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种植牙修复联合骨肽注射液对粉碎性牙槽骨骨折患者种植体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12—2020-12于睢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粉碎性牙槽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种植牙修复联合骨肽注射液组(观察组)和单纯种植牙修复组(对照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治疗后2个月和6... 相似文献
2.
鹿瓜多肽注射液促进尺桡骨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泓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2):1024-1025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松梅乐注射液)促进尺桡骨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两组均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功能锻炼。治疗组55例,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8~12ml,加入250~500ml生理盐水静滴,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按病情及患者条件应用2~3个疗程;对照组55例,未用任何促进骨愈合的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经χ2检验,P<0.01,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对尺桡骨骨折愈合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自体红骨髓与骨肽注射液联合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与骨肽注射液联合注射对胫腓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影响。方法本组50例,在X线机或C型臂下复位,取红骨髓10~15ml加入骨肽注射液5ml,注入骨折间隙或骨折部位四周骨膜周围,常规行内或外固定术。每2周自标记处注射1次,连续2~3次。结果50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访6~20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0周,骨折无延迟愈合、不愈合。结论自体红骨髓与骨肽注射液联合注射结合内或外固定术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增加血供,减少胫腓骨中下段的不愈合率。 相似文献
4.
背景:尺骨茎突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最常见的合并损伤,一直未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很高。目的:观察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诊行手法整复及石膏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均为AO分型A型,按照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均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对照组30例,均不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治疗前两组的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旋前和旋后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解剖学评分和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解剖学评分和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66.67%和70.00%,对照组为90.00%和93.33%,对照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旋前和旋后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较观察组提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有一定影响,尤其对腕关节功能恢复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桡骨瓣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2-01收治的32例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其中16例应用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对照组),16例应用带血管蒂桡骨瓣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观察组在原有手术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辅助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总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术后3、5、7、30 d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改良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2个月,平均10.6个月。观察组术后3、5、7 d腕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0 d腕部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愈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86±1.02)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81±1.28)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0,P=0.029)。观察组末次随访改良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10例、良3例、可3例,对照组为优8例、良2例、可6例,两组末次随访改良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髓加骨肽注射液混合注射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38例骨折不愈合(肱骨9例,尺骨4例,桡骨5例,股骨5例,胫骨15例)。采用自体骨髓加骨肽注射液混合注射至骨折断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6~14个月随访,在5~10个月内愈合33例,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86.84%。结论:自体骨髓加骨肽注射液混合注射至骨折断端可补充成骨基质、骨生长因子和骨祖细胞,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避免了再次手术植骨之苦。 相似文献
7.
人工合成成骨生长肽促进兔胫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人工合成的成骨生长肽(sOGP)经静脉应用对兔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52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胫骨中段截骨、髓内钉固定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从术后第1d开始每天注射sOGP0.5μg·kg-1至取材前1d,对照组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第1、2、3、4、6周每组宰杀3~5只,测定血清ALP、BGP;同时取材测定骨折端骨密度、摄X线片后,再行组织学检查和形态分析,观察骨痂的大小及其组成成分的变化;其中术后6周的标本还进行了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实验组血清AL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X线片显示两组骨折均愈合,第3、4周实验组外骨痂平均面积比对照组大,3周时为265.44mm2、209.95mm2,4周时为233.10mm2、209.21mm2。第3、4、6周的骨密度实验组均大于对照组,其中第4周的骨密度经F检验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形态分析显示第2、3、4周的外骨痂平均面积实验组比对照组大;所有实验组外骨痂中小梁骨占骨痂总面积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第2、4周经F检验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6周骨折端平均最大破坏载荷及最大位移实验组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身应用sOGP对不稳定固定的兔胫骨横断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导致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原因。