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的作用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 HK-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含葡萄糖1 g/L),等渗对照组(葡萄糖1 g/L + 甘露醇3.5 g/L)和高糖组(葡萄糖4.5 g/L)培养。收集各组培养至24 h,48 h,96 h的细胞,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p27kip的mRNA水平、CTGF、p27kip的蛋白水平、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总蛋白含量。另外检测各组培养30 min、1 h、24 h、48 h时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水平。每个检测指标设3个重复样本。 【结果】 高糖刺激可引起HK-2细胞的CTGF、p27ki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RK1/2磷酸化激活,阻滞于G1期的细胞显著增多,细胞增殖活力受抑制,细胞肥大主要指标胞内蛋白总含量进行性增高。 【结论】 证实了高糖可通过上调CTGF激活ERK1/2信号转导,从转录水平上调p27kip,从而使增殖细胞阻滞于G1期诱导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2.
PTEN 基因影响K562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将携带有野生型PTEN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PTEN-GFP)及对照载体腺病毒(Ad-GFP)转染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TEN、Cyclin D1、Cyclin D2、CDK4、P27Kip1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与Ad-GFP组比较,Ad-PTEN-GFP 转染K562细胞后,细胞凋亡率最高为30%,细胞周期显示:G0/G1期细胞比例由54.9%增加至78.5%,G2/M期比例由30.2%降至13.6%,Cyclin D1、Cyclin D2、CDK4 mRNA及CyclinD1蛋白表达降低,P27Kip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 【结论】 PTEN基因高表达可以促进K562细胞凋亡,并通过抑制Cyclin D1、Cyclin D2、CDK4及增加P27Kip1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细胞周期调控因子SKP2&#65380;P27kip1在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60/A和非耐药细胞株HL-60细胞中的表达及细胞周期比例,探讨细胞增殖与耐药的关系&#65377; 【方法】 RT-PCR&#65380;Western blot 检测SKP2&#65380;P27kip1&#65380;MRP mRNA及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药物毒性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65377; 【结果】 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60/A对阿霉素&#65380;柔红霉素&#65380;阿糖胞苷的耐药倍数分别为49.14倍&#65380;39.20倍和6.43倍;HL-60/A细胞MRP的表达高于HL-60; HL-60/A和HL-60细胞株G0/G1细胞期比例分别为(35.10 ± 0.81)%和(43.96 ± 1.12)%,两组比较P < 0.05;HL-60/A细胞中SKP2的表达高于HL-60细胞;P27kip1的表达低于HL-60细胞&#65377; 【结论】 HL-60/A细胞多药耐药机制产生与MRP的表达增高有关&#65377;耐药HL-60/A处于增殖期的细胞比例高,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65377;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Apaf-1&#65380;APC基因表达的影响&#65377; 【方法】 采用3 × 10-4 mmol/L TSA作用T24细胞,MTT法检测TSA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SA作用前后T24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SA作用前后膀胱癌细胞中Apaf-1&#65380;APC mRNA表达的变化&#65377;【结果】 TSA对T24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SA作用后T24细胞的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P < 0.05);RT-PCR结果显示TSA处理能明显诱导Apaf-1&#65380;APC基因表达增加&#65377;【结论】 TSA能抑制T24细胞体外生长,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其可能通过诱导Apaf-1&#65380;APC基因表达增加而发挥体外抗膀胱癌作用&#65377;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地塞米松导致VSMCs钙化的分子机制&#65377; 【方法】 用地塞米松(Dex)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检测其双链蛋白聚糖(BGN)的表达&#65377;并通过10-8 mol/L Dex诱导BGN重组腺病毒Ad/BGN感染的VSMCs,分别检测VSMCs钙化程度,BGN&#65380;osteocalcin&#65380;cbfa1&#65380;骨形态生成蛋白4(BMP4)的表达&#65377;实验分4组(n = 3):Ad/Bgl-BGP组:用空载体Ad/Bgl感染细胞;Ad/BGN-BGP组:用Ad/BGN感染细胞;Ad/Bgl-Dex组:用Dex诱导Ad/Bgl感染的VSMC;Ad/BGN-Dex组:用Dex诱导Ad/BGN感染的VSMCs&#65377; 【结果】 Ad/BGN转染后,VSMCs钙化增强,osteocalcin&#65380;cbfa1 和BMP4蛋白水平较之相应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多(P < 0.05),而Dex诱导组在转染Ad/BGN后osteocalcin&#65380;cbfa1&#65380;BMP4蛋白表达更多&#65377;Dex诱导后,Ad/BGN转染的VSMCs,其BGN蛋白的表达量较未加Dex的相应对照组显著增加(P < 0.05)&#65377; 【结论】 BGN能促进地塞米松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65377;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细针活检滑膜组织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方法&#65377;【方法】 滑膜组织来自接受盲式细针滑膜活检术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消化酶培养法&#65380;组织块培养法和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FLS&#65377;采用台盼蓝染色进行细胞计数及活性鉴定,并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65380;透射电镜&#6538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65380;流式细胞术对第3 ~ 4代FLS进行鉴定&#65377;【结果】 3种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均可成功培养出FLS&#65377;台盼蓝染色示FLS细胞计数约(8.30 ± 1.65) × 105/瓶,活细胞百分率 > 