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IgH基因重排在B淋巴瘤微小残留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gH基因重排在B细胞淋巴瘤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半巢式PCR技术对IgH基因的CDRⅡ区和CDRⅢ区进行基因重排检测.共检测45例骨髓标本.其中正常标本8例,淋巴瘤标本37例(B细胞淋巴瘤27例,T细胞淋巴瘤10例).结果 8例正常标本未检测到FR2A或FR3A的重排;27例B细胞淋巴瘤中,23例(85.2%)可检测到FR2A或FR3A重排,其中FR2A重排16例(59.3%),FR3A重排20例(74.1%),FR2A、FR3A均有重排者13例(48.1%);10例T淋巴瘤中FR2A重排1例,FR3A重排3例.骨髓穿刺检查:27例B淋巴瘤中5例原幼淋细胞>5%,FR2A和FR3A阳性各4例;22例原幼淋细胞<5%者,FR2A阳性12例,FR3A阳性16例.结论单克隆性IgH重排对鉴别淋巴系统肿瘤及检测骨髓中的微小残留病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扩增42例急、慢性白血病患骨髓白血病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产生的第三互补决定区(CDR-Ⅲ)DNA序列。结果显示:35例淋巴细胞白血病中25例出现IgH基因单克隆性重排(71.4%),其中急、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各为80%(16/20)和87.5%(7/8)及2例T、B淋巴细胞双表型白血病,另外有1例急性未分化白敌国病也出现这种重排,而5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和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均无重排,对3例CDR-Ⅲ阳性克隆的B-ALL病例在完全缓解期进行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其中2例PCR阳性病人先后复发,1例PCR阴性病人缓解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阳性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情况。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19例初发ALL患者骨髓IgH、TCRγ基因重排。结果:19例标本中10例发生单一IgH基因重排,5例发生单-TCRγ基因重排,2例同时出现IgH/TCRγ基因重排。结论:ALL患者IgH基因重排几率高于TCRγ基因重排,且存在着交叉重排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2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涂片标本,进行免疫球蛋白IgH和T细胞受体r链基因重排的检测。结果:21例初诊病例的骨髓涂片标本中,IgH阳性率71.4%,与初诊骨髓液标本中的IgH阳性率76.3%,对比基本一致。结论:骨髓涂片能进行微小残留病的检测,这对于临床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和预测其早期复发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中 ,微小残留白血病 (MRL)与mdr 1基因表达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5例ALL患儿不同病期骨髓标本进行PCR或巢式PCR检测IgH和TCRVδ2 Dδ3 基因重排 ,同时应用半定量RT PCR检测mdr 1基因表达。结果 随着完全缓解期延续 ,IgH或 /和Vδ2 Dδ3 基因重排检出率逐渐下降 ,而mdr 1基因阳性表达检出率增加 ,IgH或 /和Vδ2 Dδ3 基因重排持续检测阳性或mdr 1表达水平增高者易复发。结论 动态监测MRL和mdr 1基因表达可判断疗效和预知复发 ,且较一次单独检测更为重要。当IgH或 /和Vδ2 Dδ3 转阴后检测mdr 1基因表达可作为预知复发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杂志信息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潘秋炉等为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基因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DNA印迹和DNA序列分析,对小儿AL初诊的骨髓标本进行了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T细胞受体δ(TCRδ基因重排和T细胞AL-1(Tal-1)基因丢失的分析。 结果显示:1.102例AL患儿IgH基因重排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中,微小残留白血病(MRL)与mdr1基因表达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ALL患儿不同病期骨髓标本进行PCR或巢式PCR检测IgH和TCR Vδ2Dδ3基因重排,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mdr1基因表达。结果 随着完全缓解期延续,IgH或/和Vδ2Dδ3基因重排检出率逐渐下降,而mdr1基因阳性表达检出率增加,IgH或/和Vδ2Dδ3基因重排持续检测阳性或mdr1表达水平增高者易复发。结论 动态监测MRL和mdr1基因表达可判断疗效和预知复发,且较一次单独检测更为重要。