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疽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证治异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与动脉硬化闭塞症都属于祖国医学的“脱疽”范畴。本研究结合临床体会,从鉴别诊断、病因病机及治疗大法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探讨,认为脉管炎属于“虚瘀证”,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痰瘀证”,故应综合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不同病机及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对糖尿病足古今不同认识的归纳,结合对本病临床科研观察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糖尿病足的中医基本病机。认为糖尿病足可以发生在糖尿病阴亏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俱虚各个阶段,血瘀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多样性的外来伤害在糖尿病足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历代对糖尿病的论述很多,已发展成为辨证论治较完备的一个病种,但是对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没有明确的了解,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医病因病机学观点指导临床。近20年来,随着对糖尿病足研究的广泛开展,不同学者提出了许多很有临床价值的观点。笔者根据对糖尿病古今认识的归纳,  相似文献   

3.
哮喘的瘀血病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辨证求因,审机论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瘀血致哮喘”的病理机制是:气滞致瘀而哮喘,痰阻致瘀而哮喘,气虚致瘀而哮喘等三个方面,同时,针对不同病机证治作了概要阐述,对提高本病临床辨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脾约证”病机的传统解释提出质疑,认为其病机应是脾阴亏,约束脾阴不能濡养胃阴而助胃司和降,以致大便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调查并记录1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证候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发现中医证候、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分布:实证从多到少依次为瘀证、痰证、寒证、热证,其中瘀证出现的频率达到90.5%,明显高于其他实证;虚证从多到少依次为心气虚证、心气竭证、心阴虚证、心气脱证、心肾两虚证及心血虚证,其中心气不足(包括心气虚证、心气竭证、心气脱证)出现的频率达75.6%,高于其他虚证.急性心肌梗死(AMI)实证方面的瘀证和寒证出现的频率及虚证方面的心气虚证和心气竭证出现的频率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P<0.01).中医证型分布:AMI心血瘀阻型所占比例高于UA(P<0.05),而UA痰浊壅塞型所占比例高于AMI(P<0.05),气阴两虚型在两者所占比例以UA显著(P<0.01).[结论]气虚证和血瘀证是本病的主要虚实证候, 虚实夹杂、证候演变是本病证候的显著特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证候有别.  相似文献   

6.
黄华勇 《医学文选》2004,23(1):96-9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此病属中医“脱疽”范畴,多因情志内伤、肝肾不足、寒湿外侵所致,证型可分为:寒湿阻络型、血脉瘀阻型、热毒炽盛型及气血两虚型。我科1999年10月至2003年9月对5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辨证施护,取得较好效  相似文献   

7.
35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中医证候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肝炎后肝硬化的病理生物学指标与各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影响疾病证候病机的病理因素。方法:规范采集35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信息,记录完整的诊治资料,建立数据库,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信息指标进入多变量分析,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索影响证候的主要因素。结果:建立了6个不同证型(肝肾阴虚、湿热内蕴、瘀热内蕴、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和气虚血瘀)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结论:肝实质细胞合成功能减退是肝硬化基本病机“气虚血瘀”的病态基础之一;慢性炎症和肝实质损伤可能是湿热和瘀热的病态基础;肝肾阴虚与瘀热内蕴之间的相互联系可能具有其生物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声带小结的中医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带小结是喉科常见疾病 ,是引起声音嘶哑的常见原因。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疗效 ,尤其是近年来有大量关于声带小结与血瘀关系的报道 ,使声带小结的治疗多从痰瘀方面着手。故本文就声带小结与痰瘀证治的有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以期对声带小结的中医治疗有所帮助。1 病因病机的研究声带小结乃属于中医的“慢喉喑” ,“久喑”的范畴。历代中医皆认为其病因是“金实不鸣 ,金破不鸣” ,即肺经受邪或肺气虚损 ,肺气不能“贯喉咙而出音声”而致声嘶。而近年来对声带小结的病因病机研究多认为 :一是肺肾阴虚 ,虚火上炎于肺 ,肺失清肃 ,…  相似文献   

