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治疗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采用控温控压电烫仪在3只普通家猪背部对称制造深Ⅱ度热力烧伤模型,每只猪背6个创面(共18个),左右对称创面视为一对,共9对创面随机分为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常规换药组。造模24 h后两负压组分别给予持续及间歇封闭负压治疗,压力值均为-125 mm Hg(1 mm Hg=0.133 k Pa),常规换药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于治疗后当天、第3、6、9、14天,分别测量创面面积并计算愈合率;取创面组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及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记录最终创面愈合时间。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结果 (1)治疗后第3天,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8.51±4.38)%、(14.26±5.98)%,均高于常规换药组(3.86±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52、40.139,P﹤0.05、=0.001),治疗后第6天,两负压组分别达(24.74±3.25)%、(20.55±3.43)%,仍高于常规换药组(13.4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3、3.432,P﹤0.05、=0.004),治疗后第9天,其愈合率分别达(49.81±3.88)%、(46.96±3.16)%,均高于常规换药组(34.29±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3、4.541,均P﹤0.05)。(2)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愈合时间分别为(11.67±0.52)d、(11.50±1.05)d,均短于常规换药组(13.00±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5、3.055,P=0.016、0.008),两负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0,P=0.739)。(3)治疗后第3天,常规换药组创面炎症细胞浸润较两负压组重,其高峰持续到第9天,第14天逐渐消退。(4)治疗后第3天,持续负压组和间歇负压组细胞PI明显升高,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3、9.080,均P﹤0.05),治疗后第6天分别达高峰,仍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9、5.557,均P﹤0.05),治疗后第9、14天,3组细胞PI无明显差异。(5)治疗后第3、6天,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均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9、14天,3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9、1.711,P=0.218、0.205)。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能加快创面坏死组织清除,促进创面炎症反应消退,加速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烧伤后瘢痕的治疗、术后恢复情况及烧伤后瘢痕的防治策略,为今后的瘢痕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烧伤、创面修复外科2007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202例烧伤后瘢痕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瘢痕的不同部位、不同性质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术后瘢痕组织送病理检查,统计上述患者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病理结果、治疗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14.50±6.04) d,平均手术费用(1.59±0.37)万元,术后瘢痕部位均得到适当松解,创面均愈合良好出院。术后病理提示发生恶变22例(10.89%),其中高分化鳞癌15例(7.43%),恶性黑色素瘤2例(0.99%),基底细胞癌1例(0.50%),梭形细胞癌1例(0.50%),低分化鳞癌1例(0.50%),局部恶变重度异性增生2例(0.99%)。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10个月,随访过程中复发3例。 结论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防治较为复杂,建议严格把握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使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马桑提取物促进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马桑提取物(CSME)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SD雄性大鼠分成生理盐水(NS)组、白凡士林(WPJ)组、磺胺嘧啶银(SSD)组和CSME组,每组10只。将大鼠麻醉后,制备背部深Ⅱ度皮肤烧伤创面。而后分别用NS敷料、WPJ敷料、SSD敷料和CSME敷料覆盖治疗21 d。在第1 d、3 d、7 d、14 d和21 d,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和创面状况(上皮化速率、结痂及被毛等)后,分别取出创面组织,用于组织学观察,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蛋白水平及胶原mRNA表达。结果:CSME组新生上皮生长高度活跃,有大量新生被毛生长,创面上皮化速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P<0.05)。SSD组创面中央新生被毛稀疏而细小,而CSME组创面中央被毛密集,大部分被毛接近正常。CSME组镜下可见全部被多层上皮细胞覆盖,新生胶原纤维充分分化,排列整齐,组织结构明朗,皮脂腺和毛囊增生极其活跃等,显著优于其它各组。本研究显示,烧伤后从第1 d到21 d,CSME组早期EGF和bFGF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后期迅速下降,低于其它组(P<0.05或P<0.01)。SSD组Ⅰ型与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比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和正常组织,CSME治疗组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和正常组织(P<0. 05)。结论:本研究表明,CSME可诱导烧伤创面无瘢痕愈合。CSME的这种作用与其早期增强EGF和bFGF蛋白水平,后期抑制两者的水平有关,也可能与其抑制烧伤创面Ⅰ型胶原而增强Ⅲ型胶原mRNA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芦荟具有消炎杀菌、吸热消肿、软化皮肤、扶养细胞活力的功能,除对烧伤的伤口有促愈合作用外,还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常作为治疗各种烧伤的理想药品。本研究对芦荟提取物中各种有效成分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归纳、整理,为其在临床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浸浴疗法治疗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的67例烧伤患者施行浸浴治疗.浸浴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生命体征的评估,浸浴间通风、清洁、舒适,严格执行一人一缸的消毒.浸浴治疗时视创面及患者耐受度确定浸浴时问,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倾听患者主诉.创面治疗时采用沾、淋、冲洗等方法,避免剥、撕、擦.鼓励患者自主进行功能锻炼,浸浴治疗后认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反应.终末处理浸浴机,做好消毒及记录登记.结果 67例患者浸浴治疗后均自我感觉舒适.31例焦痂创面患者浸浴后有效使痂皮变软,痂皮平均完整脱落时间为6d.62例患者肢体主动度提高.无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浸浴治疗全程为烧伤患者提供积极、优质的护理,包括心理的支持、肢体功能锻炼,能够解除患者对烧伤创面换药的恐惧,促进创面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6.
