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不同时期脑梗死的信号变化规律及超早期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MAGNETOM C!syngo0.35T永磁型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相控阵头部线圈,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304例进行MRDWI及常规MR扫描(T1WI,T2WI,FLAIR),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所得DWI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常规扫描比较。结果304例患者中超急性期脑梗死(〈6h)35例其中33例DWI表现为高信号,5例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T1WI均未显示病灶;急性期脑梗死(6h~3d)104例其中101例DWI表现为高信号,92例T2WI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27例T1WI在相应部位表现出稍低信号;亚急性期脑梗死(3~10d)87例中85例DWI表现为高信号,T2WI87例均表现为高信号,T1WI87例均表现为低信号;慢性期脑梗死(〉10d)78例,只有27例DWI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且这27例发病时间大部分在15d之内,78例T2WI均为高信号,T1WI均为低信号。随着梗死灶由急性向慢性的转变,DWI信号由高信号变为低信号,T2WI信号逐渐升高,T1WI信号逐渐降低,FLAIR由高信号变为低信号,FLAIR出现高信号时间与T2WI接近,变为低信号时间与DWI接近。结论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方面,及与常规MR扫描相结合,区分梗死不同时期方面,也具有与高场磁共振同样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季鹏  袁晓毅  王全帮 《安徽医药》2012,16(2):204-20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疑似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弥散加权扫描(DWI)。测定梗死灶ADC值,同时测定对侧相应部分正常脑组织ADC值。结果 22例中,超急性期脑梗死3例,急性期19例,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T2WI上为等信号或部分稍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病灶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明显下降,梗死灶ADC值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病变较常规MRI敏感,DWI有助于多发脑梗死中新旧病灶的区分,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不同分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检查以及DWI检查。结果 7例超急性期患者常规MRI未见异常,DWI均出现高信号;29例急性期患者MRIT2WI均为高/稍高信号,T1flair均为低/稍低信号,DWI均为高信号。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显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病灶,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ignaprofile0.2T永磁型低场磁共振设备对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MRDWI及常规MR扫描(FLairT1WIT2WI)。结果 60例超急性期脑干梗塞患者55例DWI表现为高信号,5例FLairT2WI表现为高信号,FLairT1WI均未见显示病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梗死及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例脑梗死、5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将DWI序列图像与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DWI序列急性脑梗死100%表现为高信号,陈旧性脑梗死42%表现为等信号,58%表现为低信号。胶质瘤其瘤体表现为混杂信号,瘤周水肿表现为等信号。结论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像较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图像更早发现急性脑梗死的异常信号,能区分新旧梗死灶,并与胶质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常规和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检查技术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1.5T磁共振机对35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MS病例进行T1WI、T2WI扫描检查及DWI检查;并将3种序列所见进行比较。结果1.T2WI像共发现病灶455个,T1WI发现病灶378个,DWI检见病灶295个;2.T1WI所显示病灶的信号多为低或略低信号,T2WI的病灶显示为高信号,DWI在急性期病灶显示为略高信号,在慢性期可显为等信号或低信号。结论常规磁共振的MS病灶阳性检出率T2WI优于T1WI;DWI可以明确评定MS病灶是否为急性期,是诊断MS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梁俊兰 《河北医药》2009,31(11):1327-1328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收集33例发病时间〈6 h,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和DWI扫描,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DW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低场强MR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探讨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3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研究的患者行磁共振常规T_1WI、T_2WI、水抑制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扫描(DWI),然后就ADC值进行测量和记录,同时测定对侧相应部分正常脑组织的ADC值,然后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研究所选取的63例疑似患者中,最终确定急性期54例,超急性期脑梗死9例,两组患者在DWI上的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T_2WI上表现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病灶ADC与对侧相应区域比较呈明显下降趋势,梗死灶ADC值与对侧正常脑组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病变较常规MRI敏感性更高,弥散加权扫描对于多发脑梗死中新旧病灶的区分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MRI表现,评价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发病时间小于6h,临床拟诊脑梗死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和DWI扫描,将获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DWI序列中超急性期脑梗死100%表现为高信号。结论低场磁共振DWI序列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非常敏感,对指导临床早期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脑缺血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业已证实高场强磁共振机器弥散成像在各期脑缺血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分析早期脑缺血患者低场强磁共振线扫描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T1WI图像、T2WI图像表明,低场强磁共振脑弥散成像比T1WI、T2WI平扫发现病变早,对于发现病变、确定病变部位、病变大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现将结果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了解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与诊断。