏感性相同 ,但对PIP TAZ耐药的菌株数较多。结论 :本研究结果对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其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采用Kirby-Bauer(K-B)琼脂扩散法和ESBLs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数据输入WHONET4软件并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占57.6%,肺炎克雷伯菌为28.0%,肠杆菌属为40.9%,铜绿假单胞菌为4.6%,总检出率为14.2%。上述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11.1%~31.6%的肠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吡肟耐药,对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大多耐药。3种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中,多数产ESBLs菌株对替卡西林境拉维酸高度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啦西林/三唑巴坦则多数敏感。产ESBLs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ESBLs组。结论: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故应重视对ESBLs菌的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谱。方法收集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间从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167株大肠埃希菌、15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67株阴沟肠杆菌,用头孢噻肟或头孢他啶药敏纸片筛选产ESBLs可疑株;用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加克拉维酸或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加克拉维酸双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符合CTX筛选标准的有158株,符合CAZ筛选标准的有94株,两者都符合的有76株,共176株产ESBLs可疑株。CTX和CTV/CA双纸片检出115株阳性,CAZ和CAZ/CA双纸片检出62株阳性,两种双纸片法都为阳性的有51株,共检出126株产ESBLs菌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30%(50/167)、34%(52/156)和36%(24/67)。产ESBLs株对氨苄西林、阿齐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近乎100%,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相对较低,除2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亚胺培南外,其余均为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的产ESBLs率较高,耐药性严重。筛选产ESBLs可疑株的最佳纸片为CTX,表型确证产ESBLs菌株的最佳双纸片为CTX和CTX/CA,阴沟肠杆菌的产ESBLs率超过肺炎克伯菌成为主要产ESBLs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流行情况和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及其耐药特征。方法采用200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纸片扩散法中的筛选试验和确认实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三年来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434株,产ESBLs菌株126株,总检出率29%,3年间检出的产ESBLs菌株分别为22.8%、24、6%、30.3%。对产ESBLs菌株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以及氨曲南具有多重耐药性;耐药率为44.4%-100%。结论该地区头孢三代抗菌素使用量增大,导致产ESBLs菌株逐年上升,另外医院内感染、医院外传播问题值得注意。耐药性检测也应做为常规检测项目,准确掌握产ESBLs菌株流行趋势,以有效控制产ESBLs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肠杆菌科及非发酵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携带情况,为临床及时掌握和有效遏制细菌由于ESBLs而导致的耐药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细菌的分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进行。细菌的鉴定主要采用仪器法(autoscan-4-DADE.U.S.A)。ESBLs的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初筛和确证,部分菌株辅以E.test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2大类阴性杆菌1462株,产ESBLs的507株,阳性率35%;其中肠杆菌科细菌880株,产ESBLs309株,阳性率42%;此类菌中,大肠埃希菌和弗劳地枸椽酸杆菌产ESBLs最高,都在5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居第2,在45%以上;产酸克雷伯菌位于第3,达30%。非发酵菌523株,产ESBLs的126株,阳性率24%;这类菌中,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ESBLs最高,分别达56%和46%。[结论]2大类阴性杆菌产ESBLs都高,且有逐步增高的趋势。此外.2大类阴性杆菌比较,肠杆菌科细菌更易产ESBLs,P〈0.01;只有扩大ESBLs的检测面,与临床共同努力,才能减缓细菌耐药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ESBLs和AmpC酶的产生情况、AmpC酶的耐药基因型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选药参考。方法采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K-B纸片法测定药敏结果;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阳性菌株,并通过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接合试验、PCR测序等实验分析该菌株的基因型。结果 157株阴沟肠杆菌ESBLs和AmpC酶总检出率分别为31.21%和32.48%,其中,单产AmpC酶、同产AmpC酶+ESBLs、单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17.20%、7.64%和23.57%;AmpC酶阳性菌株的耐药基因型:30株为DHA型,9株为CIT型。产酶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耐药现象在同产AmpC酶和ESBLs菌株中更为严重,产与非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几乎达100%。结论台州地区阴沟肠杆菌产ESBLs和AmpC酶菌株检出率较高,AmpC酶以DHA-1基因型为主。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呈高度耐药,限制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减少产酶株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率发生了变化,一些腹腔感染的患者因为需要手术加抗菌素联合治疗,而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1]。为了解我院各种腹腔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现对我院近两年来外科术中取得的各种感染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指示底物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活跃检测方法(CIM)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作为指示药物,对90株肠杆菌科细菌和105株非发酵菌进行CIM试验来检测碳青霉烯酶,并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用美罗培南检出率为91.0%(71/78),亚胺培南检出率为92.3%(72/78),厄他培南检出率为85.9%(67/78),3种药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P=0.377);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菌株CIM试验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检测均阴性。非发酵菌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用美罗培南检出率为94.0%(63/67),亚胺培南检出率为74.6%(50/67),厄他培南检出率为70.1%(47/67),美罗培南检出率均高于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株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有2株美罗培南CIM试验阳性,而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检测均阴性。结论应用美罗培南作为反应底物进行CIM试验与基因检测的一致性最高。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易判断,适合在临床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抑制剂增强碳青霉烯类灭活法(ieCIM)对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检测及初步分类的可靠性。方法分别以他唑巴坦和乙二胺四乙酸作为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对CIM进行改良。选取临床分离的198株肠杆菌科细菌和35株非发酵菌,采用ieCIM检测碳青霉烯酶并进行初步分类,以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作对比。结果 198株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101株,CIM检测阳性99株;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97株,CIM检测均阴性。35株非发酵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25株,CIM检测阳性24株;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10株,CIM检测均阴性。使用ieCIM初步分类碳青霉烯酶,87株产A类酶菌株中检出85株(97.7%),25株产B类酶菌株中检出22株(88.0%),12株产D类酶菌株和2株同时产A、B类酶菌株全部检出,ieCIM检测敏感性为96%,特异性100%。结论 ieCIM与基因检测结果一致性高,适合临床微生物常规工作中对碳青霉烯酶的检测及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13.
