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医疗保健质量,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 对60例住院死亡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新生儿的病死率为10.34%。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及死因为早产、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死亡以新生儿重度窒息、颅内出血、重度肺炎、肺透明膜病、先天畸形、出血症、败血症为主。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预防窒息,早产,预防孕期并发症发生,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变化,以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指导防治重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的229例住院死亡新生儿以死亡第一诊断为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新生儿死亡率为2.39%,男婴高于女婴,死亡的新生儿多数为生后7d内的早期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重度窒息、先天畸形、极早产儿、重症肺炎,产科相关因素为宫内感染、胎膜早破、不定期产检。结论:加强遗传咨询和针对性筛查,减少畸形的发生,定期产检,预防早产、窒息、感染,防止孕期及新生儿期并发症,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总结本院新生儿科近10年住院患儿病死率及死因构成,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降低新生儿住院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2年住院新生儿病例资料,并分为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年间共收治新生儿22078例,其中死亡167例,平均住院病死率为0.76%,近5年较前5年有明显下降(0.53% vs 1.05%,P=-0.000);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及相关疾病是近10年住院新生儿的前3位死因(分别占28.74%、20.96%和15.57%),新生儿窒息引起的死亡位于第5位(占8.99%),意外引起的死亡近10年共有8例,位于死因第6位;近5年,先天性心脏病取代感染成为住院新生儿首要死因,感染在死因中的构成比有明显下降(36.0% vs 17.9%,F=0.011)。结论:近年来新生儿住院病死率稳步下降,在抗感染治疗、出生窒息复苏方面取得重要成效;加强健康教育和普及产前检查,提高新生儿相关外科手术水平是今后降低本科室新生儿住院病死率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住院死亡病例分析柳晓琳(卫生学教研室)杜英伟(锦州市爱婴医院统计室)为探索新生儿死亡原因,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产科技术及围产期保健工作,对锦州市爱婴医院1985~1994年间住院新生儿死亡481例进行了统计分析。1资料和方法资料来源于锦州市爱... 相似文献
7.
236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斌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1):30-30,3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36例死亡新生儿死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大于足月新新儿。早产儿中以硬肿症致死者比例最高,足月儿中以新生儿窒息致死者比例最高,另外,感染、畸形等也在新生儿死亡中占有一定比例。结论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加强围生期保健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本地区1995年—2001年新生儿死亡状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7年期间0—5岁儿童死亡60例,其中新生儿死亡31胎35例、占死亡儿58.3%,占同期出生儿(出生儿3286例)1.07%。主要死亡原因:疾病方面主要是新生儿窒息,占31.4%,新生儿畸形占22.9%,死产11.4%,多胎8.6%。社会因素:母亲无职业占91%,暂住户籍86%,住院分娩69%,院外分娩31%。同时提出了我们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监控和措施,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生存质量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新生儿死亡13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实现本世纪末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把1990年的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1/3”,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和保健水平,现对我院1990~1999年新生儿死亡136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组病例来源于我院1990年1月~1999年12月产科和儿科住院病例.男74例,女62例,男:女=1.19:1,早产儿69例占50.7%,足月儿65例全占47.8%,过期产儿2例占1.5%,农村81例占59.6%,城区55例占40.4%.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咸宁市咸安区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变化,提出相应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咸安区2009~2013年新生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分娩新生儿总数39762例,死亡109例,新生儿死亡率为2.7‰,其中新生儿窒息、早产、先天异常、新生儿肺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产妇和围生期保健水平,提高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建立新生儿的急救通道;积极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加强高危管理,建立三级高危保健网络,改善新生儿的监护环境,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2000年611例新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成都市2000年6ll例死亡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2000年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9.67%,占婴儿死亡的68.58%。新生儿死亡原因顺序: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先天异常、意外窒息。结论: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加强图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强肺炎标准病例管理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新生儿窒息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占新生儿住院病人的首位 ,病死率高。窒息、早产、双胎、低体重儿是我院住院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对 2 0 0 1年 1月到2 0 0 3年 1月两年间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共出生新生儿 1 90 0例 ,收住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的共有 6 0 0例新生儿 ,占新生儿的 31 .6 % ,其中早产儿、双胎儿、低体重儿有 1 0 6例 ,占 5 .6 % ,占住院新生儿的 1 7.7%。1 .2 方法 窒息标准按Apgar评分标准 ,Apgar评分≤ 3分为重度窒息 ,4至 7分为轻度窒息。孕期不足 37周为早产儿 ,孕期 37周以上 ,… 相似文献
16.
<正>临床资料1研究对象我院自20052011年共收治(包括放弃治疗后死亡)新生儿5370例,其中男2800例,女2570例,其中死亡238例,男130例,女108例。2方法和结果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具体死亡人数、病死率及死亡原因,见表1、2。 相似文献
17.
分析12年住院死亡2324例新生儿的动态变化,病死率由25.50%降至10.7%,说明了治疗水平的改进,其中部分感染性疾病死亡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内出血和肺炎死亡逐渐增多。前五位主要死因为HIE(颅人出血)、肺炎、肺透明膜病(RDS)、破伤风和先天畸形,死亡的早产儿;足月儿由1:2.4变为1.9:1。LBW增多,生后3d以内死亡最多,3d以后逐渐减少,为了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认为要加强产程监护,特别是提高农村、基层和家庭接生人员的接生质量,提高孕期保健质量,预防早产,加强早产儿的监护和管理,重视改善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东城部分地区15年死亡原因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丈分析了北京市东城区第六医院所辖社区1986~2000年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死因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历年人口与死亡诊断证明从派出所抄取的死亡资料,分析主要疾病构成。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死亡标化率)进行死因顺位排序。结果6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病例最高月份为1、3、11月份。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本社区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3.83%);其次为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20.03%):癌症(占总死亡人数的17.89%);呼吸系统疾病排第四位,其死亡率已呈上升趋势。结论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本社区人群主要死亡原因,应继续重点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也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
15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县县直医院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发生的15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早产儿、感染、先天性畸形.胎龄愈小,体重愈低,死亡率愈高.新生儿死亡也与转运及孕期合并症、分娩并发症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健康宣教,做好孕期保健,减少早产儿、出生缺陷儿发生,作好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防治,建立危重新生儿救治的绿色通道,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