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疟原虫作为单细胞生物,存在单一生物体中很少同时出现的多种脂质代谢途径,这些代谢途径通过疟原虫自身强大的酶促反应系统完成,满足了其在各个生命阶段快速生长、反复分裂繁殖所需的生物膜合成。不同的脂质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如重要的磷脂类主要通过原核型CDP-二酰基甘油依赖性途径以及真核型从头途径合成,脂肪酸类主要通过Ⅱ型脂肪酸合成途径合成等。现有文献显示,一线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疟原虫脂质代谢有值得重视的影响。因此该文对现有的已知疟原虫的脂质代谢途径以及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这些途径的作用进行综述,以促进对疟原虫脂质合成代谢的理解,进而为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性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药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rmisia annua L.)早在公元300年左右,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已有了青蒿截疟的记载,我院等单位在临床上成功地运用青蒿素救治恶性疟和脑型疟,经过抗疟药理研究表明,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红内期,其作用部位是疟原虫滋养体的膜系结构、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从而达到杀灭疟原虫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3.
疟原虫体外培养体系常用作抗疟药物评价模型,但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生长趋向于无序化,影响体外抗疟药物机制研究与评价。该文通过磁珠分离法和山梨醇同步法联合构建了一种能够快速获得恶性疟原虫不同生长周期的同步化方法,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窗口期较窄的疟原虫。该研究进一步利用双氢青蒿素(DHA)干预恶性疟原虫3D7早期滋养体期4 h后,提取mRNA,并进行RNA-seq分析药物处理后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得到差异表达谱。按照|log_2FC|1,P0.05的筛选标准对差异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其中上调有262条,下调有77条;对所有差异基因进行了GO功能富集,主要富集的条目包括细胞膜、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转运体(transporter)、茂式点(Maurer′s clefts,MCs)、rhoptry、抗原变异和免疫逃避等;KEGG通路富集包含了疟疾,脂肪酸降解、过氧化物酶体等通路;关键基因的蛋白相互作用(PPI),其中关联度(degree)较大的模块中下调基因包括rhoptry,myosin complex,transporter等与疟原虫入侵及免疫逃逸的重要生命活动相关的基因,上调基因主要与疟原虫各种毒性输出蛋白如MCs的PfSBP1相关。进行qRT-PCR验证部分基因表达水平,大部分与测序结果相近,SBP1水平明显上调,而部分抗原性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综上分析,DHA作用的关键分子主要集中在疟原虫的rhoptry、transporter、抗原性变异、疟原虫输出蛋白,这为进行青蒿素抗疟机制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为开发新的抗疟药物提示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自1972年青蒿素问世以来,研究者们在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作用机理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包括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超微结构病理学研究、采用生化药理学方法研究青蒿素对疟原虫代谢和疟色素凝集的影响,并对氧化损伤及铁离子作用机理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梗概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 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它和已知抗疟药物不同。通过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红内期疟原虫,与抗疟药氯喹相比,具有奏效快,毒性小的特点,特别是对脑型疟及抗氯喹株感染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为了探讨青蒿素的诱变性,我们曾用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没有发  相似文献   

6.
