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苜蓿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豆科苜蓿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查阅国内外资料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苜蓿属含有8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有黄酮及其苷类、黄酮醇及其苷类、异黄酮类、异黄烷、查耳酮、二氢黄酮、二氢异黄酮和紫檀烷类等。结论苜蓿属植物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成分,其结构多样,药理活性较明确,临床应用方面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查阅近年有关文献,对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双氢黄酮类、双氢查尔酮类等;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抑菌、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5年波罗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桑科波罗蜜属植物大多数为传统民间用药,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价值。近年来,波罗蜜属植物因富含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异戊烯基酚性成分而广受植物化学工作者的关注。通过SciFinder等数据库平台查阅国内外有关波罗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报道,对波罗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的内容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来从波罗蜜属植物中获得70多个新化合物,大多为异戊烯基酚性化合物,其骨架类型包括黄酮类,二氢黄酮类、查尔酮类、二氢查尔酮类、双苯吡酮类、橙酮类、黄烷-3-醇类、2-芳基苯并呋喃类、1,2-二苯乙烯类;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细胞毒及抗锥虫及疟原虫、抑制胰脂肪酶、抑制酪氨酸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α-葡糖苷酶和抑制黑色素生产生物活性,尤其是在抗氧化和细胞毒等方面效果显著。本文从化学成分结构和药理活性两方面对国内外波罗蜜属植物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抗菌、抗病毒、降血脂等,而黑曲霉作为世界公认的安全食用性的低等真核生物而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转化,并在黄酮类成分生物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近15年来国内外关于黑曲霉生物转化黄酮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黑曲霉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以黑曲霉为菌种转化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类型包括黄酮类、黄酮苷类、二氢黄酮类、查尔酮类、多甲氧基黄酮类、异黄酮类等,主要发生羟基化、脱羟基、甲基化、脱甲基、羰基化、脱羰基、糖基化、去糖基化等反应,转化机制可能是在黑曲霉产生丰富广泛酶系的参与下,发生酶促反应后产生相应转化产物。通过黑曲霉生物转化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对黑曲霉应用到黄酮类成分转化的实际生产中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微生物高效转化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奠定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槐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10年来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新分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和多环系黄酮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雄性激素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石斛是益胃生津,滋阴补虚的中药,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功效,含有丰富的黄酮活性成分,具有较高保健价值。从多个石斛中共分离得到89个黄酮活性成分,主要分为黄酮类、黄烷酮类、黄酮醇类3种。其中黄酮类成分40个,苷元类型主要为芹菜素和圣金草素;黄烷酮类成分20个;黄酮醇类成分15个,苷元类型主要为山柰酚和槲皮素。铁皮石斛及个别种还含有二氢黄酮醇类、花色素类、查尔酮类等黄酮类型成分。含有黄酮活性成分的石斛属植物有34个种,铁皮石斛含38个黄酮成分,霍山石斛含28个黄酮成分,紫皮石斛(齿瓣石斛)含19个黄酮成分,大苞鞘石斛含12个黄酮成分,球花石斛含有5个黄酮成分,叠鞘石斛和棒节石斛各含有4个黄酮活性成分。霍山石斛中含有大量以芹菜素为苷元的黄酮活性成分,紫皮石斛中含有多数以山柰酚或槲皮素为苷元的黄酮活性成分。常见的黄酮活性成分有柚皮素、槲皮素、芦丁等,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等药理活性作用。笔者拟对中药石斛黄酮活性成分的数量、类型、生理功能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推动药用石斛业内对石斛黄酮的关注,有助于挖掘石斛属植物在药效、食品领域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10年来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度其药理活性,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新分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和多环系黄酮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雄性激素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对桑属植物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桑属植物所含的化合物类型较多,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有酚类成分及生物碱.黄酮化合物主要有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查耳酮等.生物碱为四氢吡咯类生物碱、去甲莨菪烷类生物碱、六氢吡啶生物碱及其甙.桑属植物尚含有甾体、三萜、香豆素类、挥发油及酸性成分.药理活性主要有抗高血压、抗菌和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降血糖、抗癌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桑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桑属植物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桑属植物所含的化合物类型较多,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有酚类成分及生物碱。黄酮化合物主要有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查耳酮等。生物碱为四氢毗咯类生物碱、去甲莨菪烷类生物碱、六氢吡啶生物碱及其甙。桑属植物尚含有甾体、三萜、香豆素类、挥发油及酸性成分。药理活性主要有抗高血压、抗菌和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降血糖、抗癌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及其在肺部炎症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文英  张欢欢  吴月国  赵铮蓉  余陈欢 《中草药》2018,49(20):4912-4918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多酚类物质,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黄烷-3-醇、花色素和查耳酮等类,且不同化学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众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其中抗炎和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预防和治疗肺部炎症疾病的潜在药物。重点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在肺部炎症疾病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抗炎和抗氧化特性的构效关系,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属于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10多个类别,黄酮、黄烷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噢弄、黄烷酮、花色素、查耳酮、色原酮等,现已发现约400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果实、根、皮中,研究人员对其提取方法、成分测定、功能作用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位于血浆与血管组织之间,完成血浆和组织液的代谢交换,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而保证血管正常的收缩和舒张,维持血管张力,其可以调节血压以及凝血与抗凝平衡,保持血液的正常流动和血管的长期通畅。内皮细胞损伤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由于这类化合物大多呈黄色或淡黄色,且分子中多含有酮基而被称为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广泛,多存在于高等植物和羊齿类植物中。各种黄酮类化合物如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异黄酮类、黄烷酮类等对血管内皮细胞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并总结得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降低血管的脆性,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扩张血管,抗血凝等作用,且具有与植物雌激素相同的作用,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稳定线粒体功能,调节一氧化氮(NO)的方式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脑出血所致后遗症、高黏脂血症、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相似文献   

13.