9.
试论乳腺癌痰毒瘀结病机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乳腺癌在历代文献中被称为“乳岩”等,综合历代和现代医家论述,本文提出“毒邪”是贯穿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始终的病因和病理产物,“六淫伏毒”和“七情郁毒”是乳腺癌发生的两大主要病因,“癌毒内生”是乳腺癌发生的核心变化,“痰毒瘀结”是乳腺癌发展的核心病机,“余毒未清”是术后的主要病机,“余毒旁窜”是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病机,“散结解毒”是术后抗复发转移治疗的重要治则。乳腺癌痰毒瘀结病机理论和散结解毒治则治法完善和发展了乳腺癌中医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比较中医痛证病机与自由基堆集致痛论的异同。中医学对痛证病机的认识主要为"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无论是"不荣则痛"中的气、血、阴、阳虚导致的疼痛或是"不通则痛"中的因寒、湿、痰、伤、郁、瘀等导致的疼痛,其病机过程都会引起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则使机体产生疼痛的感受。自由基堆集致痛论的观点认为伤害性刺激导致组织损伤,组织损伤后局部释放自由基,自由基堆集则向中枢传递信号,引起机体的主观感受及情感体验而产生疼痛。两种理论存在着某些相似性,但是中医学痛症病机较"自由基堆集致痛论"所涉及的面更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核心病机及主要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近期诊治的46例胶质瘤住院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中医辨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及中医证型,对四诊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观察胶质瘤手术前后中医证候的不同及变化规律。结果:手术前最主要症状为头痛17例(37%)和癫痫18例(39%),舌象以舌紫红苔薄为主,脉象以细弦数为主,证候以阴虚生风10例(22%)、气滞血瘀10例(22%)、气阴不足6例(13%)为主;手术后最主要症状为乏力气短、眩晕头痛、口干口苦、纳呆呕恶、失眠健忘,舌象以舌淡紫胖大有齿痕苔白滑为主,脉象以细濡数为主,证候以心脾两虚12例(26%)、气阴不足11例(24%)、肝肾阴虚10例(22%)为主。结论:胶质瘤病位在脑,与肝、心、脾的功能有关,术前核心病机为肝阴血不足,化风挟瘀壅脑;术后核心病机为心脾两虚,水饮瘀血内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病机证素为纲,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病机演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确立IPF的病机证素辨识标准,收集40例IPF患者的病机证素,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IPF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病机证素错综复杂,胶结合和为患。在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痰、瘀、湿的比例出现最高,慢性持续期则为气虚、瘀、湿,而到了临床缓解期则变为瘀、气虚、阳虚。急性加重期,痰和中医证候总积分呈正相关,瘀和mMRC呼吸困难分级呈正相关,痰、瘀、气虚和胸部高分辨CT结果呈正相关;慢性持续期,风、寒、阳虚和中医证候总积分呈正相关;临床缓解期,寒、气虚和中医证候总积分呈正相关,瘀、阳虚和mMRC呼吸困难分级呈正相关。结论:IPF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病机类型亦不相同,瘀贯穿疾病发展过程始终,治疗应将病机证素和临证发展转归相统一,组方配伍中应注重化瘀通络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栗德林教授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并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辨证提出了“奇恒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瘀阻痰凝”的病机理论,立“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之法,应用该理论指导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VD),属于中医学的中风病继发证、“老年呆病”的范畴,是当今世界医学的难点、热点之一。中国中医药学会于1990年提出了《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该标准将血管性痴呆纳入老年呆病范畴。10年来中医学界在继承与发掘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VD的病证名、证候学、诊断标准、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疗效机制等不同层次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在中药防治VD机制的实验研究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现将有关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与治疗研究的进展概述如下:1 病因病机血管性痴呆发生于中风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病案数据挖掘定量结合定性总结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癌方案。