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例40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手足麻木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滴注约1min,即出现剧烈腹痛、面色潮红、呼吸困难,颈部出现皮疹,BP60/40mmHg。立即停止静脉滴注。予以对症治疗。30min后,症状明显好转,患者BP100/70mmHg,皮疹消退。次日,患者病情平稳。  相似文献   

2.
魏绍煌 《海峡药学》2010,22(8):18-19
目的考察25℃下12h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0~12h内含量变化.同时测定pH并观察其紫外吸收光谱、外观等变化。结果25℃下12h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含量、pH、紫外吸收光谱、外观几乎无变化。结论12h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红花黄色素在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浓缩、干燥过程中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结果沸水浴加热时。避光条件下和不避光条件下HSYA损失率无显著性差异,其损失率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加热4h损失率大于17%。40℃、60℃、80℃避光减压浓缩,HSYA损失率分别为0.54%、2.71%、40.28%。40℃、60℃、80℃真空干燥。HSYA损失率分别为4.23%、26.83%、87.34%;冷冻干燥HSYA损失率为2.85%。结论HSYA对光稳定性良好,对热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183例心律失常患者,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8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日。结果183例患者痊愈152例,显效28例,有效率96.8%,痊愈81.7%。除静脉滴速过快,偶有头晕外,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可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因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可改善心血系统机能,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5—2011年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可致休克。结论:临床应重视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引发不良反应的特点,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6~2013年国内公开报道的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所致药品不良反应94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免疫系统损害,且大多发生在用药30 min内。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几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25℃下8h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几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几种输液配伍后0~8h内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其紫外吸收光谱、外观、pH等变化。结果25℃下8h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几种输液配伍后含量、紫外吸收光谱、外观、pH几乎无变化。结论8h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几种输液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研究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情况,完善使用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38例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严格按照说明书给药,本次调查病例中,仅有22.46%病例为合理用药。结论有必要加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在临床应用的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倪庆芳  张化冰 《中国药师》2011,14(6):856-856
患者女,72岁,患心绞痛数年。近期因劳累心绞痛发作,于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过敏史。为缓解心绞痛症状,第一组液体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浙江永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0611,规格:50mg/支)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d,qd,约30滴/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方法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 d。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心电图比较,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于丽  王瞾  杨倒伟  王厚伟 《齐鲁药事》2011,30(12):685-686,689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提取红花黄色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考察纤维素酶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等因素对红花黄色素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媒pH为5.0、提取温度为60℃、纤维素酶浓度为0.15 mg爛mL-1,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60 min.结论此法稳定,可用于红花黄色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大内皮素(big endothelin,Big ET)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n=40),予抗血小板聚集、减轻心肌耗氧、缓解疼痛、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1次/d.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体检中心体检志愿者40例为空白组,追踪14 d.对比治疗前后患者Big ET及BNP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常规组、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Big ET、BNP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常规组和实验组Big ET、BNP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常规组比较,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Big ET、BNP及临床症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9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9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12.5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中,起始剂量为0.4μg/(kg·min),静脉滴注1 h,然后以0.1μg/(kg·min)的剂量进行维持治疗72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1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4.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和MMP-9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35%、6.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指标,调节hs-CRP、IL-6和MMP-9水平,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辉 《中国医药科学》2014,(11):17-19,116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NIHSS与Bathe评分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4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仅为22.00%和86.00%,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常规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抑制血栓形成,保护神经元,有效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红花注射液溶血与凝聚试验的检查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血与凝聚检查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试验。试验组分别用0.1~1.1mL各制备3个平行样。阴性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用蒸馏水。每个试验管内加2%的兔红细胞混悬液。结果在两种方法检测后,红花注射液不对兔红细胞产生溶血与凝聚现象。结论红花注射液可按《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溶血与凝聚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龄小鼠肝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增龄性改变和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 pigment,SYP)对肝线粒体膜抗衰老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老、中、青不同年龄组小鼠肝线粒体匀浆中磷脂主要成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氨(PE)、心磷脂(CL)的相对含量,来研究不同剂量SYP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肝线粒体磷脂PC、PE和CL 的相对含量老年组低于青、中年组,大剂量SYP可使老龄组磷脂含量恢复至中年组状态。结论:红花黄色素通过抑制肝线粒体磷脂的脂质过氧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泮托拉唑钠在果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考察配伍前后泮托拉唑钠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4h内含量、pH及溶液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泮托钠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4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8.
红花是一种常用中药,红花注射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应用HPLC-DAD-ESI-MSn方法研究红花注射液中两种主要物质,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脱水红花黄色素B的稳定性及降解过程。考察了光照、温度、pH值对二者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脱水红花黄色素B在温度大于60°C,pH≤3.0或>7.0时易发生降解且最终降解产物为对羟基桂皮酸,而光照对其影响不大。本研究应用LC-MS对其降解产物及降解过程进行推导,首次描述了两种物质的降解途径。此外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实验结果显示脱水红花黄色素B降解以后会大大降低红花注射液的抗凝活性。建议红花注射液生产及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和pH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精制红花注射液与右旋糖苷-40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配伍液分别放置于室温(18℃~24℃)和模拟夏季高温(38±1)℃,在0,2,4,6,24h观察其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及红花注射液和右旋糖苷-40含量变化.结果:6h内pH值、外观、含量无明显变化,但2μm和5μm以上微粒数有所增加;24h配伍液出现浑浊,pH值下降,各粒径微粒数均有明显增加,模拟夏季高温(38±1)℃的红花注射液还出现了新的吸收峰.结论:精制红花注射液与右旋糖苷-4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本试验条件下6h内尚稳定,但随着时间延长,实验温度增高时配伍液不稳定,建议应分开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注射用氯诺昔康与头孢甲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HPLC法测定8 h内配伍溶液中氯诺昔康、头孢甲肟的变化,并观察和检测外观、pH值变化,结果 配伍溶液在8 h内氯诺昔康的质量分数未见明显变化,但头孢甲肟质量分数不断下降,8 h后为95.3%。pH值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溶液颜色随时间变化逐渐加深。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氯诺昔康与注射用头孢甲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2 h内保持稳定,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