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方剂性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药性味理论的特点以及《内经》针对风、热、湿、火、燥、寒的病证所制定的气味合和组方规则对方剂性味进行阐释和论述。认为性味是方剂的重要性质和作用基础。提出方剂性味的量化处理原则;四性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是说明药物作用机理的理论依据之一;并通过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性味分析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性味的量化处理与表达初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认为性味是中药复方的作用基础,复方性味是一种客观存在。进而对中药性味进行了量化处理,初步制定出复方性味量化表达原则和计算规则,并试验性的对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性味进行了量化表达,证明中药复方的性味量化表达是可行的,且能更深入地揭示复方的性能.其结果将为中医临床处方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胡波  蒋永光 《江苏中医药》2007,39(11):89-91
性味不仅反映了中药的药性特征,而且性味通过配伍实现方剂的性味合和.为此,许多学者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量化研究4个方面积极探索方剂性味的配伍规律.目前方剂性味配伍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够深入.今后要加强方剂性味理论研究,尤其是方剂性味的内涵与外延方面的研究,同时要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在计算机量化研究方面要把精力集中在性味量化参数,影响方剂性味的药物配伍、剂型等因素上,使之在方剂性味研究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4.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中以中焦脾胃居多,其兼证、变证繁多。对于该病的治疗,吴鞠通善用性味配伍理论,在寒湿病辨治中最常用的方剂性味配伍方法为苦辛法,临床常根据其病位、病机、治法等不同进行具体运用。通过探析吴鞠通辨治寒湿之病,为现代临床寒湿所致之病的辨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02-1303
目的:通过对血府逐瘀汤四气五味进行量化,运用数据分析血府逐瘀汤组方。方法:设定四气五味指数,对中药剂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即计算相对剂量;对相对剂量与四气五味指数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四气五味作用度。结果:1四气量化:偏热性中药作用度为98,偏寒性中药作用度为-28.1;2五味量化:酸4.52%、苦34.5%、甘28.9%、辛32.08%、咸0。结论:血府逐瘀汤偏于热性,且较平和;五味以苦、甘、辛为主,苦以清热坚阴,防其过于辛温;辛以行气活血,为本方主要功效;甘以滋养阴血,防其过于辛散耗血。  相似文献   

6.
方剂配伍的模糊数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提出中药性味归经等特性的模糊数学量化描述方法,针对桂枝汤、四逆加入参汤、地黄丸等各方的配伍规律进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的图形化知识挖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用于治疗不同证型的方剂的药物性味归经配伍规律。分别以用于治疗血虚血瘀证和血虚血瘀兼有血热证的方剂为研究对象,将方剂中的中药分别按性味归经进行分布,应用计算机图形化技术形成分布图。总结分析了不同证型方剂性味归经分布图的共同特征和差异点,与用于各种证型的方剂相对应,研究其配伍规律。通过该方法得到了治疗血虚血瘀证及兼有血热时的不同方剂作用特点,与传统中医理论一致。该方法用于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研究,可以将中医理论转化为数字化的图形研究,更加直观、形象,便于从中发现规律,为中医方剂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的图形化知识挖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研究了用于治疗不同证型的方剂的药物性味归经配伍规律。分别以用于治疗血虚血瘀证和血虚血瘀兼有血热证的方剂为研究对象,将方剂中的中药分别按性味归经进行分布,应用计算机图形化技术形成分布图。总结分析了不同证型方剂性味归经分布图的共同特征和差异点,与用于各种证型的方剂相对应,研究其配伍规律。通过该方法得到了治疗血虚血瘀证及兼有血热时的不同方剂作用特点,与传统中医理论一致。该方法用于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研究,可以将中医理论转化为数字化的图形研究,更加直观、形象,便于从中发现规律,为中医方剂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半夏泻心汤的四气五味进行量化,运用数据分析半夏泻心汤的组方规律。方法:设定四气五味指数,对中药剂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即计算相对剂量;对相对剂量与四气五味指数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四气五味的作用度。结果:1四气量化:偏热性中药作用度为163.2,偏寒性中药作用度为-79.6;2五味量化:酸占0%、苦占30.56%、甘占37.62%、辛占31.82%、咸占0%。