青蒿素对氯喹引起的色素凝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体外试验中还是在体内试验中,红内期伯氏鼠疟原虫(P.berghei)在氯喹的作用下,最早出现的形态学变化是疟原虫的色素凝集,在电镜下观察,这种色素凝集就是疟原虫体内自噬泡的形成过程。这显然和氯喹的抗疟作用机制密切相关。Warhurst等人深入地研究了氯喹引起色素凝集(GIPC,Chloro-quine-induced pigment clumping) 这一现象,并认为这是由于氯喹作用于疟原虫色素凝集受体的结果。不仅如此,他们把CIPC发展为一种抗疟研究的手段,相继建立了体内和体外两种试验方法,而且利用CIPC方法对许多已知抗疟药的作用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抗疟药本身有无引起色素凝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是决定药物体内过程的关键因素,底物对它们的抑制或诱导作用是药物联合应用时产生药动学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作为复杂化学成分组合体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也表现出对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抑制或诱导作用,并且中药在配伍应用时也产生了对药效物质体内过程的影响。由此认为,这种作用可能也是中药在按照传统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组成方剂时发挥增效解毒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在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层面上研究整合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活性的方剂配伍规律,对于指导有效组分配伍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方法:伯氏疟原虫常规株经青蒿素逐量递增给药法连续培养16代,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鼠疟模型。抗疟药效实验采用4d抑制给药法,采血镜检药后24h原虫血症密度、转阴率及28d治愈率。结果:经青蒿素逐量递增给药法连续培养16代后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ED50为839.46mg/kg,抗性指数为3.33。青蒿素抗性鼠疟对本芴醇有可疑耐药(原虫血症密度0.005);复方蒿甲醚对青蒿素抗性鼠疟药后24h的疗效优于本芴醇。复方蒿甲醚及蒿甲醚对青蒿素抗性鼠疟28d治愈率分别为70%和100%。青蒿素、本芴醇和磷酸氯喹分别对青蒿素抗性鼠疟有不同程度转阴,但都出现复燃,均未实现28d治愈。结论:青蒿素抗性鼠疟对本芴醇可疑耐药,可能是复方蒿甲醚对此抗性疟治疗后复燃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青蒿素具有良好的抗疟效能,是与已知抗疟药物结构完全不同的新型化合物。广西桂林制药厂生产的青蒿素衍生物——还原青蒿素琥珀酸钠(以下简称还原青蒿素)系注射用粉针剂,极易溶解于水。经初步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还原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比青蒿素更高.作用更快, 对抗氯喹原虫株亦有效,且为注射给药,尤适用于凶险型恶性疟和脑型疟的抢救。现有资料表明,青蒿素作用于红内期疟原虫滋养体的膜相结构,青蒿素不同于磺胺类或砜类抗疟药,不影响疟原虫的叶酸代附。我们进一步观察了还原青蒿素对疟原虫的呼吸,糖代谢及蛋白质代谢等方面的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道于下。材料和方法一、药物制备: 还原青蒿素为无菌冻干块状或粉末,极易溶于水,分子量406.42,由广西桂林制药厂生产(批号:800525)。二盐酸奎宁注射液由上海笫一制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是决定药物体内过程的关键因素,底物对它们的抑制或诱导作用是药物联合应用时产生药动学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作为复杂化学成分组合体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也表现出对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抑制或诱导作用,并且中药在配伍应用时也产生了对药效物质体内过程的影响。由此认为,这种作用可能也是中药在按照传统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组成方剂时发挥增效解毒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在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层面上研究整合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活性的方剂配伍规律,对于指导有效组分配伍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评价《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临床应用情况,为修订指南提供参考,从适用性和应用性评价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 311份,其中《适用性问卷》717份,《应用评价方案问卷》594份。