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迁,为全程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3年老年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308例,其中2011年106例、2012年98例、2013年104例,对其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1、2012、2013年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33%、1.28%、1.26%;2011、2012、2013年检出病原菌分别为103株、95株和101株,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17%、96.94%和97.12%,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革兰阳性菌检出分别占73.79%、71.58%和65.35%,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真菌感染率3年分别占5.83%、6.32%和7.92%,呈逐年升高的趋势;3年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总体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结论 3年导致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有明显的改变,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呈现出下降趋势,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以及亚胺培南仍然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经验性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8年3月在浙江衢化医院接受治疗的经过临床诊断为颅脑隐球菌感染的患者46例,进行MRI影像学检查及分析,观察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及MRI异常信号发生率,MRI影像学特征的检查和分析包括:隐球菌感染患者脑室内MRI异常信号分布情况、MRI影像学下病变特征情况及MRI异常信号特征情况及增强扫描后有无强化。结果经MRI影像学分析,46例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有32例患者表现出MRI异常信号;颅脑基底节隐球菌感染25例,占78.1%,其中单侧基底节隐球菌感染13例,占40.6%,双侧基底节隐球菌感染12例,占37.5%;基地节以外的隐球菌感染主要分布于脑膜9例和深部白质区10例,占28.1%和31.3%,脑干和小脑MRI异常信号较少,各有1例,均占3.1%;25例基底节隐球菌感染患者MRI病变特症分析发现,颅脑隐球菌感染主要以单侧或双侧脑血管间隙(Virchow-Robin,VR)扩大和肉芽肿病变类型为主。单侧或双侧脑血管间隙扩大14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肉芽肿病变6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后1例轻度强化。粟粒样结节或斑片样信号病变特征最少只有2例,占8.0%;胶样假性囊肿病变有3例,占12.0%,此两种病变类型由于比例较小未进行MRI异常信号特征情况分析。结论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磁共振信号异常率较高,隐球菌感染病变特征以脑血管间隙扩大和肉芽肿病变为主,且T1WI低信号,粟粒样结节或斑片样信号病变及胶样假性囊肿病变占比较低,增强后基本无强化。  相似文献   

3.
黄爱  孔令校 《现代医院》2012,(Z1):43-44
目的评价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脑超声检查的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对新生儿颅脑出血的敏感性高。结论头颅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新生儿颅脑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为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对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水平,我们对2000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住院经颅超声诊断的350例新生儿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分析相关疾病的超声特点以及本地相关疾病发生情况,以期为新生儿颅内疾病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新亮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755-1757
在20世纪以前,感染几乎抵消了外科的进步,并且现在仍然给外科治疗带来沉重的负担。尽管随着抗菌法和无菌术的应用使感染大幅地下降,但是,完全根除感染还是不可能的。颅脑手术后的感染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如硬膜炎及硬膜下脓肿)和中枢神经系统外感染(如表面伤口感染及骨瓣感染)。这些感染可从局部向其他部位传播,但很大程度上不同部位的感染是由不同的细菌引起。在临床实践中,特别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因为它的后果往往很严重,常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就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超声对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有围生期窒息病史的患儿80例,产前超声已排除颅内先天结构异常,于出生72 h内行颅脑二维超声检查,并经颞囟检测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参数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以及阻力指数(RI)。于超声检查结束24 h内行头颅磁共振检查,以磁共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80例患儿磁共振检查均提示脑损伤,呈多灶性分布。超声检查62例表现不同程度的脑损伤,阳性率为77.5%。结论 颅脑超声可早期发现新生儿脑组织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具有化学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家族。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e system,CNS)感染时,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可介导炎性细胞穿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浸润到病灶部位。因此,对趋化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深入研究不仅能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也能提供可能的药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成分及相关用药措施,以期为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入院确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78例,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并对比两组血清Delta-like-1(DLL1)、白介素IL-10、干扰素INF-γ的含量变化,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对症用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期与恢复期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血清IL-10、INF-γ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脑膜炎患者DLL1血清含量(24.63±6.36)ng/m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的(3.42±2.61)ng/ml、化脓性脑膜炎的(2.63±2.33)ng/ml及对照组的(0.99±1.8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脊液检查中枢神经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好于治疗前(P<0.05)。结论 DLL1、IL-10、INF-γ等指标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对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以及病毒性脑膜炎;经临床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窒息缺氧、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其并发症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围产期脑损伤往往表现不典型.症状缺乏特异性.甚至无明显临床表现.要做到早期诊断非常难。如果等到症状明显才做出诊断往往为时已晚.而那些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脑损伤.也可能是日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原因之一。为提高早期诊断率.我们对2004年2月--2007年2月奉化市妇幼保健院人院的88例窒息新生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MRI及CT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治疗组,选择同期于医院行体检的健康人员70名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MRI及CT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效果及治疗组患者两种方式检测异常率等情况。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以病毒性脑炎35例占50.00%为主,其次为结核性脑膜炎15例占21.43%;治疗组CT检查异常率为55.71%,高于对照组的7.14%,治疗组MRI检查异常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15.71%(P0.05);治疗组MRI检查异常率高于CT检查方式(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检出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方法病因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及CT检查方式均能有效地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而MRI检查方法诊断率高于CT检测,选择MRI与CT联合诊断方式,能够取得明显的诊断效果,并对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CT及MRI在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应用MRI对中枢神经感染患者进行诊断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医院进行治疗6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60名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检查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MRI及CT检查异常率均比对照组高;MRI检测试验组患者脑囊虫、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新型隐球酵母菌脑膜炎异常率分别为100.0%、100.0%、87.5%、100.0%、100.0%,CT检测试验组患者脑囊虫、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新型隐球酵母菌脑膜炎异常率分别为85.7%、75.0%、34.4%、76.9%、75.0%,MRI对各种脑膜炎异常检测率均高于CT检测。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时,MRI的诊断率高于CT,MRI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2月28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送检的脑脊液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鉴定试条进行病原菌鉴定,K-B纸片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脑脊液标本分离出病原菌4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8株占51.4%,革兰阴性菌212株占44.0%,真菌22株占4.6%;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2.4%和86.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MRSA和MRCNS的检出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药耐药,加强脑脊液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α-酸性糖蛋白(AAG)水平在鉴别化脓性和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16日至2017年6月15日就诊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人民医院的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设为化脓组(26例),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设为病毒组(27例),将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30例),比较各组CRP、Ig、AAG水平。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RP、Ig、AAG对化脓性和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价值。结果化脓组CRP、IgA、IgG、AAG水平分别为(23.48±3.32)mg/L、(22.68±2.41)mg/L、(42.98±8.65)mg/L、(6.77±2.16)g/L,明显高于病毒组的(8.86±1.68)mg/L、(10.31±1.14)mg/L、(28.43±5.58)mg/L、(2.88±1.06)g/L(P<0.05)。CRP和AAG鉴别化脓性和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AUC值分别为0.816和0.802,临界值分别为19.37 mg/L和2.32 g/L。结论CRP和AAG对鉴别化脓性和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积极意义,结合Ig水平有一定临床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