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动态增强 MRI 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孤立性肺结节,并探讨该方法在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8月-2014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动态增强 MRI 扫描的孤立性肺结节的患者47例(其中恶性结节31例,良性结节16例)。先行全肺常规平扫,然后利用三维快速容积扫描技术(LAVA)对病灶和纵隔进行灌注扫描,测量注药前和注药后15期病灶的信号强度,拟合得到时间-信号曲线(T-SI 曲线),计算注药后第1、2、4min 信号增强比(SI1%、SI2%、SI4%)和最大信号增强比(MER),达到峰值信号的时间(Tmax),最大上升斜率(SS)以及廓清率(wash-out)。结果:恶性结节的平均强化量 ME、SI1%、SI2%、SI4%、MER、SS、Tmax 均与良性结节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 SI1%、SI2%、SI4%、MER、Tmax、SS 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T-SI 曲线可以分为4种类型,恶性结节以 A 型和 B 型为主,占30/31,良性结节主要是 B 型、C 型为主,占12/16,D 型曲线能够确定结节为良性。结论:利用DCE-MRI 可以反映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鉴别恶性病变、良性病变的有潜在前景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关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对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鉴别良、恶性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辅助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呈非肿块样强化的乳腺病变的影像资料,分析病变在DCE-MRI上的特征和定量参数[(病变分布特征、内部强化特点、TIC曲线、最大增强斜率(MSI)]及IVIM-DWI定量参数(f值、D值、D*值)并进行良、恶性组间比较;建立单独应用DCE-MRI及DCE-MRI与IVIM-DWI联合应用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其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病变的分布特征、强化特点及TIC曲线类型在良、恶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SI(恶性组:2.57、1.89;良性组:1.92、1.43)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f值(8.13±2.64)和D*值(6.96±2.89)高于良性组(分别为6.92±2.56和 6.83±2.58),D值低于良性组(恶性组:1.05±0.31;良性组:1.27±0.26),其中D*和D值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回归模型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4%、68.42%、81.13%、79.49%、80.75%及91.18%、73.68%、84.91%、83.35%、85.24%。结论:IVIM-DWI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方法能提高DCE-MRI检查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尤其是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肺结节的影像诊断研究多集中在动态增强扫描上。MRI动态增强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理论依据充足,动态增强和灌注扫描技术条件成熟,根据MRI动态增强曲线参数(最大强化率、强化斜率、达峰时间、廓清率、强化曲线类型)及强化模式可以对良恶性肺结节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DTI联合检查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前列腺MRI扫描的50例泌尿外科患者,共发现59个结节,其中前列腺癌(PCa)结节20个(PCa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结节39个(BPH组),均行T2WI、DCE及DTI扫描,观察检查结果。结果:PCa组的ADC值显著低于BPH组,各向异性分数值均显著高于BPH组(均P<0.05),2组峰值时间值及曲线斜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I、DCE及两者联合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均>80%,DCE扫描的敏感度较低,3种诊断技术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联合诊断最大。结论:DTI与DCE联合检查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9例(41个病灶),常规MR平扫后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序列进行DCE-MRI,获得时间-信号曲线(TIC),计算峰值时间(Tpeak)、斜率(Slope)、最大强化率(ER)、最大信号强度(SImax)及清除率(WR320s)等参数.采用SPSS 15.0软件对良、恶性结节组的动态增强参数Tpeak、SImax、Slope、ER及WR320s进行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Tpeak及WR320s在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35,0.000),良性结节的Tpeak短于恶性而WR320s大于恶性.Tmax、Slope及ER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5,0.40,0.81).所有甲状腺癌均表现为Ⅱ型(4/15)或Ⅲ型(11/15)曲线,甲状腺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Ⅳ型曲线(15/26).以Ⅱ型及Ⅲ型动态曲线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标准,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4.6%、90.2%、78.9%、100%.