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肠内营养对外科手术病人血液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肠内营养能否降低外科手术病人血液内毒素水平。将门脉高压症、胰腺癌、胃癌等病人 41例 ,随机分成 EN组和 PN组 ,EN组 2 1例 ,PN组 2 0例。两组年龄分别为 (5 9.6 2± 8.44 )岁和 (6 1.2 0± 8.12 )岁。按 Harris- Benedict公式 ,计算出基础能量需要量 ,每天实际能量供给为 BEE× 1.2 ,非蛋白质热量和氮的比值为 135∶ 1。术后第 1天起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 ,第一天给半量 ,第二天起给全量。肠内营养在手术时经鼻放置鼻肠管 ,或行空肠造口术。将含膳食纤维的液体型肠内营养制剂 (能全力 )均匀、持续滴注 ,速度为 10 0~ 2 0 0m l…  相似文献   

2.
膳食纤维在胃肠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膳食纤维(DF)在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其对腹泻的影响.方法:将32例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分为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FSF组)和不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FFF组),每组16例.于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行肠内营养支持,连续6天.观察病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使用Hart and Dobb腹泻量表记录每天排便情况.术前及肠内营养结束后第2天,空腹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结果:两组病人腹泻评分最高都出现于肠内营养第4天,FSF组平均评分和总腹泻天数均低于FFF组(P<0.05),腹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FSF组腹胀发生率较FFF组高(P<0.05).两组术后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含DF肠内营养,对维持机体重要脏器功能和营养状态与不含DF肠内营养效果相似,但耐受性更好,可缩短肠内营养过程中腹泻天数、降低腹泻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含膳食纤维和中链三酰甘油(MCT)的肠内营养制剂对胃癌手术后病人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0例胃癌病人,使用含膳食纤维和MCT的肠内营养乳剂,于术后48 h开始,行连续7天的肠内营养支持,热量为125.4 kJ/(kg·d).观察并分析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生化指标、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创伤后病人会有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下降,经营养支持后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胃癌手术后病人行含膳食纤维和MCT的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状况,纠正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胃手术后肠内营养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 6 2例行毕氏Ⅰ、Ⅱ式胃切除、全胃切除、近端胃部分切除患者在应用吻合器作胃部手术的同时 ,插入S型肠内营养管 ,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 ,可增加手术安全性 ,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肠内营养管S1型长 12 5cm ,由聚氨脂材料组成 ,内径 3.3mm ,内有金属导丝 ;S2 型管长 110cm ,为内径 3.3cm的硅胶管。肠内营养应用能全力营养液 (荷兰Nutricia)每 5 0 0mL含蛋白质 2 0 g、脂肪19g、碳水化合物 6 1.5 g、膳食纤维 7.5 g、矿物质 3g及各种维生素 ,热卡 1kcal/mL。毕Ⅰ式及近端胃切 31…  相似文献   

5.
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体会(附2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 :将 2 0例胃切除的病人在术后2 4h给予百普素 ,待肛门排气后改为能全力 ,整个过程持续 10天时间。肠内制剂的投入均通过留置于空肠或十二指肠降部的鼻十二指肠 /空肠管。 结果 :术后第 7天均转入正氮平衡 ,前白蛋白 :术前为 (0 .2 2± 0 .0 3) g/ L,术后第7天为 (0 .2 4± 0 .0 4) g/ L;转铁蛋白 :术前为 (2 .13± 0 .33) g/ L,术后第 7天为 (2 .5± 0 .2 5 ) g/ L。血浆蛋白的术前和术后第 7天的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差别。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符合生理要求、简便、经济、实用 ,避免了与胃肠外营养相关的并发症 ,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逐步过渡到含膳食纤维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的"序贯营养支持"疗法是否比单纯采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的"常规营养支持"疗法更有利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方法:将105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序贯营养支持"疗法)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疗法)51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第1、7、14、21、28天时腹胀(与文章里的指标不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生情况及营养状态(要写出指标)。结果:研究组入院第7、14天时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营养评定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第21、28天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患者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逐步过渡到含膳食纤维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的"序贯营养支持"疗法比单纯采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的"常规营养支持"疗法更有利于患者病后第1-2周时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重建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刺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食管重建术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160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均于术中插入十二指肠营养管达十二指肠远端30~40cm,术后第2天开始滴注营养液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术后静脉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0天检测体重、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观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于病人出院后计算总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的体重、白蛋白无明显差异,前白蛋白则存在明显差异;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静脉营养组.结论:对于食管重建术病人,用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能较静脉营养更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术后6小时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目的:评价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鼻十二指肠管和肠内营养输注系统,在病人术后6h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临床表现和测定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其他有关营养状况的指标。 结果:所有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没有出现其他消化道症状和感染性并发症。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在营养前后处于正常范围。病人的体重、血浆蛋白、转铁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术后第7天均有不  相似文献   

9.
