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时交感神经刺激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随机分组作为心肌缺血组(MI组,n=25)、缺血+交感神经刺激组(MI-SS组,n=25)、交感神经刺激+酚妥拉明+缺血组(MI-SS-Phen组,n=15)、交感神经刺激+普萘洛尔+缺血组(MI-SS-Prop组,n=15)和假手术组(SO组,n=20).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磷酸化蛋白及总量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Cx43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Cx43表达分布情况.结果 结扎冠状动脉30 min内MI、MI-SS和MI-SS-Phen组分别有1、3和2只大鼠死于心室颤动(室颤);MI-SS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室颤发生率(80.0%,20/25)较MI组(52.0%,13/25)明显增加(P<0.05);与MI-SS组相比,普萘洛尔明显阻断了交感神经刺激促室速/室颤发生的作用(13.3%,2/15,P<0.05).冠状动脉结扎30 min后,MI组磷酸化Cx43的比例较SO组显著降低(P<0.05),但其总量并未减少(P>0.05).与MI组相比,MI-SS组磷酸化Cx43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同时其蛋白总量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普萘洛尔显著抑制了交感神经刺激导致的Cx43蛋白降解的作用,同时抑制了缺血引起的Cx43脱磷酸化(P<0.05).MI和MI-SS组Cx43mRNA表达均较SO组显著减少(P<0.05).免疫荧光结果 显示,与SO组相比,MI组Cx43由端-端连接转化为侧-侧连接,而MI-SS组Cx43分布明显紊乱,不能分辨出Cx43的分布模式.结论 交感神经刺激能够促进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主要与β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从而促进了Cx43的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MI)时普伐他汀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MI模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20只);MI组,25只;MI+普伐他汀组(MI-Pra组,25只),其中MI组和MI-Pra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80mg/kg的普伐他汀喂养,每天2次,持续1周。给予程序性期前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磷酸化蛋白及总量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Cx43表达分布情况。结果:MI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诱发率(80.0%,20/25)较SO组(5.0%,1/20)明显增加(P<0.05);与MI组相比,MI-Pra组明显减少了MI导致的室速/室颤的发生(13.3%,6/25,P<0.05)。MI组Cx43的表达较SO组显著降低(P<0.05);与MI组相比,MI-Pra组Cx43的表达显著增高。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SO组相比,MI组Cx43由端-端连接转化为侧-侧连接;与MI组相比,MI-Pra组Cx43分布紊乱明显改善。结论:普伐他汀能够显著减少MI大鼠室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老年大鼠心室肌中的表达及急性心肌缺血时迷走神经刺激对老年大鼠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1)成年组:假手术组(SO,n=10)、心肌缺血组(MI,n=15)、心肌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MI-VNS,n=15)、心肌缺血+迷走神经刺激+阿托品(0.5 mg/kg)组(MI-VNS-Atr,n=13)和心肌缺血+迷走神经刺激+生胃酮(10 mg/kg)组(MI-VNS-CBX,n=11).(2)老年组:假手术组(SO,n=10)、心肌缺血组(MI,n=15)、心肌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MI-VNS,n=15)、心肌缺血+迷走神经刺激+阿托品(0.5 mg/kg)组(M1-VNS-Atr,n=13)和心肌缺血+迷走神经刺激+生胃酮(10 mg/kg)组(MI-VNS-CBX,n=11).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Western blot分析Cx4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结扎冠状动脉30 min内,老年MI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发生率较成年MI组显著增加(P<0.05);老年MI-VS组室速和室颤发生率与老年MI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MI-VS组不可逆性室颤发生率较老年MI组明显减少(P<0.05).冠状动脉结扎30 min后,缺血没有引起成年组和老年组的总Cx43含量改变(P<0.05);但缺血引起成年组和老年组的非磷酸化Cx43含量明显增加,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明显抑制成年组和老年组中缺血引起的Cx43脱磷酸化(P<0.05);而阿托品和生胃酮明显阻断了迷走神经刺激抑制缺血引起的Cx43脱磷酸化的作用(P<0.05).但实验发现老年SO组Cx43表达较成年SO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老年大鼠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而迷走神经刺激的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应明显减弱,其机制可能与老年大鼠心室肌Cx43表达较成年大鼠明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选择性消融Marshall韧带(LOM)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33只杂种犬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1),LOM远段消融+I/R组(LOM组,n=9),左侧星状神经节消融+I/R组(LSG组,n=13)。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缺血30min和再灌注2h完成心肌I/R损伤模型。LOM组与LSG组进行LOM或LSG消融后30 min,同I/R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h。分别记录LOM组与LSG组开胸后基础状态以及结扎前消融后30 min的心率变异性[(HRV,包括低频(LF)、高频(HF)、LF/HF值],三组行持续心电图记录,观察各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别于开胸后基础状态、结扎前以及消融LOM或LSG后30min、再灌注2h后经颈内静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结果与开胸后基础状态相比,LOM组与LSG组消融后LF值和LF/HF值明显降低(P0.05),对HF值的提高无显著性差异。LOM组及LSG组,缺血30min再灌注2h内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低于I/R组(P均0.05),心室颤动的发生有降低趋势。与LOM组相比,LSG组对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也有降低趋势。与同组基础状态比较,I/R组再灌注2h后NE、E增加,LOM组与LSG组则无差异。