结论 DCE-MRI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TIC可直观地反映良恶性结节血流动力学差异,以Ⅱ型及Ⅲ型曲线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标准可获得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颈部相控阵线圈对46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MRI平扫、动态增强MRI检查,其中26例为恶性病变,20例为良性病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分析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MRI征象,计算病灶峰值增强率Emax,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并根据病变最高强化区ROI测量值,绘制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Time曲线)。结果:良性淋巴结多为椭圆形,淋巴结周围水肿,脂肪边缘模糊,与周围软组织界限不清,动态强化参数Emax为(168.23±117.89)%,Tmax为(70.17±8.75)s,Slopemax为(2.96±2.03)%/s;而恶性淋巴结则呈类圆形或球形,轮廓较清晰,动态强化参数Emax为(192.74±106.84)%,Tmax为(61.92±21.37)s,Slopemax为(3.37±1.83)%/s。良、恶性淋巴结病变动态增强MRI的峰值增强率Emax、峰值时间Tmax及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良性淋巴结病变多表现为Ⅰ型,而恶性淋巴结病变多为Ⅲ型,Ⅱ型曲线均可见于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病变。结论:淋巴结MRI可提供病灶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良、恶性淋巴结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采用自由呼吸Star-VIBE动态增强MRI的血流动力学渗透性参数联合DWI序列评价孤立性肺结节(SPN),并探讨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肺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17年7月-2018年10月行MRI常规平扫、DWI和动态增强MRI的SPN病例56例,其中恶性结节32例,良性结节24例。测量结节的MRI平扫信号强度,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及ADC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序列信号强度、DCE-MRI定量参数、ADC值在良恶性两组间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测量参数的诊断效能,并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比较。结果:恶性组Ktrans、Kep值高于良性组,恶性组ADC值小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腺癌Ktrans值高于肺鳞癌及肺小细胞癌,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值在非小细胞癌与小细胞癌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和肺鳞癌的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ADC值1.12×10-3mm2/s为阈值,诊断良恶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3%和84.4%,联合ADC值和Ktrans值诊断良恶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3%和84%。Ktrans和Ve取0.12/min和0.25时,AUC为0.830和0.867,区分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8.9%和78.7%,特异度分别为80%和80%。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和ADC值是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和区分不同病理类型的重要定量参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MRI各常用扫描序列在乳腺小肿块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检查并经组织学病理证实的肿块型乳腺病灶132个,肿块最大径均≤2cm。分析病灶MR T_1WI、T_2WI、DWI信号特点及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包括病灶的形状、边缘、内部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按最新版BI-RADS分类进行评估,探讨MRI在乳腺小肿块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乳腺132个病灶中83个恶性,49个良性。良恶性病变的T_1WI、T_2WI、DWI信号特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CE-MRI良、恶性病变的形状(圆形或卵圆形、不规则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61),边缘特征(清晰、不规则、毛刺)、内部强化特征(均匀、不均匀、环形、内部暗分隔)及TIC曲线类型(流入型、平台型、流出型)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MRI诊断乳腺小肿块病变的确诊率为92.42%,假阳性率为8.16%、假阴性率为7.23%。结论准确分析病变的DCE-MRI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能明显提高乳腺小肿块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及定性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乳腺MRI动态增强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铁桥  丁宝芝  桑春玉  张超   《放射学实践》2009,24(2):170-174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8例乳腺良性病变、16例恶性肿瘤及2例交界性病变患者行DCEMRI检查(平均年龄51.7岁)。对病变的边缘、形态、有无播散征、时间信号曲线、最大增强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和信号增强幅度(SEE)等7项指标进行了良恶性组比较。