玉米须黄酮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须为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活性。作者查阅了近35年中外文献,综述了国内外玉米须黄酮类化学成分结构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玉米须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随着仪器和科技的进步,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引起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目前已从玉米须中分离出29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木犀草素,芹菜素)、黄酮醇(异鼠李素)、异黄酮(芒柄花素)和黄酮苷类。药理学研究表明,玉米须黄酮具有调节血脂、抗糖尿病、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活性、抗癌、抑菌性、抗疲劳等药理活性。然而,大多数研究对象是天然黄酮,不同单体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未能正确的归属化合物结构和活性。此外,药理活性的研究仅处于体外研究阶段,还需要临床实验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杨梅素及其苷类是植物中重要的黄酮醇类物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且具有广泛药理活性。大量研究表明杨梅素及其苷类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对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预防、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此外,杨梅素及其苷类还具有抗病毒、抑菌、抗炎、镇痛、护肝等药理活性。由于杨梅素比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在母环结构上含有更多羟基,杨梅素及其苷类比槲皮素、山柰酚等其他黄酮醇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更强的药理活性。因此,杨梅素及其苷类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应用前景。该文就杨梅素及其苷类的分类与分布、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杨梅素及其苷类与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比较等进行文献综述,并对目前杨梅素及其苷类研究与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对将来深入研究更多种类杨梅素及其苷类的药理作用、量效及构效关系、化学修饰与生物合成、应用前景等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子对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及药理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其合成过程受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l)、黄烷酮醇还原酶(DFR)、异黄酮合成酶(IFS)等系列酶的调控,而这些酶的活性及其分子合成水平又受到光照、温度、水分、矿物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列出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并对环境因子影响黄酮生物合成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鸡血藤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约有26种药用植物曾作为鸡血藤在临床使用,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黄酮、蒽醌、木脂素、三萜及挥发油等,表现出促进造血功能、抗肿瘤、抗炎、抗氧化、保肝及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多种药理活性。根据本草著作、文献研究和现代应用情况,分别对来自豆科和木兰科的11种鸡血藤类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对比两者所含成分及药理活性的异同,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何首乌为常见的补益类中药,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有较多与何首乌相关的文献报道,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概述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目前,已从何首乌中分离出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磷脂类、苯丙素类以及其他化合物共133种,其中二苯乙烯苷二聚体以及二蒽酮苷是近期从何首乌中分离得到的两类新化合物。何首乌的药理活性研究主要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神经保护等作用,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等方面具有潜力,其药效成分主要包括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以及黄酮类,其中二苯乙烯苷类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葡萄糖苷即THSG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但对何首乌中其他化合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较少。因此,为保证何首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建议对其药效的物质基础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佛甲草是贵州地区较常用的民族药。目前文献已报道从佛甲草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6个,主要包括黄酮类、甾醇类、三萜类、苯丙酸类等。佛甲草提取物及其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耐缺氧、护肝等药理活性。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已报道的佛甲草的鉴别及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其后续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酮类化合物降血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以C6-C3-C6的方式构成的三环天然有机化合物,多以甙类形式存在,主要包括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异黄酮、查耳酮等。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为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基本母核的衍生物,常见取代基有-OH基、-OCH3基以及萜类侧链。在植物体内黄酮类化合物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自从降压药芦丁发现以来,人们逐渐重视它在药物中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已发现其在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抗肿瘤方面具有明显的药理…  相似文献   

20.
环境因子对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及药理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其合成过程受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黄烷酮醇还原酶(DFR)、异黄酮合成酶(IFS)等系列酶的调控,而这些酶的活性及其分子合成水平又受到光照、温度、水分、矿物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列出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并对环境因子影响黄酮生物合成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