与I/R组比较,LOM组或LSG组再灌注2h后血清NE、E的水平升高被显著减弱(P0.05),而LOM组与LSG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消融LOM或LSG均可以降低I/R损伤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何峰  陈珺 《山东医药》2010,50(21):32-33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间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模型组(AMI组)开胸后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对照组开胸后不结扎冠脉,治疗组开胸后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同时用雷米普利灌胃(另两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8周后,用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三组左室心肌梗死区及周边缺血区心肌Cx43表达,比较各组不同区域心肌Cx4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心肌Cx43明显降低(P〈0.01),并呈不均一分布;治疗组比AMI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左室心肌梗死区心肌Cx43明显下降,周边缺血区Cx43表达增加,雷米普利可减轻心肌Cx43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药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脏结构及心肌电偶联的关键结构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雄性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将30只M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组(参芍片0.25 g/kg联合复方丹参片0.75 g/kg)和倍他乐克组(12 mg/kg),每组10只,于造模成功后24 h开始灌胃,1次/日,连续4周。另设假手术组10只,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4周后取材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图像分析测量左室内径和心肌梗死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Cx43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4周模型组大鼠左室内径明显增大,心肌Cx4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阳性表达面积(Area)和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组和倍他乐克组的左室内径和心肌梗死百分比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在心肌Cx43的表达上,仅益气活血组心肌Cx43表达的AOD和IOD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治疗能减少MI大鼠左室内径和心肌梗死百分比,增加心肌Cx43表达强度和部分好转Cx43弥散表达状态,对MI后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可能是稳定MI后心肌细胞间电偶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Ghrelin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电重构的作用.方法 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5)和心肌梗死组(n=50).假手术组开胸后剪开心包腔,不结扎冠状动脉.心肌梗死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存活7d的大鼠随机分成Ghrelin干预组(n=17)和梗死对照组(n=17).Ghrelin干预组按Ghrelin 100 μg/kg的剂量皮下注射,2次/d.梗死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8 d后采用程控刺激进行在体电生理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分布,免疫印迹法检测Cx43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x43 mRNA表达.结果 与梗死对照组相比,Ghrelin能显著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诱发率(P<0.05),心律失常评分也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梗死心肌内Cx43表达显著降低(P<0.05),Ghrelin干预使梗死周边心肌Cx43及其mRNA水平增加(P<0.05).结论 Ghrelin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的电生理学特性,增加心肌Cx43的表达,防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肾交感神经消融对心肌梗死(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8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MI组、和肾交感神经消融加MI(RD+MI,肾交感神经消融:选用3.5 mm消融电极,6~8W消融60s)组,每组6只。记录各组MI后1 h内心电图(SO组,暴露双侧肾动脉后记录心电图1 h);记录左侧星状神经节(LSG)活性(SO组:记录心电图1 h后记录LSG活性;MI组和RD+MI组:记录MI后LSG活性);测量各组心肌组织内组胺、5羟色胺(5-H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结果 SO组无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与MI组比较,RD+MI组中1 h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单发室早[(35±6.7)个vs(87±24)个,P0.05]、成对室早[(14±7.3)个vs(26±10)个,P0.05]、室性心动过速[(2.1±1.3)次vs(6.3±2.4)次,P0.05]}发生、LSG活性、心肌组织组胺[(8.70±1.46)ng/ml vs(15.66±1.74)ng/ml,P0.05]、5-HT[(51.79±5.95)ng/ml vs(63.24±10.21)ng/ml,P0.05]表达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MDA[(2.47±0.50)nmol/mg vs(4.36±0.98)nmol/mg,P0.05]表达降低,SOD[(502.22±66.35)U/mg vs(392.15±33.33)U/mg,P0.05]表达增加}均明显降低。结论 RD可显著抑制MI中心脏神经活性的增加和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组胺、5-HT和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梗死组与非梗死组,非梗死组采取开胸后冠状动脉穿线,但不做结扎。模型制作成功后,将两组随机平分为对照组10只,美托洛尔组10只,参松养心胶囊组10只,术后分别以普食、普食+美托洛尔、普食+参松养心胶囊原粉喂食。8周后处理大鼠,取心肌梗死周围组织,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x43)和信使RNA(mRNA)的表达量。结果在非梗死各组中Cx43蛋白表达强烈,且均匀的分布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处;与非梗死组比较,梗死组的对照组Cx43表达明显减弱,甚至全部消失,而参松养心胶囊组及美托洛尔组梗死区的Cx43表达减弱和分布的紊乱弥散程度均较小;非梗死各组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组中,对照组Cx43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低于参松养心胶囊组及美托洛尔组(P0.05),但参松养心胶囊组与美托洛尔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够显著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Cx43的表达,可能与其报道中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对心肌梗死(MI)后心电生理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大鼠的心梗模型,将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MI组(n=11),予注射磷酸缓冲液(PBS);ADSCs组(n=11),予注射ADSCs。另设假手术(sham)组(n=10),只挂线不结扎,余处理同MI组。2周后通过程序电刺激检测室性心律失常(VAs)的诱发及心室颤动阈值(VFT);通过masson染色观察梗死面积以及免疫荧光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变化以及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与MI组比较,ADSCs组VFT明显增高(6.0±0.9 V vs 4.8±0.6 V,P<0.001),VAs的诱发率明显降低(36.4%vs 91.0%,P<0.001);MI组VFT较Sham组显著下降(4.8±0.6 V vs 6.5±0.8 V,P<0.001);sham组未见诱发出VAs。