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15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中重度),经内科积极保守治疗1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4例。结果:11例内科保守治疗者,术后1.6年~5.4年后因顽固性右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死亡5例,病死率45%,4例外科手术治疗(2例成形,2例三尖瓣机械瓣替换)无手术死亡,随访0.6年~1.2年,均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多次复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微量)2例。结论:二尖瓣置换术远期三尖瓣返流的产生与可逆的右心损害或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有关。对于三尖瓣返流伴有临床症状,左心功能基本正常,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者,行三尖瓣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1例Ebstein心脏畸形12次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体外循环下手术行房化心室折叠11例,部分三尖瓣成形9例,三尖瓣替换3例,闭合房缺或卵圆孔未闭6例,部分右房壁切除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0.5-10年,无死亡,心功能I级10例。Ⅳ级1例,为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三尖瓣替换,恢复良好,心功能Ⅱ级。结论:Ebstein心脏畸形患者应当尽早接受手术治疗,矫正心脏畸形要彻底,积极防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三尖瓣下移畸形二次手术治疗(附1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三尖瓣下移畸形再次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三尖瓣下移畸形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3~54岁,平均23岁,所有患者均有劳累后气促、心悸等症状,其中活动后口唇青紫2例.第一次手术行三尖瓣悬吊并房化心室横向折叠14例,三尖瓣环缩同时修补房间隔缺损2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1例.再次手术时间距第一次手术时间1~20年,平均8年,术前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11例.再次手术行解剖矫治8例,三尖瓣机械瓣替换7例,三尖瓣成形2例(其中交界环缩1例,人工腱索 三尖瓣环环缩1例),所有手术均在体外循环直视下进行,体外循环时间70~287(89.35±11.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111(64±8.6)min.术前及术后常规行食管超声检查.结果 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年,在解剖矫治及三尖瓣环环缩成形的10例患者中,三尖瓣无反流9例,轻度反流1例.所有患者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三尖瓣下移畸形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部分仍可施行三尖瓣成形术,如果三尖瓣病变严重,无法行解剖矫治,应选择三尖瓣替换手术.  相似文献   

4.
谢霆  刘聪 《放射学实践》2016,(8):786-788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声资料,术后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51±1.82)年.超声检查测量每例患者术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三尖瓣瓣环直径和三尖瓣返流面积、以及术后三尖瓣返流面积,并相应的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关系.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在二尖瓣置换术后130例患者的二尖瓣功能均良好,但33例患者的三尖辩返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术前有左心功能下降者25例,右房增大27例,右室增大26例,左房增大15例,左室增大27例,肺动脉压增高27例,三尖瓣环扩大28例.卡方检验显示术前左心室内径与术后三尖辩返流加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其它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左心功能下降、右心室、右心房和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升高、三尖瓣瓣环增大可能是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三尖瓣返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术中有必要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5.
儿童瓣膜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87例儿童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其中男58例,女29例,年龄4-14(平均10.2)岁,其中二尖瓣置换36例,主动脉瓣置换1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6例,主动脉瓣成形13例,二尖瓣成形19例。所用心脏瓣膜均为机械瓣。同期处理三尖瓣关闭不全41例,室间隔缺损23例,房间隔缺损9例,佛氏窦瘤破裂8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7例,呼吸衰竭3例,心律失常5例。早期死亡4例,病死率4.60%。随访0.5-14.5(平均6.51)年,晚期死亡3例,病死率3.61%。儿童瓣膜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时,首先应尽量选择瓣膜成形术;对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者,瓣膜尽量选用成人型号,术后常规行华法林抗凝治疗,并要重视对患儿术后风湿活动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004-04~2008-09,冠脉搭桥同期外科治疗IMR 21例,其中中度反流17例,重度反流4例。二尖瓣成形术6例,其中使用人工瓣环4例。瓣膜置换术15例,其中双叶机械瓣8例、生物瓣7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17例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远期死亡1例,生存者远期心功能l~Ⅱ级者16例,Ⅲ级者1例。术后超声复查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瓣膜功能良好。结论:中度和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在作冠脉搭桥术时应同时手术处理病变的瓣膜,术后效果满意。而手术矫治的方法应根据瓣膜的病理改变和手术者的经验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oop或loop in loop技术腱索重建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收治的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58.15±4.2)岁,SBE前叶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1例,心脏占位累及前叶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1例,单纯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4例,腱索延长导致关闭不全2例。术前超声心动图(TEE)显示:根据Carpentier标准,前叶脱垂5例,后叶脱垂1例,前叶合并后叶脱垂2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5例,中到重度关闭不全2例,中度关闭不全1例。术前射血分数(EF)平均(58.83%±2.9%),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平均(52.9±1.5)mm,左心房直径(LAD)平均(50.6±1.7)mm。所有患者均经胸正中切口,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23±11.7)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06±9.5)min。4例患者置入Duran成形环,4例患者置入Edwards PhysioⅡ成形环,7例患者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例患者同时行三尖瓣置换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术后无患者死亡,无恶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TEE显示,微量反流6例,未见反流2例。