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大学生健康教育课教学体系改革的效果。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将421名大一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对两组授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体系改革持赞同态度,并认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在对他(她)们知识、信念、思维和行为等方面产生了持久影响,实验组学生课程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顺应当代大学生对健康的实际需求,促进了大学生预防保健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专科临床医学专业4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种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22年1—7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眼科学教学的48名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方式,与其他未纳入研究的学生共同进行大班授课;实验组学生采用基于PDCA循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小班授课。采用SPSS 25.0软件比较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及测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在满意度问卷调查中,课堂教学满意度、课堂参与度、培养学习兴趣、拓展临床思维、提高自学能力、提升沟通及团队能力等方面得分较对照组高,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加学习负担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成绩为(92.330±2.000)分,对照组学生成绩为(85.110±2.028)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眼科学的教学效果,教学医院可结合各学科自身教学特点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孙丽兰 《智慧健康》2023,(12):246-250
目的 评价虚拟仿真系统结合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技能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签选取2020级高职护理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学生在健康评估实践课教学中采用虚拟仿真系统与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对选取的10名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的培训,考核通过后应用于实验组班级中。教学后对两个班进行技能考核,并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分析比较2个班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成绩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健康评估实践课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系统结合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了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小讲堂开设对本科生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过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医学院校2019年9月-12月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的全部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上课班次不同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小讲堂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学生自评、对小讲堂评价,结合学生和教师访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机考成绩和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Z=8.37、7.96,P<0.05),学生自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掌握和其他能力均有显著提升(P<0.01),实验组自评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Z=2.45,P<0.05)。结论 小讲堂适用于社会医学教学,该教学改革措施有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在《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对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某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选取31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155人,对照组157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综合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结果 开课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发展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课后,实验组以上4个方面得分以及综合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将PBL方法融入《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对医学生自我效能的培养和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统计学知识体系和创新性科学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姜雪  孙文霞  齐艳 《现代预防医学》2020,(13):2364-2367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课程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生活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20例初次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孕妇,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均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实施健康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妊娠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生活方式改变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入组8周后,实验组健康生活方式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产后1周,实验组生活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分组效应和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结局中,实验组母体孕期感染 、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膜早破、酮症酸中毒、子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围生儿中巨大儿、早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课程能促进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向健康生活方式转变,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学案导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131名,分别纳入实验组(63名)和对照组(68名)。实验组采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学案导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进行过程中,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采用问卷调查表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理论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P〈0.01);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效果评价较好。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学粜导学,适用于外科护理教学改革需要,增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研究“讲授+活动+咨询”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我校开设《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选修课,共有489名学生选修,对教育前后大学生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教育后,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由45.2%,提高到77.7%。生殖健康相关态度和行为也有了明显的正向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课程是必要的,“讲授+活动+咨询”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网络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并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网络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工作主要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常规教学效果相对比。结果在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网络教学模式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对比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网络教学模式后,两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确定自身学习需要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拓展信息获取途径能力、信息分析及处理能、寻求帮助能力这些方面呈显著明显差异(P<0.05)。且实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和其功能认可度比较高。结论虚拟仿真技术联合网络教学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合作学习探究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的教学模式"目标导学"在血液病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4个班128人作为实验组实施"目标导学"教学方法,另外选取同级4个班126人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结果:血液系统疾病理论考试,实验组成绩平均分数为89.75±7.72,明显高于对照组83.69±11.28(P=0.015)。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优越于对照组。结论":目标导学"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及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organ-system-based curriculum model, OSB)联合PBL(Problembased leaming)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级临床本科学生1~2班作为研究对象,每班30人。两个班级均经过"OSB"教学模式的理论系统学习,两组学生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班作为对照组按照"OSB"机能实验教学方法学习,简称A组;2班作为研究组即"OSB联合PBL"教学组,简称B组,是在"OSB"机能实验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PBL教学法学习。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来评测教学效果。结果终结性评价结果显示:平时成绩方面,B组(17.40±1.16)分明显高于A组(16.50±1.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设计成绩B组(7.77±0.97)分也高于A组(7.10±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成绩A组(18.57±0.73)分和B组(18.60±0.8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试成绩同样是B组(39.90±7.13)分高于A组(38.17±5.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成绩方面,B组(83.67±7.54)分明显优于A组(80.33±5.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成性评价结果显示:B组在自我教学效果主观评价上各单项得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成绩B组(27.57±1.41)分明显高于A组(25.07±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SB联合P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机能学的教学质量,是"OSB"教学模式程体系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2018年3月—2019年7月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2016级和2017级5年制预防医学专业20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学生采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和临床思维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总平均分和主观题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增加学习兴趣、利于知识掌握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3个方面的评价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思维能力总评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授课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慕课"形式下教学在中医妇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长春中医药大学在校本科生,共计180名,根据专业类型对照组(n=90)与实验组(n=90)。对照组应用普通教学方法,而实验组实施"慕课"教学形式,将两组教学前后考核成绩进行对比。结果教学后对照组学生知识运用灵活度、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表达能力以及知识扩展度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基础概念理论评分、病例综合分析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5.48±5.26)分、(36.22±7.42)分,实验组分别为(39.57±5.51)分、(41.53±8.24)分,实验组教学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4,P=0.000;t=4.543,P=0.000)。结论在中医妇科学本科教学中应用慕课教学模式,其能有效提高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解修花 《现代保健》2010,(24):131-132
目的 探讨智能型高级综合模拟人(ECS)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和效果.方法 将220名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护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一组采用ECS教学法,学习结束后综合评价两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并对学生学习后的感受、体会和收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ECS教学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lt;0.01),不及格率明显低于传统教学组(P&lt;0.05);ECS教学组护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团队合作意识及学习兴趣等明显提高.结论 ECS教学可提高护生的急救护理理论和实践能力,是培养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液科以简易标准化病人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就学的2016级与2017级医学院学生共计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为临床医学系,根据入学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2016级)与对照组(2017级),实验组利用简易标准化病人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对照组利用传统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的考核结果,并比对其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与技能的成绩分别为(95.96±3.11)分和(91.63±2.83)分,教学满意度为94.0%,其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3,P<0.001;t=4.115,P<0.001;χ2=6.353,P=0.012)。结论血液科利用简易标准化病人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可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可为临床实习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BL)在感染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5名护理大专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周莫习期间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前后分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教学结束后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实验组出科理论考试和实习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BL教学法在感染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好于常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心电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有可比性的2016级精神本科(实验组)、影像本科(对照组)学生各35人,实验组学生采取翻转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理论知识、心电图判读考试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心电图判读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于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了心电图的读图能力、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5个问题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心电图的能力,提高了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八年制医学生教学改革认知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八年制医学生对于医学教学改革的认知情况及相关态度,探索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03年级的233名八年制学生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超过半数(51.5%)的学生认为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优于单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接近半数(47.2%)的学生认为不应仅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五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52.8%)/科研(53.0%)实践非常必要 绝大多数的(82.4%)被调查者认为学生在教育改革中起重要的作用 接近半数(44.6%)的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参加教学改革。结论学生对教学效果有一定了解,并有部分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动员和组织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