改善腕关节功能。方法191例桡骨远端骨折者分别行石膏外固定(A组)、外固定架固定(B组)、切开复位内固定(C组)治疗,分析骨折畸形愈合的原因。结果骨折畸形愈合42例,A组畸形愈合发生率高于B组、C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桡骨短缩(OR=4.31)、桡腕关节面移位(OR=1.21)与骨折畸形愈合相关;畸形愈合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低于愈合完善者(P〈0.05)。结论桡骨短缩、桡腕关节面移位易引发骨折畸形愈合,临床应选择合理的固定方式重建桡骨解剖结构。改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放截骨联合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17例行开放截骨合并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7例获随访8~15个月,根据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评定腕关节功能:优11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4%。结论通过开放截骨联合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能明显改善腕关节的外观,预防创伤性关节炎,为最大限度地恢复腕关节的功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术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疼痛和握力的影响。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7例,分为常规锻炼组和关节松动术组。其中常规锻炼组37例,采用常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锻炼方案,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67.8±3.2)岁(60~72岁);优势侧23例,非优势侧14例;跌倒26例,车祸11例;AO分型:B3型6例,C1型18例,C2型7例,C3型6例。关节松动术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关节松动术治疗,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7.1±4.0)岁(61~74岁);优势侧21例,非优势侧9例;跌倒25例,车祸5例;AO分型:B3型8例,C1型13例,C2型6例,C3型3例。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腕关节的活动度、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及握力。结果:治疗3个月后,常规锻炼组腕关节VAS评分大于关节松动术组(P0.05)。常规锻炼组和关节松动术组患侧握力均低于健侧,但关节松动术组患侧平均握力高于常规锻炼组(P0.05)。常规锻炼组掌屈、背伸、桡偏平均角度均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而常规锻炼组尺偏角度与关节松动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artland-Werley各项评分比较中,两组患者在残余畸形、并发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锻炼组主观评分、客观评分、总分均明显高于关节松动术组(P0.05);常规锻炼组治疗后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中优21例,良10例,可6例,关节松动术组中优23例,良6例,可1例,两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关节松动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获得更好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尺骨茎突骨折愈合情况短期内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36例单侧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桡骨骨折,根据尺骨茎突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尺骨茎突骨折愈合组(愈合组,n=43)和尺骨茎突骨折未愈合组(未愈合组,n=93)。根据术后X线正侧位片测量并记录患者桡骨高度(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之差)、掌倾角、尺偏角,评价桡骨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和尺骨茎突愈合情况,记录腕关节尺侧旋转疼痛的患者数量。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t-Werley评分和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测定并记录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及握力。性别、骨折类型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时间、DASH评分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内固定研究学会(AO)骨折分型、受伤侧别和致伤原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骨茎突骨折愈合组尺侧旋转疼痛有18例(41.9%),而未愈合组有40例(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1,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桡骨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背伸、掌曲、桡偏、尺偏、握力和DASH评分、Gartlant-Werley评分和优良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尺骨茎突骨折愈合情况在短期内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康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2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6例,脱落1例,男3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78±8.61)岁;对照组36例,脱落2例,男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1.64±10.12)岁,最终完成69例。试验组予以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予以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治疗,均治疗3周。以握力、腕关节患者自评量表、Gartland和Werley(G-W)腕关节评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总体疗效评价为评定标准,采集治疗前(基线)、治疗3周后以及骨折3个月时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周治疗后及骨折3个月时,患侧腕关节总体疗效评价、G-W评价和PRWE评分,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患侧握力恢复方面,3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骨折3个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握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患者的焦虑情绪而言,康复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均有所缓解,但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缓解程度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的一般疗法。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urgical and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n wris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Methods
In total, 97 patients treated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Trauma at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from Jan. 2010 to Jun. 2016 were selected for outpatient follow-up, including manipulative reduction and dorsal splint fixation in 24 cases, bivalve cast fixation in 19 cases and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54 cases. Evaluation was based on Sartiento's modification of the Gartland and Werley score. Efficacy was assessed with wrist pain as the focus.Results
