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而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期间某院NICU收治的1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患儿院内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而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结果 150例患儿中,16例发生院内感染,占10.67%。其中呼吸道感染10例,占62.50%;皮肤感染3例,占18.75%;泌尿系统感染1例,占6.25%;脐部感染1例,占6.25%;口腔感染1例,占6.25%。Logistic多因素影响分析显示,抗生素使用、体质量<2.5 kg、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NICU患儿来说,应对抗生素使用种类多、低体重儿、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等情况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而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新生儿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
张蓉  柯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40-441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我院NICU近年来收治的1689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回顾性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689例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32例,医院感染率为1.89%。新生儿院内感染以皮肤软组织感染率较多见,其余依次为胃肠道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早产儿的医院感染率显著高于足月儿(P〈0.005)。结论NICU发生院内感染与新生儿的自身情况、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及无茵操作、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及NICU的环境有关,应针对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资料分析,找出新生儿监护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广东某市级医院NICU2000年度与2004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的比较,以及2000年度内感染疾病的分布,对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新生儿免疫系统不成熟,长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侵入性操作增加,医护人员操作欠规范是易于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结论通过采取加强教育、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防治措施,可以减少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资料分析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为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以期降低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2009年07月-2011年07月在我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新生儿603例,对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3例新生儿中发生58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62%,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是呼吸道、皮肤粘膜及脐部、胃肠道,分别为53.45%、31.03%、15.52%。感染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36%。结论胎龄小、体重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等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采取加强教育、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强调洗手、加强全面消毒等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医院重症监护室病房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150例和非感染组500例。观察两组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新生儿窒息、侵入性操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四种情况均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OR=1.745、4.604、5.954、4.384,P<0.05)。结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等是NICU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地规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于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院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内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院内感染与抗生素应用种类、侵入性操作次数、住院时间、体重、胎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应制定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途径及影响因素,为防控NICU 患儿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NICU发生院内感染的131例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如妊娠周数、入院体质量、住院时间)、侵入性管理、感染部位及菌种等。应用SPSS 软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NICU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我院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郾7%(131/1 503)。131例NICU院内感染患儿中,呼吸系统感染比例最大(35.9%),其次为原发性血流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均使用了呼吸器,44.4%(8/18) 的泌尿系统感染患儿使用了导尿管;感染菌中,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最大(32.1%),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妊娠周数、住院时间、入院体质量、使用呼吸机、静脉全营养、导尿管留置、喂养耐受情况是NICU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住院时间>5 d、入院体质量≤2.5 kg、使用呼吸机、喂养不耐受是NICU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ICU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很多,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喂养耐受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李琴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88-2189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08年及2011年医院内感染发病率的比较,对医院内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免疫系统的不成熟、长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侵入性操作、医护人员操作欠规范、手卫生依从性低是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内感染微生物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结论通过完善管理措施、严格相关制度、加强病区消毒隔离的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防治措施,可以减少NICU患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期间发生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患儿和未感染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 单因素卡方分析发现:住院病程、侵入性操作、置暖箱、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度其应用时间、感染前使用抗生素种类、抗生素应用时间的长短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相关联.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侵入性操作、住院病程、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时间、感染前使用抗生素的应用种类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趋势χ2分析发现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与医院感染之间存在等级效应,随着激素使用时间的增加发生院感的风险增大.结论 有指征的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规范执行侵入性诊疗,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规律,分析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分析1463例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自身因素、侵入性操作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患儿1463例,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例次率为2.39%,共22例患儿发生VAP,VAP发生率为18.98‰。