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汉族和维吾尔族老年男性骨代谢水平的特点,了解一定年龄范围内男性骨质疏松的特点.方法 选择符合研究对象的666名老年汉族和维吾尔族男性,测量骨密度(BMD)、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25羟基维生素D3(25-( OH) VD3),按BMD值分为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OP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与年龄呈正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维吾尔族、汉族老年男性在年龄、BGP、TRACP-5b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两两比较:汉族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TRACP-5b高于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BGP骨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维吾尔族骨量减少组的25-( OH) VD2、25-(OH)VD3与正常组存在差异,维吾尔族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同组比较中:正常组、骨质疏松组中,维吾尔族25-(OH)VD2、25-(OH)VD3水平明显低于汉族(P<0.05),正常组中维吾尔族老年男性BAP、BGP水平高于汉族老年男性(P<0.05);同组中,维吾尔族年龄均低于汉族年龄(P<0.05).结论 BGP、TRACP-5b在汉族老年男性中可以较早的反应骨代谢水平的差异性,可以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检测指标;维吾尔族老年男性和汉族老年男性在维生素D代谢上可能存在着差异并影响到骨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骨质流失过程中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骨量减少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172名,检测其健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及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股骨颈BMD下降,25羟维生素D [25 (OH) D]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在骨量减少期已显著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股骨颈BMD与β-CTX、Ⅰ型原胶原N末端前肽(PINP)、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25 (OH) D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β-CTX与股骨颈BMD的相关性最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β-CTX和25 (OH) D均为股骨颈BMD的独立影响因素[β-CTX:β=-0.144,P=0.024,25 (OH) D:β=0.124,P=0.045]。[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均可反映股骨颈骨质流失情况。β-CTX在骨量减少期即出现显著升高,且与股骨颈骨质流失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绝经后哈萨克族族女性骨代谢水平及生活方式的特点.方法 选择符合研究对象的208名绝经后哈萨克族女性,测BMD、Ca、P、BAP、BGP、TRACP-5b、25-(OH)D3,按BMD值分为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中各自BGP、BAP、TRACP-5b、25-(OH)D3中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代谢水平与哈萨克族生活方式有关.结论 骨代谢水平在哈萨克族绝经妇女中差异反应出绝经后妇女与生活方式、膳食结构有关,维生素D代谢上可能存在基因多态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骨量状态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探讨T2DM患者的骨质疏松(OP)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T2DM患者264例(男性133例,女性131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股骨颈及全髋BMD,按T值不同分为3个亚组:骨密度正常组(T值-1.0);骨量减少组(-2.5T值≤-1.0);OP组(T值≤-2.5)。比较3组之间各种生化、骨代谢指标及BMD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OP组的年龄明显大于其余两组,体重及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均0.05)。2OP组的血清BALP及TRACP-5b水平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5)。OP组和骨量减少组的L1-4、股骨颈及全髋BMD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尤以OP组下降明显(P均0.05)。3男性T2DM患者中,OP组的血尿酸明显低于其余两组,而血清TRACP-5b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5)。女性T2DM患者中,OP组的血清BALP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4在校正性别、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影响后,腰椎骨密度与尿酸正相关(r=0.137,P0.05),与BALP、TRACP-5b负相关(r=-0.281,-0.146,P均0.05)。股骨颈骨密度与舒张压、BALP、TRACP-5b负相关(r=-0.135,-0.237,-0.136,P均0.05),全髋骨密度与BALP负相关(r=-0.25,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的年龄、BALP、低体重、低血尿酸水平与OP发生有关(P0.05)。结论年龄、BALP、低体重、低血尿酸水平与T2DM患者发生OP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胶东半岛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BMD)的相关关系,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对早期诊断OP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多中心多阶段整群抽样297名40~89岁居民进行腰椎(L2-4)BMD测量.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I型胶原C端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骨钙素(BGP)、降钙素(CT)、25-羟基维生素D[25(OH)D]以及血钙(Ca)和磷(P)并进行比较,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OP患者各部位BMD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1).老年男性BMD与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OP组较对照组BGP、TRAP-5b和25(OH)D明显下降(P<0.05),而血CTX和BALP较对照组升高.老年女性血TRAP-5b、CTX、BALP和 BGP在OP组显著升高(均P<0.01),而CT和25(OH)D明显降低.各组研究对象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代谢生物指标作为OP的监测指标,比BMD更加灵敏、特异.能够早期反映患者骨代谢水平,对指导OP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 D)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132例,其中汉族90例(68.2%),维族42例(31.8%),对比治疗前后两组骨代谢指标以及25-(OH) D水平。