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降钙素原监测老年吸入性肺炎抗菌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监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为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老年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5例、PCT监测组27例,常规组按经验性治疗方案使用抗菌药物,监测组根据血清PCT浓度变化指导抗菌药物使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疗程、血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评分、临床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疗程PCT监测组为(9.7±2.3)d、常规组为(12.9±1.8)d(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PCT监测组为85.2%、常规组为92.0%(P<0.05);治疗后PCT监测组WBC、N、CRP、APACHEⅡ评分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监测组平均住院时间(13.9±4.5)d,常规组(19.2±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参考血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可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ICU多药耐药感染患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方法,以指导ICU多药耐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确诊为ICU多药耐药感染的10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剂量及炎性反应进行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观察组(6.6±1.2)d、较对照组的(9.8±1.9)d少,且不同时间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炎性水平指标显示观察组的PCT水平(32.6±9.6)ng/L低于对照组的(98.5±21.4)ng/L,对照组CRP(11.5±4.1)μg/L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4±2.2)μg/L,白细胞计数观察组(15.5±3.7)×109/L同样低于对照组(32.4±5.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多药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应用中PCT检测可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缓解了医患的内外在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指导抗感染治疗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14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均合并肺部感染,按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根据血清PCT指标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率、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二重感染率、炎性指标等。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0.00%、对照组为78.3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11 241.6±873.3)元、(12.2±1.9)d、(9.4±1.5)d、(2 248.9±381.1)元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CRP)均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12.1±2.8)mg/L,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PCT指导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抗感染治疗,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成本、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折手术感染患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意义,为抗菌药物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204例骨折手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与治疗组,各102例,普通组常规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检测PCT,根据PCT改变实施抗菌药物方案,对比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剂量及炎性反应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39±1.59)d、费用(1 032.54±128.43)元及住院时间(7.49±2.11)d均少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4、8.493、7.194;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为(31.64±9.65)ng/L、CRP为(5.34±2.46)μg/L、白细胞指数为(13.65±6.32)×109/L,均低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2、6.403、7.432;P<0.05)。结论根据PCT检测结果实时改变抗菌药物使用方法,可有效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计数的作用进行研究,探究这三种物质在进行肺部感染临床诊断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之间贵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肺部感染的137名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员的进行分析。在这些肺部感染者中,受到真菌感染患者有41例;受到病毒感染患者有26例;受到细菌感染患者有59例;非典型病原组感染患者有11例;在进行治疗前测定这些人员的PCT、HsCRP和WBC指数,在住院前,所有病人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在病人出院前再一次进行PCT、HsCRP和WBC指数测定,观察结果。结果:在使用抗菌药物前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的PCT指数都没有升高,为(0.39±0.03)ng/ml;真菌感染组的PCT指数有明显的升高变为了(16.54±6.28)ng/ml;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为(17.46±5.2)ng/ml;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组为(0.41±0.32)ng/ml。通过数据比对可以看出细菌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的PCT水平比剩余组的PCT水平要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细菌感染组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后,PCT水平会迅速下降,别的指数下降缓慢。