当IgH或/和Vδ2Dδ3转阴后检测mdr基因表达可作为预知复发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检测意义。方法:PCR方法检测25例NHL和1例反应性淋巴结炎患者,及20例正常人骨髓、周围血和/或淋巴结核细胞(MNCs0中克生性IgH、TCRγ基因重排。结果:克隆性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在25例NHL中检出为84.0%(21/25);克隆性IgH基因重排在B-NHL和T-NHL中检出分别为86.7%(13/15)和20.0%(2/10),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分别为53.3%(8/15)和80.0%(8/10)。1例反应性淋巴结炎和20例正常人均未检测到IgH和TCRγ基因重。结论:IgH、TCRγ基因重排检测有助于N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发现NHL早期骨髓浸润 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重排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其他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158例初诊B-ALL患者的骨髓标本,应用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悬液,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选用位于14q32 IgH基因两端的序列特异性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158例患者的染色体悬液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158例中,检出IgH基因重排阳性11例(6.9%),其阳性细胞比例为10.5%~88.2%。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1例中同时伴随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有9例,其中8例为复杂异常。9例染色体异常病例中明确累及14q32的有5例。不同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IgH基因重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染色体复杂异常患者IgH基因重排阳性率(14.5%)高于正常核型(3.8%)及非复杂异常(1.9%)。而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患者IgH基因重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gH基因重排在B-ALL中有较高的发生率。FISH技术以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提高IgH基因重排的检出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PCR方法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重链基因进行扩增。发现急、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慢粒急淋变的Ig重链基因重排出现异常。有的患者出现两种基因扩增产物。即使在骨髓抑制期和完全缓解期白血病细胞少于4%时,也可以检出异常重排的Ig重链基因。本研究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CR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细胞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脑脊液中白血病淋巴细胞的IgH和TCRγ基因重排。结果:确诊组15例脊液标本用PCR均检测到基因重排,检出率为100%,未确诊组10例脑脊液标本中有4例PCR检测出重排基因,该4例患者临床上均尚出现脑膜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结论:PCR检测脑脊液中白血病淋巴细胞基因重排有利于CNLL的早期诊断,尤其是脑脊液中微小病变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IgH基因和TCR基因重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或巢式PCR方法对71例未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骨髓样本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和T细胞受体基因(TCR)进行了克隆性重排检测,结果显示在52例B系ALL及19例T系ALL中分别存在82.7%(43例)和15.8%(3例)的IgHCDRⅢ区域重排,而TCRVδ2Dδ3基因重排见于32.7%的B系ALL(17例)和63.2%的T系ALL(12例),二种基因重排在儿童ALL的覆盖面达到88.7%(63例),此结果提示IgHCDRⅢ和TCRVδ2Dδ3基因可作为监测儿童ALL的标志基因;采有相同方法对完全缓解期患儿的67份脑脊液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9例存在IgHCDRⅢ基因重排,4例存在TCRVδ2Dδ3基因重排(与骨髓标本重排类型一致),提示采用PCR技术对ALL患儿CSF标本进行IgH和Vδ2Dδ3基因重排的检测对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具有较大价值;采用有限稀释法对完全缓解期的儿童ALL病例骨髓样本进行上述二种基因重排的定量分析,结果提示对儿童ALL进行微小残留病(MRD)的持续追踪监测可指导化疗方法的选择,观察治疗效果并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8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则基因重排结果66.7%(4/6)老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40.9%(9/2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存在IgH基因重排:IgH基因重排阳性老年人ANLL治疗缓解率(22.2%)显著低于IgH基因重排阴性老年人ANLL(66.7%)(P<0.05)。