The wrist function scores of the surgic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nonoperative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rist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dorsal splint group and the bivalve cast group. The ulnar wrist pain incidenc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gical and nonoperative groups. The displace rate in dorsal spli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Conclusion
The overall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is better than nonoperative treatment. The ulnar wrist pain incidence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se groups. Dorsal splint fixation is more prone to displace than bivalve cast fixation. 相似文献15.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15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随访9~12个月,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年龄、性别、掌倾角背伸是否10°、尺倾角是否15°、短缩畸形是否5 mm、骨折类型、有无骨质疏松、是否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是否肿胀、固定后1周内是否复查、有无进行功能锻炼共11个因素与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相关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逐一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 Gartland及Werley腕关节评分89例患者评定为优,32例患者评定为良,21例患者评定为可,8例患者评定为差,优良率80.67%。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优良率分别为75.73%、91.49%;56例男患者与94例女患者优良率分别为71.42%、86.17%;短缩畸形5 mm组与≤5 mm组优良率分别为46.81%、96.11%;CooneyⅠ、Ⅱ组(关节外骨折组)与CooneyⅢ、Ⅳ(关节外骨折组)优良率分别为96.26%、41.86%;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优良率分别为78.72%、83.93%;粉碎性骨折组与非粉碎性骨折组优良率分别为25.00%、93.44%;1周内复查组和1周无复查组优良率分别为98.31%、12.9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类型、严重粉碎、复查3个因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除了与骨折本身的特点和受伤的程度有关外,人为可控因素应受到重视,门诊一定要向患者交代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尤其是第一周的来院复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乐郭氏正骨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DRF)患者掌倾角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103例老年D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复位手法的不同分成常规复位组(n=51,常规手法复位)、中医复位组(n=52,平乐郭氏正骨手法复位),两组复位后均予以小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腕关节尺偏角、掌倾角、腕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两组腕关节尺偏角、掌倾角均随治疗时间增加而减小(P <0.05),尺偏角的组间与时点无交互作用(P>0.05),掌倾角的组间与时点存在交互作用(P <0.05),其中中医复位组治疗后即刻、6周及12周的尺偏角、掌倾角均明显大于常规复位组(P <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侧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后时的AROM均大于治疗前,且中医复位组均明显大于常规复位组(P <0.05);中医复位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15%,明显高于常规复位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DRF患者实施平乐郭氏正骨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的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22例,男43例,女79例;年龄60-86岁,平均74岁;交通事故伤13例,滑倒摔伤109例;伤后到就诊时间30min~7d。均为闭合性骨折。随访内容包括:x线表现,腕关节的疼痛程度、功能状况、活动范围、握力。采用Cooney等修订的Green-0’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15.4个月。8例骨折再次移位(桡侧移位4例,背侧移位3例,掌侧移位l例),再次复位4例,转为手术治疗2例,拒绝再次复位或手术2例。中后期发现桡骨短缩13例。所有患者骨性愈合。按上述标准评定,优46例,良65例,中6例,差5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能较好地克服桡骨远端骨折的再次移位.恢复腕关节功能.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金天格胶囊促进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60 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并被指导功能锻炼,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给予金天格胶囊口服。观察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并于骨折愈合时,记录腕关节活动度(屈伸活动度、桡尺偏活动度、旋前/旋后活动度)、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Knirk-Jupiter关节炎分级。结果 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骨折愈合时,治疗组腕关节活动动度、Gartknd-Werfey腕关节评分、Knkk-Jupiter关节炎分级,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的骨折愈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改善腕关节功能,抑制创伤性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各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老年人桡骨骨折行手法复位中最重要的影像学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行保守治疗的60岁以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5例,男17例,女28例;年龄60~89岁,平均64.49岁;随访测量影像学参数以并评价临床疗效。影像学参数是在标准腕关节X线片上测量掌倾角、桡骨高度、尺骨变异、尺偏角等;腕关节临床疗效通过Dienst评分标准来评价;多因素线性回归法分析各影像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所有桡骨远端骨折获得愈合。末次随访根据Dienst评价:优27例,良10例,可6例,差2例。影像学参数指标中桡骨高、掌倾角以及尺骨变异和自测腕关节功能有明显相关性。当桡骨高8.12 mm、掌倾角-1.64°、尺骨变异4.05 mm时,Dienst功能结果优良率较高。结论 :桡骨高、掌倾角及尺骨变异等影像学参数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恢复有相关性,其中最重要的参数为桡骨高度,提醒术者对于老年人桡骨骨折行手法复位时复位前后尤为注意该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