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对手术适应征的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行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早期下地,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粗隆间粉碎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老年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采用内固定还是人工关节置换虽仍存有争议,但基本上多倾向于早期选择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自2006—2008年我们应用骨水泥型翻修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及经验。方法对38例患者行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部获得1 a以上随访。结果行双极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肢功能的优良率为97%。结论无绝对手术禁忌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效果好,不仅可最快地恢复伤肢功能活动,还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患者(〉75岁)常见的疾病之一,过去对此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麻醉学的进展。现在很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由于高龄患者常伴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内固定往往失败。本院2002年8月-2005年12月应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坏死,人工生物型翻修柄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10年10月对22例中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行股骨粗隆及股骨矩修复重建并人工生物型翻修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41岁~56岁,平均48岁,按Evans-Jensen分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所有病例都合并有同侧股骨头坏死。术后患肢制动,肌肉等长收缩锻炼。结果:住院期间无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者21例。结论:股骨粗隆、股骨矩重建及人工生物型翻修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坏死,具有治疗骨折的同时又治疗股骨头坏死。恢复患肢功能及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多次手术治疗的优点。对中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患者(>75岁)常见的疾病之一,过去对此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麻醉学的进展,现在很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由于高龄患者常伴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内固定往往失败.本院2002年8月-2005年12月应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带大粗隆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研究31例骨折患者,采用带大粗隆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对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人工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合并可吸收丝线捆扎术与其他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疗效,前瞻性评价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108例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合并可吸收丝线捆扎术,对照组采用其他方式治疗。结果108例患者得到平均2 a的随访。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合并可吸收丝线捆扎术将成为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9年1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分别应用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27例)和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15例),分析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前Harris评分39.7±11.5,术后Harris评分90.5±6.5.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1.4461,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2.2个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高龄(>70岁)患者股骨粗隆骨折进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使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67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7例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顺利完成,置换时间为70~100min,置换过程中出血量为300~550mL,住院天数为12~17d。所有病例均术后随访,未出现患者髋内翻现象,假体没有脱位松动情况。结论:应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具有成功率高,术后骨折恢复功能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合并有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的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合并有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的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先积极治疗内科疾病,然后采用标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均能下床行走,无并发症发生。无髋关节脱位。Harris关节功能评价。患者术后髋关节屈曲达800-1000,无1例髋部疼痛和髋关节畸形,基本恢复到伤前髋关节功能状态。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合并有骨质疏松和较严重内科疾病的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术前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术中操作得当。术后积极的康复训练,患者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骨水泥型)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5例。结果本组33例获随访,Harris评分优10例,良15例,可8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更适合高龄患者的手术要求;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者的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2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均骨性愈合,随访0.5~3年,平均18.4个月,人工股骨头假体无松动断裂,按Harris评分,最低76分,最高95分,平均88.5分。[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可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打压植骨技术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00年3月~2008年6月间51例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采用打压植骨技术。结果:5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6月,平均34.5个月,末次随访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0.2%。末次X光片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未见骨水泥渗漏,未见假体松动下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采用打压植骨技术,疗效满意,有利于早期下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重庆市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0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围手术期进行应用,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X片提示假体位置良好,股骨矩恢复良好。患者恢复的优良率达到96.7%,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的疗效好,能使其更快下床活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及半髋置换组,分别接受DHS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记录术中和术后与手术或内植物有关的并发症、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手术时间及每个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在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DHS组在手术时间及输血人数上明显多于半髋置换组(P〈0.01),2组在失血量、输血数量、负重时间及平均Harri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HS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半髋置换组长。术后并发症半髋置换组明显低于DHS组。结论:2种术式在功能恢复上基本相同,但DHS在输血人数及手术时间上高于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42例,平均年龄76.5岁(72~85岁)。骨折类型:头下型20例、经颈型15例、头颈型7例。Gar-den分型:Ⅲ型30例、Ⅳ型12例。均获得随访。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25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疗效评定:髋关节harris评分88分,优良率90%。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具有使病人早期离床活动、创伤小、操作简易、避免早期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摄X线片假体位置良好,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及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的手术技术、疗效观察以及分析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6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部分病例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158例经6~36月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6.2%,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结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大大降低老年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大大提高患者晚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的注意事项。方法:高龄患者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78~92岁,平均84.5岁,进行手术前基础疾病干预后采用小切口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3.5年,按Harris评分系统评定,优(90~100分)12例,良(80~89分)14例,可(70~79分)4例,差(<70分)2例。优良率81.2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在控制好基础疾病后采用小切口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具有卧床时间短,早期康复,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较快之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