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五禽戏防治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0例予华佗五禽戏锻炼,对照组30例保持日常生活不变,于试验前、试验后6个月对2组腰椎骨密度值、骨代谢指标(I型原胶原N端前肽和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腰背部疼痛评分(VAS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6个月后,试验组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代谢指标、腰背部疼痛评分(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改良五禽戏锻炼在短期内提高腰椎BMD的作用不甚明显,但可显著降低原发Ⅰ型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PINP、S-CTX水平、腰背部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合并骨关节炎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ua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合并骨关节炎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钙剂(碳酸钙D3片600 mg qd)、活性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软胶囊0. 25μg qd)基础补充治疗,同时予以玻璃酸钠25 mg qw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5 mg 一年一次静脉滴注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以及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变化。结果 Lysholm与VAS评分: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骨密度: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L1-L4、Ward’ s三角、股骨颈、股骨Troch等部位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生活质量:观察组PF、RP、BP、GH、VT、SF、RE、MH、Tota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唑来膦酸有助于缓解合并骨关节炎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程度,增加骨密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疏宁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124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骨疏宁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腰椎1~4和左侧股骨颈骨密度、VAS疼痛评分以及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前,各组受试者骨密度、VAS疼痛评分以及骨代谢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治疗组骨痛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两组L1~4椎体、股骨颈的BMD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两组血清I型胶原N端前肽(type 1 collagen N terminal peptide,P1NP)的水平明显升高,而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水平明显下降,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P1NP及CTX水平改变更为明显(P0.05)。结论骨疏宁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女性骨密度及降低VAS评分,且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异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广场舞运动联合补充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168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广场舞锻炼联合补充利塞膦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补充利塞膦酸钠治疗。实验前及实验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腰椎L1-4、股骨颈部及Ward区骨密度、VAS疼痛评分、骨代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治疗组骨痛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腰椎L1-4、股骨颈部及Ward区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月,两组血清OC及NTX I较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OC及NTX I水平改变更为明显(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广场舞运动结合补充利塞膦酸钠可以有效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护骨胶囊治疗肾精亏虚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8例肾精亏虚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9例,给予口服护骨胶囊治疗;对照组79例,给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ore,VAS)、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安全性情况。结果①基线期试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性别、骨密度值、疼痛评分、SF-36问卷量表维度评分、中医证候量表总分、中医证候单项评分等指标在两组间分布均衡(P0.05)。②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用药前后的变化:试验组治疗后总体健康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总体健康评分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两组躯体健康、躯体功能角色、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维度的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骨密度测定值:试验组腰椎L2、L3、L4部位及腰椎L2-L4平均骨密度测定值治疗前后对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腰椎L2、L3、L4部位骨密度测定值治疗前后对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2-L4的骨密度值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疼痛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较基线时均有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⑥安全性: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中,被判定为药物不良反应的有6例,其中试验组为1例(1.47%),对照组为5例(7.46%)。结论肾精亏虚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服用护骨胶囊后,显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治疗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特立帕肽治疗的35例60岁以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接受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并比较用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在SF-36生活质量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以及药物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用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各疗效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用药后3、6个月患者SF-36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3个月观察组ODI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17例,肢体疼痛3例,症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缓解消失;皮疹、皮肤瘙痒1例,心悸、胸闷2例,双下肢水肿1例,停药后症状缓解消失。结论特立帕肽治疗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短期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副反应轻微,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愈灵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骨愈灵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雷洛昔芬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限为12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腰椎正位(L_(1-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血清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_(1-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 05),血清TRAP-5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 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 05)。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 05),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骨愈灵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索维生素E联合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0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维生素E联合雷洛昔芬干预,对照组单纯予以雷洛昔芬干预。在试验前及试验干预12个月后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及研究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和骨折发生率。结果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L1~4)及左侧股骨颈的骨密度明显增加,而治疗组的骨密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个月后治疗组血清BGP、ALP、IL-6、TNF-α、IL-10及TGF-β1的水平均明显改变,而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变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发生率明显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E联合雷洛昔芬能有效保护绝经后妇女髋部及腰椎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骨折发病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唑来膦酸治疗20例绝经后女性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PMO患者20例,首次给予唑来膦酸5mg静脉滴注,复查并记录治疗前后骨密度、骨转化标志物、血钙、肾功,以及VAS疼痛指数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变化。应用FRAX软件联合骨密度评估20例PMO患者用药前未来10年内主要部位的骨折概率值。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和全髋关节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有所提高(P0.05),治疗12个月,患者腰椎、全髋和股骨颈的BMD分别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3个月,血清β-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血钙、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VAS得分明显增高,疼痛指数大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VAS指数已有明显的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FRAX软件联合骨密度评估20例PMO患者用药前未来10年内主要部位的骨折概率值。治疗后的SF-36量表中各维度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生理总评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和心理总评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得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用FRAX评分联合应用骨密度一起评估骨质疏松症干预治疗,且有效地预测未来10年发生主要部位骨质疏松骨折概率,可有效改善PMO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服用金天格胶囊对骨密度、骨代谢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0);在术后1周治疗组口服金天格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3片。