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由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关节突关节或椎间孔等骨性结构,及黄韧带、椎间盘等软组织退行性变引起椎管和侧隐窝狭窄,导致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受压的一种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1-2]。临床以下腰部、臀部及下肢疼痛无力,腰部后伸受限,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等表现为主的腰椎退行性、进行性疾病[3]。本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增加,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4]。临床中33%~50%为轻中度DLSS患者[5],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传统中医治疗DLSS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手法、功法锻炼等在临床上良好疗效[6]。湖北省  相似文献   

2.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是临床常见腰椎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逐渐成为治疗DLSS的主要方式。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显微镜、单通道内镜及双通道内镜下均可行ULBD治疗DLSS。该术式减压充分、临床疗效显著,但仍存在发生硬脊膜撕裂、硬脊膜外血肿、脊柱不稳、头痛等并发症的风险。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ULBD治疗DLSS的相关并发症的认识,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LSS)多由机体长期维持不良姿态导致腰椎结构应力分布紊乱,引起脊柱主被动稳定系统失衡,最终造成椎旁肌及周围骨组织退变所致。本文介绍了DLSS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的关系、DLSS与椎旁肌退变的关系及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与椎旁肌退变的关系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DLSS的治疗与康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相关中医证型的发病机制研究及DLSS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入手探讨肝肾亏虚型DLSS的相关基因多态性,指出基于椎间盘退变机制的营养、生物力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致病原因,其中与其可能存在紧密关系的基因有HOX基因家族、胶原蛋白基因家族、上皮细胞膜蛋白(EMP-1)基因、Sox9基因、Pax1基因、TGF-β等,而肝肾亏虚型DLSS症状表现与其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关联性,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结合现代基因组学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肝肾亏虚型DLSS患者椎间盘、骨骼细胞、蛋白等变化,为DLSS早期辨体、辨证及施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四川中医》2021,39(5):3-8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老年人运动系统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刘长信在明确DLSS西医诊断分类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研制了针对DLSS各证型的专用方,并研发了刺络中药竹罐疗法,应用于临床,疗效肯定。本文详述该疗法的技术方案,分析方药组成和用量,探讨组方思路及效验机制,以期为DLSS的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三针结合温针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核工业医院康复中心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DLSS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腰三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痛程度、腰椎功能(感觉减退、间歇性跛行、肌腱反射改变)、腰椎管狭窄程度(椎管矢状径、硬膜囊面积)。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感觉减退、间歇性跛行、肌腱反射改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管矢状径分度为0~Ⅰ度及硬膜囊面积分度为0~轻度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三针结合温针灸能减轻DLSS患者腰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及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7.
苗莹  刘蒙  纪海洋  张妍  徐坤  单旭  李柏  张彤 《中国针灸》2022,(7):747-748
<正>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是引起中老年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DLSS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2]。笔者采用腰部十字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3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的DLSS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0岁,平均(58±8)岁;  相似文献   

8.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是引起中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冈,影响着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我们自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采取舒筋正骨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1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多由腰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关节软骨及周围韧带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所致,常表现为腰腿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退变性腰椎侧弯、肥大性脊柱关节病等。鲍铁周教授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强调“治病求因,以肾为本”“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结合,保持平衡”。本文对鲍铁周教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氏壮医针灸配合"黄氏理筋"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玉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DLSS患者60例,研究时间在2020年2月-2021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的棘突截取椎管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退行性腰椎与椎管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研究组给予棘突截取椎管成形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棘突截取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生存质量。方法: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保守治疗,随访评价VAS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结果:随访107例,其中9例患者改为手术治疗;治疗2周、随访1、6、12个月VAS评分与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随访1、6个月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显著提高DLSS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生存质量,但DLSS患者需持续系统的治疗维持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通督汤联合手术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二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64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督汤,对照组单纯手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后采用ODI评分、JOA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ODI评分、JO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督脉论治思想,运用活血通督汤联合手术椎管减压,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中药复方治疗腰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5.
<正>腰椎退行性变(LDD)包括腰椎管滑或狭窄、椎间盘突出、腰椎侧弯,具有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可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及情绪障碍的特点[1]。腰椎退行性变为脊柱外科手术常见适应症,腰椎退行性变主要手术方式是腰椎后路单节融合术[2],  相似文献   

16.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S)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大部分医家以纠正椎间关节错缝为治疗原则,罗素兰主任在继承家传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50余年的临床体会,提出骶髂关节错缝为DLSS腰骶部疼痛的病机的学术观点,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用“望闻问触”作为诊断手段,并通过“正肌肉”“正筋”“正骨”三兼治手法,纠正骶髂关节错缝,可有效缓解DLSS中腰骶部疼痛的症状,临床安全可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腰椎管退行性狭窄症(LSS)是临床常见的腰椎病症,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腰椎管容积退行性缩小及神经根管或侧隐窝狭窄,主要表现为腰痛、间歇性跛行等,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致生活能力丧失,对患者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目前,临床一般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虽可有效缓解症状,但长期用药易出现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中医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腰椎管退行性狭窄症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2])。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管狭窄症多发生于下腰段,是以间歇性跛行为特征的一种典型腰腿痛,现代医学认为导致本病的原因有腰椎先天性发育异常;脊椎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肥大;脊椎滑脱症;黄韧带肥厚松驰;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致椎间隙变狭窄;椎板切除或脊椎融合术后产生骨质增生等。上述原因致使腰椎管、神经根通道或椎间孔狭窄,刺激或压迫脊髓、马尾神经,引起局部暂时性缺血则出现腰腿痛麻等症状,一般认为系不可逆转的器质性病变,非手术方法不易解除梗阻和压迫。笔者结合《内经素问·刺腰痛》论所载“衡络之脉令人腰  相似文献   

19.
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腰椎侧凸Cobbs角平均23.4°,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减压节段及选择融合节段,对引起临床症状的节段进行后路减压,针对术前即有不稳或减压术后可能出现不稳的节段行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采用JOA29评分法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2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术前JOA评分平均15.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6.3分(P<0.05),改善率为81.4%,侧凸术后平均矫正角度为13.6°,改善率平均41.9%。结论:选择性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腰椎术后的中药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行性脊柱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由于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退行性脊柱疾病给人们造成疼痛及功能受限也将越来越多,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据李成兰调查腰腿痛患者3215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有2989例,占93%。因此,退行性腰椎疾病作为影响人们健康生活和工作的一个常见病,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