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病质难     
温病源流:温病一名,首先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民疠温病”,“温病乃作”的记载。温病又名热病,《素问·热论》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或  相似文献   

2.
热病学说起源于《内经》。从其《素问》“热论”、“刺热篇”、“评热病论”、“逆调论”、“水热穴论”等篇来看: 首先,热病包括伤寒和温病在内。这可从“热论”所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关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和“评热病论”  相似文献   

3.
对《素问·热论》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伤寒”系病名伤寒或是指外感热病由于伤于寒或被寒邪所伤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4.
试论《伤寒论》六病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说《伤寒论》六病的意义,首先要明确"伤寒"的涵义,《素问·热论》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云:"伤寒有五。"张仲景在原著《伤寒杂病论》的太阳病中,分别论述了中风、伤寒、温病、风温以及痉、湿、眒等外感病证,由此可见该书所论的伤寒,是包涵各种外感及流行病在内的广义伤寒。既然伤寒包涵多种外感流行病,那么,仲景为什么只在太阳病中,分别作简单的论述,而不对各种外感病作深入的跟踪研究呢?  相似文献   

5.
伤寒与流感浅识王建全,金翠兰(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276800)关键词伤寒,流感,伤寒论伤寒在祖国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素问·热论》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此伤寒显然包括所有外感热性病,是广义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  相似文献   

6.
<正> 温病、热病、伤寒,在《内经》时代指的是同类疾患,属时令病。“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紊问·热论》)热病二字,就证状而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素问·热论》),进一步说明温病和暑病都在伤寒范围之内,不过发病时间有异而已。《难经》继承了这一学说,系统地归纳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苦各不同。”张机《伤寒杂病论》也提到中风、伤寒、温病、风温的名称和证状。总之,它们认为伤寒义广,不仅指伤寒证,并包括其他不同病种,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宋时,对伤寒、温病看法,基本不出上面所论,仍据《内经》“体若燔炭,  相似文献   

7.
所谓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等致病因素,而热病则是外感疾病中的热性病。外感诸疾皆为感六淫而发,究其致病因素,以风为长,渐次与天时自然寒暑关联,即春夏秋冬以化风寒暑湿燥火,各有所主,各致其病。其主气,兼气相并又合五运,既而随岁次之不同,或感六淫热病之疾,或发疫疠染易之行。由此可见,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六气太过不及皆化六淫而致病。所以,临床上治疗疾病,尤其为外感热病则必须考虑气候、季节的影响,正如《时病论·五运六气论》所言:“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可以为工也。”在此,笔者仅就六淫与热病的关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医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的论述。其后《难经》一书更具体指出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也就是说伤寒有五之“伤寒”,是指广义伤寒 ,它既包括伤寒一类的外感疾病——中风、伤寒 ;也包括了温病一类的外感疾病——湿温、热病、温病。五种之一的“伤寒”则是狭义的“伤寒”,是风寒性质的外感疾病 ,它与温病虽同属广义“伤寒”范围 ,但两者性质不同 ,辨治方法有异。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病的专书 ,重点论述了外感风寒之邪辨证论治的规律 ,同时又提…  相似文献   

9.
《素问·热论篇》中有几处经文排列颇有不妥之感,试析疑如下。 篇首黄帝愿闻“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之状,下文当是歧伯具体说明热病单经受邪和两感于寒的情况,但中间却插入“病遗”、“食复”内容。这样,不仅答非所问,且条文体例亦失严密性。易使人误以为“病遗”、“食复”仅为单经受邪之热病所发生。其实无论单经受邪,还是两感于寒,如护理不当,皆可发生“病遗”、“食复”,而且临床上更多见于两感于寒之热病者。由是,若将  相似文献   

10.
寒疫辨析     
寒疫最早见于《伤寒论·伤寒例》中,当时依据发病的时令与气候因素称其为“时行寒疫”。尔后因寒疫概念与时行病逐渐分离开来,多称之为寒疫。寒疫为感受寒性疫疠之气而发病,四季皆可发病,并与“暴寒”有一定关系,属广义伤寒范畴。寒疫与狭义伤寒同为感受寒邪为病,不同的是寒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因而可遵从伤寒六经理法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氏的《伤寒论》是祖国医学第一部理法方药贯通的巨著,它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被后世医家奉为圭臬。但目前各种讲义中关于《伤寒论》一书研究范围的提法尚须商榷,现提出来与同道们研讨。《伤寒论》一书的研究范围,《伤寒论讲义》根据《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认为“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统称”(1),于是断言“《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书”(1、2)。  相似文献   