结论:半夏泻心汤偏于热性,且较平和;五味以甘、辛、苦为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整理历代本草书中关于菟丝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论述,将其与现代临床应用情况、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再结合跟师体会和临证心得,试从性味功效到临床解读菟丝子一药,具有如下特点:(1)菟丝子为蔓生植物,其根渐绝于地而藤茎攀爬上升,子实中脂膏最足;(2)其药性中和,性平,味辛、甘,直入肝脾肾,三经同补;(3)其药物性味与归经交互作用,既可补阳,又可益阴;功效辛润滋补,温阳通脉,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补中寓升的特点;(4)一味单用或重用组方可治疗阳痿遗精,肾虚胎漏,胎动不安,月经后期及闭经,腰膝酸软,遗尿尿频,两目昏暗以及黄褐斑、白癜风等多种病证。另外,菟丝子在降血糖、抗衰老、抗骨质疏松等方面的明显作用,显示出其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于彩娜  窦德强 《世界中医药》2013,8(9):1098-1100
通过系统疏理历代主流本草著作关于白术性味及相关功效主治的记载,对白术性味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出白术温热之性和苦、甘、辛味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对温热性、苦甘辛味和白术功效与临床应用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古本草对白术温热性程度的认识存有争议,而且有本草著作认为白术不但有甘苦味,并有辛味。此与现代药典记载有所出入,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2.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用药的性味及归经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和缓解期中医证治用药的性味和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和用药宜忌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按发作期用药和缓解期用药分类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56篇慢性支气管炎证治文献中的用药和药物归类,并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作期用药899次及缓解期用药711次所涉及的"性"进行描述统计发现发作期用药主要是温性,其次是平性和寒性的药物;缓解期用药主要也是温性药物,其次是平性的药物,再次是微寒的药物,热性药物也有涉及,但大寒和凉性药物则使用较少。发作期用药以辛味为最,其次是苦、甘,此三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90.7%,其他药味则使用较少;缓解期以甘味药为主,其次是辛、苦;"归经"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以归肺经的药物为最,发作期紧随其后的是归脾、胃、心、肝经的药物,缓解期用药紧随其后的是归脾、心、肾、肝经的药物。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治疗时应该注意"温"性药物的应用,在发作期注意"培土生金"培补"后天之本",缓解期则注重培补"先天之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麻黄发挥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麻黄的药性理论。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建立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4. 38 mg·kg~(-1)),麻黄水煎液组(468 mg·kg~(-1)),多糖组(265. 36 mg·kg~(-1)),挥发油组(2. 34 mg·kg~(-1)),生物碱组(40. 71 mg·kg~(-1))和酚酸组(210. 60 mg·kg~(-1)),同时设立正常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10 m L·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采用大鼠代谢笼法收集24 h尿量,光镜下观察大鼠心和肺组织形态变化,并检测大鼠的心脏指数,肺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肺通透指数(LPI),肺干湿比(W/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脏水通道蛋白-1(AQP1),肺脏AQP1,水通道蛋白-3(AQP3)和肾脏AQP1,AQP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肺组织受损较严重,模型大鼠24 h尿量,LVEF,LVFS均显著降低(P 0. 01);心脏指数,肺脏指数,CK-MB,LPI,AngⅡ,W/D,ALD,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P 0. 01),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生物碱组能显著升高大鼠24 h尿量,LVEF,LVFS(P 0. 05,P 0. 01),显著降低心脏指数,肺脏指数,CK-MB,LPI,AngⅡ,W/D,ALD,IL-6和TNF-α水平(P 0. 05,P 0. 01),且对上焦水饮内停大鼠心、肺病理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麻黄生物碱组分"辛""温",是其发挥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其作用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抑制及其抗炎有关。  相似文献   

14.
