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加快,精神压力的加大,使得人们在享受物质粮食和精神食粮的情况下,进食过多的热量及缓解压力的情况下,大量吸烟、饮酒、以车代步,使体内热量转化为糖类储存,造成胰岛细胞的负荷过重过早功能受损,形成了过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监测是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妊娠期血糖波动程度不仅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类型有关,而且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由于受妊娠期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的影响,常规血糖监测方法有时不能满足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态的精准要求,而应用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全面掌握患者的整体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情况,有利于开展良好的患者自我教育,并及时采用和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望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王岩  王镁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8):890-891,913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及血糖波动的规律。方法 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长短分成2组。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10~20年组患者发生低血糖次数多于0~10年组(〈0.05),其中两组患者出现无症状低血糖次数明显多于有症状者(〈0.01);早餐后2 h血糖高于午餐后2 h(〈0.05)、晚餐后2 h及空腹血糖(均0.01);血糖最大漂移幅度明显大于日内指尖监测血糖波动(〈0.01)。结论 CGMS系统及时发现患者低血糖、餐后高血糖及血糖最大漂移幅度等情况,对指导临床确立个性化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伴Hp阳件者72例、Hp阴性者5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血压、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糖水平.利用血糖仪下载的3 d全天7个时间点血糖谱总计21个血糖值输入强生血糖数据分析软件(OTDMS)系统进行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来评估血糖波动.采用平均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CE)、低血糖例数作为本研究血糖波动评估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型糖尿病Hp阳性组的平均血糖(MBG)、SDBG、MAGE、LAGE均高于糖尿病Hp阴性组(mmol/L:9.0±1.1比7.6±0.5,3.3±1.1比1.7±0.5,6.7±4.5比3.0±1.1,8.6±3.8比4.2±1.5,均P<0.05),低血糖例数百分比也高于糖尿病Hp阴性组[16.6%(12/72)比5.1%(3/58),P<0.05].结论 Hp感染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有明显影响,根除Hp有益于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事件、保证血糖平稳达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并测定HbA1c,根据血糖波动系数(BGFC)分为3组(BGFC≤1.5组、1.5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有国外学者提出血糖的过度波动可加重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以来,血糖波动逐渐受到重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试验证实血糖波动可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国际上提出“精细降糖,平稳达标”这一新的糖尿病治疗理念,既要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又要尽量减少血糖波动的幅度及频率,监测评估血糖波动也就成为实现血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存在诸多的血糖波动评价指标,国际、国内也相继颁布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核心评价指标,但各核心指标对于不同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评估效能仍在探索中,同时针对各核心评价指标的局限性,新的血糖波动评价指标随之走进大众视野,新指标种类繁多,各有其优缺点,新指标对于不同糖尿病并发症的评估预测效能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现阶段由于监测方法过于繁复、价格高昂等原因,导致其并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门诊随诊,因此探索一个具有良好临床适用性的血糖波动筛查指标已成为目前解决糖尿病患者门诊初步评估血糖波动情况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概述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各评价指标及其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下一步完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评价体系及探索血糖波动筛查指标提供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对靶器官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影响正成为糖尿病防治研究的新热点。血糖波动产生的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减少血糖波动对氧化应激的影响,逆转氧化应激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从而可能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产生。本文就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和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脆性糖尿病是糖尿病中病情最不稳定、最不易控制的一种,出现血糖昼夜波动大,对胰岛素异常敏感,胰岛素剂量的微小变化可以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在饮食量、运动量和胰岛素剂量恒定情况下,病情也极不稳定,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两极分化现象,出现低血糖-高血糖-酮症酸中毒-昏迷如此反复变化的临床表现。对这类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血糖监测手段的发展,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单纯血糖点的达标已远远不能达到人们的要求,在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达标的同时还要求血糖曲线更符合生理要求,更加平稳。血糖波动越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机率越高,临床和基础的相关研究均证实了这点。因此,血糖波动的评估、机制和干预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以有效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达到进一步控制和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探讨餐后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的意义.②方法 将社区管理在册的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餐后血糖为7.1~11.1mmol/L和>11.1mmol/L中的62例为干预组,开展健康行为指导,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供适宜个体的饮食、运动处方,进行血压(SBP、DBP )、体质指数(BMI)、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跟踪1年后进行对比,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③结果 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与血糖变化之间没有必然关系,血压没有受到餐后血糖波动影响;干预前后体质指数(BMI)变化不同;干预前后2HPG、GHbA1C、TG、TC及血流变学指数较前好转(P<0.05).④结论 糖尿病患者必须重视对餐后血糖监测.长期餐后高血糖可以更敏感反映糖代谢紊乱,更加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加重了胰岛β功能障碍,逐渐发展为空腹及餐后血糖都增高.  相似文献   

11.