全胃切除病人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病人52例,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试验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两组病人均从术后第1天起自营养管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肠内营养制剂.试验组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Stresson,EN组使用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共7d.于术前及术后第1、8天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IgG、IgA、IgM及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两组的IgG、IgM、IgA、CD3、CD4和CD4/CD8均明显回升,并高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肠内早期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胃切除患随机分2组,术后48h内均给于肠外营养支持,48h后I组继续行肠外营养,Ⅱ组改行肠内营养(能全力),连续5天。肠内制剂通过置留于空肠或十二指肠降部的鼻十二指肠/空肠管。结果 术后第7天两组病人体质量(m)、上臂肌围长(AMC)、转铁蛋白(TRF)等较术前明显增加(P均<0.05),但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显性意义;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7天血浆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的值相比差异均无显性意义;Ⅱ组氮平衡比I组恢复快。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能更早恢复氮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富含中链脂肪酸和蛋白的肠内营养(Nutrison MCT)和普通肠内营养混悬液(Nutrison MF)两种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需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MCT组(40例)和MF组(42例)。病人入院后予口服营养制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后自空肠营养管逐步使用肠内营养直至全量肠内营养治疗5 d,5 d后根据个体情况逐步停止肠内营养。测定入院后第2天、术前1天、全量用药5 d后两组病人血浆内毒素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尿液乳果糖与甘露醇(L/M)比值。结果 :两组病人入院后2天和手术前1天相比,血浆内毒素水平、DAO活性和尿L/M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全量用药5天后内毒素水平、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尿L/M比值均较术前降低,且MCT组较MF组降低更明显。结论 :Nutrison MCT相比Nutrison MF可以更早的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2.
肠内营养在食管破裂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尝试解决食管破裂术后病人的营养不良问题,使病人得以顺利康复. 方法:本组病人通过术中留置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谷氨酰胺﹢生长激素,术后肠内营养直至病人可以正常进食.测得术前、术后第1、5、8和12天外周血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含量,结果采用组内比较. 结果:27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转铁蛋白、前清蛋白和清蛋白均于术后第1天明显下降(P<0.05 ),术后第5天恢复至术前水平.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于术后第8天开始明显优于术前水平(P<0.05). 结论:食管破裂病人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降低手术风险,术后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五官科肿瘤病人作喉切术使用肿瘤特异性免疫营养配方肠内营养对患营养、免疫的调理作用。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随机、前瞻、控制、双盲的临床研究。40例手术的五官科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免疫营养组(Supportan n=20),(2)标准营养组(n=20),两组使用等热量的肠内营养管饲,均为连续性鼻胃途径泵辅助喂养。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及喂饲结束当天进行体格检查、询问营养史、人体测量、抽取静脉血作实验室分析检测包括TNFα、IgA及血糖等指标。统计学方法:方差分析,对数转化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手术导致大部分的指标参数发生显变化,且两组的变化接近。本研究中Suportan显示了良好的胃肠道耐受性,并显示出营养和免疫的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穿刺式空肠造口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术中穿刺空肠造口在肝移植受体中的应用 ,以便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 方法 :对 5例有适应证的肝移植病人 ,选用Flocare可裂式空肠穿刺造口管 ,于手术结束前 ,在距Treitz韧带约 2 0cm处作穿刺 ,使导管在肠壁内潜行 4~ 5cm后进入肠腔 ,再固定于腹膜壁层上 ,并于术后第 1天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 结果 :术中经空肠穿刺 ,放置造口管时间为 (9.2± 2 .3)min ,造口管应用良好 ,分别于术后 1 4~ 4 6天拔除。 5例病人中有 1例发生导管堵塞 ,在介入引导下用导丝予以疏通后重新应用。本组中未发生其他与空肠造口有关的并发症。 