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川芎内生真菌种群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川产区川芎内生真菌种群组成情况.方法 采用纯培养法对川芎根茎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从4个产地的川芎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64株,经显微鉴定为1纲、3目、4科、17属;两年分离的内生真菌共有7个,其菌株数量占总菌株数的81.3%.结论 四川产区川芎内生真菌种群结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中药川芎中川芎嗪提取工艺优化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查川芎药材有效成分川芎嗪提取的影响因素,优化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川芎最佳提取工艺进行考察,以HPLC〔条件为Kromac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以甲醇-1%醋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室温〕作为优化分析手段。结果川芎的最佳提取工艺:80%乙醇(含5%乙酸)12倍量,超声提取2次,45 min/次。盐酸川芎嗪在2.02~60.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0 205X-11 452,r=1.00平均回收率为101.70,RSD=2.79%。结论该实验对川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川芎嗪的提取效率高,检测快速准确。在此HPLC条件下川芎嗪和其它成分之间能得到很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川芎药材中川芎嗪的检测方法,测定川芎和日本川芎中的川芎嗪,阐明川芎嗪是否存在及其含量高低。方法:HPLC-DAD-MS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27∶1∶72),流速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MS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检测。结果:在37份川芎和日本川芎样品中,有11份发现川芎嗪,占29.7%,平均含量为2.19μg/g(n=11)。其中,在27份川芎样品中,有6份检测出川芎嗪(0.60~11.75μg/g);在10份日本川芎样品中,有5份检测出川芎嗪(0.61~3.05μg/g)。川芎嗪的存在与药材产地、性状特征、加工及贮藏方法之间无相关性,可能与土壤中微生物有关。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准确测定川芎和日本川芎中的川芎嗪;这两种药材中川芎嗪的含量很低,不是二者的主要功效成分,也不宜作为其质量评价的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4.
川芎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内生真菌类群与川芎品种和产地的关系。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川芎的内生真菌,采用点植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从6个产地的川芎根茎样品共获得内生真菌50株,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1纲、3目、4科、13属。结论: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川芎的内生真菌在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推测川芎内生真菌种群可能和川芎的特定生境有关。  相似文献   

5.
多产区川芎内生真菌菌群组成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  严铸云  何冬梅  王萌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2):1893-1897
研究采用PCR-DGGE和DNA测序技术,探究了四川5个不同产区间川芎内生真菌群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川芎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不同个体、不同产区间的差异,同产区不同个体川芎内生真菌的相似程度较高,不同产区间的相似程度较低;道地产区都江堰市石羊镇川芎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较其他4个产区丰富,同时与其他产区相似度均很低,存在其他产区未见的特有种.综合分析认为在四川5产区中,都江堰市石羊镇的川芎内生真菌种群最为多样且群落结构相对固定,这可能是川芎道地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川芎Ⅲ号碱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川芎内生细菌16S rDNA序列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适宜序列的筛选与电泳条件优化。方法:川芎内生细菌16S rDNA的V3区及V6~V8区分别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巢式PCR以获得各菌种的目标DNA序列。采用DGGE垂直电泳法优化凝胶变性梯度,时间间隔法优化电泳时间,并根据电泳效果对电压和电泳时间组合进行修正。结果:川芎内生细菌16S rDNA V6~V8区序列更能有效排除宿主植物DNA的干扰,获得更加丰富的内生细菌DNA序列。针对该区的DGGE最佳分析条件为变性剂梯度55%~70%(Gel 6%),电泳温度60℃,电压50 V,电泳时间16 h。结论:利用该优化条件能有效分离川芎各内生细菌16S rDNA V6~V8区序列,为川芎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PCR-DGGE分析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为其他药用植物内生细菌的菌群多样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馨蕊  马川  郭力  刘娟  熊亮  周勤梅 《中草药》2019,50(20):4859-4862
目的研究川芎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 IS275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中压液相色谱、制备薄层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川芎内生真菌发酵液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手段对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芎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 IS275代谢产物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1个新的内酯类化合物,鉴定为(+)-4,11-二羟基-2-十二烯-5-内酯。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川芎内真菌中分离得到的新内酯化合物,命名为芎孢内酯A。  相似文献   