背景 血糖的急剧变化会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损伤,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血糖变化速率的关注度仍待加强。研究血糖变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对糖尿病合并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75 g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升高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4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37例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血常规、生化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结果,记录OGTT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峰值(Gmax)、达峰时间(Tmax),计算糖负荷后血糖升高平均速率(Vmean)。记录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Vmean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低Vmean组(n=112)、中Vmean组(n=112)和高Vmean组(n=113),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初诊T2DM患者糖负荷后血糖升高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Vmean不同水平组患者年龄、HbA1c、G120、I120、ΔI30/ΔG30、HOMA-β、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mean与HbA1c、G120呈正相关,与年龄、I120、ΔI30/ΔG30、HOMA-β呈负相关(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ΔI30/ΔG30〔OR=0.758,95%CI(0.662,0.867)〕和增龄〔OR=0.966,95%CI(0.949,0.984)〕是Vmean延缓的保护因素;高HbA1c〔OR=1.138,95%CI(1.011,1.280)〕是Vmean延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ΔI30/ΔG30、增龄及高HbA1c是初诊T2DM患者75 g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升高速率的影响因素,应当将改善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控制HbA1c达标作为延缓初诊T2DM患者糖负荷后血糖急剧升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不同饮食治疗后血糖的变化.方法:糖尿病(DM)患者80例分为馒头餐组40例和米粉餐组40例,比较30min、60min、120min、180min餐后血糖水平,结果: 馒头餐组60min、120min、180min餐后血糖[(13.57±4.21)mmol/L、(25.32±5.37)mmol/L、(23.12±4.59)mmol/L]明显高于米粉餐组[(11.42±4.37)mmol/L、(13.12±4.89)mmol/L、(11.57±5.62)mmol/L](t=2.24,t=2.73,t=2.80,P<0.05~0.01).结论:DM患者进食米粉餐更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阐明平稳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方法 收集60例体检正常者及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5例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空腹血清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结果 正常人群与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及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HbA1c与SO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3和-0.166),与MDA、8-iso-PGF2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5、0.169及0.382、0.170);血糖波动参数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值(MODD)、血糖高于180 mg/dl的曲线下面积(AUC-180)与SO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4、-0.336、-0.376),与MDA、8-iso-PGF2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0、0.438、0.414及0.504、0.587、0.583).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水平、血糖波动指标均与氧化应激状态存在明显相关性.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既要注重血糖水平的控制,更要关注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压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以北京某农村社区40岁及以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和血样检测。根据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糖血压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214例患者,其中动脉硬化异常(baPWV≥1700cm/s)有637人,占52.47%。相关性分析显示baPWV与HbA1c (rs=0.174,P=0.000)、SBP (rs=0.481,P=0.000)及DBP (rs=0.167,P=0.000)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HbA1c和SBP每增加1个四分位数间距动脉硬化异常风险分别为1.41倍(95% CI:1.16~1.70)和3.71倍(95% CI:2.80~4.91)。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baPWV与HbA1c及SBP显著相关,同时控制血糖和血压可能有利于降低动脉硬化异常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马开颜  殷朝阳 《医学综述》2009,15(19):3032-303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终末期血糖变化特点。方法对商洛市中心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治疗的64例糖尿病终末期患者的血糖变化、合并症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终末期由于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影响,血糖常趋于正常,大部分患者常有症状性或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结论糖尿病患者终末期应注意低血糖的发生,其降血糖方案的选择要更加合理,胰岛素种类及剂量的选用要更加精细,防止因血糖因素促进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空腹血糖、皮质醇的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以68例近期未服抗抑郁药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简易体质参数,患者精神症状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对患者精神刺激的定性及定量用生活事件量表。测定其空腹血糖、皮质醇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组的空腹血糖、皮质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量表总分与空腹血糖、皮质醇水平正相关(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糖代谢异常,与患者长期精神刺激明显有关。所以,临床医师应对抑郁症患者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进行监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心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围术期血糖控制方法和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糖尿病患者TURP围术期血糖调控情况。结果:36例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12.6±1.8)mmol/L,经术前用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至6.0~7.8mmol/L后接受TURP,术中及术后继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基本正常水平。本组术中血糖7.2~13.8mmol/L。35例未发生感染等明显并发症,仅1例术后出现感染,经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经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将血糖控制至基本正常水平,可耐受TURP,并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社区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慢性并发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慢性并发症的情况,为糖尿病的社区防治和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方式调查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11月至2007年12月在社区门诊随诊的糖尿病病人共194人,检测其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调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情况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机抽查的194个病人中,血糖控制达到良好的只占24%;只有23%的病人在半年内检测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到良好的病人不足30%;在社区诊治的糖尿病病人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较低,只有5.7%~22.7%。结论社区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糖尿病病人的科学管理和治疗。有效控制血糖和加强慢性并发症的筛查是今后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并排除有器质性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按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2组, 1组(单纯糖尿病)70例;2组(糖尿病伴高Hcy)116例,根据使用药物的作用强度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并计算降糖综合用药指数,观察两组在FPG、HbA1c控制相同时,其用药指数的差异.结果 1、2组Hcy分别为(8.33 ±1.16)μmol/L和(14.53±4.74)μmol/L;综合用药指数分别为:(4.9±2.63)和(7.16±2.16).2组的综合用药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与综合用药指数呈正相关(r = 0.252,P<0.01).结论 糖尿病伴高Hcy患者的降糖治疗比单纯糖尿病者的用药更复杂、治疗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糖尿病全麻下手术患者术后血糖及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苏醒后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音乐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苏醒后15 min、苏醒后30 min、苏醒后60 min的血糖及皮质醇浓度。结果实验组苏醒后60 min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恢复室音乐干预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及皮质醇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