组织学检测显示ADSCs移植明显减少梗死面积(22.6%±2.3%vs 42.0%±2.6%,P<0.05)并部分纠正MI后Cx43表达(32.2±3.1 vs 19.2±0.8,P<0.01)下降及分布紊乱。结论 ADSCs移植可改善MI后电生理重构,可能与减少梗死面积并改善梗死周边区Cx43的表达和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缺氧时缝隙连接蛋白Cx43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及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其影响。方法:大鼠体外心脏灌流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30min组、AAP10干预组,每组各9只。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Cx43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用免疫荧光双标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显示Cx43分布的改变。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缺氧30min组总Cx43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去磷酸化的Cx43(NP-Cx43)蛋白表达不变。AAP10干预组能提高总Cx43蛋白表达(P<0.05),但对NP-Cx43蛋白表达无影响。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缺氧30min组总Cx43和NP-Cx43蛋白分布均明显减少,且AAP10干预组仅能提高总Cx43蛋白表达,但对NP-Cx43蛋白无影响。结论:急性缺氧时细胞间通讯功能下降主要由于磷酸化的Cx43蛋白水平下降,而其中NP-Cx43蛋白的内化也可能参与该影响因素。而AAP10改善传导主要通过促进Cx43磷酸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连接蛋白(Cx)43重构调节作用及其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液氮冷冻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心肌梗死组(MI组,20只)、TNF-α螯合剂组(rhTNFR:Fc组,20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20只)。在心肌梗死模型建立30d后,运用程序电刺激方法,观察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NF-α、Cx43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表达水平。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方法,观察TNF-α的表达、Cx43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表达明显增加(P0.05);Cx43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Cx43非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Cx43分布呈现不均一分布;该组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明显增高(P0.05)。与MI组比较,rhTNFR:Fc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表达显著减少(P0.05);Cx43磷酸化水平表达增加(P0.05),Cx43非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而Cx43不均一分布有所减轻;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肌梗死发生后,TNF-α可以诱导Cx43表达和分布重构,其在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MI组(n=12)和白藜芦醇组(n=12),另设假手术组(n=12),其中白藜芦醇组给予白藜芦醇10 mg/(kg·d)灌胃,MI组和假手术组给予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4周后,所有大鼠行电生理检查;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I组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明显增加,心室颤动阈值显著降低,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增加,Cx4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I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降低,心室颤动阈值增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降低,Cx43表达明显增加(P0.05),但白藜芦醇不能使上述指标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降低大鼠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Cx43表达,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的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缝隙连接蛋白40(Cx40)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或对照组,n=5):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再灌注组(I/R组,n=5):给予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早期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5):行IPC处理后,余处理同I/R组。延迟IPC组(L-IPC组,n=5):在IPC处理24h后,余处理同I/R组。早期远程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n=5):给予RIPC后,余处理同I/R组。延迟RIPC组(L-RIPC组,n=5):RIPC处理24h后,余处理同I/R组。测量心房组织Cx40、43的mRNA表达、Cx40、43蛋白表达以及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x40、43的分布。结果 I/R组Cx43和Cx40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分布无规律且侧面分布相对增加。而各种IPC方式(IPC、L-IPC、RIPC、L-RIPC)在I/R后,心房Cx43和Cx40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降不明显,其分布多于心肌细胞闰盘处,仅少量分布于心肌细胞侧面。结论 IPC能维持I/R后的心房肌Cx43和Cx40的较高表达,并维持其空间分布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M型钾离子通道激动剂瑞替加滨(RTG)对犬急性心肌缺血(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成年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8)、AMI组(n=8)和RTG组(n=8)。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AMI模型。RTG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前30 min于左侧星状神经节(LSG)内微量注射RTG(50μmol/L)。于冠状动脉结扎后15 min时分析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高频(HF)和低频(LF),60 min时测量心室有效不应期(ERP)及其离散度、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程(APD90)及其离散度,检测不同电压刺激LSG后收缩压的变化,观察心肌缺血后60 min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AMI组和RTG组各有3只和1只犬死于冠状动脉结扎后心室颤动,后分别补充3只和1只犬完成实验。与对照组相比,AMI组HF明显降低[(28.4±3.5) nu vs(45.9±5.4) nu,P<0.05]、LF和LF/HF比值显著增加[LF:(70.8±5.6) nu vs(40.5±12.3) nu,P<0.05; LF/HF比值:(2.5±0...  相似文献   

16.