结论:进行PCT监测可以对早期的细菌型肺炎进行临床诊断,通过对细菌型肺炎PCT指数的监测,可以对病情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抗菌药物对于剖宫产妇围术期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差异,为临床预防感染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医院临床收治的剖宫产妇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抗菌药物应用时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手术前30min给予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对照组手术后给予抗菌药物静脉滴注,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等级、产褥感染率、血白细胞计数(WBC)异常率、泌尿系感染率、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7.43±1.36)d明显低于对照组(10.45±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总感染率为4.55%低于对照组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研究组产妇CRP和PCT指标分别为(2.75±0.61)mg/L和(2.75±0.97)ng/ml,低于对照组产妇(4.73±0.93)mg/L和(6.78±1.9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前30min给予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降低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率,是临床预防产妇感染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指标与降钙素原(PCT)危急值变化对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感染重症患者病情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2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感染重症患者17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8例和研究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PCT危急值的变化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停药后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3.02±1.18)d、停药后复发率为0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6和IL-8分别为(4.16±1.24)pg/ml、(1.14±0.26)pg/ml、(8.25±1.87)pg/ml和(8.16±1.43)pg/m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可根据检测PCT危急值的变化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选择是否停用抗菌药物,并判断感染情况,避免了滥用抗菌药物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疗效理想,且停药后复发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与炎症指标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ICU神经重症医院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类型、感染程度,参考早期抗菌药物使用经验,按照抗菌药物是否覆盖病原菌的原则,分为72例早期抗菌药物覆盖血培养结果中病原菌的患者为覆盖组,28例早期抗菌药物未完全覆盖血培养结果中病原菌的患者为未完全覆盖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早期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前、使用第三天、第五天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比值(N)水平,计算下降率。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前,两组患者PCT、WBC、CR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第三天、第五天,覆盖组PCT分别为(5.33±2.30)ng/ml、(1.42±1.07)ng/ml低于未完全覆盖组(P<0.05),而两组WBC、CR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第三天、第五天,两组PCT、WBC、CRP、N均低于同组抗菌药物使用前(P<0.05)。抗菌药物使用第三天、第五天,覆盖组PCT下降率为(78.24±8.00)%、(73.36±8.02)%高于未完全覆盖组(P<0.05),两组WBC、CRP、N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第三天、第五天,PCT下降率曲线下面积0.965、0.946,高于WBC、CRP、N下降率曲线下面积(P<0.05)。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00%。覆盖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5.60±1.20)d、抗感染总有效率为98.61%(71/72)、病死率为1.39%(1/72)与未完全覆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ICU神经重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风险和感染程度、评定早期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为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8年10月入院疑为细菌感染患者共63例,健康体检人员21例,根据ACCP/SCCM共识会议及临床相关表现将入选病例分为脓毒血症组、细菌感染性SIRS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各21例,对其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的测定及比较;全部病例于入院治疗前、使用抗菌药物24 h、5、9 d及出院前测定血清PCT,hsCRP,WBC水平。结果在抗菌药物治疗前,血清PCT在细菌感染性SIRS组中轻度升高,为(1.19±0.31)ng/ml,在脓毒血症组中显著升高为(29.88±9.38)ng/ml;脓毒血症组中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感染性SIRS组和局部细菌感染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监测脓毒血症组发现,在抗菌药物治疗后血清PCT可快速下降,由(24.52±5.02)ng/ml降至(0.49±0.14)ng/ml,而hsCRP、WBC在细菌感染被控制后仍维持在高水平,分别为(72.3±20.4)~(33.2±9.7)ng/ml、(17.4±10.6)~(12.4±4.1)×109/L,其回落速度慢于血清PCT。结论血清PCT检测可作为全身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指标,对全身细菌感染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PCT检测能动态监测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变化,能反映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医师评估病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血清PCT检测的结果可反映抗菌药物的疗效,能为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贾弢 《现代预防医学》2015,(4):751-752,768
目的 通过对急腹症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发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急腹症患者感染的关系,从而评价血清降钙素原在急腹症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某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间,腹部外科急诊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将研究对象分为急腹症感染组38例及非感染组40例。对调查对象分别于入院时、入院d 3、入院7 d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分析感染组、对照组PCT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及差异。结果 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值为(1.78±1.12)ng/ml,入院d 3为(1.41±0.77)ng/ml,入院d 7为(1.03±0.48)ng/ml;非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值为(0.74±0.22)ng/ml,入院d 3为(0.65±0.12)ng/ml,入院d 7为(0.59±0.11)ng/ml。在各时点感染组血清PCT值均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PCT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12,P<0.01)。结论 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急腹症患者感染的预测及判断指标,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值对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复杂腹腔感染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的PCT水平,在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每24h测定一次PCT水平。