结果:除了MSI以外,其余6项指标在良恶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用病变形态、时间信号曲线及SEE等五项指标对36例乳腺病变综合评分结果显示:综合评分对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8%、83.3%及88.2%。结论:结合DCE~MRI的病变形态学改变及动态增强表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MR动态增强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42例孤立性肺结节行MR动态增强 ,绘制MR动态增强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 ,测量病灶的强化峰值 (PH)、强化斜率 (SS)、最大强化率 (Emax)。结果 恶性结节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的PH、SS、Emax均相差显著 (Ρ <0 .0 0 1)。以最大强化值 (PH) 3 0 0信号强度值 (SI)作为判定良恶性结节的阈值 ,可获得 96% (2 5 / 2 6)的敏感度 ,75 % (12 / 16)的特异度 ,88% (3 7/ 42 )的准确率。结论 MR动态增强能反映良恶性结节的血供信息及差异 ,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分析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征象。包括形态学、内部信号及其动态增强特征等,计算病灶峰值增强率Emax,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 max,并根据病变最高强化区ROI测量值,绘制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147例患者共计病灶152个。其中恶性87个,良性65个。分析比较病变的形态学及动态增强表现,发现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整,无毛刺、边界多清晰,强化均匀或伴有内部分隔等,动态强化参数Emax多大于90%,Tmax多大于240s。Slopemax。多大于3%/s;恶性病变则多为不规则形。边缘可伴毛刺,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强化不均匀,病灶常呈环形强化,导管样强化,Emax多大于90%,Tmax多大于240s。而Slopemax多大于3%/s。时间-信号曲线类型恶性病变多表现为Ⅱ或Ⅲ型,良性病变则多为Ⅰ或Ⅳ型。结论:乳腺MRI不仅提供了病灶丰富的形态学信息,而且还通过动态增强进一步揭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从而有助于对乳腺病变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更有效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成像在诊断良恶性骨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骨病患者(良性14例,恶性22例)行DCE-MRI检查。于动态增强图像上测量信号增强幅度(SEE)、早期动态增强斜率值(Slope值)、向心性增强率(DER),判断TIC曲线类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选择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阈值,计算各参数对病变潜在恶性估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①36例病例中,恶性病变组共22例,均为Ⅲ型(100%);良性病变组共14例,呈Ⅲ型者2例(14.29%),呈Ⅱ型者5例(35.71%),Ⅰ型者7例(50%)。若以Ⅲ型为恶性病变,Ⅰ、Ⅱ型均视为良性病变为诊断标准,则TIC类型对病变潜在恶性评估的准确度为94.3%;②良恶性两组间SEE、Slope值、DER分别为227.96±172.08、325.6±125.86(P0.05);(0.97±0.67)%/s、(2.53±0.91)%/s(P0.05);0.2043±0.0487、0.2267±0.0402(P0.05)。Slope值对病变潜在恶性估计的准确度为91.4%。结论:DCE-MRI可以反应病变组织的血管化与灌注,有助于鉴别骨骼系统病变的良恶性,且以TIC类型准确度最高,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孤立肺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单纯从CT形态学特征来鉴别结节的良恶性有时很困难,增强有助于鉴别诊断。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发现了恶性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他们比较了不同性质结节的强化值、结节一动脉强化值比和灌注值等参数,发现恶性和活动性炎性肺结节的上述参数都比良性结节高,其中灌注量最明显;恶性与活动性炎性肺结节的上述参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术前行双乳MRI检查。分析病灶的形状、边界、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率(EER)、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参照Fischer评分标准对影像表现进行评分,根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第5版(BI-RADS)进行分类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DCE-MRI、DWI、DCE联合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122例中恶性80例,良性42例。DCE-MRI诊断敏感度为87.5%,特异度87.5%,符合率86.9%。以恶性病变ADC值的95%可信区间上限1.225×10-3mm2/s作为鉴别诊断阈值,敏感度为85.7%,特异度78.9%,符合率83.6%。DCE联合DWI的诊断敏感度达93.8%,特异度90.5%,符合率92.6%。DCE联合DW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0.915)高于单独诊断(0.866,0.855)。结论:DCE-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较高,DWI可提供辅助诊断信息,DCE与DWI联合诊断能明显提高对乳腺病变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程娟娟 《放射学实践》2007,22(3):222-222
