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病毒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炎症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及其对气道炎症的作用. 方法收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4例及23例健康人血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副流感病毒(PIV)、巨细胞病毒(CMV)、腺病毒(ADV)的特异性IgM、IgG抗体;根据病毒检测结果及临床表现分成2组:病毒感染组(A组)及细菌感染组(B组);用ELISA法检测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液中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 结果 84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81例检测到病毒抗体,IgM阳性者28例(33.3%),其中RSVIgM比例最高(53.5%),其次为PIV(26.7%);IgM阳性与感冒样症状、无脓痰等有关;经治疗后A、B两组痰液IL-8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A组治疗后IL-8下降更明显(P<0.05),TNF-α水平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病毒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并且可引起气道炎症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巨细胞病毒(HCMV)、流感病毒(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CoxV)等病毒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诊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随机选取同期门诊中老年体检者200名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MV、Ⅳ、RSV、HSV、CoxV血清IgM抗体进行定性;分析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与HCMV、Ⅳ、RSV、HSV、CoxV感染的相关性;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HCMV、Ⅳ、RSV、HSV、CoxV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2、≥3种病毒感染的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1种病毒感染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不同分型患者HCMV、Ⅳ、RSV、HSV、CoxV阳性率明显存在不同,心肌梗死患者2、≥3种病毒感染所占比例较多,隐匿性冠心病患者多为单一病毒感染;冠心病患者随着病情加重,HCMV、Ⅳ、RSV、HSV、CoxV检出阳性率明显增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r=0.78、r=0.56、r=0.47、r=0.44、r=0.40,P0.05)。结论冠心病多存在HCMV、Ⅳ、RSV、HSV、CoxV等病毒感染,以混合感染为主,病毒感染可能是引起冠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22(Th22)及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方法纳入4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6例COPD稳定期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22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22表达水平,比较三组差异。结果三组研究对象年龄和性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外周血Th22比例[(0.96±0.71)%]高于COPD稳定期组[(0.29±0.12)%]和对照组[(0.28±0.11)%](均P0.05);COPD稳定期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h22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22表达水平[(3.34±1.32)pg/m L]高于COPD稳定期组[(1.49±0.64)pg/m L]和对照组[(1.81±0.56)pg/m L](均P0.05);COPD稳定期组和对照组血清IL-2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Th22及IL-22呈高表达,可能参与COPD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情况、血清TH2类细胞因子和SP-D水平,探讨RSV感染情况及对COPD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144例,检测RSV,记录肺功能,检测血清IL-4、IL-10及SP-D,分析患者肺功能和血清分子水平与RSV感染的关系,以及各分子与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 RSV阳性的COPD患者有45例(31.25%)。RSV阳性组患者的肺功能均低于RSV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阳性组患者的血清IL-4、1L-10和SP-D水平明显高于RS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COPD分级的提高,血清L-4、1L-10、SP-D水平逐渐升高,以Ⅲ级、Ⅳ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存在一定的RSV感染率。患者血清IL-4、IL-10和SP-D的表达增加与RSV感染情况和患者病情进展相关,检测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对了解患者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相关性及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AECOPD)MP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选取门诊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COPD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COPD稳定期48例以及COPD急性加重期76例,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各组MP抗体。结果 COPD组患者MP-IgM、M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ECOPD组MP-IgM、MP-IgG抗体阳性率高于稳定期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中MP阳性感染患者咳嗽、发热、肺部罗音、心力衰竭、脓痰发生率显著高于M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稳定期患者MP(+)咳嗽、发热、肺部罗音、心力衰竭、脓痰发生率与M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导致AECOPD患者MP感染的易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白细胞增加、合并肺心病、病程。结论 MP感染可能是引起COPD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尤其对于年龄较大、合并肺心病、白细胞增加、病情较长的患者更容易感染M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体分布、人乳头瘤病毒(HPV)与生殖器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相关性,为性传播疾病的临床预防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诊断为生殖器疱疹的患者253例,检测血HSV 1型、HSV 2型特异性IgG及IgM,同时检测宫颈分泌物中HPV及Ct。结果 HSV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00.00%,其中14例为HSV 1型单一感染、204例为HSV 2型单一感染、35例为HSV 1型+2型混合感染;HSV 2型特异性IgG及IgM单纯阳性、IgG+IgM阳性患者分别为236例、1例、2例,HSV 1型特异性IgG及IgM单纯阳性、IgG+IgM阳性患者分别为35例、12例、2例;HPV、Ct阳性患者分别有72例、60例,HPV阳性患者中高危型50例、低危型12例、高危型+低危型混合感染10例;HPV阳性患者与HPV阴性患者、Ct阳性患者与Ct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PV与Ct检测阳性率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生殖器疱疹患者HSV抗体以HSV 2型IgG阳性率最高,合并HPV及Ct感染现象多见,两者在生殖器疱疹患者中感染明显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及结核分支杆菌糖脂免疫球蛋白G(LAM-IgG)联合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分期分为三个亚组:进展期28例、好转期41例、稳定期37例),选取101例同期住院治疗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99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组。