12.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本文对其书名的翻译做一些探讨。1翻译的形式与实质中医翻译难,要实现翻译上的等值更是难上加难,为了避免在翻译中犯“译而不译”的错误,即只达到形式等值,实质并不等值,在翻译之前必须先了解“伤寒”和“杂病”的确切含义。《伤寒杂病论》书中所指的伤寒不同于西医传染病学中的伤寒,将西医中由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伤寒、副伤寒或立克次体引起的斑疹伤寒误译为中医的伤寒是日本译者在当年西医东进时犯的错误。《素问·热论》明确定义“今乎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也说:“伤寒有五,…  相似文献   

13.
“伤寒”一词作为病名出现,自古迄今的中医学界,几乎都一致认为系肇始于《内经》。究其所据,则唯不过《内经·热论》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句而已。历代医家亦曾多次加以引证。以为这是《内经》中论及“伤寒”及“广义伤寒”之明证。显然,这是将其中的“伤寒”一词解释成了病名。对此,个人颇有异义。故撰此文,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4.
“热厥”是常见的儿科病证之一,《素问》日:“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从阴阳偏盛偏衰提出寒厥手足寒,热厥手足热的观点。而后世所说的寒厥、热厥从症状上来说皆为手足寒,从病理上则是内寒或内热所致。对于由热性病所致的热厥张仲景在《伤寒论,厥附篇》中说:“伤寒从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  相似文献   

15.
伤寒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素问·刺志论》说,“气盛身寒,得之伤寒”。在古代文献中,又常把“寒”字假借为“邪”之义,如孟子曰:“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在古代书面语言和文言中把多种外感病称为“伤寒”。如《小品方》讲:“伤寒,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肘后方》也说:“贵胜  相似文献   

16.
1、论病有发于阳与发于阴,为本论辨别疾病阴阳的大纲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其阴也。……(7)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两句是《内经》全部辨别疾病阴阳,寒热的大纲。仲师因发挥经旨,所以在本节提出“发热恶寒发  相似文献   

17.
杨护生教授治疗新感热病的经验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350003)杨营标随师门诊,见就诊者新感热病居多,其中又以儿童居过半数,疗效颇佳,乃请问其肯繁。杨护生教授说:新感所以热性病居绝大多数者,因六气皆从火化,《素问·至真要大论》研讨六淫发病的一般规律,其...  相似文献   

18.
慢性支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支气管炎 ,乃慢性难治性疾病之一。依据其临床表现 ,属中医“咳喘”、“痰饮”范畴。病位在肺 ,涉及它脏。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素问·咳论》)是也。常以本虚标实论治。盖虚者 ,气虚、阴虚、阳虚是也 ;实者 ,寒饮伏肺、痰实犯肺、痰热壅肺是也。笔者根据中医理论 ,结合临床体会 ,兹将本病的辨证论治浅述如下。1 病机概说中医理论认为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很多 ,病机也较复杂 ,归纳起来大凡有二 :一是外邪侵袭 ,诱发宿疾。外邪者 ,六淫之邪也。外邪袭体 ,或从口鼻而入 ,或从皮毛而受。肺主气属卫 ,肺卫受邪 ,则肺气不宣 ,…  相似文献   

19.
阳明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正邪相争激剧,呈热势亢盛的反应阶段。《伤寒论》承《素问·热论》之六经,以其中的阳明来表征热病之阳亢热盛病候最为惬意。六经原以三阴三阳来说明自然界和人体气血之阴阳消长规律,热病时的病理演变过程也与六经相应合。“阳明”,是“两阳合明”的“二阳”,内外皆阳,表里皆热。当然,此时人体阳气损耗也最大。刘熙《释名》谓“阳”为:“扬也,气在外发扬也”,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之伤寒热病理论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的伤寒热病概念,大致在“伤寒则病热”宗旨下发展。病名以伤寒为总称,包括狭义伤寒、中风、湿温、热病、温病,以及风温、暑病(中暑)、中湿,病因为伤寒。《内经》强调留邪病机,部位不一,提到三套辨证方法:六经辨证、皮肌骨热辨证及五脏热辨证。《难经》中提出“伤寒有五”。《伤寒杂病论》的论述重点放在中寒即发的"伤寒"方面,将其中的六经辨证法发展为灵活而相对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