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为证实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是否介导了机械牵张力和/或去甲肾上腺素(NE)对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协同激活并加速血管重构。方法静息培养的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经有或无Prazosin(α1-AR抑制剂)预处理后,给予机械牵张力和/或NE刺激,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的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检测ki-67的表达(细胞增殖),RT-PCR检测细胞α1-AR亚型(α1A-,α1B-和α1D-AR)mRNA的表达。分别用三种亚型的α1-AR-siRNA预处理细胞,观察α1-AR各亚型基因沉默对机械牵张力诱导的VSMC 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机械牵张力可分别上调α1B-和α1D-AR mRNA表达,但α1A-AR mRNA未检测到。机械牵张力和/或NE均可激活ERK1/2,引起ERK1/2磷酸化增加,而两种因素共同存在时ERK1/2激活更加明显;ki-67的表达呈现类似效应;这种由机械牵张力和/或NE激活的作用均可被Prazosin部分抑制。α1B-和α1D-AR-siRNA预处理可分别减少α1B-和α1D-AR ...  相似文献   

2.
目的高血压和高血脂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罹患两种疾病的患者,病情进展更快且预后更差。弄清高血压和高血脂共同的致病机制,对于As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机械牵张力和/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静息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的磷酸化水平;RT-PCR检测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受体1(LOX-1)的表达;LOX-1-siRNA预处理细胞,观察LOX-1基因沉默对机械牵张力和/或ox-LDL处理的VSMC 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机械牵张力和/或ox-LDL均可激活ERK1/2,引起明显的ERK1/2磷酸化增加,而两种因素共同存在时ERK1/2激活更加明显。ox-LDL和机械牵张力均可分别上调LOX-1 mRNA表达水平,前者在第3 h达到峰值,随后维持在一较高的水平;后者在第6 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24 h恢复到基础水平。此外,LOX-1-siRNA预处理可以减少LOX-1 mRNA量,进而导致机械牵张力和/或ox-LDL诱导的ERK1/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和氧化应激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结果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10-1g/L)和同型半胱氨酸(1.35×10-3~1.35g/L)组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g/L)和同型半胱氨酸(1.35×10-3g/L)联合作用能进一步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1.09±0.18),与单独晚期糖基化终产物(0.14±0.07)和同型半胱氨酸组(0.18±0.06)相比其表达分别增加了7.78倍和6.05倍(P0.01);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特异性抑制剂二亚苯基碘能显著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0.20±0.09比1.19±0.23,P0.0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和同型半胱氨酸组均能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作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且二亚苯基碘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能增加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水平,使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上调,且两者存在协同效应;氧自由基水平的增加是导致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升高的重要因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能是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以不同浓度(50、100、200和400mg/L)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0、4、8、16、24、48、72和96h),MTT法观察糖基化终产物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作用8h均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无影响,以后各时间点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均导致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不同时间均可使平滑肌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水平升高,且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加(分别为0.85±0.05、0.97±0.05、1.08±0.12和1.41±0.05),与对照组(0.80±0.0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基化终产物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表达是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糖基化终产物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糖基化终产物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 随着糖基化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SA)的干预浓度(100、200、400 mg/L)升高,CTGF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分别为(0.78±0.03)、(1.15±0.03)、(1.40±0.04)mg/L,与未干预(0.40±0.02)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00 mg/L的AGE-BSA对平滑肌细胞分别干预0、4、8、16、24、48、72 h,发现4 h时CTGF mRNA表达即已升高(0.93±0.04)mg/L,8 h时最高(1.29±0.04)mg/L,以后虽略有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 结论 糖基化终产物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能是其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形态观察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产生量,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强度。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培养的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角形,典型的铺路石样排列,经CD31、CD34染色,细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沉着(CD31、CD34阳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10-1g/L)呈浓度依赖性增强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10-4g/L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水平开始显著增高(0.26±0.02比0.17±0.04;0.22±0.02比0.08±0.01,P<0.01);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相比,阿托伐他汀(0.1、1、10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精多糖对老年糖尿病小鼠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 (RAGE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 方法 BALB/C小鼠 3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治疗组 ,每组 1 0只 ;糖尿病模型组和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 ,治疗组给予黄精多糖2ml/kg ,每日 1次灌胃给药 ,共 1 2周。各组实验动物脑组织RAGEmRNA表达的测定采用RT PCR法。 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实验鼠脑组织RAGEmRNA表达增加 ,RAGE/ β actin相对值 (0 1 5 3±0 0 5 4 )明显高于对照组 (0 ,P <0 0 1 )。