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在种植、采收、贮存及加工各个环节中容易受到真菌的污染,产生一系列有毒次生代谢产物(真菌毒素),直接影响药材质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还会严重威胁人体生命健康。针对中药材中潜在的多种真菌毒素,建立高效的净化富集与灵敏、专属的检测方法,对提升中药质量标准、保障中药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重要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中药材中真菌毒素检测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关键检测技术及降解脱毒方法进行综述,并展望中药材真菌毒素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中药真菌毒素是真菌在中药中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一般不表现出急性毒性,但具有较强的蓄积性。我国常用中药存在真菌毒素污染或潜在污染的情况。为了改善中药基质对真菌毒素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中药真菌毒素检测灵敏度与准确度,保证人类健康,减少真菌毒素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现代中药真菌毒素提取和净化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主要包括高速均质提取、搅拌提取、超声提取、振荡提取及免疫亲和柱净化法、固相萃取柱净化法、QuEChERS净化法等,并对真菌毒素前处理方法进行展望,以供国内外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3):81-84
综述了近年来加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及Qu ECh ERS法、液液双逆流色谱、二维气相色谱等新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在种植、采收、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真菌毒素污染,进而影响中药材质量、药品安全及合格率。本文对国内外药材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比较了建立中药材中各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标准,阐述了中药材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重要性,并对简要介绍真菌和真菌毒素限量标准,为保证用药安全,完善中药材品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药材的检测、鉴定面对着诸多复杂性问题,技术方法的应用无法有效落到实处。近年来,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中药材检测指出了新的道路,但是不同技术方法的检验实效性、适用性有着一定的差异,为给广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笔者在文中着重论述了目前中药材鉴定所应用的DNA分子诊断技术、生物免疫技术、图像处理技术、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方法的优势、劣势、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多残留分析中前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不仅影响到中药材进入国际市场,也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建立一套简单、快速、经济、有效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对保障人们用药安全,促进中药材出口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的提取常用的方法有超声波提取法[1],加速溶剂萃取法[2],索氏抽提法[3]和振荡法[4]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振荡法、索氏抽提法、超声波法和快速溶剂提取法这4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在提取效率、耗时、消耗溶剂量和所需设备的价格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中筛选出操作步骤简单、溶剂用量少、耗时短,所需设备价廉。并且能达到添加回收率要求,适合用于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多残留提取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真菌毒素是真菌类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以及细胞毒性、肾损害、生殖紊乱和免疫抑制等毒性作用。中药在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和储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极易污染真菌,进而产生各种真菌毒素,这不仅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还会给人体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建立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检测中药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本文对中药中真菌毒素的常见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中央在1961年早就明确指出:“药品质量的好坏,是一件关系千百万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大事,卫生部也一再提出“加强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笔者认为中药“质量”問題主要是指中药的“真伪优劣”而言。鑑定中药的真伪,首先必須搞清中药材的品种,如果品种搞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建立同时检查AA Ⅰ、AA Ⅱ、AA Ⅲa、AA Ⅳa 4种马兜铃酸的方法.方法:药材经甲醇-水(70∶30,v/v)溶解,超声提取1h,经离心取上清液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AA Ⅰ、AAⅡ、AA Ⅲa、AA Ⅳa 4种马兜铃酸的含量.以萘普生为内标物,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在1~100μ g· m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4种马兜铃酸中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0.在马兜铃药材样品基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条件下,AA Ⅰ的回收率为97.2%~120.6%,AA Ⅱ的回收率为58.3%~98.0%,AA Ⅲa的回收率为73.6% ~86.0%,AA Ⅳa的回收率为82.5%~ 111.4%,相对标准偏差为0.16%~6.78%.4种马兜铃酸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19%~4.04%之间,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23%~5.41%之间.结论:该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药物中马兜铃酸含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检测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和G_2)、伏马霉素(FB_1,FB_2,FB_3)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明确茶叶中的真菌毒素含量范围并为茶叶监管提供依据。采用有机溶剂(0.1%甲酸乙腈溶液)以及80℃热水2种方法提取茶叶中的真菌毒素,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进行分析测定。黄曲霉毒素B1,G1的线性范围为39.1~5 000 ng·L~(-1),黄曲霉毒素B2,G2的线性范围为117~15 000 ng·L~(-1);伏马霉素(FB1,FB2,FB3)的线性范围为2.44~313 ng·L~(-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线性范围为3 125~5 000 ng·L~(-1)。所得8种真菌毒素的回归方程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回收率为85.7%~99.6%,相对标准偏差10%。对20种国际市售茶叶中的8种真菌毒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包括普洱茶、红茶、绿茶在内的多种茶叶产品都不同程度含有微量的真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2在6种茶叶产品中被检测到,黄曲霉毒素G_1在3种茶叶中被检测到,伏马霉素FB_1在2种茶叶中被检测到,伏马霉素FB2在一种茶叶中被检测到。而采用热水提取方法,只有一种茶叶产品的茶汤中检测到微量的伏马霉素B_1,B_2,其他各种茶叶的茶汤中均未检出毒素。以上2种方法检出的真菌毒素含量在0.15~7.31μg·kg~(-1),均未超过国际食品安全规定的真菌毒素限量。80℃热水提取模拟实际的饮茶方法,更能准确地检测茶叶中进入茶汤的真菌毒素,适用于茶叶(采用热水冲泡的)饮用产品,而有机溶剂萃取法适用于食用产品中霉菌毒素绝对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以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为代表的有机氯农药,曾成为世界各国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广泛用于农业和中药人工栽培中。有机氯类农药属于神经及实质脏器毒物[1],可致癌。其半衰期长,性质稳定不易分解[2],能长期在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储存,易在脂肪体中蓄积,造成慢性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3]。虽然我国已于1983年4月1日起停止了有机氯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多年来没有使用此类农药,但在环境中仍有残留。各种标准、文献中建立的有机氯农药多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不尽不同,一般在建立测定方法时多采用添加回收率来衡量方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提取是否完全,但添加的农药和药材植物体中存在的农药状态有很大差异,某些提取剂添加回收率很高,但对药材吸收的农药是否确实能够有高提取率,它们之间检出量有多大差异,没有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从多个国内外常用方法所用的提取溶剂和手段中选取了2种处理手段和4种溶剂进行不同组合,对同一人参样品进行不同前处理方法的有机氯农药多残留检测,以此对比出不同方法间的提取差异。本试验中的提取方法较2005年版药典的方法更便于操作,容易重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国内外中药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相关要求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和有关研究工作等的分析和总结,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药中农药残留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与结论 建立中药中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是必然趋势,开发和建立中药材中农药高通量检测技术,可以改变现有基础研究和标准相对滞后的现状,使得中药材在种植,加工,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有相应的监测方法并得到合理的管理,逐步使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情况可控。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技术》2003,(Z1)
一、五种中药材种植研究的进展情况在国家科技部和江西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各参研单位的通力配合下,《江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蔓荆子等五种中药材种植研究》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经过近两年的辛勤耕耘和努力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蔓荆子、泽泻、夏天无、覆盆子、丰城鸡血藤等五个品种 GAP 研究和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基地建设任务,同时继续开展各品种的 SOP 推广、规范化改造和药材指纹图谱等方面工作。五个品种分别在道地产区建设了 GAP 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其中蔓荆子已在星子县蓼南乡租赁200亩土地,开展蔓荆子规范化改造示范,可带动周围近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