结果 两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血清Ca、P、M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25-(OH) D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明显降低,汉族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 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 在汉族和维吾尔族间,阿仑膦酸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不同种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OP)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在钙尔奇D和骨化三醇胶丸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行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骨密度(BMD)及血清相关骨代谢标志物,包括25-(OH)D、BGP、BALP。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25%,对照组为80.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腰椎正位(L2-4)及右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均增大(P0.05),但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腰椎正位(L2-4)及右股骨颈BMD的增大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平均25-(OH)D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BGP、BALP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BGP、BALP两指标的下降幅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OP的临床疗效较阿仑膦酸钠显著,能有效下调BALP、BGP水平,提高患者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青年男性维生素D、PTH状态及其与区域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8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门诊部体检的60名广州青年男性志愿受试者,年龄18~44岁.评估血清25(OH)D、PTH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PTH与骨转换指标和区域骨密度(BMD)的相关性.结果 46.7%的青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30 ng/mL,53.3%低于30 ng/mL,5%低于20 ng/mL.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变量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PTH负相关(r=-0.264,P=0.042),与β-Crosslaps负相关(r=-0.257,P=0.047).血清25(OH)D水平、PTH与L1-4以及单个腰椎L1、L2、L3、L4的BMD无相关性.股骨大转子BMD与血清25(OH)D正相关(r=0.271,P=0.040),校正年龄、BMI和骨生化指标后,正相关性更加明显(r =0.319,P=0.02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ALP与全腰、L1、L3、L4椎BMD相关,BMI、PINP与L2椎BMD相关,BMI、25(OH)D与全髋、大转子BMD相关.结论 青年男性广泛存在血清25(OH)D不足状态,血清25(OH)D水平与股骨大转子BMD明显正相关,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维持大转子区域的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合并抑郁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探讨抑郁对骨质疏松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取于北京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的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排除病理性骨折、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依据老年抑郁量表(GDS)将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通过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分析抑郁严重程度(GDS评分)与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连续性变量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抑郁组患者BMD明显低于对照组(腰椎t =5.964、髋部t =2.845,P <0.05)。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血清25(OH)D水平下降(t =3.077,P <0.05),抑郁组血清OC水平低于对照组(t =2.013,P <0.05),而血清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t =2.938,P <0.05),P1N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84,P >0.05)。抑郁严重程度(GDS评分)与BMD(r=-0.456,P <0.05)、25(OH)D(r=-0.546,P <0.05)、OC(r=-0.215,P <0.05)呈负相关,与P1NP(r=-0.115,P>0.05)相关性不显著,与β-CTX(r=0.372,P<0.05)呈正相关。 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骨形成标志物水平降低和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升高,抑郁症是低骨密度和骨折的危险因素。应重视老年抑郁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和25(OH)D的检测,及时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和有效的抗骨吸收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胶东半岛健康成年人群腰椎(L2-L4)骨密度(BMD)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Ⅰ型胶原C端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降钙素(CT)、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清钙(Ca)和磷(P)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对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多中心多阶段整群抽样436名21~89岁居民进行BMD测量;采用美国Thermo公司酶标免疫分析仪和HITACHI日立76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骨代谢指标.将436例受试者按不同性别,每10岁为1个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49岁人群TRAP-5b、CTX、BALP、BGP等指标性别间不存在差异;50~89岁人群性别间差异显著,女性高于男性.TRAP-5b、CTX与BMD负相关;女性BALP、BGP在50~69年龄段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70岁以后开始下降.25(OH)D与BMD正相关;CT降低出现在60~89岁年龄段,与BMD显著正相关.血清Ca和P无明显差异.结论 骨代谢指标测定是监测骨量变化及骨质疏松早期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不同年龄女性骨形成/骨吸收标志物比率不同,绝经后女性骨代谢呈现高转换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汉族和维吾尔族男性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水平的特点,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提供参数.