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石磊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18-20
目的 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输尿管镜组和后腹腔镜组,输尿管组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腹腔镜组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输尿管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与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的手术成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输尿管镜组(P〈0.05)。结论 与经尿道输尿管碎石术相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口取石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不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其在手术成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作为临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系结石的疗效,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组行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对照组行传统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沛 《中国医药》2009,4(11):896-89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技术要点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3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临床资料,其中25例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5例曾行输尿管镜取石失败,2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0~26mm,平均16mm。结果3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20~80ml。术后住院时间5~8d。随访12—24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具有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适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腔内碎石失败,结石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沛 《中国医药》2009,4(8):896-89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技术要点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3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临床资料,其中25例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5例曾行输尿管镜取石失败,2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0~26 mm,平均16 mm.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20~80 ml.术后住院时间5~8 d.随访12~24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具有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适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腔内碎石失败,结石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王旭刚  吕忠  莫乃新  吴斌  史红雷 《江苏医药》2012,38(22):2759-2760
近十年来,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多种微创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LU).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微创,术中出血少,痛苦小,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科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8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及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及并发症来探索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最佳手术方案及手术技巧。方法60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n=30),另一组是在硬膜外麻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n=30),术中两组常规放置双J管,通过对该6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总结,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输尿管钬激光碎石组有1例患者术中转开放,其余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手术时间分别是:(52.0±10.7)min和(68.6±8.0)min,住院时间是:(3.8±1.3)天和f4.7±0.8)天;结石清除率是:87%和100%,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组有4例患者出现结石上移至肾盂,术后通过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经加强抗感染后恢复,有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输尿管狭窄,经输尿管镜下行狭窄内切开并防止双J管后恢复,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6~24个月。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输尿管大的结石时相比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及更少的手术并发症,我们的经验提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76-178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5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钬激光组(n=110)和常规组(n=47),分别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输尿管结石清除情况、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输尿管结石总清除率、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和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钬激光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切开取石术相比,同样有效清除输尿管结石,而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侧卧斜俯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1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给予侧卧斜俯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收缩压、心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血尿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斜俯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可以有效稳定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术中收缩压和心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尿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严峻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7):2538-2540
目的 对比研究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接受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的112例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B组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手术成功率为92.86%,显著高于B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比较,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成功率高的特点,且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的9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MPCNL组和URSL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MPCNL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URSL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URS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接近。结论 MPCNL较URS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但手术繁琐,对机体的创伤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14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 URL组),23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RLU组),两组术中均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RLU组一次治疗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URL组的64.4%(χ2=4.15,P<0.05);RLU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0±7.8)min、(38.0±4.6)mL,明显高于URL组的(46.5±7.2)min、(10.0±3.2)mL(t=6.23、5.20,均P<0.05);R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明显低于URL组的21.5%(χ2=4.06,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URL组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治疗,RLU组有1例中转开放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皮肾镜取石(M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UR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7月间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sac?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I占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纽患者在结石清除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同时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应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钬激光碎石术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46.58±9.12) min和(10.05±2.13)d,均长于观察组的(38.50±8.65)min和(7.06±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碎石成功率(98.00%)和结石排净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82.00%),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能显著提高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除率,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9年8月,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40例。结果一次手术碎石成功率为95.0%(38/40)。术后随访4~8周,结石排净率为97.3%(37/38)。平均单侧手术时间约3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损伤小、效果好等优点。对于复杂性或双侧的输尿管结石,本法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在输尿管结石的医疗工作中分别运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两种手术的效果情况.方法 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因患输尿管结石而进入本院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7例为调研对象,依据评估需求、自愿原则,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参照组,观察组55例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展开治疗,参照组52例以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展开治疗,评比两种手术法的运用成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但术后排石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 1cm的观察组排净率超出参照组(92.00%比65.3%);结石直径≥1 cm的观察组排净率低于参照组(60.00%比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钬激光碎石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运用在输尿管结石医疗处理中,具备各自的优势以及缺点,需依据结石大小实施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拦石网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2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拦石网治疗的输尿管结石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总结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一次性手术成功率、拦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28例患者中,123手术成功。无输尿管穿孔、撕脱等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36.7(24~65)min,术后平均住院日5.3(3~7)d,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96.1%(123/128),拦石成功率为98.4%(121/123)。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拦石网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可行,可提高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尤其是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碎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与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的输尿管穿孔、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效果优于气压弹道碎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