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通道对口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优越性。方法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依据脑出血的量、形态及单、双侧继发脑室出血,行立体定向软通道脑室、血肿对口引流术。结果 42例患者出院38例,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7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9.4%。结论应用微创多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继发出血能充分清除引流原发灶及脑室血肿,能充分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畅通脑脊液循环,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二次脑损伤小,临床医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资料60例,作为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均为3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内科的保守治疗,而对观察组的患者则进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进行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率,记录其学血肿吸收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等.详细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肿完全吸收时间为(5.9±0.5)d,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7.51±3.1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97.11±3.44.其水平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患者相应评分(11.35±6.93vs.81.59±2.51),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的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起到迅速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及经验.方法 对28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并结合腰大池引流的方法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疗效.结果 住院期间生存23例,死亡5例.术后随访6~ 12个月,ADL评定:恢复日常生活(Ⅰ级)4例,日常生活自理(Ⅱ级)9例,生活需要帮助(Ⅲ级)7例,卧床不起、有意识2例(Ⅳ级),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再次发生脑出血死亡.结论 应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并结合腰大池引流的方法治疗脑室铸型出血,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凯 《智慧健康》2018,(9):37-38
目的在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探究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确实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治疗时间均较优或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不仅可恢复神经功能,而且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早期与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35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从发病到手术时间≤6 h的7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将从发病到手术时间>6 h、<24 h的2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意识障碍程度[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血肿清除率、术后半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及病死率。结果 入院时,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GCS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半年ADL分级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早期手术相比,超早期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效果更佳,对改善患者意识障碍,降低术后并...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简易定向锥颅碎吸术(超早期微创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作者对1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微创术,并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微创术治疗能显著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3月选择98例经CT及病理学诊断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指数及血肿消除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分别为(18.22±1.20)、(71.24±11.63)、(13.00±1.21)、(86.25±12.30)分,均较治疗前的(23.21±1.24)、(40.09±3.37)、(23.51±1.38)、(40.28±3.01)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IHSS、ADL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消除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3±2.1)、(4.4±1.3)、(30.2±3.7)d,均低于对照组的(16.5±3.4)、(7.5±1.8)、(34.1±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先作侧脑室切开清除血肿再尿激酶灌洗治疗承症脑室铸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先作开颅切开侧脑室额角直视下清除侧脑室内血块并止血,再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铸型血肿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传统的单纯侧脑室穿刺体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铸型血肿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第1周和3个月后,观察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先作侧脑室切开清除血肿再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铸型血肿,具有直视下操作、术后疗效好等优点,是重症脑室铸型血肿较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外伤性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原发性外伤性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均于24h内局麻下行双侧侧脑室微创引流术,术后尿激酶血中腔冲洗,配合腰穿治疗。术后生存36例,死亡4例,随访1年,功能恢复按ADL分级:恢复正常15例,生活自理18例,需人帮助3例。结论双侧侧脑室微创引流术,术后尿激酶血中腔冲洗,配合腰穿的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大大的降低患者死残率,是治疗原发性外伤性脑室出血铸型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秀兰 《现代保健》2010,(23):76-77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笔者所在科室2003年9月~2008年12月选择性应用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8例,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微创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YL—1型穿刺针颅内微创穿刺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YL-1型穿刺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穿刺组),与同期4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开瓣组)清除血肿的疗效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穿刺组的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分别为77.19%和12.28%,开瓣组的分别为58.70%和28.26%,穿刺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开瓣组(p<0.05),病死率也低于开瓣组(p<0.05);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改善情况比较,穿刺组明显优于开瓣组(p<0.01)。结论采用YL-1型穿刺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脑室系统出血包括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实质出血破人脑室.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难以忍受.我科自2004年开展持续腰穿外引流的方法,对减轻患者头痛、减少粘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 4 0例采用颅锥穿刺 ,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方法治疗的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全组死亡 14例 ,死亡率为 35 % ,其余病例均取得较好疗效。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 ,无需特殊条件。如能严格掌握适应症 ,可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67例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病例,均在超早期或急性期行微创术。术前依CT平面导向定位,选择最佳的穿刺点、穿刺方向,清除血肿。结果治疗67例,近期疗效:优4例,占6.0%;良6例,占9.0%;中40例,占59.7%;差9例,占13.4%;死亡8例,死亡率11.9%。远期疗效:ADL17例,占10.4%;ADL211例,占16.4%;ADL320例,占30.0%;ADL411例,占16.4%;ADL54例,占6.0%;再死亡6例,共14例,占20.9%。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设备设计合理,操作简便,针钻合一,易于固定,密闭性好,尿激酶溶血肿效果理想,引流效果好,安全、经济,处理老年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有效,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脑疝的手术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72例双侧瞳孔散大高血压脑疝的患者,按出血部位分组并接受手术治疗,于手术后半年进行格拉斯哥评分(GCS)。[结果]全组恢复良好6例,中残11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36例,其中皮层出血组预后最好,小脑组最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性脑疝的手术疗效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皮层出血所致的晚期脑疝应积极手术治疗,预后较佳;小脑出血致晚期脑疝,手术意义不大;壳核及内囊内侧出血导致的晚期脑疝经手术治疗仍有可能挽救生命。另外,快速准确的诊断,恰当的术式选择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救治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聂柳  曹德文  夏鹰  李钢  金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428-2429,2431
[目的]探讨微创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救治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并分别于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91.30,小骨窗组总有效率82.61,两组在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救治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时均有比较理想的疗效,微创血肿穿刺术效果更加理想一些。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发斌  游潮  李浩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22-382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频数匹配对照的临床实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住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例328例,其中17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89例,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3例,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38例。观察3组患者手术疗效与保守治疗疗效,并比较与入院时GCS评分、出血量、脑疝的关系。[结果]患者入院时GCS评分6~12分,幕上血肿30~80ml,幕下血肿﹥10ml,手术组疗效优于内科保守组疗效。单侧瞳孔散大,手术组优于保守组。[结论]GCS为6~12分的中、幕上血肿30~80ml,幕下血肿10~15ml,特别在单侧瞳孔散大情况下则应首选手术治疗。至于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8.
医院健康教育是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我们通过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个性化多样化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联合硝酸甘油在高血压脑出血术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急诊脑出血手术(入选标准为SBP≥200 mmHg)的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n=36)为艾司洛尔联合硝酸甘油;B组(n=36)硝酸甘油组。观察分析A、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术中出血及麻醉时间。结果两组MAP与同组T0相比较T1、T2、T3均明显降低(p<0.05),A组与B组MAP在各时点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HR在T1、T2、T3较T0时点明显增快(p<0.05),A组T2、T3、T4心率较T0时点明显减低(p<0.05);A组T1、T2、T3、T4时点HR较B组同时点降低(p<0.01)。结论艾司洛尔联合硝酸甘油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干预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脑出血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lo-gistic回归分析2001年1月~2008年3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高血压年数、脑出血量、出血部位、入院24h最高体温、入院时意识状态、血压、发病季节、术前GCS评分、临床分级、手术时机、手术方法等对病死率的影响。[结果]328例患者中死亡63例,病死率为19.2%(63/3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GCS评分、脑出血量、入院时最高体温、入院意识状态及高血压年数为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的预防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GCS评分、脑出血量、入院24h内最高体温与入院时意识状态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