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苦参碱对大鼠实验性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实验性纤维化,并以苦参碱防治观察了3,6,12周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一以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苦参碱50mg/kg和100mg/kg均能显著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的形成,同时能降低不同实验阶段血清ALT、HA以及肝中HyP含量(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
五灵丸对兔和大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春  方坤泉 《医学争鸣》1993,14(5):372-375
五灵丸对四氯化碳和醋氨酚所致兔与大小鼠血清ALT,AST酶升高有明显地降低作用,且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与MDA;提高肝内GSH-PX为1.74±0.60U/mg治疗组为3.56±0.76U/mg(P<0.01),对照组大鼠GSH-PX为1.95±0.44U/mg;治疗组2.43±0.30U/mg(P<0.01)。提高大鼠免疫功能,对照组刺激指数为0.99±0.19;治疗组为2.28±1.48...  相似文献   

3.
荣肝饮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C14等因素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含量,光、电镜下肝组织改变为观察内容,观察荣肝饮的治疗作用,设正常组和模型组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荣肝饮能显著降低血清ALT水平及血清LN、HA含量,明显改善肝组织炎症状态,与模型组比较,P<0.01。表明荣肝饮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纤维组织降解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莫合烟烟雾凝聚物对小鼠红细胞(RBC)、血清、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TBA比色法。结果:莫合烟各个剂量组小鼠RBC中的SOD水平均低于阴性对照组,且呈剂量反应关系,但只有高剂量组(25mg/kg)与阴性对照相比才有显著性差异(P<0.01)。莫合烟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SOD水平与阴性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莫合烟各个剂量组小鼠血清中LPO含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反应关系。莫合烟中剂量组(12.5mg/kg)及高剂量组(25mg/kg)小鼠肝组织中LPO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莫合烟可以产生自由基,可以降低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正常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及肝硬变(HC)患者共39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并用维多利亚兰染色对各组织切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分级。结果表明: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血清PⅢP含量也增加(r=0.588,P<0.001);肝脏病理损伤严重的CAH组和HC组患者血清PⅢP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PH组(P<0.01)。提示:血清PⅢP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及活动度,作为临床判断肝病进展及转归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4例(观察组)各型肝炎患者及20例非肝病患者(对照组)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含量。结果表明:急肝(AH)、慢活肝(CAH)、肝硬化(LC)、重肝(FH)患者β2M明显高于慢迁肝(CPH)和对照组(P<0.01)。AH、CAH、LC、FH之间及CPH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β2M与ALT、AST无明显相关(P>0.05),与总胆红素(T、B)呈正相关关系(P<0.01)。观察组35例治疗好转后β2M明显下降(P<0.01)。提示β2M与肝病变程度有关,对判断肝炎病情、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安宁po3,6g/kg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能明显降低其血清和肝脏中的TC和TG含量(P<0.01),并能明显提高血清HDL-C的含量(P<0.01)及降低AI值;心安宁po2,4g/kg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0.01);心安宁po1,3g/kg能明显减轻大鼠动静脉血栓重量(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诺贝得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诺贝得对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以及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蛋白质(P)含量和组织学的变化情况。结果:诺贝得组ALT、AST和AKP值以及TG和P含量均较肝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损伤程度轻。结论:诺贝得对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A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维生素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同时,给以100mg/kg体重维生素A皮下注射。检测在早(3周)、中(6周)、晚(12周)期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血清中透明质酸及谷丙转氨酸水平,并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治疗组早期血清透明质酸及病理学的炎症程度均显著低于CCl4对照组(P〈0.05),中、晚期肝组织羟脯氨酸含  相似文献   