方法 选择符合研究对象的143名汉族和维吾尔族男性糖尿病患者,测量骨密度(BMD)、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25羟基维生素D3(25-(OH) VD3),按BMD值分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AS组:2013年1月-2015年2月,52例,男40例、女12例,年龄(32.33±13.51)岁;健康对照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31.52±11.87)岁。检测双股骨颈、腰椎1-4BMD与T值;血清骨钙素(BGP)、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C-末端肽(CTX);AS组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计算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及功能指数(BASFI)。采用t检验与相关分析。结果 (1)AS组男、女性双股骨颈BMD(0.943±0.163,0.940±0.148)低于对照组(1.179±0.142,1.176±0.141);腰椎1-4BMD(1.057±0.179,1.069±0.187)低于对照组(1.199±0.121,1.202±0.166);(2)AS组双股骨颈、腰椎1-4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分别是57.69%和61.53%;(3)AS组双股骨颈、腰椎1-4BMD与BASDAI呈负相关性(r=-0.426、-0.478)(P0.05);(4)AS组男、女性BGP含量(13.47±4.36、13.85±3.75)低于对照组(21.57±3.18、20.77±4.19)(P0.05),PINP含量(24.47±3.53、23.66±4.73)低于对照组(32.25±4.33、31.17±3.20)(P0.05),CTX含量(0.80±0.13、0.74±0.17)高于对照组(0.37±0.10、0.37±0.13)(P0.05);(5)AS组BGP与双股骨颈、腰椎1-4BMD呈正相关性(r=0.475、0.431)(P0.05),CTX呈负相关性(r=-0.516、-0.466)(P0.05)。结论 AS患者存在BMD降低,BGP、PINP含量减少,CTX增加,导致骨质疏松,应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重骨颗粒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60例KOA患者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重骨颗粒,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疗效性评价量表和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IL-6、IFN-γ、骨代谢生化指标(尿Ca、尿P、BALP、TRACP-5b、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指标(MMP-1、MMP-13)、血清OPG、RANKL水平及OPG/RANKL比值。结果 两组均无脱落病例,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指标较前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性评价量表、中医症状评分、CRP、ESR、IL-6、IFN-γ、尿Ca、尿P、TRACP-5b、MMP-1、MMP-13、RANK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BALP、IGF-1、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重骨颗粒可改善KOA患者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铁过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34名绝经后妇女按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分为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分析铁过载对年龄、绝经年数、血钙(Ca)、磷(P)、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肝肾功能、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炎症反应、BM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ALP、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和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PINP)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铁蛋白(Fer)显著升高(P<0.05)。Fer水平与BMD呈负相关(P<0.05)。TRACP-5b水平在骨质疏松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症组的AL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骨量减少组相比,骨质疏松组血清β-CTX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骨质疏松组的PI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更重要的是,血清Fer和PINP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血清Fer和β-CTX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铁过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骨量减少女性之间骨生化标志物和维生素 D的水平,探讨维吾尔族骨量减少的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就诊的 骨量减少的女性500例,其中汉族306例(61. 2% ),维族194例(38. 8% ),对比分析两组体重指数、血 清电解质、部分骨生化标记物以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两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血清Ca、 P、M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 05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无显著性差异(P>0. 05 );骨钙素 (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CP-5b)水平,维吾尔族高于汉族组(P<0. 05);汉族各年龄阶段 VitD水平均高于维吾尔族,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骨转换水平较高和VitD缺乏在维吾尔族 女性骨量减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中老年人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tic fracture,OPF)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10例(男85例,女125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体检中心,年龄46-9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腰椎1-4(Total)(BMD-L)、髋部(Total)(BMD-H)、股骨颈(BMD-N)骨密度和血清25(OH)D、Hcy、钙、磷、镁、碱性磷酸酶。210例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应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对男性和女性血清25(OH)D、Hcy与BMD及OPF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组25(OH)D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等潜在混杂因素后,25(OH)D与男性BMD-L(P=0.064)、BMD-H(P=0.073)和女性BMD-H(P=0.072)近似正相关;25(OH)D20 ng/m L时,男性25(OH)D与BMD-N呈显著正相关;25(OH)D15 ng/m L时,女性25(OH)D与BMD-L和BMD-N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25(OH)D每增加1 ng/m L骨折风险降低12.8%。