应用黄精多糖治疗后 ,治疗组鼠脑组织RAGE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 ,RAGE/ β actin相对值 (0 0 92± 0 0 33)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5 )。  结论 黄精多糖能抑制老年糖尿病鼠脑组织RAGEmRNA表达 ,对高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 (AGE)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糖基化终产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人血清清蛋白作为阴性对照,用含不同浓度梯度(100、200、400mg/L)糖基化终产物的培养液对内皮细胞体外培养60min及α-硫辛酸200μg/ml作用30min后再加入200mg/L糖基化终产物作用内皮细胞60min,采用ELISA法检测内皮细胞8-OHdG水平,瑞氏-吉姆萨染色及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糖基化终产物组内皮细胞8-OHd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糖基化终产物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α-硫辛酸干预后内皮细胞8-OHdG水平显著降低,明显减轻内皮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α-硫辛酸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AGE介导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抑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实验模型,分为8组,每组12孔,每孔细胞密度1×10~5/mL,与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共同培养,并用不同浓度的谷胱苷肽干预。分别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细胞的磷酸化P38丝裂素蛋白激酶(P-P38 MAPK)的浓度来探讨平滑肌增殖的机制和干预因素。结果 (1)AGE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MTT吸光度的影响:经过AGEs干预,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平滑肌细胞MTT的吸光度(OD)值增高(P<0.01),分别为:B组0.43±0.146,C组0.49±0.16,D组0.48±0.185。但随着AGEs浓度增加,B、C、D组间MTT OD值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2)GSH对AGEs干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MTT吸光度的影响:在加入GSH的AGEs干预组,F、G、H组与AGEs(25 mg/L)对照组比较,MTT吸光度下降(P<0.01),分别是F组0.347±0.102,G组0.333±0.108,H组0.285±0.08。但随着GSH浓度增加,F、G、H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AGE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内P-P38 MAPK的影响:经过AGEs干预后,p-p38MAPK吸光度增加(P<0.01),B组0.65±0.17,C组0.85±0.26,D组0.94±0.17,分别为对照组0.26±0.06的2.5、3.2和3.6倍(P<0.01)。随AGEs浓度增加,C、D组与B组相比,P-P38有显著增加(P<0.01)。(4)GSH对AGEs干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P-P38的影响:在加入GSH的AGEs干预组,F、G、H组与B组即AGEs对照组比较,p-p38 MAPK吸光度降低(P<0.01),分别是F组0.356±0.09 G组0.281±0.07 H组0.256±0.072,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45%,56%,60%(P<0.01)。随着GSH浓度增加,G、H组与F组相比,p-p38MAPK逐渐降低(P<0.01)。结论 (1)AGEs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值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激活了P-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2)GSH对AGEs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机械牵张力(SS)是否通过激活PKCδ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并进一步探究小檗碱(BBR)对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小鼠VSMC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NC)、小檗碱组(BBR)、PKCδ抑制剂Sotrastaurin组(Sotras)、SS组、SS+BBR组和SS+Sotr...  相似文献   

11.
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糖记忆现象可能与糖尿病患者体内高水平的糖基化终产物(AGEs)有关,现就AGEs及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不同浓度的糖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共同培养8h,采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及金属基质蛋白酶(MMP9)的表达。然后将HUVECs与AGE-BSA100μg/ml及抗金属基质蛋白酶抗体(MMP9,MMP2)共同作用于单层内皮细胞8h后采用FITC荧光标记白蛋白漏出法测定单层内皮细胞通透率。结果与正常对照(NC)组相比,AGE-BSA 50、100μg/ml组细胞上清中VE-cadherin及MMP9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NC组相比,AGE-BSA组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P0.01);与AGE-BSA组相比,AGE-BSA+MMP9抗体组单层细胞通透性得到改善(P0.05)。结论 AGE-BSA通过诱导MMP9激活,促进VE-cadherin自身解聚,从而导致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ariporide对糖基化终末产物所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体外制备的外源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和平滑肌细胞共孵育24h,加入不同浓度的cariporide(0.1、1.0和10μmol/L)处理。用噻唑蓝比色法所测得的细胞吸光度值及考马斯亮蓝法测得的细胞总蛋白含量来反映细胞增殖情况,利用2,7-二羧乙基-5,6羧基荧光素及钙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细胞内的pH值及Ca2 浓度。结果糖基化终末产物(10mg/L)与平滑肌细胞共孵24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吸光度值(0.554±0.032比0.155±0.018)和细胞内总蛋白浓度均显著增加(193.3±10.7μmol/L比127.8±8.2μmol/L,P<0.01);cariporide0.1、1.0和10μmol/L使细胞吸光度值从0.554±0.032分别降至0.402±0.028、0.298±0.020、0.174±0.019;细胞内总蛋白浓度也从(193.3±10.7)μmol/L分别降至(180.9±9.8)μmol/L,(156.4±9.4)μmol/L,(130.6±8.8)μmol/L,同时cariporide也明显降低了糖基化终末产物处理后的平滑肌细胞内pH值及Ca2 水平。结论外源性糖基化终末产物能显著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殖;cariporide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ariporide抑制细胞内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pH值及Ca2 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来源的瘦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及标准大鼠饲料喂养,12周后筛选出7只肥胖大鼠作为肥胖组,普食组随机选取7只作为对照组,每周称重。喂养12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得血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取大鼠降主动脉行HE及Masson染色,比较两组血管结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大鼠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大鼠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制备条件培养基,ELISA法检测条件培养基中瘦素水平;分别利用条件培养基、瘦素、瘦素拮抗剂(leptin-tA)、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抑制剂、p38抑制剂等干预大鼠VSMC,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瘦素、磷酸化ERK1/2(p-ERK1/2)、总ERK1/2(t-ERK1/2)、磷酸化p38(p-p38)、总p38(t-p38)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主动脉壁结构紊乱,主动脉中膜厚度[(125.48±20.36)比(80.33±15.62)μm]和中膜厚度/管腔直径(0.14±0.01比0.08±0.01)增高(均P0.05)。