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足细胞病是一类以足细胞结构改变和功能损伤为主要特点的肾小球疾病.足细胞病发生机制研究已往主要集中于免疫介导的损伤机制,但该机制无法解释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肾小球疾病.循环因子假说能部分解释这一现象.循环因子作为足细胞的损伤因子,在足细胞病的诊断、监测及治疗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已认识到肾小球足突细胞具有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它参加了初期及进行性肾上球损伤过程,其具有的多种表面抗原及受体结构成份亦可能涉及肾小球免疫损伤的病理过程,已获得的信息资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它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已认识到肾小球足突细胞具有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它参加了初期及进行性肾小球损伤过程,其具有的多种表面抗原及受体结构成份亦可能涉及肾小球免疫损伤的病理过程,已获得的信息资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它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发现雌激素作用于雌激素受体可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具有保护肾脏作用,足细胞是其重要的作用靶点之一.本文从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机制,足细胞生物学特征及雌激素对足细胞作用与内在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足细胞标志蛋白及足细胞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小球内有三种固有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足细胞。不同的病因可导致不同固有细胞的损伤,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其中足细胞受损后,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典型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蛋白漏出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反过来也是加速肾小球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近年来对足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在发现足细胞表达的一些特异性蛋白分子之后,足细胞现已被认为是参与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关键细胞。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疾病(CKD)全球大流行,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未取得重大进展,最近研究证实:足细胞这一新的治疗靶点能为CKD患者带来希望.本文针对足细胞发病机制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醛固酮(ALD)及其受体拮抗剂螺内酯(SPI)对足细胞活性氧(ROS)产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条件的永生化小鼠足细胞系,分为空白对照组、ALD组、SPI组、ALD+SPI组;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足细胞内ROS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检测nephrin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RT-PCR、Western 印迹法检测bax、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观察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上述效应的阻断作用。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LD诱导足细胞ROS产生增多(P < 0.05),该作用可被SPI阻断(P < 0.05)。ALD可诱导足细胞nephrin表达降低及足细胞凋亡(P < 0.05),同时伴有bax mRNA、蛋白表达升高及bcl-2 mRNA、蛋白表达降低(P < 0.05),SPI及NAC可阻断这一变化(P < 0.05)。 结论 ALD通过ROS途径作用于盐皮质激素受体上调促凋亡因子bax表达,下调抑凋亡因子bcl-2表达,进而诱导足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足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被覆于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or basementmembrane,GBM)外侧,与GBM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共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足细胞是避免机体蛋白质丢失的最后一道屏障,足细胞损伤或丢失可导致大量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足细胞被认为是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进程中的关键细胞之一。本文就足细胞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足细胞与Alport综合征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足细胞与Alport综合征(AS)蛋白尿的关系。 方法 AS 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根据24 h尿蛋白量将患者分3组, 10例<30 mg/kg为轻度蛋白尿组, 4例30~50 mg/kg为中度蛋白尿组,7例>50 mg/kg为重度蛋白尿组。正常肾组织对照3例。电镜下根据平均足突宽度=л/4×(Σ基底膜长度/Σ足突个数),计算每例患者足突宽度。分析足突宽度与蛋白尿关系。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肾组织中裂孔隔膜分子nephrin、podocin和细胞骨架分子synaptopodin的表达。 结果 A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宽度(420~2270 nm)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 = 0.765,P < 0.01)。轻度蛋白尿组足突宽度[475(420~900 nm)]显著低于重度蛋白尿组[1520(480~2270) nm](P < 0.05)。重度蛋白尿组患儿nephrin和podocin表达分布发生改变;表现为弥漫足突融合者synaptopodin表达分布发生改变。2例蛋白尿病程较短(1年)患儿无弥漫足突融合,synaptopodin分布正常,但nephrin和podocin分布异常。 结论 肾小球足细胞足突融合、裂孔隔膜及足细胞骨架分子参与AS患儿大量蛋白尿的发生,裂孔隔膜损伤似乎早于足细胞骨架改变。对蛋白尿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衰竭重要的病因。足细胞( podocyte)在DN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足细胞损伤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共同影响,比如Rho/ROCK信号通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等。