95%&#65377;传代可使FLS达到形态学上的纯化要求,倒置相差显微镜&#65380;透射电镜观察均符合FLS的形态结构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Vimentin阳性&#65380;CD68阴性&#65380;CK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示CD55+ 细胞占(95.34 ± 2.47)%&#65377;改良组织块法培养FLS成功率较高,细胞游出时间较早,所需传代时间较短&#65377;【结论】 改良组织块法特别适合于细针滑膜活检标本FLS的培养,第3 ~ 4代细胞的数目&#65380;活性及纯度符合进一步实验的要求&#65377;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标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以及体外磁共振(MRI)成像的可行性,为移植干细胞活体MRI成像提供实验基础&#65377; 【方法】 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和贴壁法获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采用25 μg/mL SPIO联合0.75 μg/mL多聚赖氨酸(PLL)标记BMSC,比较标记和未标记MSC细胞活力&#65380;增值&#65380;细胞周期&#65380;凋亡和成骨&#65380;成脂多向分化能力;应用1.5T MR对不同数量级细胞分别进行T1WI&#65380; T2WI和T2*WI序列扫描&#65377; 【结果】 普鲁士兰染色显示SPIO(25 μg Fe/mL, 48 h)对细胞的标记率接近100%,细胞活力&#65380;增殖&#65380;周期和凋亡检测,均显示SPIO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成骨&#65380;成脂诱导显示,BMSC和标记BMSC均具备成骨&#65380;成脂分化能力;对不同数量级的SPIO标记BMSC行MR扫描,T1WI&#65380; T2WI和T2*WI能检测到的最小数量级细胞分别为2 × 104, 1 × 104, 0.5 × 104, 呈低信号&#65377; 【结论】 25 μg/mL SPIO联合0.75 μg/mL PLL能有效标记BMSC,不影响BMSC的活力&#65380;增值&#65380;细胞周期&#65380;凋亡和多向分化能力,1.5T MR示踪标记细胞可行,与T1WI和T2WI序列相比,T2*WI最敏感&#65377;  相似文献   

8.
生长激素促进体外培养的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体外培养的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65377;【方法】 应用放射性配体法了解GHR在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采用肿瘤细胞计数&#65380;噻唑蓝比色法和集落形成实验了解Bel-7402肝癌细胞株在不同浓度rhGH(0&#65380;1&#65380;10&#65380;100&#65380;1 000&#65380;10 000 ng/mL)作用下的药物敏感性,计算细胞生长率,集落形成率;并用3H-TdR渗入法了解肿瘤细胞DNA代谢情况&#65377;【结果】 放射配体法发现Bel-7402肝癌细胞表达GHR, rhGH对体外培养的7402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表现为rhGH在100 ng/mL的浓度时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较为显著,而rhGH在其它浓度时(1&#65380;10&#65380;1 000&#65380;10 000 ng/mL)的部分时段,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虽也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总体效果较rhGH 在100 ng/mL浓度时为弱&#65377;【结论】 一定浓度范围的rhGH对7402肝癌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原因可能与7402肝癌细胞表达GHR有关&#6537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压高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65380;脑组织MBP(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和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65377;【方法】 166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空气对照组和80%高氧模型组, 新生鼠分别于开始吸氧后24 h&#65380;72 h被处死,TUNEL法观察不同高氧暴露时间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高氧暴露72 h组在生后10 d&#65380;15 d,完成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组织MBP表达,空气组新生鼠处死日龄与高氧组相同&#65377;【结果】 高氧2 h组脑细胞凋亡指数较高氧0h组(空气对照组)增加(P < 0.01),随着吸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逐渐增多,以12 ~ 24 h 组细胞凋亡最明显,72 h下降,但仍较0 h组增加(P < 0.01)&#65377; 高氧72小时组d10&#65380;d15 MBP的表达较空气组低(137 ± 5 vs. 131 ± 6, 128±5 vs. 122 ± 5)(P < 0.05)&#65377;高氧暴露72 h组新生大鼠听觉惊愕&#65380;负趋地性&#65380;前肢抓握反射&#65380;空中翻正的发育在一定日龄较空气对照组延迟(P < 0.05)&#65377;【结论】 常压高浓度氧可以引起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抑制脑组织MBP的表达;导致新生大鼠神经行为发育延迟&#6537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HIP基因对IL-3诱导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阐明SHIP对K562细胞作用的机制&#65377;【方法】 将慢病毒质粒pReceiver-Lv31-FIV和pReceiver-Lv31-SHIP转染K562细胞;转染细胞与IL-3共培养,Western blot法检测K562细胞Akt磷酸化;观察转染野生型SHIP基因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失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65377;【结果】 重组慢病毒载体pReceiver-Lv31-FIV和pReceiver-Lv31-SHIP转染K562细胞,GFP阳性率为74.6%&#65377;野生型SHIP基因阻断了IL-3对K562细胞的增殖作用,对照组(K562/FIV)细胞增殖抑制率(3.26%)明显低于转染SHIP基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26.42%,P < 0.05);集落形成实验显示SHIP能显著抑制K562细胞集落形成能力[IL-3作用组K562/SHIP细胞形成集落为60.3 ± 6.6,明显低于IL-3诱导的K562/FIV组(91.7 ± 4.2)](P < 0.01)&#65377;细胞形态观察发现凋亡增加,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转染SHIP基因组前凋亡酶pro-caspase-3降解增加,TUNEL法证实SHIP蛋白促进细胞凋亡&#65377;IL-3作用不同时间段(3 h, 6 h, 12 h),转染野生型SHIP组细胞增殖明显减弱,且Akt磷酸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65377;【结论】 SHIP基因负调控生长因子(IL-3)介导的K562细胞增殖及其蛋白激酶活化&#65377;  相似文献   

11.