抗心律失常肽在兔肥厚心肌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开放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抗肥厚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并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左室肥厚组(LVH组)、AAP10组.LVH组和AAP10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Sham组开腹但不行腹主动脉缩窄术.术后喂养8周.制备左室楔形心肌块灌注模型.Sham组和LVH组灌注正常台式液,AAP10组灌注含100 nmol/L的AAP10台式液.利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楔型心肌块跨壁心电图和内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程序电刺激起搏,记录早期后除极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采取Western blot检测3组Cx43表达;采取免疫荧光方法显示3组Cx43的分布.结果:Sham组、LVH组、AAP10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0、40%、10%.与Sham组相比,LVH组Cx43表达下降(50.7±6.1)%(P<0.05),AAP10组与LVH组相比,Cx43表达上升(20.9±4.7)%,P<0.05.免疫荧光显示肥厚心肌Cx43分布紊乱,由正常的端端分布成为细胞表面随机分布,加入AAP10后可改善其分布.结论:肥厚心肌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肥厚心肌细胞Cx43表达下降并且排列紊乱,AAP10可提高Cx43的表达及改善其分布,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腺苷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初步探讨腺苷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调节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腺苷后处理组,每组8只.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30 min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显示Cx43在各组中分布特征,半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增高(P<0.01),心室肌Cx43表达明显减少(P<0.01),分布紊乱;与I/R组比较,腺苷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P<0.01),心室肌Cx43表达增加(P<0.01),分布较规律.结论 腺苷通过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Cx43表达减少和改善其分布,发挥抗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激动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兔长QT综合征(LQTS)模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心肌细胞钠通道开放剂海葵毒素(ATX-Ⅱ,20 nmol/L)在兔左室楔型心肌块建立LQT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LQTS组、AAP-100组和AAP-500组,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心电图.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反映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去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LQTS组QT间期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与正常组相比较显著增大,早期后除极(EAD),R-on-T期前收缩和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并伴有Cx43去磷酸化水平增高(均P<0.01).在LQTS模拟状态下,AAP-500组QT间期和TDR显著缩短(均P<0.01),EAD、R-on-T和TdP发生率显著小于LQTS组(P<0.01、P<0.01、P<0.05),并伴随Cx43去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结论:缝隙连接激动剂AAP10能通过防止Cx43去磷酸化来减少兔LQTS模型TDR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说明缝隙连接可能参与了兔LQTS模型TDR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急性冷刺激乳鼠心肌细胞模型下,评价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的表达及研究急性冷刺激时乳鼠心肌细胞间传导的变化及其机制。
  方法: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4℃组;实验0℃组;并在实验4℃组和实验0℃组分别加入100 nmol/L抗心律失常肽(APP)10,每组乳鼠8只。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x43及其磷酸化水平在基因和蛋白上的表达。
  结果:FCM结果显示:实验4℃组和实验0℃组随着冷刺激程度加强和低温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同时PCR结果显示:实验4℃组和实验0℃组Cx43 mRNA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4℃组和实验0℃组随着刺激强度和低温时间的延长,Cx43蛋白表达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磷酸化的Cx43(P-Cx43)蛋白表达亦下降,而AAP10干预后可提高两组Cx43和P-Cx43蛋白的表达。
  结论:心肌细胞在急性冷刺激时Cx43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Cx43表达亦下降,而AAP10能提高Cx43和P-Cx43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细胞间的传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药(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及室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另设假手术(只穿线,不结扎)作对照。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卡托普利组和益气活血组。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片4.39 mg/(kg·d)溶解灌胃;益气活血组给予生脉注射液3.51mL/(kg·d),血塞通注射液17.54mg/(kg·d)腹腔注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取材,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左心室梗死边缘区Cx43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蛋白表达;在体电刺激记录室颤诱发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x43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和益气活血组Cx43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在体电刺激室颤诱发率模型组最高,卡托普利组和益气活血组的室颤诱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后室颤的发生,其机制与改善心室Cx4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