10.
用四氯化碳(CCL4)造成大鼠肝纤维化,发现钙拮抗剂Cin能明显降低大、中剂量早期治疗组和大剂量晚期治疗组肝HA含量(P<0.01);大剂量Cin使早期治疗组肝Hyp含量降低(P<0.05),晚期治疗组肝总β-NAG活性下降。实验提示,Cin在某些生化指标上反映出对肝纤维化有一定防治效果,尤其在肝纤维化的早期,应用Cin可望获得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抑制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选取2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溶剂组(10只),其他大鼠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每周2次,8周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12只)和GSPE干预组(12只)。GSPE干预组从第5周给予GSPE 150 mg/(kg.d)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肝脏和血清,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肝组织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HyP),化学比色法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同时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其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ALT、AST、TBIL、HA、LN、PC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GSH和SOD降低,MDA和Hyp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GSPE干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LN、PC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GSH和SOD升高,MDA和Hyp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GSPE干预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PE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抑制胶原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处方,以期得到疗效确切,低毒的抗肝纤维化复方。方法运用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均匀设计法(二因素五水平)分组实验,并设有正常组,模型组,以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作为检测指标,经均匀设计软件3.0处理分析得最佳处方;运用相同方法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最佳处方组,通过观察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大鼠血清HA,ALT,AST,ALB含量以及肝组织纤维化变化,对于最佳处方的疗效进行比较和验证实验。结果经实验筛选的最佳处方为甘草甜素70 mg/kg,苦参碱70 mg/kg;验证实验中,最佳处方组抗肝纤维化作用显著(P<0.05),与秋水仙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均匀设计在处方优化中作用显著,明显减少实验次数,结果可靠;苦参碱与甘草甜素合用抗肝纤维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观察血吸虫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脏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将48只健康小鼠分为感染组与正常组,于感染后第6、9、11、13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剖杀作病理观察;同时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肝脏羟脯氨酸(Hy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小鼠血清ALT含量在感染后第6、9周时明显升高(P<0.01),之后逐步回复到正常水平附近;而PA含量先下降,后又升高,但在各阶段与正常组相比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LB在早期变化并不明显。HA、LN及肝脏HyP的含量,在感染后各个时期与正常组比都明显升高,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鼠感染血吸虫后,急性期时肝脏损伤较为严重,检测血清PA含量可以更敏感、及时、特异地反映肝脏的损伤及贮备状况,而HA、LN则可以反映血吸虫肝脏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吴茱萸总生物碱(totalalkaloidsofEvodiarutaecarpa,TAE)对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CCl。皮下注射12周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层黏连蛋白(1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nicacid,HA)、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type1ii,PCⅢ)、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水平,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有明显胶原沉积、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部分大鼠形成完整的假小叶;血清ALT、AST、MDA、SOD、LN、HA、PCⅢ和肝组织中Hy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给药10周末,TAE50,1.0mg/kg组肝小叶结构明显改善,脂肪变性减轻,胶原纤维间隔减少,ALT、AST、MDA、LN、HA、PCⅢ及肝组织中Hyp水平明显下降。结论TAE50,100mg/kg灌胃给药对CCl4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肝损伤肝胶原合成度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用氧化苦参碱防治,并动态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变化,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肝内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结果:氧化苦参碱治疗组血清ALT,Ⅳ-C,HA,TNFα水平及肝组织内炎症活动度、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均低于模型组,且大剂量治疗组又低于小剂量治疗组。结论:氧化苦参碱有减轻肝脏炎症活动度、抑制肝内胶原合成度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丹芍化纤胶囊治疗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丹芍化纤胶囊延缓肝脏纤维化的药理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自然恢复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采用四氯化碳(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5g/kg、1g/kg丹芍化纤胶囊灌胃治疗8周,自然恢复组则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及谷丙转氨酶(AL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检测肝组织中CTGF的表达。结果:与肝纤维化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比较,治疗组血清HA及ALT显著下降,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中CTGF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丹芍化纤胶囊能够抑制肝纤维化组织中CTGF的表达,这可能是丹芍化纤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ffeSUm Objedif Determiner si Ie Wthe rdnineangiotensne est imPique dans Ie devebot dela fibrase mptique induite per CC4 et dtudier les effets de l, enaforil M l' extwon de un (Pletelet de-rived powth factor recePtor) dens le tissu mptique. mebo 50 rats twe-Dewley ant randomnd en5M (1 N Mn, 1 gTOUpe ndle, 3 gTW de traitement per l' enahail)' Xiuf les rats duppupe Wle, tous les rats wtvent l' inMtion --cutand de 40% CCfy (tOus Ies 3 jOurs ~nt 6 pe-maines)' be rats des grOW de traiteme…  相似文献   

18.
双环醇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Li Y  Li Y  Liu GT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4):2096-2101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四氯化碳引起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大鼠慢性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双环醇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ⅢP)含量及白/球蛋白(A/G)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应用小鼠四氯化碳模型,观察双环醇对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肿胀度、线粒体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改变的影响,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测定核转录因子[核因子kB(NF—kB)]的活性。结果双环醇100、200mg/kg灌胃可显著抑制慢性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总胆红素、透明质酸和PⅢP、TNFα水平升高,抑制白蛋白含量和A/G下降,明显减轻肝脏炎症浸润、坏死和纤维化,抑制血清TNFα升高和细胞核转录因子核因子KBDNA结合活性增强。双环醇对亚急性四氯化碳损伤引起的小鼠肝线粒体谷胱甘肽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升高、线粒体膜流动性和线粒体抗肿胀能力的降低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双环醇对慢性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影响细胞核转录因子DNA结合活性从而调控炎症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丹芍化纤胶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丹芍化纤胶囊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自然恢复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采用四氯化碳(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8周,然后两治疗组分别予以低剂量(0.5g/kg)、高剂量(1g/kg)丹芍化纤胶囊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肝脏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及谷丙转氨酶(AL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尿羟脯氨酸(Hyp)排出量,同时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肝组织MMP-1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比较,肝脏指数、血清HA及ALT显著下降,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尿Hyp排出明显增加,肝脏MMP-1表达显著增加。以上结果均以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善明显。结论:丹芍化纤胶囊增加大鼠肝组织中MMP-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NIH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联苯双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于实验首日静脉注射ConA20mg/kg后,苦参碱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联苯双酯灌胃口服,1次/d,连续5d,末次给药后4h,再次尾静脉注射Con A20mg/kg。8h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Fas、FasL的表达。结果苦参碱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苦参碱各剂量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组织Fas、FasL的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苦参碱对ConA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抑制肝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从而减轻Fas/FasL系统介导的肝细胞凋亡,是其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