结论应用PCR技术检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基因重排可帮助了解老年人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此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一种敏感、特异而又快捷的方法检测外套细胞淋巴瘤中bcl-1/IgH基因重组,并分析bcl-1/IgH基因重排产物的序列,以了解bcl-1/IgH基因重排发生的确切机理。方法:对28例经临床确诊的外套细胞淋巴瘤的新鲜冰冻组织,通过半巢式PCR检测bcl-1/IgG基因重排,并对bcl-1/IgH基因重排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通过半巢式PCR测到有bcl-1/IgH基因重排者计17/28例。而采用一步法PCR仅9例有此基因重排,两者相比,差异显著(x^2=4.59,P<0.05)。对bcl-1/IgH基因重排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后发现,bcl-1/IgH基因重排产物为74-162bp大小,融合基因连接区为6-24bp大小。在断裂点集中的65bp范围内,找到10个不同的断裂点,其中5个未见文献报道。对JH基因序列的分析,发现bcl-1/IgH基因重排时,JH1,JH3,JH4,JH5和JH6都可能参与重排,其中,以JH4多见,而JH2则没有涉及。结论:该半巢式PCR方法是检测外套细胞淋巴瘤中bcl-1/IgH基因重排的一种敏感 而特异的方法,对外套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明确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对bcl-1/IgH基因重排的序列分析,则将为外套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间接免疫酶标法检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单)、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淋)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的运铁蛋白受体(TR)。47例患者中43例阳性,4例阴性;而48例正常血象者及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的TR均为阴性。表明白血病细胞表面TR增加。用此法检测2例白血病及5例正常骨髓片TR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与形态检查幼稚细胞总数的百分率基本相符,而1例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及1例急淋骨髓片TR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幼稚细胞,提示白血病细胞TR表达可能较早于形态变异。  相似文献   

16.
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用于诊断B细胞淋巴瘤微小病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B-NHL)外周血及骨髓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对微小病灶(M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IgH、bcl-2/IgH(包括MBR及MCR)基因重排,对42例治疗前B-NHL患者外周血及骨髓同时进行MD检测,对照组为25例非B-NHL。用IgH基因重排阳性的淋巴瘤CA46细胞株作系列稀释法实验,判断以IgH为分子标志检测外周血及骨髓MD实验的灵敏度。结果淋巴瘤CA46细胞株系列稀释法实验显示:以IgH基因重排为分子标志检测MD敏感性为10^-2 。42例B-NHL外周血中IgH检出率19%(8/42),bcl-2/IgH检出率为33.3%(14/42)。对42例B-NHL同时进行的骨髓MD检测中,IgH检出率为28.6%(12/42),bcl-2/IgH MBR检出率为45.2%(19/42)。外周血及骨髓中T细胞淋巴瘤及其他淋巴瘤3种指标检测均为阴性。IgH、bcl-2/IgH MBR、bcl-2/IgH MCR3个指标各自在骨髓中检出率与外周血中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虽然bcl-2/IgH MBR检出率在外周血与骨髓中滤泡性淋巴瘤(FCL)组均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时进行的外周血及骨髓检测中,12例骨髓IgH阳性中有8例外周血检测亦为阳性,19例骨髓bcl-2/IgH MBR阳性中有13例外周血检测为阳性,但1例FCL骨髓检测阴性外周血检测为阳性。