方法对5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h内就诊时均首先经头颅CT扫描,然后进行MRI平扫和弥散成像(DWI)扫描,然后对可疑患者24h后复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4h确诊脑梗死CT扫描13例占23.2%,MRI常规扫描46例占82.1%,DWI扫描56例占100%。结论DWI可以明确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同时有助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高b值下,脑梗死的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学表现差异,探讨较高b值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和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资料,DWI均取b值等于0、1000、2000、3000s/mm2,.测量患者患侧梗死部位和健侧相应部位DWI的ADC值。分析比较不同b值下DWI影像特点。结果 b值为1000~3000s/mm2时,急性和亚急性梗死灶在DWI序列中均显示为高信号,在ADC图上显示为低信号;随着b值的增高,图像对比度增加,病灶边缘更清晰,可发现的病灶数增加,但信噪比下降。同时,随着b值的增高,患侧ADC值下降。结论 DWI对急性亚急性期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b值是扩散加权成像重要的成像参数,选择合适的高b值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分析弥散加权共振成像(DWI)在急性或超急性脑梗死中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52例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不同时间点分别行CT、MRI常规、T2flair及DWI检查,按相应时间段分类,对比分析各类检查的图像表现及特征。结果在急性、特别是超急性脑梗死中,DW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及CT检查,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DW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证实的脑梗死68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12例)、急性期(13例)、亚急性期(25例)和慢性期(18例),对每例都进行MR的T1-flair、FSE-T2WI、T2-flair、DWI序列扫描及ADC图像重建,分别测量病灶中心和对侧相应脑组织的ADC值。结果低场磁共振DWI和ADC图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也能做出明确诊断;亚急性期的病灶DWI和ADC图也高于T2-flair、FSE-T2WI序列;对于慢性期的病灶FSE-T2WI高于其它序列,DWI结合ADC图可鉴别新旧病灶。结论低场磁共振DWI和ADC图能对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的脑梗死做出明确诊断;对慢性期病灶也能做到鉴别诊断,并对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序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反转恢复(FLAIR)成像序列对超急性、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超急性、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常规的MIR、FLAIR、DWI图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DWI、FLAIR、T2WI阳性发现率分别为93.75%、60%、50%;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DWI、FLAIR、T2WI阳性发现率分别为100%、90%、87.5%。结论:在超急性、急性脑梗塞对病灶的显示DWI优于FLAIR和T2WI,、而DWI和T2WI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1例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WI图像,其中超急性期(小于4小时)3例,急性期(4~24小时)28例,观察和分析DWI图上异常信号的部位、强度和边界,选择并测量病变区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与同层对侧相应正常部位影像进行比较。结果:(1)所有急性脑梗死病灶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31例患者共诊断1cm以上急性梗死病灶39个;(2)随着b值的增加,弥散效果越好,梗死显示也越清晰。(3)梗死部位ADC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应部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磁共振D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病变显示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215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SWI检出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χ2=31.21,P〈0.05)。结论 SWI较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出血性脑梗死检查的一线方法或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低场MRI扩散加权(DW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高度怀疑超急性脑梗死且发病时间在6 h以内的15例患者行0.35T磁共振常规MRI和DWI扫描.回顾性分析常规MRI、DWI诊断和最终临床诊断的相符性,比较DWI、ADC和常规MRI对超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DWI诊断为超急性脑梗死12例,最终临床诊断为超急性脑梗死.DWI阴性3例,最终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所见高信号区域在CT/MRI随访中均有脑梗死灶.DWI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常规MRI的敏感性为20%,特异性为100%;超急性脑梗死区DWI呈明亮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结论 低场DWI结合ADC图可作为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诊断准确性高,为临床科学地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慧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112-3114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成像( MRI)对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患者进行检查,分析MRI检查结果与患者病情的符合程度,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4例初次发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本的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以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 )扫描检查,分析患病一侧病灶中心区、缺血半暗带、对侧镜像区的表观扩散系数与表观扩散系数比率。结果脑梗死患者病灶中心区、病灶中心的对侧镜像区、缺血半暗带、缺血半暗带的对侧镜像区的表观扩散系数分别为(3.783±1.032)×10-4、(7.992±0.828)×10-4、(6.588±0.717)×10-4、(8.292±2.046)×10-4;缺血半暗带的表观扩散系数有一定程度的减小,病灶中心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有很大程度的减小,变化更加明显。患病<6 h患者病灶中心区、缺血半暗带表观扩散系数比率分别为(43.4±10.3)、(67.9±3.8);患病6~24 h患者病灶中心区、缺血半暗带表观扩散系数比率分别为(50.3±10.5)、(76.8±8.7);患病24~64 h患者病灶中心区、缺血半暗带表观扩散系数比率分别为(57.2±11.5)、(86.3±7.4);随着患病时间的增长,表观扩散系数比率逐渐上升,超急性期及急性期缺血半暗带区的表观扩散系数比率明显比病灶中心区域高。结论采用MRI的手段,应用表观扩散系数以及表观扩散系数比率这两个指标反映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以及预测缺血半暗带的位置等,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