目的:评估多层MR T2WI灌注成像在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39例骨肿瘤患者行MR T2WI灌注成像,其中组织学证实良性21例,恶性18例。时间强度曲线(TIC)分4型,分别比较良恶性病变的首过时间和最大斜率的信号衰减。结果:在良恶性病变中,首过时间和最大斜率的信号衰减有明显不同。TIC曲线分为4型。恶性组的曲线分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中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15例,放疗后纤维化患者20例,均行三维容积内插法MRI扫描,获取病变区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并分析以下指标:MRI信号值(MRI值)、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最大对比增强率的时间(Tmax)。每例患者均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TIC类型:复发组中Ⅱ型(速升-平台型)12例,Ⅲ型(速升-缓降型)3例;纤维化组中I型(速升-缓升型)6例,Ⅱ型3例,Ⅳ型(缓升型)11例。在15~210S各时间点,复发组病灶的MRI值明显高于纤维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172~370.347,P〈O.001);而在0S时,两组的M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96,P-0.263)。复发组的MCER为13.64±0.52,明显高于纤维化组(6.50±1.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303,P〈0.001)。复发组Tmax明显早于纤维化组。结论:应用MRI动态增强技术分析MRI值、MCER指标可以鉴别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CT直方图分析对肺良恶性纯磨玻璃结节(pGGO)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52例pGGO的CT平扫图像,其中恶性28例,良性24例。选取横轴面图像中结节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避开血管、支气管)生成结节的CT像素直方图。比较良恶性组间直方图参数及直方图分布特点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pGGO恶变的最佳预测指标及阈值。结果:良、恶性组的直方图参数中跨度分别为(590.3±141.5)和(907.2±298.0)HU,最大CT值分别为(-333.5±140.4)和(-105.1±244.4)HU,峰度对应CT值分别为(-675.1±145.3)和(-468.4±187.0)HU,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pGGO的直方图主要表现为“速升缓降”型,恶性pGGO主要表现为“缓升速降”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良恶性pGGO的峰度值临界值为-553HU,相应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3%和87.5%。结论:基于像素的CT直方图分析技术可为肺良恶性pGGO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灰阶超声影像检查共发现病灶61个,并经穿刺活检或甲状腺结节手术病理检查证实33个恶性病变和28个良性病变,总结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的灰阶超声影像图像、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参数及清除相曲线特征,分析灰阶超声影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图像以整体弥漫性增强为主要特点,良性病变以周边环形增强为主要特点,两者图像特征有显著性差异,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中央上升支斜率(AS)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周边,始-峰时间差(△T)明显低于良性病变周边,两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清除相曲线多呈不规则多相形态,良性病变多呈规则单相形态,两种病变灰阶超声影像清除相曲线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操作安全无创、特异度好,对于甲状腺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动态增强MRI对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动态增强MRI对软组织肿块和肿瘤样病变的良、恶性的鉴别价值。方法 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恶性肿瘤11例,良性肿块19例。将感兴趣区(ROI)的信号强度绘制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分别计算其0.5min斜率值。结果 30例软组织肿块的TIC分为3型,12例表现为I型曲线,其中10例为恶性肿瘤,2例为良性肿瘤;12例表现为Ⅱ型曲线,其中11例为良性肿块,1例为恶性肿瘤;6例表现为Ⅲ型曲线,均为良性肿块。11例恶性肿瘤中,10例病变的0.5min斜率值大于0.0057;19例良性肿块中,17例0.5min斜率小于0.0057;良、恶性肿瘤的TIC斜率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病变良、恶性和斜率值有相关性。以0.5min斜率值0.0057作为鉴别肿块良恶性的阈值,判断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9.4%,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94.4%。结论 动态增强MRI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肿瘤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34例孤立性肺结节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进行分析.结果 3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25例,其中腺癌20例,鳞癌4例,小细胞肺癌1例;9例良性病变患者,其中结核瘤7例,错构瘤2例.良、恶性结节患者的平扫CT值比较无明显差异(t =0.69,P>0.05);但是在增强后CT值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节不均匀强化且增强后密度混杂分布和点条状异常强化征象强烈提示恶性病变可能,良性结节增强模式表现多样,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