大肠杆菌致U937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杆菌感染对人U93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以细胞形态学观察及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大肠杆菌感染U937细胞后,不同作用时间U93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大肠杆菌感染20min及30min后偶见细胞凋亡,感染60min及90min时可见许多细胞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并可见凋亡小体;AnnexinV/PI双染可见U937细胞凋亡百分率随大肠杆菌感染时间延长而增高。感染60min及90min时,细胞凋亡率与其它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大肠杆菌以时间依赖方式诱导人类U93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硫利达嗪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硫利达嗪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 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硫利达嗪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硫利达嗪作用24 h后, MDA-MB-231、MCF-7细胞增殖明显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IC50为18、22μ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加入硫利达嗪浓度的提高, MDA-MB-231、MCF-7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G0/G1期阻滞、细胞凋亡程度增加及伴随胞内Caspase-3活性增加。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上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可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及凋亡,伴随Caspase-3活性的上调,其毒性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内抗凋亡蛋白 Bcl-2下调、Bax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和厚朴酚 (HNK)及硼替佐米对人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本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A组),实验组分为HNK单药组(B、C、D、E、F、G组的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4、6、8、10、12、15μg/mL)、硼替佐米单药组(H、I、J组的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5、10、20ng/mL )及二者联合用药组(K组为HNK 4μg/mL+硼替佐米5ng/mL, L组为HNK 4μg/mL+硼替佐米10ng/mL, M组为HNK 4μg/mL+硼替佐米20ng/mL )。在不同的时间(24、48、72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增殖活性;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和厚朴酚4~15μg/mL对KM3细胞作用24、48、72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由20.38%升至80.54%、 27.45%升至89.99%、 44.94%升至90.91%,不同组、不同作用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组、I组、J组KM3细胞48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是13.13%、36.22%、53.9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K组、L组、M组作用48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是52.68%、69.99%、78.53%,K组与H组、L组与I组、M组与J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流式结果显示B组、C组、E组作用于KM3细胞24h和4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是6.92%、16.15%、60.70%和18.84%、37.21%、86.07%,同一时间不同实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组、I组作用于KM3细胞24、48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9.27%、17.87%和11.92%、53.51%,同一时间不同实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L组作用于KM3细胞24、48h,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5.75%、22.18%和35.96%、74.70%,K组、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H组、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厚朴酚与硼替佐米均可诱导KM3细胞凋亡,抑制KM3细胞的增殖,两者联合作用能显著提高KM3细胞的凋亡率,增强抑制KM3细胞的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suberic bishydroxamate( SBHA)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BHA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AML细胞24 h,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Caspase途径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SBHA能显著抑制AML细胞株U937ˉ、KG-1及Kasumi-1细胞的生长.AnnexinV-PI双标记法及FACS分析结果证实,SBHA能显著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激活Caspase-3、Caspase-9、Caspase-8,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及Bcl-xl的表达,下调Survivin、XIAP及cIAP的表达.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SBHA能显著抑制人AML细胞株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对凋亡相关蛋白的调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5,7-二甲氧基黄酮诱导白细胞U937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5,7-二甲氧基黄酮(5,7-dimethoxyflavone,DMF)诱导人前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U937细胞,PI染色FCM分析Sub-G1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组蛋白/DNA碎片、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结果:DMF增高U937细胞Sub-G1百分率(P<0.05),呈浓度依赖性。DMF以浓度依赖方式刺激U937细胞组蛋白/DNA碎片渗漏(P<0.05)。DMF能有效诱导U937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活化。结论:DMF诱导U937细胞凋亡作用与其激活线粒体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6.