术后EF平均(58.13%±2.9%),未见明显改变。LVDD平均(46.7±1.5)mm,LAD平均(42.9±1.1)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1~3个月,均为微量反流。结论 loop或loop in loop技术腱索重建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脱垂近、中期效果确切。loop技术虽然可以比较容易锚定瓣叶的脱垂区域,但是一旦长度不合适,很难拆除,相比而言,loop in loop技术可以在术中非常容易地调整人工腱索的长度。因此,loop in loop技术比loop技术更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GK型双叶式人工心脏瓣膜(GK双叶瓣)植入人体后的临床疗效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例病人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其中二尖瓣替换(MVR)14例,主动脉瓣替换(AVR)4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MVR AVR)2例。术后定期随访和检查是否有瓣膜相关的并发症。结果全组无死亡。无并发症,长期生存已1年至2年半。术后病人心功能均已从Ⅲ~Ⅳ级转为Ⅰ~Ⅱ级,血流动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生活质量改善。结论GK双叶瓣初步临床应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其近期随访结果未发现与瓣膜有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Ebstein畸形纠治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4例Ebstein心脏畸形患者15次手术后的监护体会。方法 男9例,女5例。年龄5~40岁,平均13岁。体外循环下行房化心室折叠14例,部分三尖瓣成形11例,三尖瓣替换4例,闭合房缺或卵圆孔未闭9例,部分右房壁切除4例。结果 死亡1例,病死率为15%。13例随访0.5~10年,无远期死亡。心功能Ⅰ级12例,Ⅳ级1例,为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三尖瓣替换,恢复良好,心功能Ⅱ级。结论 由于个体解剖特点和选择术式的不同,针对性的加强围术期监护,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4月-2004年12月,同期治疗57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平均年龄60岁(42~78岁);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37例,Ⅳ级11例;二尖瓣病变37例,主动脉瓣病变11例,联合瓣膜病变9例;均伴有单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停跳后先做静脉桥的远端吻合,然后处理瓣膜。心脏复苏后在升主动脉开放前完成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的吻合。乳内动脉的吻合在瓣膜置换或成形后心脏复苏前完成。本组行二尖瓣成形8例,行二尖瓣置换29例,行主动脉瓣置换11例,行双瓣置换9例(其中39例为机械瓣置换,10例为进口生物瓣置换)。冠脉搭桥1~5支,平均2.7支/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为1.75%,其余患者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7年,无死亡,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心功能Ⅰ级45例,Ⅱ级11例。结论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术和心脏瓣膜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因瓣周漏(PVL)行再次心脏手术的患者的疗效及中远期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15年10月因人工瓣膜瓣周漏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15~67(55.4±11.6)岁.28例患者中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1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瓣周漏4例,双瓣置换合并左室隧道内隔膜切除术后双瓣瓣周漏1例,法洛三联症根治合并三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瓣周漏1例.其中2例起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再次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1例、Ⅲ级10例、Ⅳ级7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分别死于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衰竭.术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再次开胸2例,少量瓣周漏复发1例.26例出院患者中22例获随访,随访率84.6%,随访时间12~219个月,平均76.2个月.1例于术后31个月死于重症胰腺炎;1例术后7个月再次出现瓣周漏复发,目前心功能Ⅲ级;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心功能Ⅱ级.结论 对于超声诊断明确的中重度瓣周漏患者积极行外科手术是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创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4例心脏瓣膜创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二尖瓣前叶乳头肌断裂伴瓣叶穿孔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瓣穿孔伴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前叶撕裂1例,用自体心包做瓣叶修补术及三尖瓣环De Vega 成形术。三尖瓣隔瓣腱索断裂伴创伤性室缺1例,行三尖瓣修复成形术及室缺修补术,4例患者手术疗效满意。结论:心脏瓣膜创伤应尽早进行瓣膜置换术或瓣膜修复成形术,能取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复发性心脏瓣膜病行多次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5年6月行3次或以上瓣膜手术的28例复发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5.6±6.5(44~67)岁,均有2次或以上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或成形手术史,均行再次心脏瓣膜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18例,三尖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在中低温心脏停搏下进行,均同期行三尖瓣成形;三尖瓣置换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10例采用股动静脉结合上腔静脉插管,其余18例均常规行动静脉插管.对心脏停搏患者采用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进行心肌保护.结果 全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65~300min,平均125min;18例二尖瓣置换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55~107min,平均80min.全组死亡2例,死因均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3例,严重低心排综合征2例,因纵隔出血行二次开胸探查止血2例,重症感染性休克1例.随访6~36个月,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置入瓣膜未发现异常.结论 复发性心脏瓣膜病行3次或以上瓣膜手术虽然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但只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采用正确的手术技术及妥善的围术期处理,仍然能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1994 - 0 6~ 2 0 0 0 - 12 ,我们共为 4 6例病人施行了二尖瓣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 ,无 1例死亡。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9例 ,女 2 7例 ;年龄 12~ 5 8岁 ,平均 34岁。风湿性心脏病 4 0例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 ,先心室缺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 1例 ,单纯细菌性心内膜炎致二尖瓣损害4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 2例 ,1例合并瓣下心肌脓肿。