《适用性问卷》4个方面83个条目,其中反映《指南》应用情况的条目中,8个条目的应用率均> 95%,"内容完整性""与本单位(个人)诊疗方案比较""临床应用的经济性"应用率低于95%,分别是94. 70%,93. 86%,93. 17%;反映《指南》质量水平的条目中,3个条目的合理比例均> 97%,"辨证分类是否合理"合理比例偏低,为95. 26%;反映《指南》推荐中成药情况评价的条目中,大多数认为价格较为适中。《应用评价方案问卷》6个方面56个条目,其中反映《指南》应用合理性的条目中,3个条目的合理比例均> 96%,"辨证分类是否合理"合理比例偏低,为91. 58%;反映《指南》推荐方案临床应用效果的条目中,中药传统汤剂临床应用效果普遍较好,中成药效果偏差;反映《指南》临床应用总体评价的条目中,"总体效果""总体安全性"满意度均> 96%,"总体经济性"满意度偏低,为92. 42%。表明《指南》总体应用性较好,建议修订时完善辨证分型,增加中药汤剂及中成药种类,规范用药时间和疗程,重视医院特色诊疗方案、行业专项科研成果,定期及时更新,加强《指南》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郑金生  张志斌  汪惟刚  侯酉娟  李强 《中医杂志》2018,(11):903-906,914
"引文溯源"是为《本草纲目》引文量身而设的研究新法,该方法既可映衬体察李时珍"博极群书""翦繁去复"之伟绩,又可弥补《本草纲目》某些引而不确、注而不明的弊端。明确引文之源是缕清相关学术源流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本草纲目》原文高度存真与引文高度精确之间达到妥当平衡,要将校勘与溯源剥离开来,分别处理。具体的方法是,考核认定李时珍所引用的正确书目,依据《本草纲目》所引之文,逐一核准它们的出处与原始文字,以达到既不伤《本草纲目》之真又展示引文来源之目的,如此溯源所得的文字可供直接引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分析《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咽炎疾病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应用中的阻碍因素,为该《指南》的后续修订及推广提供借鉴。对全国27个地区181家医院临床医师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对阻碍该《指南》应用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别回收501份适用性评价调查问卷及503份应用评价问卷,临床应用阻碍因素主要集中在《指南》内容局限性及获取不便、基层医疗结构应用特殊性及调研对象分布不均。在修改意见上,中医方面建议完善辨证分型、适应症、适用方剂以及增加其他中医特色疗法;西医方面建议明确联用抗生素的使用时机。此次调研,为下一步推广该指南的临床应用以及修订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该文评价《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实施效果情况,采用问卷星电子调查问卷方法,开展基于临床医生的指南适用性和应用性评价,于2018年4月28日-7月9日完成适用性评价问卷502份和应用性评价问卷538份。问卷所调研的对象包括来自全国范围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使用过该《指南》的临床一线医生,对回收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适用性评价表明,按照职称分类,中级职称使用率(26. 77%)最高,初级(23. 98%)和副高级(19. 33%)职称人员较低;质量水平评价,适用范围合理性(98. 61%)及术语准确性(98. 81%)评分较高,辨证分类合理性(96. 05%)最低;适用性评价认为《指南》安全性好(98. 42%)和内容合理(98. 03%)的比例高;疗效显著(99. 6%),可减少西药抗生素的使用(93. 89%),适用比例(96. 44%)高。应用性评价中,使用科室中肺病科使用度(44. 24%)最高;《指南》合理性除辨证(92. 75%)外,治则、预防调摄均在97%以上;推荐方案评价较好以上的比例,疗效97. 4%,安全性97. 59%,经济性93. 87%。该研究表明《指南》质量水平较好,临床使用度高,实施效果较好,可作为中医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规范性诊疗方案使用;但存在部分不适用内容,需进一步完善;《指南》应加强辨证分类、预防调摄内容的修订。  相似文献   

15.
该文探讨了经典名方中中药基原的考证方法。对于经典名方中药物基原的考证首先要获得研究所需文献,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整理文献和选择文献3个关键步骤来完成。其次是对文献进行分析考证,通过文献中原植物的形态描述、药图、实物考古发现、实地调研、药物的产地分布等14种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再运用横向对比法,众向分析法进行综合考证以判断中药的基原。同时,与单纯的本草考证不同,经典名方的中药基原考证一点要注意方剂的时代性和校正医书局整理后所改写的方剂中的药物考证。  相似文献   

16.