[方法]通过整理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癌的病案,并结合数据挖掘和名医定性访谈的方法,对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癌病机特点、治则治法、临证方案加以总结。[结果]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主要着眼于病机分析,认为肝癌的基本病机是湿热瘀毒互结,肝脾两伤。病理因素是以癌毒为核心,与湿、热、痰、瘀、郁等胶结复合为患。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在肝脾,涉及胆、胃、肾、肺。病机演变,早期以湿热瘀毒内伏为主,中晚期癌毒暗耗气血,病机往往复杂多变。而治疗重在把握扶正祛邪的主次。临证常见7种复合证型为:湿热瘀毒郁结,癌毒内蕴,肝脾两伤证;湿热瘀毒郁结,肝胃失和,胃气上逆证;肝郁脾虚,湿热瘀毒互结证;肝肾阴虚,湿热瘀毒郁滞证;湿热瘀毒互结,络热血溢证;气阴两虚,湿热瘀毒互结证;肝脾两伤,土败木贼,气滞水停,湿热瘀毒未尽证。[结论]周仲瑛教授临证采用病机辨证方法,结合基本病机,围绕病机之间的兼夹、复合、转化及演变,因机立法,随证加减。所列出的7种常见复合证型及辨治方案涉及了肝癌病程的各个阶段。临床特色突出,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肯定。其临证方案对中医药治疗肝癌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Ⅲ期2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24例患者:住院21例,门诊3例;Ⅲ期1级13例,Ⅲ期2级7例,Ⅲ期3级4例;中医辨证属:脉络寒凝证2例,脉络血瘀证3例,脉络瘀热证11例,脉络热毒证6例,气血虚证2例。 治疗方法 1.中医辨证治疗 以我院自制脉管炎片为基本方剂,各型都口服脉管炎片,每次6片,每日3次(组成: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玄参、牛膝、忍冬藤、地龙、生芪、党参、生草),根据不同证型,辨证立法,选方用药(即脉管炎片与各证型用药同时运用)。 1.1.脉络寒凝证:证见患肢足部发凉、患肢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病、证再识及其证本质和辨病与辨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伤寒论》“病”“证”含义的再认识,探讨证本质及辨病、辨症概念,并明确相关概念的病机逻辑关系。“证”字在《伤寒论》中有疾病现象———症状、证候的证据及证候等含义,“病”除了疾病状态、病种、病位等概念外,还具有证据/假性证据的含义。“证”作为证候的简称,其本质由证候病机决定,以证候标识为证据,包含了病种要素,与病的关系犹如“线”与“珠”的关系。辨证是从“观”到“知”全过程的概括,辨症只是其中“知”的环节,是对“观”收集到的症状进行病机逻辑的分析求证,包含了辨病。《伤寒论》略于“观”详于辨,基本属于辨症范围,体现了从病的层次上升到证的层次的辨症过程。《伤寒论》“证”实际表达的各种含义,存在内在的病机逻辑关系,辨病、辨症和辨证概念位的大小不同,存在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证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的病机研究中,不同类型的患者证候各有特点。T2DM患者总的来讲以气阴两虚为基础,兼有并发症者多为痰瘀互结;兼有合并症者常带有它病的证素特点;肥胖者偏于实证,以中满内热为主要特点;妊娠患者以虚证为主;老年患者病机虚实夹杂;睡眠障碍患者多伴见阴阳功能失调。以证素理论研究T2DM的证候组成规律,提高了中医临床治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癌 (以下简称肝癌 )是我国最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就发病率而言仅次于胃癌、食道癌。每年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数在 12万左右 ,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 40 %。中医对其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一直是肝癌研究的重点。现就近年来有关研究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肝癌相当于中医的“症积”、“肝积”、“积聚”、“痞满”、“黄疸”、“臌胀”、“胁痛”、’岩”、“暴症”、“血症”等范畴。对肝癌的病因病机 ,现多数人认为是正气虚损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基础上 ,外邪入侵与机体内部脾虚肝郁形成的病理产物痰、湿、气、瘀等互…  相似文献   

20.
深度挖掘《黄帝内经》病证结合思想,《黄帝内经》首开辨病论治之先河,在此基础上,又将辨病与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及六经辨证有机结合,开启了病证结合思想的萌芽,为后世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与统一性,提出病证结合是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立论基础,循证病机-证治体系以疾病为研究基础,以病机为核心要素,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标准,“基于疗效,评价病机”是构建疾病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关键。在疾病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通过“以方测证、验证病机”的方式,为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