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发生于组织一段时期缺血后的再灌注,目前认为损伤机制与自由基、钙超载和一氧化氮等多种炎性反应因素有关,其防治包括抗氧化药物及缺血预处理等措施。由于损伤组织发生代谢障碍,进而肌肉组织坏死,并引起一系列临床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及身心造成严重影响。故本文主要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丹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机体内 ,许多组织器官如心、肾、肝、肺、胃肠、脑、肢体和皮肤等都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creperfusionin jury ,IRI)。再灌注损伤是普遍存在的 ,在临床观察、动物实验中都得到了证实。大量的资料表明IRI的发生涉及能量代谢、钙、自由基、细胞黏附分子、补体等多种生物分子的含量、活性改变。我国传统中药丹参可对这些生物分子产生影响 ,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可从根本上阻断IRI的各发病环节 ,包括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黏附分子 ,细胞内信息传递分子以及体液中的一些细胞因子、补体成分等[1] ,在防治IRI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6.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继发于创伤、血栓形成、断肢再植、应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均可以引起肢体缺血,长期以来,解决缺血问题主要集中在尽早恢复血液供应,但却未注意到当缺血组织恢复血液循环后,虽代谢趋向正常,但组织损伤却仍在继续,并且有加重的现象[1]。Mccord[2]提出了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概念被逐渐得到公认:他认为组织的损伤是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的总和,在骨科领域常见的严重骨与软组织损伤、断肢再植、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继发于创伤、血栓形成、断肢再植、应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可以引起肢体缺血,对缺血最敏感的是骨骼肌.在恢复血流后,不仅不能改善细胞功能,反而出现更严重的损伤,即出现了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引起“肾性肌代谢综合症”的主要因素,而后者在临床上死亡率很高.因此研究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及防治措施是临床上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现将近几年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丹参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7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丹参干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组织化学法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耳蜗各部位的组织学改变;用原位凋亡法观察耳蜗缺血及不同时间段内再灌注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正常组、假手术组、丹参干预假手术组豚鼠内耳罕见凋亡细胞.模型组Corti器、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在缺血及再灌注各个时间点上均有细胞凋亡;干预组Corti器、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在缺血及再灌注各个时间点上均有细胞凋亡,凋亡指数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丹参使凋亡细胞减少,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耳蜗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丹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就丹参对多种原因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丹参对高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SM)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肝细胞凋亡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UNEL法观察IR后的肝细胞凋亡,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以丹参注射液干预IR的大鼠模型,观察了丹参对IR后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与平原对照比较。结果:IR后肝细胞有典型的凋亡特征,与丹参组比较肝细胞的凋亡率有明显差异(P<0.01)。IR组bcl-2表达下调,而丹参组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上述基因表达变化与病理改变一致,但与平原比较,高原较平原重。结论:丹参能减少大鼠IR肝细胞凋亡,并能上调IR肝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的蛋白表达。后者可能是丹参抑制IR肝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死亡方式。方法 :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 ,采用电镜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死亡方式。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4h后各个时间点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缺血再灌注 4h后各时间点均可见到凋亡及坏死的神经细胞 ,其中以凋亡细胞为主 ,再灌注 2 4 h最多。结论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 相似文献
12.
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而且难以避免,可导致较高的病残率。从其发病机制的不同环节进行治疗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细胞内游离钙被认为在缺血再灌注后导致细胞死亡的级联反应中发挥主要作用。近年来对细胞内钙通道Ryanodine受体阻滞剂丹曲林的研究进展迅速,其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胞内质网和肌浆网的钙释放。本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及Ryanodine受体等细胞内钙通道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丹参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网络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炎症细胞因子反应网络在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肠系膜上动脉(SAM)夹闭法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仅游离SMA而不夹闭。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再灌注2h后肠组织与血浆中IL-1B、IL-6、IL-8和IL-10的含量并观察肠粘膜损伤程度。结果 再灌注2h后,模型组血浆及肠组织中IL-1p、IL-6、IL-8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IL-10含量降低(P〈0.05或P〈0.01),肠粘膜损害明显(P〈0.01);治疗组血浆及肠组织中IL-1B、IL-6、IL-8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IL-10含量增高(P〈0.01),肠粘膜损害明显减轻(P〈0.01)。结论 丹参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反应网络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黄是否对由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有改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家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大黄治疗组(实验组)。实验组0.5%大黄液5ml灌胃,1次/d,连续5d,对照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1次/d,连续5d。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葡萄糖、胰岛素、C肽及TNF-α值。结果实验组血清葡萄糖、胰岛素、C肽及TNF-α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丹参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即时的骨骼肌病理组织切片并测量肿胀系数,探讨其干预作用及机制.将雄性SD大鼠60只行左侧提睾肌主滋养动脉夹闭造模,在缺血150 min时,给药组腹腔注射丹参,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2组分别设缺血再灌注10、20、40、60、90 min观测点.观测结束迅速切取提睾肌,称重并切片观察.结果:丹参能够明显缓解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时的组织炎症及肌肉肿胀.结论:丹参可能通过及时消除骨骼肌肿胀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左-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卡尼汀又名肉碱,是哺乳动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物质,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代谢,是脂肪酸进行β-氧化必不可少的载体,生理情况下,心肌能量主要由脂肪酸进行β-氧化所提供,在心肌缺血时,造成心肌中氧和营养物质的缺乏,心肌左-卡尼汀浓度也因消耗而下降,引起心肌的一系列代谢变化,进而使心肌膜离子的转运障碍、膜损伤、结构破坏。恢复供血时,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使损伤加重。近来有研究认为左-卡尼汀通过不同机制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左旋卡尼汀,又称肉碱,由哺乳动物体内自身合成。左旋卡尼汀的作用是协助长链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内膜,进行脂肪酸β-氧化提供能量,加速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提高心肌细胞内ATP水平。许多研究表明,左旋卡尼汀可以改善缺血心肌的功能和促进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组织中凋亡和胀亡的存在情况.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3AB组,持续缺血4h,再灌注6、24和48 h.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肌肉内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超微结构分析.结果 3AB组在再灌注24h和48 h时,在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骨骼肌湿重与干重比值下降、组织学改变范围及免疫组化阳性范围方面,均与缺血再灌注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再灌注开始时应用3AB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再灌注的稍后期阶段(再灌注24 h和48 h).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凋亡和胀亡是并存的.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致鼠小肠移植中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丹参治疗低、中、高3个剂量组,通过夹闭SAM模拟大鼠小肠移植中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ELISA法检测再灌注2h后各组肠组织与血浆中TNF-α、IL-1β和IL-8的含量及肠黏膜损伤程度.结果 模型组血浆及肠组织中TNF-α、IL1β、IL-8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肠黏膜损害明显(P<0.01);治疗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1),且随丹参剂量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肠黏膜损害减轻(P<0.01).结论 丹参对小肠移植中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