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缬沙坦(valsartan)与培哚普利(pefindopril)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150例CHF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B受体阻断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75):口服缬沙坦80mg/d。培哚普利1.25~10mg/d;B组(n=75):口服培哚普利1.25~10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行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圈、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束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LVEDV、LVESV、EF、FS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CHF优于单用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2.
吴春风  曾建平  黄河  廖德祥 《安徽医药》2014,(12):2289-2291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DMA)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及血浆ADMA、NT-proBNP变化。结果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症状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LVEF、LVEDD、NT-proBNP等心功能指标改善,血浆NT-proBNP和ADM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经CRT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血浆NT-proBNP及ADMA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强心剂、硝酸酯类等扩血管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贝那普利,半年后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6min内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变化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6min内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显效率(52.6%)及总有效率(92.1%)明显优于对照组(19.3%)、(6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可靠,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后心功能和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磷酸肌酸钠组,每组4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疗程4周。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和血浆NT-proBNP变化。结果治疗后磷酸肌酸钠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 P <0父.05),LVEF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明显增加( P <0.05),LVEDD、LVESD明显下降( P <0.05),血浆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组。美托洛尔组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卡维地洛组则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转归率;心衰加重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卡维地洛组慢性心力衰竭转归率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卡维地洛组心衰加重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相近,P0.05;干预后卡维地洛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优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应用卡维地洛治疗的有效性高,可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贾艳彩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780-278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试验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80 mg/d.治疗随访8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左室内径、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均改善,左房及左室内径均减少.以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组疗效更明显.结论 贝那普利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卡维地洛与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某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应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B组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待治疗24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综合超声心动图主要指标、NT-proBNP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267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析结果显示A组和B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NT-proBNP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A组对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改善更加显著(P<0.05),而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NT-proBNP的改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卡维地洛和琥珀酸美托洛尔均可明显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相比,卡维地洛能更显著提高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8.
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确诊,心功能NYHA分级,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2~8mg和比索洛尔1.25~10.00mg,均为每天1次。培哚普利初始剂量为2mg,收缩压不低于90mmHg加至4mg,血压仍然高者,可加至8mg;比索洛尔开始服用剂量为1.25mg,逐渐增加剂量至患者能耐受之最大剂量且能长期维持治疗到本试验结束。定期门诊随访,长期坚持服药,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都经胸片、心电图以及进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共有96例完成试验(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2.9%,两组都使心力衰竭患者心室率较慢、心功能改善超声心电图对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符合诊断的单纯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浆NT-proBNP的水平,将患者分为≤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A组)和>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B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情况.结果 B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大于A组患者[(58.80±6.90)mm比(54.32±8.00) mm,P=0.035],而B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低于A组患者[(29.16±8.31)%比(33.80±6.90)%,P=0.037];B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1.63%)明显高于A组(1.67%)(P<0.05).经多变量(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钾水平及血浆NT-proBN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OR=5.28,95%可信区间3.54~9.26,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可预测其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42例CHF患者,给予口服培哚普利2mg/d~4mg/d,治疗2~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心胸比、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P<0.01),心功能改善1级~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培哚普利治疗CHF疗效好,可以作为CHF的基本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罗洛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1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罗洛尔和培哚普利,疗程为12个月,分别在用药前后测定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N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罗洛尔联合培哚普利可降低CHF患者血BNP浓度,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培哚普利对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对75岁以上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影响心肌重塑的部分相关因子的作用。方法76例75岁以上高龄心力衰竭患者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培哚普利和卡托普利组。对照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的分级、左室舒张未径(LVEDD)、射血分数(EF),以及明显影响心肌重塑的相关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改变。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心功能、LVEDD,提高EF值,降低循环中AngⅡ、ALD的水平。但培哚普利的变化较卡托普利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哚普利对高龄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13.
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II—IV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室收缩(LVS)、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显效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S、LVD、LYEF及6min步行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均显著提高(P〈0.01),左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显著缩小(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均显著提高(P〈0.01),而左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CHF可获得有益的临床疗效,并且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P)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效果。方法随机选择NYHA为Ⅲ-Ⅳ级的患者54例,其中cP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2例,C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CP,每日4g,静脉滴注,疗程为7d,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CP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YESV)均显著缩小(P〈0.05,P〈0.01),左室射血分数(LYEF)升高(P〈0.01),CP组治疗前后LVEDV,LVESV,显著缩小(P〈0.05),LVEF升高(P〈0.01)。HR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外源性CP近期内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肽(BNP)水平以及血流调节的血管舒张反应(FMD)。方法用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功能以及肱动脉血流调节的扩血管反应(FMD)。结果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NYHA)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1=-0.33,P〈0.05)。FMD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γ=0.51,P〈0.05)。BNP与FMD在心衰患者中并未显示出相关性。结论BNP和FMD均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衰患者的左室功能状态(LVEF)。  相似文献   

16.
张景宝 《安徽医药》2012,16(10):1512-1513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8例和治疗组9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常规的心衰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培哚普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SBP、DBP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7.2%)高于对照组(69.3%).治疗组SBP、DBP、HR、LVEF、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CHF可明显心功能,改善左室重构,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31例)和曲美他嗪治疗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上曲美他嗪,31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NT—pro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T—proBNP均下降(P〈0.05),而曲美他嗪组降低更加明显。并且血浆NT—pro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γ分别为-0.472、0.451;P均〈0.05)。结论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NT-proBNP可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6rain步行距离的影响。方法对武汉市第一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及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搏出量及左室短轴缩短率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P〈0.05),血浆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6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前列地尔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传统治疗,28例)。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心功能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6-MWT)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71.4%,对照组为53.6%;两组患者用药后LVEDD、LVESD下降,LVEF增加,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培哚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明显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对陈旧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患者(Ⅱ-Ⅲ级,NYHA分级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强心、利尿、8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8mg/d,依那普利10mg/d;对照组加用依那普利10mg/d,随访6个月;分别监测患者的血压、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FPV(cm/s),6min步行距离和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FPV、6min步行距离、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FPV及6min步行距离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坎地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陈旧性心梗合并心衰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