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莉萍  许小凤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70-1072
对早期先兆流产中医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名师验方等方面治疗,西医治疗包括基因治疗、抗感染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解剖治疗。中西医治疗均有其独到之处,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具优势,已成为本病治疗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血肿及水肿吸收程度改善的时效关系,确定针刺治疗脑出血介入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管理血压、脱水降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神经、防治并发症等对症处理,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治疗1组针刺介入时间为发病24 h,治疗2组为72 h,治疗3组为1星期,治疗4组为2星期。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肿大小参数差值及脑组织周围水肿级别参数。结果各组治疗后血肿大小及脑水肿分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治疗组治疗后血肿大小及脑水肿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治疗后血肿大小及脑水肿分级与治疗4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后血肿大小及脑水肿分级与治疗3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后血肿大小及脑水肿分级与治疗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疗效肯定,且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介入时间越早则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血流量改善程度的时效关系,确定针刺治疗脑出血介入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针刺介入时间分别为发病24 h、72 h、1星期和2星期。各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测量脑血流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治疗4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相应的动脉指数)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2组、治疗3组和治疗4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3组和治疗4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介入时间越早,对脑血流量改善程度越显著,提示在脑出血早期即应给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王大光  佘万祥  陈宏宽 《光明中医》2016,(21):3153-3155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灌肠法不同灌肠方法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41例符合重症肝炎诊断的患者,均采用中药灌肠结合规范化西药治疗,治疗一组14例,治疗二组14例,治疗三组13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化学改变。结果在治疗初期(疗程第1周),三组之间疗效差异不大,疗程第二周治疗三组对于AST、PT治疗效果优于治疗一组;疗程第三周治疗三组对于AST、ALT、TBIL、PT治疗效果优于治疗一组。治疗后期(疗程第4周)治疗三组对于AST、ALT、TBIL、PTCHE治疗效果优于治疗一组;治疗二组仅仅在疗程第四4周在AST、TBIL、PT等改善优于治疗一组。结论延长中药灌肠时间、加深灌肠深度治疗重症肝炎疗效优于常规灌肠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对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商丘市中心医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00例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治疗组、Bobath技术治疗组和对照组共4组,治疗组采取电针治疗结合Bobath技术治疗,电针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Bobath技术治疗组采用Bobath技术治疗,均接受1个月治疗,对照组未接受康复治疗。对比4组治疗1个月后及3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电针治疗组、Bobath技术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3个月后的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IM评分与治疗之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4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1个月后的各项指标,而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3组。结论:对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纯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或针刺治疗,且患者的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胸背部肌筋膜炎的治疗主要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针刀治疗、手法治疗;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类药、镇痛药、肌肉松弛药、苯二氮卓类药等。目前,在该病治疗上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无法直观地将其量化;研究者重点研究其临床疗效,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不足。今后,需进一步研究该病治愈的理论依据,使治疗方案规范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牵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4例LDH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牵引治疗。治疗组112例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对照组112例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湿热敷治疗,2组均治疗30 d。2组治疗前及治疗15、30 d后分别进行腰腿痛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15、30 d后和对照组治疗30 d后腰痛问卷(RMQ)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RMQ、VAS评分较对照组同期减少(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和对照组治疗30 d后腹肌耐力、背肌耐力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强(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腹肌耐力、背肌耐力较对照组同期增强(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和对照组治疗30 d后腰椎前屈、腰椎后伸角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大(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腰椎前屈、腰椎后伸角度较对照组同期增大(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和对照组治疗30 d后步行能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P<0.01)。治疗组治疗30 d后步行能力较对照组同期提高(P<0.05)。结论牵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LDH患者可明显缓解腰腿痛,改善运动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9例。治疗组加用清胰汤治疗,其余治疗相同,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血尿淀粉酶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9%,对照组治愈率52%;血淀粉酶:治疗组280.65±150.21(治疗前)、74.36±56.37(治疗后),对照组290.34±149.07(治疗前)、88.26±69。58(治疗后);尿淀粉酶:治疗组1432.3±1327.5(治疗前)、862.7±75。68(治疗后),对照组1524.2±1224.8(治疗前)、894.2±692.51(治疗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提高治疗率,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罗定新 《中医临床研究》2010,2(9):119-120,122
1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早期治疗与综合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原则,这点早已达成共识。综合治疗是指采用一切有利于恶性肿瘤康复的治疗方法同时或先后运用,以求取最大的治疗效益。目前临床常用的综合治疗疗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包括免疫刺激、分子靶向、基因修复)、中医治疗,这些疗法已成为抗肿瘤领域的基石;此外,尚有各种能量聚焦疗法如超声聚焦、射频消融、微波热疗、激光烧灼、粒子刀、冷冻(氩氦刀)等,以及放射免疫疗法、光化学疗法等。以上是直接针对肿瘤的疗法,但肿瘤的综合治疗决非止于此,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支持治疗(营养支持、骨髓支持)、心理治疗、运动康复等都应作为综合治疗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Ⅰ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外用药治疗;治疗Ⅱ组采用西药联合外用药治疗;治疗Ⅲ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及外用药治疗;治疗Ⅳ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针灸及外用药治疗。4组均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水疱、结痂、疼痛等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结果:治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治疗Ⅲ组、治疗Ⅳ组、治疗Ⅱ组、治疗Ⅰ组,4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治疗Ⅲ组与治疗Ⅰ、Ⅱ、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Ⅱ、Ⅳ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治疗前后4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Ⅲ组与治疗Ⅰ、Ⅱ、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Ⅱ、Ⅳ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疼痛开始减轻时间治疗Ⅲ组与治疗Ⅰ、Ⅱ、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Ⅱ、Ⅳ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及外用药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优选方案,可提高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缩短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疼痛开始减轻时间,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腑法联合治疗性鼻胆管引流术和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配对分为常规治疗组、通腑治疗组、内镜治疗组以及综合治疗组各10例。