比较各组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及LAM-IgG表达情况,并计算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LAM-IgG单独以及联合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及LAM-IgG 阳性表达情况:观察组>对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时期IgG、IgM抗体、LAM-IgG阳性表达情况: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病灶≥3肺野患者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LAM-IgG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病灶<3肺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痰培养检查作为金标准,106例患者痰培养阳性率为37.74(40/106)。IgG+IgM+LAM-IgG联合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0%、98.46%、94.87%、95.52%,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效能明显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及LAM-IgG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效能,其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诊断及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0例,心绞痛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各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以及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M以及IgG水平的差异,分析IL-6、CRP、Fg与心绞痛危险评分的关系,分析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与IL-6、CRP、Fg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IL-6、CRP及Fg水平高于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患者随着危险分数的升高,IL-6、CRP及Fg水平也呈上升的趋势(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心绞痛组肺炎衣原体特异抗体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IgG阳性患者IL-6及CRP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阳性与IL-6、CRP及Fg呈正相关关系(r=0.441,0.472,0.395,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升高,并且IgG与炎性指标有正相关关系,因此推断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白介素-6(IL-6)表达变化及其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以对COPD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98例COPD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45例患者处于稳定期,53例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另选取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间指标的差异。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的血清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IL-6含量明显比稳定期患者高(P<0.05);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人员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急性感染率分别为35.8%、11.1%、8.9%,慢性感染率分别为41.5%、28.9%、0;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急性感染率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和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慢性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lgG、lgA的GMT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和对照组(P<0.05),而COPD稳定期患者的lgA的G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炎衣原体lgA的GMT和血清IL-6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lgG、lgM的GMT和血清IL-6无相关性。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肺炎衣原体lgA的GMT和血清IL-6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IL-17、IL-8浓度的变化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中的IL-17、IL-8的浓度。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两两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L-17、IL-8在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患者血浆IL-17与IL-8呈显著正相关(r=0.675,P=0.006)。治疗组血浆IL-17、IL-8均与病情均呈线性相关(r分别为0.731、0.523,P分别为0.002、0.045)。结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IL-17、IL-8显著增高,治疗后IL-17、IL-8显著降低,且与病情变化明显相关。提示IL-17、IL-8可能参与了COPD急性加重期的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25-二羟维生素D [25(OH)D]与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门诊随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COPD稳定期组)和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收集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4例为健康对照组。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人干扰素-γ(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水平。根据25(OH)D水平将受试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20 ng/ml)和维生素D不缺乏(≥20 ng/ml)。结果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及COPD急性加重期组的FEV1/FVC分别为70.52±5.08、55.80±3.25、36.72±2.48;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FEV1/FVC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受试者维生素D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COPD稳定期组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FEV1/FVC水平呈正相关(P0.05)。COPD稳定期组和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2、IL-6及INF-γ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6和INF-γ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IL-2、IL-4、IL-6、IL-10、TNF-α及INF-γ水平间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COPD患者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FEV1/FVC呈正相关,但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炎症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检测及意义。方法收集3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4例COPD稳定期患者和34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设为急性组、稳定组、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IL-6、hs-CRP、IL-10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组和稳定组FEV1百分比、FEV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急性组FEV1百分比、FEV1/FVC显著低于稳定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和稳定组hs-CRP、IL-6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急性组hsCRP显著高于稳定组,IL-10显著低于稳定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PD患者血清IL-6、hs-CRP与FEV1百分比、FEV1/FV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1,-0.216,-0.386,-0.369,P0.05),而血清IL-10与FEV1百分比、FEV1/FV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8,0.297,P0.05)。