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谱抗生素在临床普遍应用,尤其是近年来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使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了ESBLs,此酶能水解所有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和部分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及单环氨曲南类,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ESBLs的检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控制院内感染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于临床标本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ESBLs检测与耐药性结果作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7,(4)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染色体头孢菌素酶(AmpC)的分布及分离率。方法准确鉴定菌株,采用底物为头孢噻肟的三维试验,测定菌株中ESBLs及AmpC酶。结果临床分离17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产ESBLs 49株,阳性率28.0%,包括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弗劳地枸橼酸菌。产AmpC酶22株,阳性率12.6%,包括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其中阴沟肠杆菌产ESBLs及AmpC酶分离率均居首位(分别为55.6%、33.3%)。3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结论我院产ESBLs菌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产AmpC酶以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菌株在医院有流行。 相似文献
15.
三维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ESBLs及AmpC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染色体头孢菌素酶(AmpC)的分布及分离率。方法准确鉴定菌株,采用底物为头孢噻肟的三维试验,测定菌株中ESBLs及AmpC酶。结果临床分离17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产ESBLs 49株,阳性率28.0%,包括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弗劳地枸橼酸菌。产AmpC酶22株,阳性率12.6%,包括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其中阴沟肠杆菌产ESBLs及AmpC酶分离率均居首位(分别为55.6%、33.3%)。3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结论我院产ESBLs菌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产AmpC酶以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菌株在医院有流行。 相似文献
16.
17.
革兰阴性杆菌618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1):1102-1104
目的了解临床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收集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618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分析,监测其耐药性。结果占前几位的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40.8%)、铜绿假单胞菌(19.4%)、肺炎克雷伯菌(15.5%)、阴沟肠杆菌(19.2%)、荧光假单胞菌(7.8%)等。肠杆菌科的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68.2%.71.9%);耐药率较低的为头孢曲松(0.15%)、氨曲南(13.1%~25%)、头孢哌酮(5.3%~22.6%)、头孢他啶(7.1%~21.1%)。假单胞菌属中,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监测抗生素广谱耐药(25%~100%)。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选用对病原菌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本院2004—2006年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3年中从各类标本中分离革兰阴性杆菌2282株,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鉴定仪,用K—B法进行细菌的耐药监测,并加以分析。结果228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占第1位和第2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0.8%)、铜绿假单胞菌(27.9%);亚胺培南对所有革兰阴性杆菌有最好的抗菌活性,其余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都有升高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分离率为60.0%。结论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时向临床反馈公布,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氨基苯酚硼酸(APB)和克拉维酸(CA)检测阴沟肠杆菌ESBLs的效果.方法 将单酶抑制剂CA加入到底物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和双酶抑制剂CA/APB加入到底物CAZ、CTX,检测61株阴沟肠杆菌ESBLs,利用PCR检测此61株菌的ESBLs基因,比较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和基因检测阴沟肠杆菌ESBLs的结果.结果 用CAZ和CTX为底物,单酶抑制剂CA分别检测到产ESBLs菌28株、14株;双酶抑制剂CA/APB分别检测到产ESBLs菌28株、44株;PCR检测到ESBLs基因阳性47株.结论 用双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可检测阴沟肠杆菌ESBLs. 相似文献
20.
革兰阴性杆菌AmpC酶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产AmpC β-内酰胺酶(简称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检测方法,并探讨影响初筛与确诊符合率的因素。方法 采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筛选出符合AmpC酶表型筛选条件的菌株,再用三维试验确认产AmpC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80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筛选出327株产AmpC酶菌株,三维试验阳性菌株161株,总检出率9.0%(161/1801),其中阴沟肠杆菌检出最多(71株),且头孢西丁和头孢吡肟抑菌圈直径中位数(P50)分别为6.7和20.4mm。结论 产AmpC酶菌株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以阴沟肠杆菌为主;确认产AmpC酶菌株中,头孢西丁抑菌圈直径越小,头孢吡肟越敏感,初筛与确诊符合率越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