分别观察4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医疗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综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综合治疗组未出现恶化病例。综合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通腑治疗组、内镜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通腑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中转手术率综合治疗组、通腑治疗组也低于常规治疗组,但由于各治疗组病例数有限,未作进一步统计分析。内镜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治疗费用明显升高,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通腑法联合治疗性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良好,但治疗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的妇科病。该病症可以导致高达30%~50%的EMs患者不孕,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是备受医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及各自的疗效并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症的优势。各治疗方法及疗效如下。中医治疗方法有辨证治疗、专方治疗、周期治疗。辨证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补肾化瘀法和活血化瘀法。就补肾化瘀法文中介绍了贺希的报道及岳会群的对照试验,就活血化瘀法文中介绍了郝峻峰成功治疗继发性不孕患者的案例及曾静雯的EMs大鼠模型试验。在专方治疗方面,本文中列举了韩冰、夏天和蔡小荪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时所采取的专方及疗效。在周期治疗方面,本文中概述了王子瑜、刘海燕、刘蓝笛各自在经前、经期、经后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和方药及其疗效。西医治疗方法有期待疗法、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期待疗法因自然妊娠率极低,不主张采用。药物治疗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只能延缓复发。手术治疗是采用腹腔镜手术,该治疗方法能有效提升妊娠率,但术后易复发。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有中、西药结合治疗和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面文中介绍了付蒙、郭丽娜、贾素敏、陈丹利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成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案例及实验;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方面,文中介绍了蒋袁园的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试验和张会美、叶青、曾诚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方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技术联合交变电磁场治疗早期先天性运动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早期先天性运动障碍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运动发育疗法、作业疗法、家庭干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在传统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同时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协同交变电磁场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疗效及治疗前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和PDMS-2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交变电磁场治疗能有效提高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流程管理三联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顺序,探讨治疗、护理寻常型银屑病最佳流程管理方案。方法: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1、A2、B1、B2、C1、C2 6组(均给予NB-UVB照射隔日1次、局部外用药封包每天1次、中药药浴每天1次)。干预内容:改变三联疗法的先后顺序,即:A1依次顺序为窄波UVB治疗、局部外用药封包治疗、中药药浴治疗;A2依次顺序为窄波UVB治疗、中药药浴治疗、局部外用药封包治疗;B1依次顺序为中药药浴治疗、窄波UVB治疗、局部外用药封包治疗;B2依次顺序为中药药浴治疗、局部外用药封包治疗、窄波UVB治疗;C1依次顺序为局部外用药封包治疗、窄波UVB治疗、中药药浴治疗;C2依次顺序为局部外用药封包治疗、中药药浴治疗、窄波UVB治疗。通过6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3周及第4周时PASI评分值观察疗效,通过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其安全性,判断最优流程管理。结果:C2组治疗第2周、第3周及第4周PASI评分差均值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明显增加,且副作用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最有效的护理干预顺序为先给予局部外用药封包治疗,再给予中药药浴治疗,最后予窄波UVB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火针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联合组在电针组治疗基础上加火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末、治疗2个月末、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进行大便功能和小便功能的测定,观察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末,联合组大便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1个月末和电针组(P<0.05);联合组小便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同组治疗1个月末、治疗2个月末和电针组(P<0.05)。治疗1个月末、治疗2个月末、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两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6);治疗2个月末、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联合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电针联合火针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川椒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阳性药西替利嗪对照,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2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口服川椒方颗粒剂及西替利嗪安慰剂,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胶囊及川椒方颗粒剂安慰剂。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体征。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1周后治疗前,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眼部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1周后,治疗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椒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有效,且优于西替利嗪。  相似文献   

17.
王玉华  杨建 《河南中医》2014,34(2):362-364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统计近3 a治疗颈性眩晕的国内文献,从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和其他疗法4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单一疗法比较有效,但多数医师更倾向于两种或多种疗法相结合,效果也更加明显。结论:无论是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手术治疗还是其他疗法,都能够对病情的改善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予GP方案治疗,治疗组再予抑木扶土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力状况(KPS)、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产生不同程度毒副反应,以损害患者WBC、N、PLT、HB、ALT、BUN、Cr为主;治疗后治疗组患者WBC、N、PLT、HB、ALT各指标损害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心汤合针刺治疗邪毒犯心证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心肌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各20例。三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1组配活心汤合针刺治疗,治疗2组配合活心汤治疗,治疗3组配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等改变,并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等指标。结果在症状、体征等方面,三组治疗后均能改善,且治疗1组效果优于其余两组。在心律失常方面,以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效果评定,治疗1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活心汤合针刺治疗邪毒犯心证心肌炎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云 《光明中医》2011,26(8):1610-161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在骨科损伤中应用。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骨科损伤病例289例分为常规治疗组145例和综合治疗组144例,常规治疗组采用骨科损伤常规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进行辨证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d、15d的Hb(血红蛋白)、AIB(白蛋白)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10d、20d后Hb、AIB检测数据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综合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常规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中医药在骨科损伤治疗中应用,可以起到补益气血、健脾养胃、补益肝肾、接骨续筋、缩短病程,促进损伤的康复,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