单纯二尖瓣狭窄 (MS) 9例 ,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 (MI) 12例 ,MI+MS 2 5例 ,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32例 ,合并巨大左房 7例 ,二尖瓣分离术后再次换瓣术 2例 ,病程 1月~ 30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35~69(49.2±7.9)岁。超声心动图提示有赘生物或瓣膜穿孔49例,其中二尖瓣15例,主动脉瓣2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11例,同时累及三尖瓣3例、肺动脉瓣1例。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原发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畸形矫治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全程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手术前死亡2例,均因赘生物脱落而导致脑栓塞继而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其余5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患者无一例死亡,术后均治愈出院,随访49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均无感染复发,术后1年心功能恢复NYHA分级Ⅰ~Ⅱ级。结论心内已有赘生物形成的心内膜炎患者早期行外科手术能降低病死率,确切的外科治疗和良好的围术期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1978年11月至1981年5月,应用异种(猪)主动脉瓣更换二尖瓣35例,除2例采用Hancock瓣外,其余均应用自制的生物心脏瓣膜。男13例、女22例,年龄17~46岁,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全组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16例,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者1例,并慢性心房纤颇者19例,心胸比例0.52~0.79。心功Ⅲ级者26例,Ⅳ级者9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同期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成形术(MVP)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同期行OPCABG和MVP术的CA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CAD患者32例,每例患者平均移植血管3.69根;单纯人工瓣环成形26例,后叶矩形切除4例,腱索置换2例。住院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0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6~30个月;生存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6例,Ⅱ级4例;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微量反流8例,少量反流20例,中量反流2例;随访全部患者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及二尖瓣反流面积等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冠心病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并存患者,同期行OPCABG和MVP术疗效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告近20年间共应用402枚GK-2型侧倾式碟瓣行瓣膜替换术301例患者的效果。方法男性113例,女性188例。年龄1.6~68(37.59±10.23)岁。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193例,Ⅳ87例。术式为二尖瓣置换(MVR)183例(60.80%),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DVR)92例(30.56%),主动脉瓣置换(AVR)21例(6.98%),三尖瓣置换(TVR)5例(1.66%)。术后48h胸腔引流管拔出后给予口服华法令或新抗凝片,凝血酶元时间维持在正常的1.5~2倍(PTR)。本组共使用GK-2型二尖瓣290枚,主动脉瓣112枚(其中自行设计的波浪缝合缘主动脉瓣51枚)。结果早期死亡10例,死亡率为3.32%(10/301)。术后早期无瓣周漏、机械瓣故障等瓣膜相关死亡。对生存的291例随访31d至20年,平均随访10.48±4.35年。所有受访者死亡17例。术后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多数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经20年的临床应用和术后随访观察,该型瓣膜具有多项优点,临床应用可靠,促进了国产瓣膜在治疗瓣膜病中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9.
老年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 40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病例 ,年龄 (6 4.5 6± 3.5 1)岁。其中 2例置换生物瓣 ,其余均置换机械瓣。行二尖瓣置换术 14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0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13例 ,改良Bentall手术 3例。术前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7例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死亡 2例 ,其中 1例术后早期死于重度低心排 ,1例术后 8个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1例术后第 18天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安装永久起搏器 ;其余患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 4个月~ 7年 ,共随访 33例 ,随访率 80 .2 5 % ,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无远期死亡。结果提示 :①本组老年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 ,近、远期效果良好 ,单一的老龄因素已不应视为瓣膜替换术的禁忌证 ;②老年性瓣膜病患者术前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对于合并冠状动脉狭窄者 ,积极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③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储备减退 ,术后易并发多器官衰竭 ,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术后顺利恢复的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房室瓣反流程度与经胸房缺堵闭术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1年3月我科经胸微创房缺堵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全者43例,40例在食道超声、2例在经胸超声辅助下行房缺堵闭术。术后心脏超声随访,观察心脏各指标的变化,房室瓣反流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41例成功,1例术中改为右侧开胸小切口体外循环下房缺修补术,1例术中并发心跳骤停;1例术后并发肾衰,12例术后即时有少量残余漏,1个月后超声复查消失,手术成功率95.3%。术后超声随访显示:右室、右房直径较前缩小;左室直径较前增大;室间隔厚度、二尖瓣血流速度、主动脉瓣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肺动脉瓣血流速度明显降低;二尖瓣反流程度在封堵术后加重,而三尖瓣的反流程度无明显改变;无瓣膜反流或合并二尖瓣轻度反流及三尖瓣中度以下反流的患者,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合并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或三尖瓣重度反流的患者,封堵后可见严重的并发症,残余漏的发生几率也较大。结论在无瓣膜反流或合并二尖瓣轻度反流或三尖瓣中度以下反流的患者中,经胸房缺堵闭术安全有效;而在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或三尖瓣重度反流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严重罕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