本文就这些机制进行论述,旨在阐明足细胞损伤在DN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DN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带来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敲低动力蛋白激活蛋白1(dynactin1)基因表达对足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dynactin1在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中的表达;用RNA干扰技术抑制dynactin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技术证实转染效率,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生长速度,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分化标志蛋白synaptopodi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足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发生改变,dynactin1主要分布在核周及附近的胞浆区域;转染特异性siRNA后dynactin1蛋白表达下调,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synaptopodin mRNA表达下调,细胞分化迟滞。结论:敲低dynactin1基因表达阻滞足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尿足细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酶细胞化学两种方法检测尿足细胞的比较,以促其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尿标本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的肾活检日新鲜晨尿,采用抗人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alxin(PCX)单克隆抗体进行尿沉渣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14例患者均经肾活检,肾组织由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做出病理诊断。结果:(1)14份尿标本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酶细胞化学方法均可检测到足细胞。(2)同一份尿沉渣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足细胞均数为(16、7±15、1)/HP,而免疫酶细胞化学法检测足细胞均数为(26,1±24、3)/20HP,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所测足细胞数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969)。结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酶细胞化学两种方法检测尿足细胞,前者较简便、镜下易辨认,后者设备简单、标本可保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少量尿液存放后检测尿足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别足细胞的基础上,从尿标本量,沉渣制片存放温度、时间及一抗孵育时间与原检测方法比较,以足细胞阳性检出率、足细胞数量为指标评估实用性。结果:(1)尿量10ml与100ml(原方法)足细胞检出数相关性较好(r=0.670,P〈0.05)。(2)沉渣制片标本于-20℃和4℃存放3d检出率分别为88%、63%,与原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放7d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38%,与原方法比较(P〈0.05);同样存放3d对足细胞检出数影响不大,而7d足细胞检出数为0(0,9)、0(0,10.75)与原方法27.5(7.25,5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对同一时间点足细胞检出率和计数无明显影响。(3)一抗孵育1h与过夜(原方法)对足细胞检出率无影响,足细胞检出数分别为15(6,31)/20HP和8(3,17)/20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尿足细胞采尿标100ml,连续制片效果较好。临床上常遇肾衰竭少尿患者,可用10ml尿标本,沉渣制片存放4℃,3d内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肾小球足细胞的发育过程。方法:应用过碘酸-希夫氏染色观察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胚胎不同时间点(胚胎28d至出生后21d,以周为单位,共17个时间点)肾小球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猪胚肾不同阶段(帽状间充质、肾小囊体、逗号形体、"S"形体、毛细血管袢期肾小球、成熟肾小球)足细胞的发育过程。结果:猪在胚胎第28天(E28d)后肾已开始发育,可见典型的帽状间充质、肾小囊体、逗号形体和"S"形体;E35d可见肾小球形成,包括近皮质的不成熟肾小球以及近髓质的成熟肾小球。胚肾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胚肾早期足细胞标志物WT1表达于Six2阳性的后肾帽状间充质细胞,相继表达于肾小囊体、整个逗号形体、逗号形体尾部以及"S"形体下端,最终局限于肾小球足细胞。结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的足细胞来源于Six2阳性的后肾帽状间充质细胞,经过肾小囊体、逗号形体、"S"形体、毛细血管袢期肾小球阶段,发育成为成熟肾小球的足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模型肾小球足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足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益肾胶囊组。于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3d起,苯那普利组每日每只灌胃苯那普利3.125mg.kg-1.d-1,益肾胶囊组每日每只灌胃益肾胶囊625mg.kg-1.d-1,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的蒸镏水。各组分别干预12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同时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12周末,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高于对照组(P〈0.05)。苯那普利组及益肾胶囊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光镜下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区增宽;电镜下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排列紊乱,数目减少,足突增宽、融合。苯那普利组及益肾胶囊组肾小球基底膜病变减轻,细胞外基质减少,足细胞数目增多,足突融合减轻。结论:益肾胶囊能降低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并对足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大鼠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瘦素对小鼠足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姜黄素拮抗这一效应的可能.