试验组患者在测定PCT值0.4ng·ml-1或低至PCT1值的30%以下且临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症状有所消除后即可停止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SIRS症状消失且体温和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水平3天后即可停止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30d内患者死亡情况、30d内腹腔感染复发情况、首次抗菌药物治疗时间、30d内无抗菌药物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96例复杂腹腔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9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占25.81%、革兰阴性菌18株占19.35%、真菌51株占54.84%;试验组患者首次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时间为(5.2±0.9)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8.7±1.3)d(t=2.693,P=0.007);试验组患者30天内感染复发例数为3例,优于对照组患者复发例数8例(χ2=4.214,P=0.043);试验组患者30天内无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的时间为(22.6±2.8)d,长于对照组患者的(16.3±2.4)d(t=2.748,P=0.006)。结论临床依据血清PCT变化的水平可对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在短期内缩短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依赖性,同时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和感染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诊断和预后指导的价值,以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肿瘤科接受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78例,根据患者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56例(细菌感染46例、非细菌感染10例)和未感染组2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将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通过检测PCT和CRP变化制定优化抗菌药物方案,比较两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费用及二重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CT和CRP水平感染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细菌感染患者均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费用及二重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2.5)d、(1.6±0.1)万元及4.3%、8.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5.5)d、(0.9±0.1)万元及21.7%、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和CRP对肿瘤患者感染的发生尤其是鉴别是否细菌性感染具有重要价值,且可以作为抗菌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了解细菌感染情况和指导抗生素治疗。方法选取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8例孕35~41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孕检的4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cal luminescence,ECLIA)测定血清PCT,结合白细胞计数和胎盘病理检查,比较各组PCT水平和感染情况及使用抗生素时间。将观察组患者按照PCT水平分为A组38例(0.25 ng/m L)、B组45例(0.25~0.50 ng/m L)、C组35例(0.50 ng/m L)。结果对照组PCT均值为(0.14±0.06)ng/m L,A、B、C 3组均值分别为(0.17±0.09)ng/m L、(0.35±0.10)ng/m L和(4.34±3.35)ng/m L。A组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0,P0.05);B组较A组PCT水平升高(t=4.187,P0.01),C组较B组PCT水平升高(t=4.996,P0.01)。经抗生素治疗1 d后,A组治疗前后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0,P0.05),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57,P0.05),C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8,P0.05);出院前比较,各组间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血清PCT 0.50 ng/m L为基线,PCT0.5 ng/m L为阳性,PROM患者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检查比较,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动态监测PCT水平,A组较B、C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短(t=7.840、10.971,P均0.01);B组短于C组(t=4.992,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其诊断效率高。本研究中3个等级组有明确的基线界限,分为正常、可疑感染和明确感染,推荐对应治疗分别为不使用抗菌药物、可使用抗菌药物和强烈建议使用抗菌药物。血清PCT检测对胎膜早破患者治疗期间的早期临床诊治、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经腔内治疗后糖尿病足多药耐药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对判断病情和预后评估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115例,并且感染部位分泌物培养均呈多药耐药菌(MDRMs)阳性;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与抗菌药物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腔内介入治疗,以治疗后1、3、7d为观察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观察期的WBC计数、CRP及PCT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WBC在治疗1、3、7d后分别为(19.48±2.71)×109/L、(12.15±1.13)×109/L、(8.92±0.46)×109/L比对照组的(23.15±3.09)×109/L、(16.49±2.37)×109/L、(10.28±0.54)×109/L略低(P均<0.05);研究组的CRP在治疗1、3、7d的指标为(119.48±12.53)mg/L、(82.37±5.85)mg/L、(68.14±4.6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82±13.32)mg/L、(116.53±12.04)mg/L、(101.83±6.59)mg/L(P均<0.05);治疗1、3、7d后研究组患者的PCT为(2.45±0.37)μg/L、(1.78±0.24)μg/L、(0.95±0.16)μg/L比对照组PCT(3.23±0.54)μg/L、(2.17±0.36)μg/L、(2.04±0.09)μg/L下降明显(P均<0.05)。