女性Ln Hcy在骨质疏松组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和P=0.020)。女性Ln Hcy与BMD-N呈负相关,校正年龄后不相关。男性和女性Ln Hcy和25(OH)D均不相关。结论 25(OH)D在不同范围时,大连地区中老年男性和女性25(OH)D与各部位BMD不同程度正相关。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中老年女性OP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cy不是女性发生OPF的危险因素(女性Hcy和OPF不相关),女性高Hcy与低BMD有一定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可能与增龄有关。男性Hcy与BMD不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93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50例老年女性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1和ET-1水平及骨代谢指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BMD)测量仪对每位研究对象L1~4椎体处和股骨颈的BMD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IGF-1、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和BM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ET-1、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1)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血清IGF-1水平与ET-1、CTX-1和TRACP-5b呈负相关(P0.05),而与BGP、BAP和BMD呈正相关(P0.05);病例组血清ET-1水平与BGP、BAP和BMD呈负相关(P0.05),而与CTX-1和TRACP-5b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GF-1水平降低而ET-1水平升高,且与BMD和骨代谢指标密切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骨质疏松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的相关性。方法记录397例50~97岁患者的年龄,检测腰椎1~4、左侧股骨颈、左侧股骨上端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测骨质疏松4项[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P1NP)、β胶原降解产物(beta 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N端骨钙素(N end of osteocalcin,N-MID)]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根据BMD水平将受试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118)、骨量低下组(n=153)和骨质疏松组(n=126)。结果 (1)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组的BMD均明显低于正常骨量组(P0.01),骨质疏松组又明显低于骨量低下组(P0.01);(2)骨质疏松组25-(OH)D、PTH、P1NP、β-Crosslaps及N-CTX均明显低于正常骨量组(P0.01);(3)25-(OH)D与腰椎1~4、左侧股骨颈、左侧股骨上端的BMD、PTH、P1NP、β-CTX无相关性(P0.05),25-(OH)D与N-MID的相关系数为0.193(P0.01)。不同骨密度组间的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vitamin D,VD)水平不足的现象,而骨质疏松症患者更为突出,其中VD严重缺乏和缺乏所占比例较大,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应注意加强宣教及防治。尚未发现25-(OH)D与骨密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楚永杰  王猛  邱翔 《颈腰痛杂志》2021,42(1):112-115
目的 探讨三痹汤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OPG/RANKL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MTX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痹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Bath AS疾病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Bath AS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Ligand,RANKL)、25-(OH)D3、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RANKL、O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VDR、25-(OH)D3、BALP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SFI、BASDAI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同期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痹汤联合MTX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减轻患者症状评分,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PG/RNAKL通路可能是其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测定269名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血清25经维生素D(25(OH)D)和骨密度(BMD)水平,分析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的维生素D ( VitD)状况,并探讨其与BMD的关系。方法 采集受试者的血清后,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腰椎及髓部BMD。结果 所有受试者中,VitD严重缺乏者占24. 2 %,缺乏者占45. 0%,不足者占24. 5 %,充足者占6. 3。男、女性受试者的25(OH)D水平、腰椎及髓部的BMD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各年龄段间25(OH)D水平及各部位BMD无统计学差异(P=0. 101 ,P = 0. 261 ,0. 055 ,0. 170 ,0. 108 ,0. 051 ) ;女性各年龄段之间25(OH)D水平及腰椎BMD无统计学差异(P = 0. 364 , 0. 063 ) ;髓部BMD有统计学差异(P < 0. 00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低。男性受试者中,不同25(OH)D水平组间股骨颈、转子间区及整髓BMD无统计学差异(P = 0. 076 , 0. 425 , 0. 122 );腰椎、大转子区BMD水平间有统计学差异(P=0. 027 , 0. 017 ) , VitD充足组腰椎BMD高于其他各组(P = 0. 005 , 0. 025 , 0. 009 );不足组、严重缺乏组大转子区BMD高于缺乏组(P = 0. 021, 0. 005 )。女性受试者中,不同25(OH)D水平组各部位BMD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 616 , 0. 739 , 0. 559 ; 0. 608 , 0. 641)。结论 在湖南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对于维生素D状况与骨密度之间可能无直接关联,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