方法:小鼠足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瘦素刺激组,姜黄素加瘦素组,及姜黄素对照组.mRNA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蛋白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瘦素(15 ng/ml)能显著抑制足细胞nephrin,podocin,podoplanin,podocalyxin表达,与对照组比较,mRNA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31%、28%、33%及29%;蛋白质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26%、30%、24%及32%,P均<0.05.加入姜黄素(5μmol/L)后,上述足细胞标志蛋白均被上调,与瘦素组比较,mRNA表达分别上调1.25、1.15、1.34及1.20倍;蛋白质表达分别上调1.15、1.31、1.14及1.32,P均<0.05.瘦素(15 ng/ml)能显著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对照组比较,Wnt1、Wnt2b和Wnt6及其下游蛋白β-catenin的mRNA表达分别上调1.54、1.29、1.52及1.25倍,P均<0.05.β-catenin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率为17%,P<0.05.加入姜黄素(5μmol/L)后,上述信号通路分子均被抑制,与瘦素组比较,Wnt1、Wnt2b和Wnt6及β-catenin的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12%、12%、22%及10%,P<均0.05.磷酸化的β-catenin上调1.13倍.结论:瘦素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损伤足细胞,而姜黄素能逆转这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柴芩肾安方对IgA肾病(IgA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单侧肾并反复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复制大鼠IgAN模型,分为正常组、切肾组、IgAN组、柴芩肾安方组和氯沙坦组。第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量(Upr),观察肾小球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IgAN组大鼠Upr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系膜增生,足突融合明显,足细胞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经柴芩肾安方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与IgA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柴芩肾安方能减轻IgAN大鼠蛋白尿及肾小球病变,这可能与其恢复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体损害足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将足细胞分为对照组、补体刺激组、补体+ERK抑制剂组,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足细胞PD-L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表达,并用细胞迁移实验检测足细胞功能。结果:补体刺激组足细胞ERK/p-ERK表达上调(P<0.05),PD-L1表达上调(P<0.05),加入ERK抑制剂后足细胞PD-L1表达下调,伴迁移减少。结论:补体通过激活ERK/p-ERK信号通路上调PD-L1表达,导致足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足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GEs干预小鼠足细胞,分别检测足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足细胞黏附性和足细胞上清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然后预氯沙坦(100μmol)预处理足细胞后,观察足细胞ILK和黏附性的变化。结果:AGEs(80μg/ml)干预足细胞24 h可明显上调ILK的表达[(200±22)%vs.100%,P<0.05],降低足细胞的黏附性[(40±13)%vs.100%,P<0.05],同时升高细胞上清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11.2±0.8)vs.(7.0±0.7)pg/ml,P<0.05],而氯沙坦预处理可减轻AGEs介导的ILK的上调[(124±25)%vs.(200±22)%,P<0.05],足细胞的黏附性也明显改善[(75±13)%vs.(40±13)%,P<0.05]。结论:AGEs可能通过激活足细胞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上调足细胞ILK的表达,降低足细胞的黏附性。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vertebral rotation, as seen in idiopathic scoliosi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determination for the lumbar spine. Bone mineral content, biplanar vertebral segment area and calculated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each vertebra from L1 to L4 were obtained for a human cadaveric specimen. The average density for the entire L1–L4 segment was also recorded. This was done with the spine in the midline position as well as in rotation up to a maximum of 60° either side of the midline. The spine was rotated in each direction using 10° increments and two bone density readings were done at each rotation interval. The measured biplanar vertebral segment area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otation from 0° to 50° but decreased after 50° of rotation (r= 0.73, p<0.001).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rotation (r=−0.92, p<0.001). The decrease in measured bone mineral density was nearly 20% when the lumbar spine was rotated from neutral to 60°.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degree of spinal rotation influences apparent bone mineral density by increasing the apparent vertebral segment area. The measurement change may be as high as 20%. This fact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investigating scoliotic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segment rotation. Received: 1 November 2000 / Accepted: 16 February 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