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何敏  楼秋英  魏露雨  崔智慧 《全科护理》2023,(33):4666-4670
对炎症性肠病病人病耻感的研究现状、评估工具及干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对病耻感的重视程度,降低病人的病耻感水平,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缘  顾巧华  王锦  刘艺 《当代护士》2018,(3):130-132
目的研究微信健康教育对中青年炎症性肠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青年炎症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出院时给予常规教育及离院后的微信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信健康教育有利于中青年炎症性肠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服药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问卷对10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均有明显受损;疾病严重程度、自我效能、年龄和疾病活动程度是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应针对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给予护理干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病耻感体验,揭示患者的病耻感经历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在浙江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和病房住院的1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运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分析得出炎症性肠病患者病耻感体验的4个主题,分别为感知病耻感、实际病耻感、内化病耻感及影响病耻感产生的因素。结论受疾病、治疗、自身心理状态及社会风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多数炎症性肠病患者确诊疾病后存在病耻感体验,但其具体表现形式及程度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应在了解患者病耻感体验的基础上,提供个体化的照护,并给予可行的病耻感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1日~2020年10月31日住院的170例IBD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自我效能[采用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表(IBD-SES)]和生活质量[采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IBDQ)]。结果: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IBD-SES、IBD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IBD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呈上升趋势.肠造口手术的开展给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生机,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延长其平均寿命.然而,手术后永久性人工肛门为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病耻感,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本文就肠造口术后患者的病耻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回顾分析,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获益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20年10月—2021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4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伯克利情绪表达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炎症性肠病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2例IBD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治疗依从性问卷,对其一般资料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IBD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方式依从性相对较高,而定期复查和适当锻炼的依从性较差。患者是否参加自我管理项目的教育和患者的文化程度是其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对IBD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应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1BDQ)、慢性病自我效能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9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得分(169.01士26.60)分,自我效能得分(6.60士1.25)分,社会支持得分(39.89士7.26)分;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较低,高自我效能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家庭随访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进行家庭随访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过去未家访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院后1年时的腹痛和血便情况、血液有关检验情况、生活质量及对医嘱的依从情况。结果1年时家访组患者腹痛、便血及血液检查各项指标情况好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家访组优于对照组,医嘱的依从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随访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出院后病情的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炎症性肠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知识问卷、炎症性肠病患者用药信念问卷对141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总分为(6.03±1.12)分,用药依从性好22例,占15.60%;依从性中等66例,占46.81%;依从性差53例,占37.56%;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疾病活动性、疾病知识、用药信念是其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整体不佳,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用药管理和评估,根据依从性影响因素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与干预,提高用药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慢性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发病年龄以15~30岁为多,病程迁延,难以治愈,并发症多,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容易受损[1].  相似文献   

13.
AIM: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s impaired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lthough counselling directed toward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morbidity is assumed to improve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this has never been demonstrated. METHOD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were assessed using questionnaires administered to 100 out-pati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suffering fro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50 subjects not suffering fro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a disease control group comprising 28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 A specific nurse led counselling package was given to half th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roup a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was assessed at baseline, 6 and 12 months. RESULT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psoriatic arthritic patients had a range of physical disease activity, although none were severely ill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Medical therapy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throughout the duration of the trial. The mean Short Form 36 (SF-36) scores for mental health were low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62.9 +/- 9.1 (SD) in ulcerative colitis, 60 +/- 9.8 (SD) in Crohn's disease, compared with 72.4 +/- 7.2 (SD) in healthy controls (P < 0.05). Mean SF-36 scores for social function were also reduced in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68.4 +/- 10.1 (SD) in Crohn's disease, compared with 87 +/- 10.1 (SD) in healthy controls (P < 0.05). As expected, the mean SF-36 scores in psoriatic arthritic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 61.9 +/- 1.5 (SD) compared with 82.4 +/- 14 (SD) in healthy controls (P < 0.05).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nxious than the other groups, mean HAD score was 10 +/- 3.7 (SD) in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and 6.86 +/- 3.5 (SD) in healthy volunteers (P < 0.05), although mean HAD scores for depression were similar in all groups. Maladaptive coping mechanisms were present in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At follow-up all aspects of psychological morbidity returned to the normal range in the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without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mean physical disease index. CONCLUSION: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can be improved over 6 months by provision of a nurse led counselling service but the effects are not sustained for 12 month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6~10月入住我科并符合入组条件的炎症性肠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健康教育讲座进行患者教育,每月2次,每次90min,共6次讲座.观察组除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外,还采取网上互动方式,每周2次,共计24次.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分别评估两组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与自身基线比较,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生存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情感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参与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的积极性高于参与健康教育讲座,参与健康教育讲座的积极性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网络互动方式促进了患者积极参与健康教育,进而有助于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远程医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实施远程医疗提供有效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护理学及医疗相关文献累计索引(Cumulative Index of Nursing&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CNKI中公开发表的以远程医疗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9月23日,由2名研究员按照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初始检索确定的741篇文章中,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966例患者,其中干预组1067例,对照组899例。1篇研究是高质量,其余7篇是中等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远程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SMD=0.26,95%CI(0.06,0.46),P=0.01]。对随访评价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内,远程医疗与对照组干预方法相比可较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SMD=0.56,95%CI(0.02,1.10),P=0.04];对年龄进行亚组分析显示,远程医疗与对照组干预方法相比,可较好地提高成人患者生活质量[SMD=0.29,95%CI(0.06,0.52),P=0.01]。结论远程医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标准护理,但仍需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远程医疗可作为患者疾病长期监测、管理和教育的有效补充方法,也为形成科学有效、适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社区家庭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对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相关知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3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采用自制炎症性肠病相关知识问卷、生存质量评定量表(IBDQ)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自制炎症性肠病相关知识问卷编制完成后邀请3位消化科专家和2位护理专家对其进行内容效度评价,CVI值为0.96。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eh’sα系数为0.82,间隔10d后的重测信度为0.78。结果与基线比较,干预后第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知识得分、生存质量得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77,-9.678;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第3个月时知识得分[(11.13±3.33)比(7.43±3.24)]、生存质量得分[(144.83±31.50)比(118.13±28.4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59,3.446;P均〈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炎症性肠病复发率(30.0%比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相关知识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炎症性肠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干预组给予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自我效能感得分和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冠心病PCI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干预组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通过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医嘱依从性、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6、12个月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术后1年内医嘱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1),术后3、6、12个月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冠心病PCI患者医嘱依从性,降低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