结论 IL-6、hsCRP、IL-10参与了COPD的发病,且一定程度反应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36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离心收集血清,检测PCT、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4.95±0.67)ng/ml、CRP(14.73±2.18)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PCT、CRP高水平组患者IL-6、IL-8、IL-1β水平明显高于低水平组,IL-4水平明显低于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PCT、CRP高水平组患者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PCT、CRP明显升高,与炎症反应程度和应激激素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及IL-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COPD患者(COPD组),分别在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广6和IL-4水平,同时常规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组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及IL-4水平[(106.75±30.45)、(90.36±13.25)ng/L]明显高于COPD组缓解期患者[(84.26±10.76)、(80.35±8.21)ng/L]及对照组[(78.15±10.11)、(75.28±6.38)ng/L](P<0.05或<0.01),COPD组缓解期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IL-4水平与PaO_2、FEV_1%呈负相关(P<0.05),与PaCO_2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及IL-4参与了COPD气道炎性反应,对COPD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新民 《现代养生》2014,(24):57-58
目的:研究COPD急性加重期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变化意义。方法:选取治疗中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以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人全部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2、IL-6、IL-8、IL-10及TNF水平,对比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IL-2、IL-6、IL-8、IL-10及TNF水平与正常人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经检测后对比发现,观察组经治疗,IL-2、IL-6、IL-8、IL-10及TNF水平均有下降,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治疗后仍有差异,且治疗前后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IL-2、IL-6、IL-8、IL-10及TNF水平与COPD发病有密切关系,对了解患者的病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检测60例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IL-6、IL-8和CRP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OPD组的IL-6、IL-8和CR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IL-6、IL-8和CRP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慢性炎症反应过程,血清中IL-6、IL-8和CRP的含量可以作为COPD病情进展情况的一个有效指标,为COPD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在诊断风疹病毒急性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对2100例无偿献血者血浆样本分别检测风疹病毒IgM抗体、IgG抗体,对IgM抗体阳性和IgM抗体阴性且IgG抗体阳性的样本检测其IgG抗体亲合力。结果 2100例样本中,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0.76%,IgG抗体阳性率为78.67%,447例样本个体风疹病毒IgM抗体和IgG抗体均为阴性。在对IgM抗体阴性且IgG抗体阳性的样本进行IgG抗体亲合力检测时,有19例样本为低亲合力,可判定为原发性感染。在对IgM抗体阳性的样本进行IgG亲合力检测时,样本SZ0259和SZ1490IgM抗体为可疑值,IgG抗体阳性,IgG抗体高亲合力,可能由于IgM抗体常年保持低水平,并非正处于风疹病毒急性感染期。最终确定风疹病毒急性感染的样本为33例,感染率1.57%。结论可同时检测风疹病毒IgM抗体和风疹病毒IgG抗体亲合力来诊断风疹病毒感染,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低亲合力的样本均可判定为风疹病毒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肺泡巨噬细胞(AM)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择115例COPD患者和58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期COPD59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5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和AM中自细胞介素(IL)-1β、IL-4、IL-6、IL-8、IL-10、IL-32、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胶体金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急性加重期COPD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IL-8、IL-32、IFN-γ和CRP含量均明显增高,IL-4、IL-10和IL-1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M释放除IL—1β和IL-32以外的炎性因子变化趋势与血清中-致;稳定期COPD组患者IL-6和CRP含量明显增高,IL—10月铂IL~1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炎性因子变化均元明显差异,而AM释放除的炎性因子变化趋势与血清中-致。急性加重期COPD组患者血清除IL-4、IL-10和IL-18含量明显低于稳定期COPD组,其余炎性因子均较高,同时这种变化趋势也体现在AM释放的除IL-1β和IL-32以外的炎性因子中。结论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和AM中的促炎性细胞水平均增高,抗炎性因子降低,而稳定期COPD患者炎症状态较低,呈现出低水平的抗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9.
程自想  王盟  王万海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1999-2000,2009
目的探讨郑州市育龄妇女中TORCH的感染现状,为预防TORCH感染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2年6月-2013年5月间来某院进行孕前咨询的育龄妇女1 666名进行TORCH感染的特异性IgM及IgG抗体检测。结果 1666例育龄妇女TORCH IgM抗体阳性99例,总阳性率为5.9%,其中RV IgM抗体阳性率最高(3.2%),其次HSV(1.3%)。在IgG抗体方面,CMV IgG抗体阳性率最高(94.2%),其次为HSV IgG(91.7%),而RV IgG抗体阳性率为47.9%,Tox IgG为0.7%。在育龄人群年龄间TORCH感染分布方面,20~29岁组的育龄妇女中TORCH各病原体的IgM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而TORCH各病原体的IgG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普遍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郑州市育龄妇女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现状感染及较低RV IgG阳性率,建议育龄妇女孕前应进行TORCH筛查,以便尽早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由TORCH感染导致出生缺陷婴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人微小病毒B19母婴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该地区B19病毒母婴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和套式PCR分别检测母婴血清B19病毒IgG、IgM抗体和DNA。结果92例孕妇血清B19病毒IgG抗体阳性率3704%,720例孕妇血清B19病毒IgM抗体阳性率902%,而95例婴儿脐血IgM抗体阴性;720例孕妇血清和95例婴儿脐血B19病毒DNA亦均为阴性。结论部分孕妇存在B19病毒感染既往史,少数孕妇有近期或急性B19病毒感染,但母婴垂直传播B19病毒风险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