高三尖杉酯碱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AML细胞株白细胞干细胞(LSC)的表型特征,用MTT法检测HHT对具有LSC特征的KG-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FACS观察HHT对CD34+CD38-CD96+的KG-1细胞数量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Caspase途径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KG-1和Kasumi-1细胞CD34+CD38-CD96+分别为69%和26.7%,U937细胞不表达CD96。HHT能显著抑制KG-1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r2=0.9971,P<0.05)。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6.9 ng/ml。HHT作用KG-1细胞后,CD34+CD38-CD96+细胞的比例从63.6%下降到17.1%。HHT能显著激活Caspase-3、Caspase-9和PARP,抑制磷酸化Akt和Bcl-2的表达。结论:HHT能显著抑制人AML细胞KG-1的增殖,减少CD34+CD38-CD96+白血病干细胞数量;对Akt活性和Bcl-2的调控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氧化苏木素对人乳癌MCF-7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MTT实验检测氧化苏木素对MCF-7细胞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 10A的细胞毒作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荧光染料DiOC6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浆细胞色素C及细胞内caspase-9和survivin蛋白的变化 【结果】 氧化苏木素对人乳癌MCF-7细胞具有高效的细胞毒作用,而对正常乳腺上皮MCF 10A细胞毒性较弱,IC50值分别为(7.15 ± 0.43)μmol/L 和(33.56 ± 2.87) μmol/L;07.51530 μmol/L的氧化苏木素处理MCF-7细胞48 h后,细胞的凋亡率从(3.37 ± 0.66)%依次升高到(16.8 ± 1.27)%、(31.31 ± 4.22)%、(51.23 ± 5.55)%;DiOC6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氧化苏木素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氧化苏木素诱发了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细胞内caspase-9蛋白的剪切激活,同时氧化苏木素也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结论】 氧化苏木素可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MCF-7细胞凋亡,下调survivin蛋白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对白血病细胞系U937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MBL处理U937细胞后,应用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及染色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real-time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30~50μg/mlMBL培养72h,U937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出现不同程度核固缩、核碎裂;随MBL浓度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Fas、Caspase-3mRNA、Fas和FasL蛋白表达量升高,Caspase-3和多腺苷二磷酸多聚酶(PARP)蛋白被剪切激活或失活。结论 MBL可诱导白血病细胞U937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Fas表达、剪切Caspase-3和PAPR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人死亡受体5(DR5)单克隆功能抗体(mDRA-6)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诱导凋亡的外源性机制。方法:用显微镜观察mDRA-6作用后的Jurkat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技术对Jurkat细胞的凋亡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凋亡细胞的Caspase 10、Caspase 9、Caspase8、Caspase 7、Caspase 3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mDRA-6在5 mg/L浓度作用Jurkat细胞30min时就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Jurkat细胞在30 min、60min1、20 min的凋亡率分别为30.20%、69.03%、79.55%。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显示Caspase 9、Caspase 8、Caspase7、Caspase 3均呈现活化片断的表达,而Caspase 10无变化。结论:mDRA-6可通过细胞膜表面死亡受体信号传导途径诱导Jurkat细胞的凋亡,本研究为mDRA-6的人源化改造及后续的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碱对人Burkitts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测定苦参碱对Raji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Fas,FasL,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苦参碱0.2~1.6g/L作用Raji细胞24,48,72h后,对Raji细胞生长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48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4g/L.苦参碱0.4,0.8,1.6g/L组作用48h后,Raji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15.10%,27.88%,48.08%,与对照组8.78%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as,Fas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随苦参碱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结论:一定浓度苦参碱可诱导Raji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Fas,FasL蛋白的表达以及激活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