大鼠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瘦素及瘦素受体蛋白表达增高(均P0.05)。体外实验发现,条件培养基(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细胞培养制成的上清液)瘦素水平明显升高[(8.34±0.92)比(4.38±0.66)μg/L,P0.05],且高于血清瘦素水平[(8.34±0.92)比(5.85±1.16)μg/L,P0.05];与对照组大鼠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制备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的VSMC相比,利用肥胖组大鼠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制备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的VSMC增殖显著增加,ERK1/2、p38磷酸化水平升高(均P0.05);加入瘦素拮抗剂后,细胞ERK1/2及p38磷酸化水平降低(均P0.05);加入瘦素拮抗剂、ERK1/2抑制剂、p38抑制剂后细胞增殖降低(P0.05)。结论血管周围脂肪组织来源的瘦素可以促进肥胖大鼠VSMC增殖,这种作用可能与ERK1/2和p38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小鼠血清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增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CCT[1 ] 和 UKPDS[2 ] 研究均证明长期持续高血糖与糖尿病慢性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糖导致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形成的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3 ]。为了从整体水平研究 AGEs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我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测定糖尿病小鼠血清 AGEs水平 ,并分析其与肾功能、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之间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试剂 :牛血清白蛋白 (BSA)为 BM产品 ,人血清白蛋白(HSA)、明胶、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证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是否参与了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对机械牵张力信号的直接介导。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静息状态的小鼠主动脉VSMC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刺激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坎地沙坦(candesar-tan)预处理后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活性,以证实VSMC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存在。(2)静息状态的VSMC给予机械牵张力刺激一定时间和强度,观察细胞内MAPK的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对内皮细胞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的形态学影响及特异的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氧化应激在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修饰人血清白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在体外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细胞骨架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基化终产物修饰人血清白蛋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影响内皮细胞骨架肌动蛋白聚合丝状和可溶性单体(或球状)形态的改变。随着糖基化终产物修饰人血清白蛋白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丝状肌动蛋白所形成的外周致密带边缘出现锯齿样断裂,趋于变细崩解消散,最终形成由非极性单行排列的肌动蛋白丝组成的应力纤维。可溶性单体表现为向细胞浆和胞膜移位,胞浆区出现点状和丝状染色,细胞间距离明显增大。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抗体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氧化酶抑制剂均可阻断糖基化终产物对细胞骨架的影响。结论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是通过与内皮细胞上的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结合并引起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所介导的,这一作用可能与糖基化终产物所致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制备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人血清白蛋白与葡萄糖共同孵育90d后,行Bradford检测法蛋白定量和荧光值测定。从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分离提取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分别加入浓度为2mg/L、20mg/L和200mg/L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并设置对照组,干预不同的时间(0h、24h、48h和72h),200倍光学显微镜下随机取10个视野计数。结果该方法制备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具有荧光性。细胞培养7d,CD34/CD133/KDR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结果发现表达KDR达78.60%±2.20%、CD34为8.60%±2.00%和CD1332.80%±0.60%,提示大部分细胞为内皮祖细胞。以不同时间(0h、24h、48h和72h)和浓度(2mg/L、20mg/L和200mg/L)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干预内皮祖细胞生长,对比0h组每个视野下细胞数量(186.0±6.7),干预24h细胞数量减少(146.67±4.98),72h降至最低(73.67±3.76)(P<0.001),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r=0.9658,P<0.01);终浓度为2mg/L或20mg/L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干预内皮祖细胞72h后,与同时培养72h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浓度加大,浓度效明显(r=0.9988,P<0.01)。结论此方法制备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符合文献所述的特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能抑制内皮祖细胞生长,具有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9.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与人血清白蛋白修饰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体外共同培养,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环氧合酶2的表达水平。结果内皮细胞环氧合酶2基础表达水平极低,人血清白蛋白修饰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可诱导环氧合酶2的表达,呈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抑制核因子κB的活性可抑制环氧合酶2的表达。结论人血清白蛋白修饰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可通过激活核因子κB,而引起环氧合酶2的表达。这一作用机制可能参与血管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对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GE组、缺氧组、AGE+缺氧组、抑制剂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管样结构形成实验观察血管生成能力;Western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5磷酸化水平;ELISA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和VEGF分泌水平显著提高。与AGE+缺氧组比较,抑制剂组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增强,ERK5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VEGF分泌水平增加。结论 AGE可抑制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RK5的磷酸化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