细胞自噬是细胞在应激状态下应用溶酶体对自身损伤细胞器等物质进行分解,将产生的大分子物质予以回收利用,从而保留细胞活性的降解过程。自噬在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烧伤创面经历炎症期、细胞增殖期和组织重塑期3个时期完成组织愈合。细胞自噬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促进病原体清除,参与新生血管增殖、肉芽组织形成,改善上皮的角质化以及瘢痕重塑的作用。调控自噬,可影响烧伤创面愈合。本文综述细胞自噬在烧伤创面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性甲壳素生物修复膜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浅Ⅱ度烧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患者创面经过碘伏消毒后,外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清除坏死腐皮及异物,外用改性甲壳素生物修复膜覆盖,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同样清理创面后,外用无菌油纱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观察伤后7、10、13 d创面愈合率及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患者换药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创面感染情况、瘢痕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伤后7、10、13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3.66±3.59)%、(93.69±3.24)%、(99.46±0.78)%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3.50)%、(90.63±4.25)%、(98.57±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3.38、2.90,P=0.010、0.001、0.006);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11±1.89) d,短于对照组(13.51±1.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治疗组患者NRS评分为(3.29±0.52)分,低于对照组(3.86±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P<0.05),2组均未出现感染患者,随访3个月均未发现瘢痕生长,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应用改性甲壳素生物修复膜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浅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球范围内烧伤发病率、烧伤严重程度、患者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呈降低趋势。但是儿童烧伤发病率降低趋势却不明显,有的地区甚至有所升高。烧伤是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第2位致伤因素。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烧伤占比最高,其中尤以1~3岁为高发年龄,占比高达70%。我国尚无全国性儿童烧伤数据库,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 000万中小学生遭受各种伤害,而儿童烧伤占儿童意外伤害的比例高达21%。烧伤及后期多次整形康复治疗给儿童、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心理与经济负担。因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创面愈合能力强,愈合后常有增生性瘢痕形成,同时还要兼顾对其发育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儿童烧伤治疗的复杂性。严重的儿童烧伤患者依然面临生存瓶颈:重度烧伤儿童中,年龄越小,生存率越低;儿童烧伤休克发生率高,烧伤面积>10%总体表面积即有发生休克的可能性。有研究表明,在低龄阶段反复多次及长时程的手术对儿童大脑发育不利,因此,对于儿童烧伤的创面处理应把握好手术指征。浅Ⅱ度烧伤、预计愈合时间在4周以内的深Ⅱ度烧伤创面,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对于深Ⅱ度和部分Ⅲ度烧伤创面,如创面范围小、位于非功能部位或患者年龄过小、家属无手术意愿,也可选择非手术治疗,外用含银离子药物是创面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手段,创面敷料可选用甲壳胺膜、生物护创膜及辐照猪皮等,也可用水胶体或泡沫型敷料等新型敷料覆盖。广泛深度烧伤创面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削除创面坏死组织,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抗瘢痕治疗是儿童深度烧伤创面康复的重要环节,可采用药物、压力治疗(弹力套及支具)、光电治疗及其他治疗(放射治疗、按摩等)等手段综合治疗。经严格抗瘢痕治疗仍有功能不佳或者外观畸形的患者应行手术整复治疗。我国目前儿童烧伤预防尚缺乏系统的、国家层面的指导文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非常重视儿童烧伤的预防教育,采用各种形式进行科普教育。经常深入学校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宣传预防烧伤措施及烧伤急救处理知识。科室医师自导自演的小品——"'烧伤三宝’之婆媳大战"获得第五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大赛一等奖。科室医师通过报刊、电台、广播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科普宣传教育。发动社会力量,引入慈善基金会资助贫困烧伤儿童。同时,科室每年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儿童夏令营,帮助烧伤的孩子们重返校园等。建立全国性的儿童烧伤数据库,发布年度儿童烧伤流行病学的研究和指导报告,为儿童烧伤预防和救治工作提供全面、客观、系统的流行病学依据是烧伤医务工作者下一步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多学科协作诊治(MDT)模式管理烧伤创面换药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西安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2018年1月至3月未进行MDT管理的烧伤患者165例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4月至6月实施MDT疼痛管理后的烧伤患者172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均在门诊由同一专科护士团队进行常规换药操作,并采用数字评分法(NR...