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记录骨密度(腰椎、股骨颈)、血清骨钙素(OC)和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评估骨密度和骨代谢改善情况;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记录健康调查简表(SF-3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SF-36量表、VAS评分与ODI评分在6个月随访中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的骨密度、SF-36量表、VAS评分和ODI评对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的OC水平升高,S-CTX水平降低,对照组OC与S-CTX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KP术后服用金天格胶囊可提升患者骨密度,调节骨代谢,进一步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补肾固本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补肾固本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阿伦磷酸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有效率为8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的BMD均较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BGP、BALP、CT、MMP-2水平较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够明显提高BGP、ALP、CT水平,降低MMP-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固本方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磺酸去铁胺辅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 17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雷洛昔芬(60 mg/d)治疗,治疗组在给予雷洛昔芬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甲磺酸去铁胺辅助治疗。治疗为期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差异和临床疗效。结果截止治疗时间为止,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 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腰椎正位、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且治疗组BMD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的血清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血清I型胶原C端肽(CTX-I)、血清铁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变且改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磺酸去铁胺辅助雷洛昔芬治疗能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增加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期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改变,同时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5b)水平的变化,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和VAS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髋部及腰椎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治疗组的骨密度提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同时,各组血清B-ALP和TRACP-5b水平、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的骨代谢指标和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而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增加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辅助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激素水平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雷洛昔芬,联合治疗组给予雷洛昔芬加坤泰胶囊治疗,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改变,同时测定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剌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骨钙素(OC)和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的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腰椎和髋部BMD在1年后较基线时有不同程度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年后,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髋部及腰椎BMD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 05);同时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血清CTX-1水平均降低,OC水平均升高,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 05);各组血清FSH和LH水平均降低,E2水平升高,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时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坤泰胶囊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骨转换率,改善性激素水平,改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髋部及腰部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合并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骨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骨质疏松门诊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144例患者,根据其诊断分为OP+OA组(73例)和OP组(71例)。两组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1次/周),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股骨颈截面面积(CSA)、股骨颈截面转动力矩(CSMI)、股骨颈截面模量(Z)、股骨颈皮质厚度(CT)、股骨颈屈曲应力比(BR)、骨密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SA、CSMI、Z、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而在治疗12个月后OP+OA组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高于OP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R、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而在治疗后12个月OP+OA组患者BR、VAS评分低于OP组(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不仅可以提高骨密度、改善关节症状,还能提高髋部骨强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钙尔奇D3片比较。方法 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均为我院骨科门诊病人,全部经过临床及双光能X线检查测骨密度确诊,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金天格组,n=80)口服金天格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钙尔奇组,n=80)口服钙尔奇D3片(每次1粒,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9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时的症状进行评分,对治疗前及治疗9个月时骨密度进行测定,通过症状评分和骨密度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估,总结其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时均常规行肝功、肾功、血钙等检查。结果 两组病人均全部得以随访,无失访。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时及治疗9个月时两组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评分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有进一步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9个月时较治疗前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中均有少数病例出现口干、便秘不良反应,无高钙血症、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金天格胶囊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可以缓解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并能显著增加骨密度,改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及临床评价标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确诊的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人,治疗组选择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口服药物治疗。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及腰椎骨密度检测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评价,在治疗3个月之后收集并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各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腰椎骨密度及其变化,对比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经过3月的治疗后,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3.1%,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1.3%,两组对比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治疗骨质疏松症对于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腿疼痛及提高腰椎骨密度有明显的疗效,因此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并推广,促进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及阿伦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180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唑来膦酸治疗组(ZOL组)、伊班膦酸钠治疗组(IBA组)和阿伦膦酸钠治疗组(ALN组);ZOL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IBA组给予伊班膦酸钠治疗,ALN组予以阿伦膦酸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3组受试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变及研究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和骨折发生率。结果药物治疗12个月后3组腰椎(L1~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明显增加,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12个月后3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血清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均显著降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及阿伦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骨密度及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促胰液素(secretin,SCT)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卵巢去除法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雌激素治疗组和促胰液素治疗组,每组各15只。干预3个月后,测定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取ELISA法测定血清I型胶原N前端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I型胶原C末端肽(collagen type I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CTX),另使用STRING10.0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工具分析骨质疏松相关差异蛋白。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雌激素治疗组、促胰液素治疗组的PINP含量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的CTX含量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的BMD下降(P<0.05),雌激素治疗组和促胰液素治疗组的CTX、BM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雌激素治疗组、促胰液素治疗组PINP、CTX含量有所下降,而BMD含量升高(P<0.05);雌激素组与促胰液素组之间PINP、CTX、BM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促胰液素能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PINP和CTX含量,增加骨密度,抑制骨质丢失,具有较好的抗骨质疏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