何锋  刘莉 《西部中医药》2007,20(11):1-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所论虚劳病是虚损的代表性疾病,仲景治病求本,治虚损以甘温扶阳为主,补五脏以脾肾虚弱为先,其治疗虚劳一法实乃补虚培元之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温除热法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方法]以甘温除热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为主方结合辨证论治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28例。[结果]连续服药4周后,症状明显改善,治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3%。[结论]运用甘温除热法结合辨证治疗复发性口疮,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药“宏观药性”假说与组分药性数字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宏观药性假说"认为:寒热药性是中药物质的宏观属性,中药的部位、单元、组分或成分皆有药性。中药寒热药性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药性是中药整体的寒热属性;而微观药性是中药部位、单元、组分或成分的寒热之性,且同一中药普遍存在寒热药性相反的物质成分。中药的宏观药性是其各物质成分之间微观药性交互作用而综合"呈现"的结果,宏观药性值取决于所含各种药性成分的微观药性贡献力。基于中药宏观药性假说,将中药"系统分离"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物质单元,以各"物质单元"的"微观药性贡献力"作为矩阵元素,构建寒热药性判别矩阵,可以实现对中药"物质单元"药性的预先理论判别,进而探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与中药组分配伍新药发现相偶联的研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4种常见病理苔质的定量方法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用尼康5000数码相机拍摄舌象,输入计算机,建立苔质及疾病、证型数据库,作定量分析。结果厚苔和薄苔、润苔和燥苔、剥落苔与非剥落苔定量值有明显差异(P<0.001);癌症组腻苔与非癌症组腻苔定量值有差异(P<0.01)。结论在苔质的厚薄、润燥、腐腻等方面可以采用纹理特征分析进行定量化处理。厚薄苔、润燥苔、腐腻苔、剥落苔等病理苔质是可以定量的,且其定量值有特异性。其中舌苔剥落的面积越大,剥落的块数越多,这个定量值越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依据牵牛子的性味临床主要功效与主治建立相应的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对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开展中药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确定各化学拆分组分药味的归属,阐明牵牛子药味物质基础,并为验证“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的新假说,采用与牵牛子性味功效相关的利尿、化痰、泻下通便、兴奋子宫、抗炎、免疫作用等复合药理学指标作为牵牛子性味药理学评价系统,对牵牛子性味拆分组分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根据药理学研究结果,采用文献研究,结合聚类分析,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牵牛子拆分组分进行药味归属,阐明中药药味物质基础。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牵牛子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具有明显增加尿量、化痰、增加大肠推进率作用,其中多糖组分作用极为显著。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具有促进胃排空、增加小肠推进率、抗炎、免疫增强、兴奋子宫作用,其中酚酸组分大多作用极为明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成2类进行分析,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为一类,主要与利尿、增加大鼠大肠推进率、化痰有关;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为一类,主要对增加胃排空率、增加小肠推进率、抗炎、增强免疫、兴奋子宫有关。结论: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牵牛子的拆分组分进行了性味归属:牵牛子不是单药味中药,而是具有苦味和辛味的复合药味中药;牵牛子的苦味、辛味是可拆分的;牵牛子的利尿、增加大肠推进率、化痰作用可能是其苦味的功能体现,其物质基础是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促进胃、小肠蠕动、抗炎、免疫增强作用、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是其辛味的功能体现,其物质基础为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左归丸、左归饮的组方规律并比较二者的差别。方法:选取四气五味及归经指数,对中药剂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即计算相对剂量;对相对剂量与四气五味及归经指数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四气五味及归经作用度。结果:四气量化:左归丸温性药作用度为210,占22.91%、微温性药作用度为62.4,占77.09%,无偏寒性药;左归饮:均为微温性药,作用度为62.4,占100%。五味量化:左归丸:甘味作用度为444.4,占52.14%、咸味作用度为192,占22.52%、酸味作用度为108,占12.67%;左归饮:甘味作用度为184.9,占62.70%、酸味作用度为60,占20.35%、涩味作用度为48,占16.28%。归经量化:左归丸:肝经作用度为528,占48.52%、肾经作用度为512.4,占47.11%;左归饮:肝经作用度为216,占46.24%、肾经作用度为171.64,占38.03%。结论:左归丸偏为温性,较为平和,五味以甘、咸、酸为主,主入肝、肾经;左归饮同为温性平和之品,五味以甘、酸、涩为主,主入肝、肾经。左归丸比较于左归饮在滋阴之中又加以血肉有情及助阳之品,补力更峻,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