9.
范智超  张志琪 《中草药》2006,37(7):973-976
目的研究川芎L igusticum chuanx iong干燥根茎中的多糖组分。方法采用DEAE-纤维素柱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离纯化,化学和光谱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从川芎水提物中分级得到4个均一多糖组分LCP-1、LCP-2、LCP-3和LCP-4,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1×104、5.2×104、9.0×104、3.6×104,四者均为结构复杂的多糖组分。结论首次从川芎中分离得到LCP-1、LCP-2、LCP-3和LCP-4 4种杂多糖。  相似文献   

10.
RP-HPLC同时测定不同来源川芎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川芎中川芎嗪、阿魏酸、丁基苯酞、藁本内酯和丁烯基苯酞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Grace Smart RP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DAD检测器检测,针对不同组分,选择其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峰面积,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川芎嗪、阿魏酸、丁基苯酞、藁本内酯和丁烯基苯酞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 35~0.668,0.020 6~1.648,0.012 2~0.976,0.050 75~4.06,0.015 7~1.256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98%,99.91%,96.94%,100.85%,99.0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川芎中5种有效成分的同时测定,适用于川芎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川芎水提取物与川芎嗪对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的影响,比较二者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采用化学诱导缺氧建立模型,用川芎水提取液及川芎嗪干预后,测定细胞活力,并检测丙二醛(malonic acid,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变化,比较二者的作用效果。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检验,与模型组相比,川芎水提取物组及川芎嗪参组均能显著提高细胞活力(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DA显著升高(P0.01),且川芎水提取液组、川芎嗪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川芎水提物组及川芎嗪组LDH外漏量显著降低(P0.01),川芎水提物组细胞及川芎嗪组MDA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川芎水提物组细胞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川芎水提取物组与川芎嗪组比较,LDH外漏量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川芎水提取物及川芎嗪能显著拮抗缺氧对EAHY926的损伤,且川芎水提取物优于川芎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建立川芎和天麻中Cu、As、Pb、Cd、Hg共5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外标法,用ICP-MS进行测定。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最低检出限为0.003-0.134μg·L-1,回收率为80.04%-118.34%。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川芎和天麻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中药川芎是一味常用的活血行气药,其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酚酸类的阿魏酸、川芎嗪等。川芎在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泌尿、呼吸、消化等系统均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这些药理作用与它的有效成分密不可分,文章系统阐述有效成分和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川芎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川芎微波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川芎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方法:以阿魏酸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结果:川芎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为10倍药材量40%乙醇,微波功率160 W,提取2次,每次2 min。结论:该优化工艺稳定可行,可提高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药川芎中阿魏酸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川芎中阿魏酸的稳定性 ,为其提取、浓缩及干燥等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反相 HPL C法测定阿魏酸峰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 ,在湿热条件下 ,阿魏酸很不稳定。当温度超过80℃时 ,阿魏酸峰面积急剧下降 ,且时间越长降低越多。但川芎药材在干燥条件下 ,其中的阿魏酸含量相当稳定。结论 在有关川芎药材的提取、浓缩及干燥过程中 ,为了获得较高的阿魏酸转移率 ,相关工艺的温度不宜超过 80℃ ,加热时间不宜超过 12 h。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搜集KEGG数据库中小分子药物及其酶、离子通道、G蛋白、核蛋白等4类药靶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基于随机森林法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模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评价模型精度,获得4类药靶模型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1.34%,67.08%,73.17%,67.83%。利用该模型对川芎26个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并构建其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所得结果得到了较好的文献验证。该文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发现其他中药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四川、甘肃和云南产川芎与其近缘植物藁本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方法.结果:从四川、甘肃、云南产川芎及藁本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9个成分,其挥发油总含量分别为0.51%,0.44%,0.47%和0.70%.结论:3个产地的川芎的挥发油主成分相同,含量上有差异;藁本与上述3个产地川芎的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炮制对川芎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川芎及其炮制品进行了挥发油、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比较了川芎炮制前后挥发油组成的变化。为探讨川芎炮制意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讨川芎对血管性抑郁症(vascular depression,VD)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通过对近十几年来相关文献的检索研究发现,脑白质损伤是VD的主要病理学改变。川芎具有活血护脑抗抑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脑血流、调控凋亡基因的表达、抗自由基损伤、降低免疫炎症反应、降低氨基酸兴奋性毒性、调控核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кB)表达以及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等。目前川芎及其复方制剂在改善脑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方面疗效虽比较显著,但对于VD脑保护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