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在预防颅内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颅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前30min给予1.0g美罗培南,分别收集患者静脉泵入美罗培南后30min、1、2、3、4h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并检测各个时间点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美罗培南药物浓度,计算出其脑脊液穿透率;与常见颅内感染致病菌的90%最低抑菌浓度对比,以探讨美罗培南预防颅内感染的临床效用。结果血清美罗培南药物浓度的峰值出现在静脉泵入美罗培南溶液后30min,为(53.14±3.85)mg/L;而脑脊液美罗培南药物浓度的峰值出现在静脉泵入美罗培南溶液后2h,为(2.91±0.16)mg/L,美罗培南的脑脊液穿透率为(13.68±7.19)%;美罗培南血清稳定药物浓度高于常见颅内感染致病菌的90%最低抑菌浓度,而仅有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90%最低抑菌浓度高于美罗培南的脑脊液稳定药物浓度。结论美罗培南对预防颅内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病历查询系统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51例术后颅内感染后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利奈唑胺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温、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质、葡萄糖变化等指标,参照颅内感染的判定标准,评价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治疗颅内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51例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治疗后,感染痊愈30例,显效12例,进步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16%。有效的47例患者中,利奈唑胺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2.5 d(2~27 d)。其中11例脑脊液培养出革兰阳性菌者经利奈唑胺治疗后,脑脊液细菌培养均转为阴性。 结论利奈唑胺可有效控制万古霉素等治疗无效的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术后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基础上,比较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及与单用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万古霉素1.0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加用静脉滴注美罗培南2.0g,3次/d,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检查结果等综合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度腹泻,有1例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对照组有1例轻度腹泻,两组均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万古霉素、美罗培南静脉滴注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治疗医院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中、重度医院感染患者,治疗组给予美罗培南0.5 g,q8h,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 g,q8h,静脉滴注;两药疗程均为7~10 d. 结果美罗培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48.5%和54.8%;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和87.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0%和86.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和6.5%;以上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美罗培南治疗医院感染是有效和安全的,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药物应用,使颅内感染患者得到合理规范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1月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25例神经外科疾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5例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后的总体治愈率为100.0%,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率为100.0%,体温、血常规、脑膜刺激征缓解率为100.0%,革兰阳性球菌清除率为100.0%,脑脊液常规缓解率为91.3%,2例患者出院时脑脊液常规白细胞仍高于正常,但无其他颅内感染迹象,全部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可有效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良好,疗效明确,临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NICU中重症感染患儿使用国产美罗培南(倍能)抗炎治疗,观察倍能在新生儿重症感染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8年8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NICU应用美罗培南治疗重症感染新生患儿95例,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血培养、分泌物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证实为重症感染,予倍能治疗,剂量每次15mg/kg,8h给药1次,疗程为5—15d,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危重的患儿剂量为30mg/kg,8h给药1次,疗程为15—21d,治疗后判断疗效。结果倍能对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机相关肺炎、重症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等都有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86.3%,且对血培养、咽分泌物培养、气管插管培养、尿培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等的药物敏感性都高于其他类头孢抗生素。临床应用中,个别出现转氨酶增高、碱性磷酸酶增高,血小板增多及其他轻微不良反应,停药后逐渐恢复,7例伴发真菌感染,氟康唑治疗痊愈。结论倍能作为国产美罗培南,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价格相对便宜,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患 相似文献
9.
美罗培南治疗细菌感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评价国产美罗培南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分层随机分组方法,以进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对照物,观察两种药物对125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泌尿系、烧伤创口感染等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实验药对上述疾病总有效率为89.36%,细菌清除率为82.26%,对照药物分别为89.83%与75.00%,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7.4%与11.86%。结论 两种药物疗效与副作用发生率相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提供可行性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124例早产重症细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美罗培南组和头孢噻肟组,各62例,头孢噻肟组患儿给予头孢噻肟针剂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美罗培南组患儿给予美罗培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美罗培南组痊愈率67.74%、总有效率96.77%、细菌清除总有效率84.38%,头孢噻肟组分别为45.16%、87.10%、6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美罗培南临床治疗早产重症细菌感染患儿,能有效清除病原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2)
目的研究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联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医院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2例患者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联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而对照组81例患者仅使用美罗培南鞘内注射,鉴定患者病原菌分布,治疗后检测病原菌清除率并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常规结果、体征和脑脊液检查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42.9%和23.9%;治疗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为85.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4.3%(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葡萄糖及蛋白质水平分别为6.31±1.97×106/L、5.42±1.15mmol/L及0.54±0.15mg/L,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联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美罗培南鞘内注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鞘内注射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方法选择医院6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均采用美罗培南鞘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引流时间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脊液检查结果和临床主要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检查结果和其他临床主要指标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1%、对照组为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结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对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医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随机选择47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7例颅脑外伤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后抗菌药物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前GCS评分、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可得,脑室外引流时间>2d、手术时间≥4h、后颅窝手术、脑脊液漏、空腹血糖>11.1mmol/L等指标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经针对性治疗,观察组患者痊愈的有40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14.9%。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2)
目的调查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62例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静脉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白细胞计数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变形菌属分别占45.2%、25.8%、9.7%、16.1%、3.2%和41.9%、22.6%、16.1%、12.9%、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5d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逐渐下降(P<0.05);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1、5d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3%和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和58.1%(χ2=15.552,5.905,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减轻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可行的预防对策,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05-2012年采用微创穿刺治疗的4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感染与未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差异和患者自身的差异进行比较,数据采用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4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微创穿刺治疗后发生颅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5.58%,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达39.13%;多针穿刺的感染率为9.29%,高于单针穿刺患者的1.08%;23例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平均引流时间为(7.8±4.6)d,389例未感染患者平均引流时间为(5.2±3.4)d。结论血肿清除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引流时间等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治疗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预防对策是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治疗措施,为颅内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6月在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的1 50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颅内感染率及病原菌特征;对颅内感染患者给予抗菌药物脑室内灌洗或鞘内灌洗,比较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结果 1 500例开颅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50例,颅内感染率3.3%;感染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出7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5株占61.6%,革兰阴性菌25株占34.3%,真菌3株占4.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为100.0%,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0.5%,对利奈唑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耐药率为10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鞘内灌洗组总有效率为73.9%、脑室内灌洗组为96.3%,脑室内灌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鞘内灌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8,P<0.05)。结论颅内感染脑脊液病原菌感染革兰阳性菌居首位,脑室内灌洗对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鞘内灌洗。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2)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109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万古霉素组73例及利奈唑胺组36例,万古霉素组予以万古霉素1.0g,每12h1次进行治疗,利奈唑胺组予以利奈唑胺0.6g,每12h1次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万古霉素组为76.71%、利奈唑胺组为6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值、降钙素原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MRSA肺部感染患者,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敏感性均较高,总体疗效万古霉素略高,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利奈唑胺略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