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修复同一肢体部位多发性电烧伤创面的手术方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复科共处理18例同一肢体多发电烧伤创面患者,根据创面情况,综合应用游离或带蒂皮瓣、多种复合皮瓣及动脉穿支皮瓣,辅以皮片移植进行修复。结果18例患者术中共转移皮瓣65个,其中62个皮瓣成活良好,伤口愈合佳,2个皮瓣出现远端淤血坏死,1个皮瓣出现感染切口裂开,经换药治疗后均二期愈合。随访3个月到3年,皮瓣质地、弹性、色泽均良好,局部功能恢复好,效果理想。结论对于同一肢体部位多发性电烧伤创面,根据创面情况,综合应用多种皮瓣技术,能最大程度实现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一种从自体静脉血提取的富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其被激活后可释放大量生长因子参与创面修复过程。该技术作为一种促进组织修复的新型治疗手段,已在糖尿病足、静脉性溃疡等慢性创面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本文将对PRP影响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机制、目前PRP在深度烧伤创面中应用的具体实践和效果展开综述,以期为PRP技术应用于烧伤创面提供理论支持,并指导烧伤专科医师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负压创面疗法(NPWT)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NPWT治疗19例患者,共22个深Ⅱ度烧伤创面。观察坏死组织清除情况,记录伤后10、14、21、28d创面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NPWT治疗后,观察的22个创面中有18个创面的坏死组织被全部清除,其余4个创面表面坏死组织被部分清除。创面愈合率在伤后10、14、21、28d分别为(444-27)%,(69±28)%,(90±13)%,(100±0)%。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0.1±4.9)d,1个创面最后通过手术封闭,其余创面均通过换药愈合。结论NPWT具有加速深Ⅱ度创面愈合的作用,对坏死组织有效地清除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肢Ⅲ度烧伤创面削痂保留健康脂肪组织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四肢Ⅲ度烧伤患者162例,将其分成两组:A组削痂植皮92例;B组切痂植皮70例。观察两组创面愈合后外观(粗细与美观)及患者功能活动时的感觉,以及植皮成活率和创面愈合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A组创面修复后与其对称的正常肢体比较,触之柔软,丰满有弹性,周径比较缩小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活动时肢体充血时间短,麻木感轻。B组外观变化明显,周径比较缩小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活动时肢体充血时间长,麻肿感明显。两组植皮成活率和创面修复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Ⅲ度烧伤创面削痂保留健康脂肪组织植皮能更好地维护肢体的外观,有助于功能活动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16.
Alginate-based wound dressing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promote wound healing and to reduce blood loss from wounds. However, recently a few drawbacks of well-established commercial alginate dressings have been reported. Therefore, we tried to develop a new alginate dressing to reduce the drawbacks. First, four new dressings with different calcium content were prepared, and the cytotoxicity of these four materials, and Kaltostat and Sorbsan, was tested in vitro by culture of fibroblasts with their extracts. Second, full-thickness wounds in pigs were u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wound healing in vivo. Finally, a newly developed alginate dressing was used clinically for treatment of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 donor sites. The extract medium from ALG3, ALG4, Kaltostat, and Sorbsan induce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proliferation of fibroblasts. As for wound closure rate, the ALG2-covered wounds had the smallest wound area on day 15. Histologically, foreign-body reaction was least in ALG2-treated wounds. In a clinical study, the main drawback of ALG2 was leakage of wound exudate due to dissolution of the dressing material. However, the transparency of moistened ALG2 allowed easy evaluation of the wound, and after healing it was easy to remove ALG2 from the wound without injury to the reepithelialized skin because ALG2 was relatively nonadherent to the w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