结论腔内治疗糖尿病足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能够加速患者创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将WBC、CRP及PCT指标水平控制在理想水平,尤其是对于抗菌药物控制不佳的MDRMs感染患者,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良好,降低感染复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经腔内治疗后糖尿病足多药耐药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对判断病情和预后评估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115例,并且感染部位分泌物培养均呈多药耐药菌(MDRMs)阳性;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与抗菌药物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腔内介入治疗,以治疗后1、3、7d为观察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观察期的WBC计数、CRP及PCT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WBC在治疗1、3、7d后分别为(19.48±2.71)×109/L、(12.15±1.13)×109/L、(8.92±0.46)×109/L比对照组的(23.15±3.09)×109/L、(16.49±2.37)×109/L、(10.28±0.54)×109/L略低(P均<0.05);研究组的CRP在治疗1、3、7d的指标为(119.48±12.53)mg/L、(82.37±5.85)mg/L、(68.14±4.6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82±13.32)mg/L、(116.53±12.04)mg/L、(101.83±6.59)mg/L(P均<0.05);治疗1、3、7d后研究组患者的PCT为(2.45±0.37)μg/L、(1.78±0.24)μg/L、(0.95±0.16)μg/L比对照组PCT(3.23±0.54)μg/L、(2.17±0.36)μg/L、(2.04±0.09)μg/L下降明显(P均<0.05)。结论腔内治疗糖尿病足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能够加速患者创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将WBC、CRP及PCT指标水平控制在理想水平,尤其是对于抗菌药物控制不佳的MDRMs感染患者,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良好,降低感染复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抗菌药物选择的干预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根据肺部感染评分予以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分别(9.78±2.45)d、(17.95±3.43)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97±4.12)d、(23.87±4.38)d;病死率分别为10.3%、31.0%,真菌定植率分别为10.3%、27.6%;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部感染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抗菌药物选择的干预及对预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肝癌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医院行介入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感染分为两组,发生感染的2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未发生感染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血清PCT、CRP水平、阳性表达情况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55.47±12.58)ng/ml、(2.18±0.42)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56±5.23)ng/ml、(0.76±0.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PCT、CR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阳性、阴性预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感染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效果更佳,值得临床积极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时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浓度变化对抗感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无极县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PCT指导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经医师分析确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试验组通过对老年心衰患者在入院治疗后第1、3、7、14天时的PCT浓度变化分析,确定对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是否需要在适当时机使用抗菌类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二重感染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在年龄、性别、病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白细胞等临床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数量最多,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行的抗菌药物疗程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抗菌药物的用量、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二重感染率为7%、试验组为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动态变化在指导重症老年心衰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可将PCT水平的动态变化作为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停用抗生素、以及评价抗菌药物疗效的辅助指标,可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患者耐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降钙素原(PCT)对老年急性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衰患者12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观察组,n=50)及非感染组(对照组,n=78),采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比较两组血浆PCT水平。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较非感染组升高(P0.05),以PCT≥0.5μg/L判断老年急性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0.0%、96.2%。结论血清PCT可作为早期判断老年急性心衰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的一项有价值的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脓毒症患者,进行动态降钙素原(PCT)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在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本院ICU 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脓毒症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进行动态PCT监测分为PCT组和常规组,通过对2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根据患者转归对PCT组进行分析,探讨PCT监测的临床意义。结果 2组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治疗,PCT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8.4±2.4)d、ICU住院时间(10.3±2.7)d、费用(15 087.9±4 154.8)元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PCT组分析发现,第1 d、3 d、5 d、7 d、9 d存活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PCT值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死亡组则逐渐升高。结论对ICU脓毒症患者进行PCT动态监测,能够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PCT监测可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