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血压大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in,Adm)和肾上腺升压素(adrenotensin,Adt)的变化及其与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关系。方法:在Wistar大鼠上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复制大鼠高血压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Adm、Adt和ET。结果:血浆Adm明显升高[(76±1.2)pmol/L比对照组[(3.4±0.7)pmol/L,P<0.01],与高血压和心肌肥大程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P<0.01)和0.48(P<0.05)],反之,血浆Adt降低[(10.0±2.0)pmol/L比对照组(12.7±1.7)pmol/L,P<0.01)。血浆Adm和Adt与血浆ET分别呈正和负相关。ETA受体颉颃剂JKC301治疗不仅可使高血压大鼠血压明显下降,并且可以逆转Adm和Adt的上述变化。结论:Adm、Adt和ET间相互作用参与高血压动物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天元 《吉林医学》1998,19(5):271-272
为探讨硬膜外麻醉子宫切除时病人血浆心钠素(A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的含量变化,对15例子宫切除术病人,T11~12、L3~4间隙置放硬膜外导管,注入0.75%布比卡因。麻醉手术过程中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于麻醉前、麻醉后20min、40min、60min和术毕时5个时点采静脉血,测定血浆ANP、PRA、AⅡ和AL的含量。结果表明:血浆ANP含量,麻醉后20min的各时点(60.66±15.33pg/ml)较麻醉前(113.33±75.46pg/ml)显著减少(P<0.05);血浆PRA含量,麻醉后20min的各时点(0.65±0.36ng/ml)较麻醉前(1.06±0.36ng/ml)亦显著减少(P<0.05)。结论:0.75%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行子宫切除时,因肾脏交感神经阻滞,PRA释放减少,同时也抑制了ANP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心钠素(ANP)水平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直接测定法,测定40例肺部良性病变和35例肺癌患者BALF中ANP水平分别为(70±6)ng/L、(153±35)ng/L,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01);肺良性病变BALF中ANP水平[(70±6)ng/L]明显低于血清ANP水平[(165±30)ng/L],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肺良性病变和肺癌BALF与血清ANP水平之比值分别为0.42、0.9,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其对肺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0%和100%。结论:测定BALF中ANP水平是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内皮素(ET)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它同时具有强烈的缩气管效应。为了研究ET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采用雾化吸入卵蛋白复制豚鼠哮喘模型,发现哮喘组发作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浆中E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4.836±135.670,113.653±71.048)ng/L,P〈0.01]和[(96.850±27.019,21.237±7.620)ng/L,P〈0.01],且气道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中药石楠藤提取物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SO组);②AHNP组(AP组),该组动物在AHNP诱发后,不做特殊治疗;③石楠藤提取物治疗组(SN组)。该组动物在AHNP诱发后10分钟经腹腔内注射石楠藤提取物(1%石楠藤提取物5ml/kg体重)。结果表明:SN组血清淀粉酶值明显下降(SN组16130±5030U/L6h、19290±5380U/L12hvsAP组23780±3960U/L、28470±4150U/L,P<0.01)。血中PAF含量明显降低(SN组1.3±0.30ng/ml1h、2.0±0.34ng/ml6h、2.1±0.32ng/ml12hvsAP组2.2±0.25ng/ml、6.1±0.42ng/ml、10.1±0.53ng/ml,p<0.01)。血浆内毒素含量明显下降(SN组69.9±7.2EU/L、6h、91.1±8.4EU/L、12hvsAP组98.4±6.9EU/L、151.7±9.1EU/L,P<0.01)。石楠藤提取物治疗组术后平均存活时间明显长于AP组(SN组:43.5h,AP组11.5h,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及10例正常人痰和血清的TNF-α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痰中的TNF-α水平[(98.0±20.5)ng/L]明显高于血清[(12.5±4.0)ng/L]和正常对照组痰液[(22.0±6.8)ng/L](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去甲肾上腺素(NE)在心肌晕厥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巯甲丙脯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兔心肌晕厥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晕厥发生时心肌组织肾素,ANG-Ⅱ及NE的变化,缺血前用巯甲丙脯酸静脉给药.结果:心肌缺血后局部肾素活性有升高趋势,再灌注后心肌局部肾素活性有升高趋势,再灌注后心肌局部肾素活性[(609.3±210)pg·mg-1蛋白·h-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6.4±24.8)pg·mg-1蛋白·h-1](P<0.01).心肌局部ANG-Ⅱ含量[(3005.1±835.3)pg/mg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35.4±258.3)pg/mg蛋白](P<0.01).心肌NE含量[(3.0±1.0)μg/g湿重vs(1.18±0.28)μg/g湿重]明显升高(P<0.01).缺血前静脉推注巯甲丙脯酸可以降低心肌晕厥时心肌局部ANG-Ⅱ及NE的产生.结论:心肌局部肾素,ANG-Ⅱ及NE在心肌晕厥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动物实验结果提示缺血前静脉应用巯甲丙脯酸防治可能是  相似文献   

