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出土的西汉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不仅有数十条纵横交错的经络线条,更有百余个清晰可见的腧穴和多处阴刻的铭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笔者拟从经络腧穴分布概况和特点两方面对老官山经脉漆雕进行介绍,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手厥阴心包经是马王堆帛书十一脉系统中惟一缺少的一条,其循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故拟以绵阳双包山汉墓"人体经脉漆雕"与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中刻画的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为重点,梳理、探寻手厥阴经脉循行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成都老官山经穴髹漆人像的出土,其阴刻的经脉循行路径已成为研究经脉循行演变不可或缺的史料和研究热点。总结老官山髹漆人像手阳明经脉的循行路径与分布特点,同时将其与传世医学经典文献、出土医学简帛进行比较,系统梳理历代手阳明经脉的循行特点和循行演变,为经脉源流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输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是一些特定的针灸刺激点,通常称为"孔穴"或"穴位",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穴位称为"经穴",其它则称为"奇穴"和"新穴".解放后特别是一九六六年以来,奇穴和新穴越来越多,在郝金凯同志编著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共两集,以下简称《图谱》)共记载奇穴和新穴1595个.奇穴和新穴的数目究竟应该比经穴多还是比经穴少?笔者认为,既然十四经是整个经络系统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列缺穴,首见于《灵枢·经脉》篇,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手太阴之络脉,由此别走手阳明经。唐代《千金要方》以列缺为手太阴所过之原穴,当另有所本。金代《针经指南》倡用流注八穴,将列缺归入八穴之一。明代《普济方》、《针灸大全》首载八脉交会八穴说,认为列缺通于任脉,金明以来流行的针灸歌赋,多次提到列缺穴的运用。如《四总穴歌》、《千金十一穴歌》提出列缺能治头项病;《席弘赋》、《灵光赋》等提出列缺能治偏正头风,究竟列缺穴的主治范围为何?兹探析如下:《灵枢·经脉》篇首载列缺的主治证称:  相似文献   

6.
一、何谓“背俞”?“背俞”是位于脊背两侧的一些特定经穴。其中主要的、也是最早在书籍中出现的是五藏之俞,随后是六府之俞,以及凡以“俞”字命名的背部经穴。即当脊背第一侧线——从中线起数则称“第二行”,当足太肠膀胱经循行部分的全部孔穴。其“第三行”也是足太肠膀胱经,孔穴虽然不以“俞”字命名,但跟“第二行”的“俞”穴,在命意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 :客观检测家兔“肝、胆经”体表经脉循行线。方法 :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相互印证 ,确定为经穴点及经脉线非穴点。结果 :家兔体表具有低电阻、高导声状态点的连线。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肝、胆经”体表经脉循行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客观检测家兔“脾、胃经”体表经脉循行线。方法 :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相互印证 ,确定为经穴点及经脉线非穴点。结果 :家兔体表具有低电阻、高导声状态点的连线。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脾、胃经”体表经脉循行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年原始管道系统系列研究的梳理,笔者认为,虽然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原始管道系统在血管、淋巴管、神经、脑、脊髓及内脏器官表面等全身各部位呈网状结构分布,且管道内含有大量免疫细胞并参与机体免疫、循环等各生理病理过程,在形态学及细胞生物学上也有能证明其存在的证据,但至今尚无法在功能上阐述其作用特点。基于生命物质特征的研究可以在系统缜密的合作中不断取得突破,然而其回归生命功能效应的道路却显得步履蹒跚,这一点在经穴实质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基于临床的经穴效应规律研究也许是经穴实质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明·吴又可的《温疫论》(1642),代表温病学派初起阶段的学术成就,它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受又可直接影响的医家较多,戴天章、陆九芝、何廉臣等均以《温疫论》为蓝本,或增订、或重订、或增删而分别  相似文献   

11.
论经穴能量系统的本质及刺激传导机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高震 《中国针灸》2001,21(3):1-9
多年来,从细胞分子学的角度研究发现:经穴能量系统是含线粒体腺三磷较多细胞组成的线路;腧穴是线粒三磷较多细胞组成的点,建立了经穴能量系统的线粒体腺三磷学说,人体能量(气)主要由线粒体产生,它含大量ATP复合酶,催化产生大量能量,顺细胞间隙传导,产生连锁反应,针刺等刺激是激活ATP复合酶,产生ATP能量、供应人体需要的各种物质,引起细胞的除极复极,发生刺激的显性和隐性传感,产生强身及防治疾病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客观检测家兔“心、小肠经”体表经脉循行线。方法 :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相互印证 ,确定为经穴点及经脉线非穴点。结果 :家兔体表具有低电阻、高导声状态点的连线。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心、小肠经”体表经脉循行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客观检测家兔“肾、膀胱经”体表经脉循行线。方法 :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相互印证 ,确定为经穴点及经脉线非穴点。结果 :家兔体表具有低电阻、高导声状态点的连线。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肾、膀胱经”体表经脉循行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客观检测家兔“肺、大肠经”体表经脉循行线。方法 :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相互印证 ,确定为经穴点及经脉线非穴点。结果 :家兔体表具有低电阻、高导声状态点的连线。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肺、大肠经”体表经脉循行线  相似文献   

15.
十二经补泻穴,又名“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法”,即《针灸大成》“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以下简称补泻穴)。此法是每经都有一补穴一泻穴,十二经共有24穴。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凡是十二经脉中的阴阳失调,或在某经的循行通路及其相连脏腑出现邪盛正衰的各种疾患时,都可运用该经的补泻穴施行补虚泻实,以调整其有余和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牛Ⅱ型胶原作大鼠背部皮内注射诱发胶原性关节炎 (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 ,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 ,观察了在“足三里”穴进行经皮电刺激对模型大鼠关节炎发病率、起病时间、关节炎指数、抗Ⅱ型胶原 (CⅡ )抗体水平及骨与关节破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穴经皮电刺激治疗 ,能明显推迟胶原免疫大鼠关节炎的发生 ,在治疗初、中期 ,能明显控制造模大鼠的肢体累及率和关节炎病变程度 ,但不能显著降低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此外 ,该疗法尚能有效地防止发病大鼠足爪骨与关节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经穴效应特异性是中医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否是目前国内外针刺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从"肚腹三里留"的中医历代古籍记载、足三里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现代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论述了足三里穴与胃肠功能之间存在的特异性联系,并从足三里穴和胃肠器官的脊髓节段水平及针刺足三里穴的脑中枢效应方面阐释了此种特异性的生理学机制,以期为"肚腹三里留"体现的经穴效应特异性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客观检测家兔“心包、三焦经”体表经脉循行线。方法: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相互印证,确定为经穴点及经脉线非穴点。结果:家兔体表具有低电阻、高导声状态点的连线。结论:家兔有类似人体“心包、三焦经”体表经脉循行线。  相似文献   

19.
近读《江苏中医杂志》刊载的有关中枢穴考证的两篇文章[1.1983年第1期壮健等《也谈中枢穴的考证》(以下简称《壮文》),2.1983年第4期冯禾昌《中枢穴考证之我见》(以下简称《冯文》)],发现一些问题,今略加小议,并请商榷。《壮文》与《冯文》都曾引述滑寿“十四经发挥》中的如下一段记载:“按《内经》督脉所发者二十八穴,据法,十椎下一穴名枢,阴尾骨两傍二穴名长强,共有二十九穴,今多龈交一穴,少中枢一穴,会阳二穴,则系督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客观确定家兔“心包经、三焦经”常用经穴。方法: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验证其生理功能。结果: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P<0.01;声波波幅值较经穴旁对照点高,P<0.01;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其经穴与人体经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并有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