罗琼  顾漫  柳长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8,(19):3979-3983
四川成都天回镇汉墓出土医简中有治六十病之方,每病之下收载1方至数方不等,共计106方。整理者根据其内容重在"合和制剂",并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对仓公所传医书的著录,将其命名为《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和齐汤法"义为"和调分剂得宜,以作汤液"之法;该书中保存了久已失传的古经方"汤液""醪醴""火齐"等剂型。从学术源流上考证,《和齐汤法》当为仓公所传,是专门记述合和制剂方法的文献,后世之《汤液经方》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皆上承《和齐汤法》,故其作为当时"经方"的代表性著作,在两汉医学之学术传承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尹业辉  谢雁鸣  张寅  陈岑  庄严 《中医杂志》2018,(11):921-926
目的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真实世界临床应用特征。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数据仓库,提取2002年8月至2014年12月全国22家三级甲等医院49 597例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患者的电子医疗数据,对患者入院信息、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联合用药、出院转归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真实世界用药患者年龄主要在46~65岁之间(50.84%),住院天数集中在15~28天(27.93%),使用科室前3位的分别为肿瘤科、消化内科、心血管科。广泛用于肺恶性肿瘤(24.29%)、肝恶性肿瘤(11.66%)、胃恶性肿瘤(9.23%)的临床治疗;单次用药剂量、每日用药剂量均以10~20 ml、20~30 ml为主,用药疗程以4~14天为主。常与地塞米松、托烷司琼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联合使用,合并用药个数以10种左右最为常见。共有1994例患者出院转归为死亡,死亡原因前3位的疾病为肺部感染、电解质代谢紊乱、肺恶性肿瘤。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主要适应症为恶性肿瘤,真实世界用药人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符合适应症人群疾病的一般规律;用药剂量、疗程基本符合说明书规定,临床联合用药广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国家对于中医药标准化文件的出台促进了中医药行业标准的制订,其中就包括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专家共识。但是,目前中医药领域时常面临的"证据不足"或"质量极低"的研究现状,指南的制作面临困难,且这种缺少高质量临床证据的阶段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不影响临床决策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制订规范的用于指导临床决策的文件,而临床专家共识正适合在临床证据缺乏或质量不高时对临床实践进行指导。然而不同于临床实践指南,国内对临床专家共识的认识尚不足。该文通过对临床专家共识的起源和现状、其与临床实践指南的区别、以及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制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指导共识文件的规范制订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唐艳  王维皓  刘江弟  杨滨 《中药材》2018,(3):540-545
目的:建立西洋参中水分及人参皂苷类成分近红外含量预测模型,并采用近红外光谱对西洋参样品进行产地鉴别及规格辨识。方法:以122批西洋参样品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近红外原始光谱图,经蒙特卡洛交叉验证法剔除异常样本,采用MSC+导数+Norris Derivative平滑处理等方法对原始图谱进行光谱预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西洋参样品中水分、中国药典指标成分及6种人参皂苷总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同时,基于近红外全光谱信息,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建立西洋参不同产地和规格的辨识模型。结果:水分、中国药典指标成分及6种人参皂苷总量模型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2pre分别为0.9757、0.9526、0.9386,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248、0.159、0.198,NIRS验证集预测值与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OPLS-DA模型可有效辨别不同规格和产地的西洋参样品。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法可实现对西洋参样品中水分和人参皂苷含量的定量分析,以及对样品产地和规格的良好区分,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预测精度好,可用来快速准确地评价西洋参样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开雪  马伟  熊超  孙伟  李西文  邬兰 《中药材》2018,(4):904-908
目的:建立蜜紫菀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标准,为以蜜紫菀为原料的相关制剂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4批蜜紫菀饮片,制备标准汤剂,测定蜜紫菀标准汤剂出膏率和pH值,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14批蜜紫菀标准汤剂出膏率范围为45.8%~61.4%;pH值范围为4.50~4.81;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相似度均大于0.899,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3个并对其进行简易定量分析,探讨适合标准汤剂定量的指标成分。结论:蜜紫菀标准汤剂研究可为以蜜紫菀为原料的相关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因标准汤剂中紫菀酮转移率极低,可选择槲皮素等作为其定量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