8.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以探讨其血浆ET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AL组血浆ET水平为(99.92±l2.32)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2.28±8.91)ng/L,P<0.01]。化疗达完全缓解者血浆ET水平为(73.53±8.42)ng/L,较未缓解组明显下降(P<0.01)。AL并出血的轻、中度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无出血组(P<0.05),而重度出血组血浆ET水平却显著低于无出血组和轻、中度出血组(均为P<0.01)。AL血浆ET水平与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9065,P<0.01).提示AL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演变及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检测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EHP)和30例正常人血浆肾素活性(PRA)、心钠素(ANF)浓度及左心室重量。结果表明:低肾素性EHP血浆ANF浓度增高,且与平均动脉压成正相关(r=0.4687,P<0.01),与PRA成负相关(r=-0.4536,P<0.01)。伴左心室肥厚的ENP血浆ANF浓度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l),且左心室重量与血浆ANF水平成正相关(r=0.7899,P<0.01)。血浆ANF水平可作为高血压引起心肌结构,功能早期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4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升博通组及硝苯啶组,各12例,均进行14d治疗,探讨这两种药物对血浆内皮素(FT)、肾素(PRA)、皿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系统、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H患者治疗前血浆FT、PRA、ATⅡ及ALD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和P<0.05).开博通组治疗后,血浆ATⅡ、ALD、血压及心率平均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FT和PR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硝苯啶组治疗后血浆ET、血压平均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ATⅡ、ALD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心率平均值增加(P<0.01)。以上两种药物从不同作用机制影响血管活性物质的皿浆浓度来降低血压,提示将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呵更有效地发挥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 探讨融浆时间的长短对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生物活性及血浆蛋白含量的影响,对指导输血科针对不同型号的融浆仪器选择正确的融浆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SYSMEX CA-1500型的血凝分析仪,对100份分别置于KJX-IA冰冻血浆解冻箱37℃融解15 min、25 min、35 min的新鲜冰冻血浆样品,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Ⅶ(FⅦ:C)、凝血因子Ⅷ(FⅧ:C)、凝血因子Ⅸ(FⅨ:C)水平.结果 随融浆时间的延长没有明显改变的有PT、FIB、TT、FⅦ、FⅨ,但会导致APTT延长,FⅧ活性下降,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融浆时间延长会导致凝血因子FⅧ活性下降,APTT延长,变化差异在参考值范围内,因此日常工作中要保障融浆时间不能过长.  相似文献   

15.
Internal and/or external bleeding is a common and sometimes very sever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isorders of hemostasis. It may follow minor trauma or may arise apparently spontaneously. Disorders of hemostasis ar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hose caused by abnormalities of platetets, abnormalities of blood vessels, abnormalities of plasma coagulation factors, and hyperfibrinolysis, or combinations of these.  相似文献   

16.
张厚勤 《中外医疗》2009,28(28):1-2
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以其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少、综合利用、节约血源等特点成为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随着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和血浆冷沉淀的临床应用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现将它们的临床应用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素浓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2例,另选健康对照组100例,常规测量身高、体重,所有实验对象空腹采血离心取血清测定内脏素(visfa—tin.)、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①冠心病组血清内脏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冠心病患者内脏素量与TG、HDL—C、VLDL—C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素量可能与冠心病发生及血脂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酪神经肽(NPY)和胃动素(MOT)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IBS患者35例,正常对照组20例血浆NPY和MOT含量。结果 IBS患者血浆中NPY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OT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NPY和MOT的变化可能是引起IBS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间我院23例多发性骨髓瘤接受共计59次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分析置换前后球蛋白、白蛋白、肌酐水平的变化以评价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结果:伴有球蛋白增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后,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血清肌酐水平增高的患者在置换后肌酐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所有患者置换前后白蛋白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能有效清除多发性骨髓瘤的异常免疫球蛋白,改善肾功能,且对血清白蛋白影响不大,无明显不良反应,为疾病的基础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