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4)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5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类型以及感染部位分布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9.14%,培养出致病菌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占52.17%,革兰阳性菌13株、占28.26%,真菌9株、占19.57%。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有40例、占39.22%,其次为腹腔感染31例、占30.39%;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血红蛋白水平低、血清蛋白水平低、Child-pugh评分高、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有腹水、未使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以及未使用胃镜套扎止血是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临床应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22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采集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22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16.00%,其中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36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体液标本经过培养与鉴定,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占52.3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4周、侵入性操作、肝功能child分级为C级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危害严重,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出现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867例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5统计软件,对医院感染率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86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53例,感染率为29.18%;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腔和呼吸道,分别占28.85%和29.25%;共检出病原菌103株,阳性率为40.71%,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84%,检出的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普遍较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HBVDNA病毒载量、出血多少、三腔两囊管的使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Child-pugh评分、腹水、血清白蛋白等因素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积极抗病毒治疗,加强保肝、利尿、支持治疗,采取套扎止血等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1.33%,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医院感染率(9.1%);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和自发性腹膜炎为主,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肝功能分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及侵入性操作呈正相关(P<0.05),与白细胞数和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积极改善肝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诊疗操作,改善就诊环境,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降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6.
医院感染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993年1月~2001年8月间,收住的192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 结果 192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56例,感染发生率为28.6%;感染部位依次为腹腔、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血液系统;再出血发生率医院感染组为48.2%,无医院感染组为19.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医院感染组死亡率为26.8%,无医院感染组为16.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医院感染组接受侵入性技术的占67.9%,无医院感染组接受侵入性技术占2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医院感染影响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的再出血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96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了解其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对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96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7例,感染率为12.92%;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腹膜、泌尿道、胃肠道、皮肤,分别占32.47%、25.97%、15.58%、11.69%、7.79%;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白细胞计数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肝功能分级C级、有侵入性操作史、有并发症、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分别为18.6%、21.03%、16.72%、19.31%、22.16%、30.14%、37.76%、22.76%,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针对感染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是防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某院自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肝硬化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将发生医院感染的28例患者作为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98例患者作为正常组,分析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22%,感染组的病死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感染部位主要包括肠道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3)老年肝硬化患者医院内感染与性别无关,与住院时间≥30 d、肝功能差、有并发症、接受侵入性操作有关(P<0.05).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该类患者的治疗与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5%(43/200),病原菌检出率为81.4%(35/43)。>65岁的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65岁患者;住院时间>20 d的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住院时间<20 d的患者;白蛋白<3.0 g/dl的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白蛋白≥3.0 g/dl的患者;有侵袭性操作、并发症、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无侵袭性操作、无并发症、未用抗生素的患者;Child-Pugh分级越高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越高,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临床工作人员应行对因治疗,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估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 10 2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A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环丙沙星或哌拉西林 )至出血停止后 3d;B组除常规治疗外 ,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统计两组在医院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A组医院感染率为 2 0 .4 % ,B组医院感染率为 5 8.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医院感染者再出血率为 6 1.5 % ,高于无感染者的 17.5 % (P<0 .0 0 1) ,表明医院感染与再出血率有关 ;A组死亡率为2 0 .4 % ,低于 B组的 4 7.9% (P<0 .0 0 1)。结论 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再出血率 ,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4)
目的分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120例肝硬化合并EV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应用抗菌药物将其分为A组(入院时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B组(入院时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和C组(入院时未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每组各40例;统计3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及住院病死率;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均为10.0%,B组患者分别为12.5%、7.5%,C组患者分别为32.5%、27.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合并EVB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年龄(OR=1.553)、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OR=0.418)及ChildPugh分级(OR=2.036)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能够降低肝硬化合并EVB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与再出血率,在该类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便于有效防治。方法回顾性调查233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将61例并发医院感染病例设为试验组,122例未并发医院感染病例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87)、住院天数(OR=1.254)、体力状况评分(OR=11.379)、侵入性诊疗操作(OR=12.042)、抗菌药物联合使用(OR=5.993),对老年上消化道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监控,可针对性地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殷晓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624-162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9月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613例,所有入选病例经明确诊断后详细收集和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并发症等相关危险因素,并充分结合实验室及其特殊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3例肝硬化患者中,9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5.01%年龄大、白蛋白低、住院时间长、有侵入性操作、有并发症、有合并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40岁患者感染率为19.75%,白蛋白<3.0 g/dl患者感染率为19.71%,住院时间≥20 d患者感染率为21.43%,有侵入性操作感染率为18.23%,有并发症、合并症患者感染率为18.05%、25.23%,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感染率为19.61%.结论 只有充分重视引起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据此积极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防治措施,才能尽可能的将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比率控制在最低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4)
目的研究与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期对肝硬化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制定相关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3 610例肝硬化患者中244例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3 610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244例,感染率为6.76%;有34例肺部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0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35.0%;通过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的不规范应用、Child-pugh C级、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高龄等为肝硬化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医护工作人员医治患者时,应注意规范操作,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为感染的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21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将医院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212例患者中4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17%;主要为呼吸道与腹腔感染,其中肺部感染22例占46.81%;腹腔感染13例占27.66%;胆道及消化道感染7例占14.89%;泌尿感染与胸腔感染各2例,各占4.26%;口腔感染1例占2.13%;两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肝功能、侵入性操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住院时间长、肝功能差、侵入性操作等是肝硬化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在明确各种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为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580例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硬化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结果 580例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3例,感染率10.86%;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腹腔、消化系统为主,分别占41.27%、30.16%、17.46%;高龄、有肝炎并发症、肝功能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医院各项管理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改善患者肝功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可有效降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有关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医院精神科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各科室上报的感染报表为基本数据,在研究前对相应的病例作进一步核对后将感染病例与非感染病例的影响因素进行对照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618例住院、出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97例,感染率为2.29%;感染例次254次,例次感染率为2.95%;主要感染病种为精神分裂症(36.55%)和老年痴呆(14.72%),感染科室集中在重精神病区;感染部位以呼吸道(65.75%)和泌尿道(12.60%)为主;检测病原菌7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06%。结论住院时间长,年龄大,合并躯体疾病,病区环境不良及个人卫生差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增加了感染机会,改善住院环境,精准治疗,清除症状,规范侵入性操作,科学管理,创新治疗方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7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60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3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率为33.9%,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及腹膜为主,分别占41.8%、26.2%,侵入性操作(55.0%)、年龄>60岁(46.0%)、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57.5%)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导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实施侵入性操作、年龄>60岁以及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较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减少侵入性操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