结论 :经穿刺式空肠造口置管可作为某些肝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围手术期应用中药大黄的基础上,术后早期联合应用四君子汤和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和大黄、四君子汤干预肠内营养组(研究组)。研究组术前1天、术后18、36小时,经鼻饲管给予中药大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36小时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至术后第10天,研究组在予以肠内营养的同时,经鼻肠管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并持续应用至术后第10天,对照组经鼻肠管予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10天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结果研究组术后10天CD3、CD4、CD4/CD8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手术后单独应用肠内营养相比,围手术期联合应用中药的肠内营养具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增强作用,可有效纠正胃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术后早期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比较胃肠道术后早期经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二条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便性、优越性以及并发症。 方法 :选择胃肠道手术病人共 5 5例 ,按序随机分成A、B、C三组 ,A组为鼻肠管组 ,B组为空肠造口管组 ,C组为对照组。A、B二组应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 ,在手术后 6h开始均匀输注能全力 ,分别记录术中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的放置时间、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的临床表现 ,并分别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A组术中放置鼻肠管时间为 (2 9.2± 5 .6 )min ,B组术中经空肠穿刺放置Flocare可裂式空肠造口管时间为 (7.2± 2 .3)min ,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A、B二组均比对照组快 (P <0 .0 1)。A组应用能全力后有 1例胃癌行根治术病人因腹痛、腹胀 ,不能耐受 ,中途停止使用 ;2例出现恶心、呕吐 ,经减慢输注速度后缓解 ;有 8例出现鼻咽部不适及 2例出现肺炎 ,经超声雾化、抗菌药物治疗后痊愈。B组 1例结肠癌行根治术病人因护理不当导致空肠造口管滑脱而中途停止使用 ;3例出现腹痛 ,经调整温度后缓解。所有病人没有出现腹泻、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肠瘘和代谢性并发症。A组和B组应用能全力后 ,前白蛋白比对照组升高 (  相似文献   

17.
喂养泵在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引  言近年来 ,随着肠内营养研究的深入及营养制剂与输注方法的不断改进 ,肠内营养与肠内喂养泵在十二指肠及空肠造口病人中广泛应用。我院 2 0 0 1年 6月至 12月对行十二指肠及空肠造口的 2 7例病人 ,将喂养泵应用于肠内营养支持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门脉高压症术后应用经鼻喂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门脉高压症术后患者,早期应用瑞素行肠内营养,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通过加强管道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50例均配合完成了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在术后通过经鼻喂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有效、安全的,管道护理是术后成功进行肠内营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免疫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免疫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40例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按随机表进入免疫肠内营养组或标准肠内营养组,每组各20例。免疫肠内营养制剂为富含精氨酸、谷氨酰胺和ω-3脂肪酸的免疫肠内营养制剂。在手术后第2天,给予肠内营养,持续7d。术前、术后第5天以及术后第9天,各测免疫和营养指标1次。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手术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手术后第9天,免疫肠内营养组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高于标准肠内营养组(P<0.05)。经过7d的肠内营养支持,免疫肠内营养组IgG、IgA、IgM和CD4的含量,以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标准肠内营养组。另外,在术后第9天,免疫肠内营养组IL-2的水平明显高于标准肠内营养组,而IL-6和TNF的含量则低于标准肠内营养组。结论和标准肠内营养相比,免疫肠内营养能在提高患者的蛋白水平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生菌和谷氨酰胺强化的免疫微生态营养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应激和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加入益生菌和谷氨酰胺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每组51例.研究组病人均在手术中置入鼻肠营养管,术后均给予免疫微生态营养液,对照组病人术后常规处理.两组病人均予术前和术后第3和第7天,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