其中≤1000 g体重组患儿8例,VAP发生率为47.62‰;1001-1500 g体重组患儿79例,VAP发生率为27.52‰;1001-1500 g体重组患儿392例,VAP发生率为18.06‰;〉2500 g体重组患儿984例,VAP发生率为17.06‰。22例VAP患儿的痰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79.31%;革兰阳性菌6株,占20.69%。结论随着NICU患儿出生体重的增加,VAP发生率明显呈下降趋势,医院应针对高危新生儿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其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One hundred and one cases of nosocomial meningitis in children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ver 8 years have been analyzed for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 From 101 cases, 115 organisms were isolated. Seventy six were Gram-positive bacteria, 29 were Gram-negative and there were ten fungal isolates. Major risk factors for acquisition of nosocomial meningitis were neurosurgery (70.2%),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42.9%), prior therapy with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s (64.1%),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94.5%), premature neonates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 (32.8%) an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68.8%). Overall attributable mortality was 14. 9%; in bacterial infection it was 13.2% and in fungal nosocomial meningitis, 30.0%. Higher mortality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erinatal pathology with CNS abnormality, prematurity polymicrobial infection with Enterobacteriaceae and concomitant bacteraemia. Prematurity in neonates, very low birth weight and infection with Enterobacteriacea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worse outcom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综合ICU医院内肺炎的发病情况、常见病原体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0年2月至2001年12月综合ICU内发生医院内肺炎的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内肺炎感染率为15.2%,病原体包括细菌及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47.7%),而真菌感染率达30.2%,多数病例病情危重并患有多种疾病,或有外科手术史,且接受过一种或多种侵入性诊疗操作,大部分病例有使用广谱抗生亲及手术史。结论 综合ICU医院内肺炎发生率较高,死亡率高,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诊疗操作,强化消毒隔离管理,方能有效控制医院内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临床2008年至2010年>65岁的老年医院感染病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调查1560例住院患者,期中>65岁的有989例,发生院内感染45例,感染率占2.8%.中呼吸道感染32例(肺部感染28例),泌尿系感染9例.引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基础性疾病,长期住院,侵入性操作,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肌体免疫力下降,引发院内感染.结论 老年患者是心血管科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牛洪敏  董青  张慧慧 《安徽医药》2016,37(3):309-311
目的 调查分析新生儿病房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12年2~9月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出生胎龄、体质量、入院诊断,采样监测病区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及咽试子,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32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为2.52%。主要感染部位为血流感染,占71.43%;以早产儿为主,占47.62%;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500 g是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在婴儿床、备用医疗用品及洗澡间的婴儿用品表面均检出与患儿感染一致的病原菌。结论 改善医疗环境,严格卫生消毒,对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等高危患儿采取必要的预防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NICU收治的第一诊断为NRDS的2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院内感染(44例)和未发生院内感染(194例)进行院内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析。结果:NRDS患儿的院内感染率为18.49%,住院相关院内感染率为8.5例次/千日,机械通气相关院内感染率为14.4例次/千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院内感染率为0.3例次/千日;感染部位以血液为主(48.89%),其次为呼吸道(33.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6.1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40.48%。结论:NRDS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院内感染发生率。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肠外营养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总结提出防治干预策略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NICU发生院内感染的319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NICU院内感发生率为7.00%(319/4 557)。319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新生儿中,早产儿225例(70.53%),胎龄(32.54±2.31)周,出生体质量(1 825.81±635.32)g,发生院内感染的时间为入住NICU后3~36(12.56±9.00)d,病死率5.33%(17/319)。NICU院内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PICC等)、极低出生体质量、基础疾病、医源性传播是高危因素。结论:加强科室规范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防控意识、严格无菌操作等,能减少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前瞻性目标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出3家医院ICU作为样本进行持续1年的医院感染前瞻性目标监测。结果监测686例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26.09%,例次感染率33.09%;主要感染部位前5位是下呼吸道感染65.36%,泌尿道感染11.73%,胃肠道感染7.26%,血管相关性感染6.15%,皮肤感染3.91%;感染病原体前4位是鲍曼氏不动杆菌23.68%,肺炎克雷伯氏菌19.74%,铜绿假单胞菌15.79%,大肠埃希菌15.79%;4位病原体对头孢类抗生素普遍耐药;有创操作的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ICU医院感染前瞻性目标监测值高于回顾性调查值,病原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建立人工气道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多设单间病房、合理使用抗菌素是降低ICU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新生儿科201 1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结果早产儿、低体重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儿感染率明显高于未使用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受病区环境、医务人员防控意识、手卫生、无菌操作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9.
柴建春  崔北勇  刘东梅 《安徽医药》2009,13(10):1219-1220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5年期间发生的早产儿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54例早产儿中69例发生81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2.45%,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充分了解和纠正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次数,缩短操作时间,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原则,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