结论检测外周血bcl-2/IgH MBR可作为诊断B-NHL MD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多免疫球蛋白、血清自由轻链检测值及比率改变和遗传学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意义.方法 对11例初诊MM骨髓标本进行染色体R显带分析,以一组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进行检测:1q21、RB1、P53、D13S319、IgH.以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K、λ轻链值.结果 1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染色体核型10例正常,1例为52XY,+2,+3,+4,+5,+6,+18.FISH检测9例异常,2例正常.检出1种异常2例(例5、例7),IgH重排.2种异常2例(例1、例10),IgH重排、1q21扩增或RB1、D13S319缺失.3种异常2例(例9、例11),RBI、D13S319缺失和IgH重排或1q21扩增.4种异常2例(例3、6),IgH重排,1q21扩增,RB1、D13S319缺失.5种异常1例(例2).以IgH重排最多,7例,且基因断裂后信号点类型多样.RB1、D13S319缺失次之,6例.1q21扩增5例,P53缺失最少见,例2检测到P53扩增.5例血清IgG升高,3例K型,2例λ型.6例血清IgA升高,5例K型,1例λ型.11例MM患者K/λ比率在K组明显升高,在λ组显著降低.结论 血清自由轻链及其比率测定结合染色体核型和FISH分析,在MM诊断及治疗监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克隆的免疫球蛋白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朱平  刘继华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7):1057-1061
目的 比较人类胚胎发育期的淋巴细胞克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确定与白血病恶性克隆有关的基因特征。方法 利用IgH可变区各个基因家族(VH1-VH6)和结合区(J)的特异序列做引物,RT-PCR扩增IgH重排的CDR3区基因,然后用变性胶长电脉的方法,获得不同发育期胚胎的肝,脾,胸腺和骨髓B细胞克隆的基因指纹图谱,同样也获得15例ALL和1例MMB细胞基因指纹图谱,测序对比分析ALL及MM病人恶性细胞IgH基因的序列特征。结果 以IgH VH1-VH6基因家族为标志的各个B细胞克隆出现有一定规律。肝脏VH6基因是占优势的家族,而脾脏中VH3为优势家族,骨髓更多利用的也是VH3。ALL9/15例表现为B淋巴细胞单克隆的增生,3例属VH1族,3例属VH6家族,2例同时有VH3和VH4家族基因。患者其他基因家族表现为正常的均匀分布的梯度状的多克隆谱系或者受到抑制。1例ALL的VH1、VH3和VH6家族呈寡克隆现象。6例ALL呈正常的多克隆分布。克隆并测序分析1例ALL单克隆VH3序列,发现与胚胎13周的序列相似并具胚胎期特点。1例成人MM的IgH序列特点则完全不同,出现体细胞基因的高突变。结论 ALL的IgH基因重排可以有不同的VH1,VH3,VH4,VH6重排的克隆类型;儿童白血病发病可能与外来抗原刺激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经承学  谢湘芝 《广西医学》2002,24(2):153-155
目的:应用原位PCR技术检测B细胞系恶性淋巴瘤。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第三互补决定区(CDR-Ⅲ)的引物,dig-11-dUTP标记物,应用直接原位PCR技术检测Ⅲ-Ⅳ级恶性淋巴瘤的间期淋巴细胞,结果:在初诊的15例恶性淋巴瘤患中,12例检测到IgH基因重排;4例临床表现呈现淋巴瘤性白血病患,治疗后骨髓完全缓解,2例间期细胞原位PCR仍显示有IgH基因重排,6个月复发,结论:间期细胞原位PCR技术能敏感、准确地检测Ⅲ级以上的恶性淋巴瘤,并帮助预测复发,为一有效的基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检测B细胞肿瘤患者血浆DNA 标本IgH基因重排对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83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共110份血浆标本,提取血浆游离DNA,PCR检测IgH基因重排。结果:63例初发B细胞肿瘤患者IgH基因重排检测阳性率为77.8%,而缓解病例的阳性率为27.6%,初发患者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缓解病例(P < 0.01)。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及健康人均呈阴性结果。IgH基因重排检测阳性率与B-NHL和MM的分期、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无关(P > 0.05)。追踪检测16例患者显示12例初发检测阳性者治疗缓解后转为阴性,其中3例缓解后6~9月检测血浆IgH基因重排再次转为阳性,随后此3例患者均出现临床复发,检测转阳较临床复发提前1~4月。1例在初诊和完全缓解期间检测均为阳性ALL患者,经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转为阴性;3例检测始终阳性的患者疗效不佳,始终未获缓解。结论:初治B细胞肿瘤患者血浆游离DNA中检测IgH基因重排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取材简便,有望用于B细胞肿瘤辅助诊断,追踪检测还有助于判断预后。 【关键词】 B细胞,肿瘤; 血浆,DNA; 免疫球蛋白, 重链;基因重排; P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