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处方用药有八法,针刺也绝非只有补泻。细读《内经》不难发现针刺还有调、推、引、积等法。《内经》尤其重视调法的运用,《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经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具体到调法的要领,《素问·离合真邪论》还提出:“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灵枢·卫气失常》还提出:“随变而调飞,《灵枢·四时气》也提出:“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可见针刺效能在于调。 所谓调,实质是调整阴阳气血的虚实,因此它包容了补泻和“不盛不虚以经取  相似文献   

2.
处方用药有八法 ,针刺也绝非只有补泻。细读《内经》不难发现针刺还有调、推、引、积等法。《内经》尤其重视调法的运用 ,《灵枢·根结》说 :“用针之要 ,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经气乃光。合形与气 ,使神内藏。”具体到调法的要领 ,《素问·离合真邪论》还提出 :“气之盛衰 ,左右倾移 ,以上调下 ,以左调右 ,”《灵枢·卫生失常》还提出 :“随变而调气”,《灵枢·四时气》也提出 :“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可见针刺效能在于调。所谓调 ,实质是调整阴阳气血的虚实 ,因此它包容了补泻和“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其它针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57-1159
补泻是中医治疗的总原则,其内容在《黄帝内经》中分散在各篇章之中,理清并汇总各篇章之中有关补泻的内容,分析《内经》中补泻的内涵十分重要。文章从文字学和医理的角度对《内经》中"补"和"泻"进行研究,来探求《内经》中补泻理论的原始内涵和核心思想。《内经》中补泻有两种内涵,而以"调均有无"为多见。在此内涵中,补的含义是"移气于不足",泻的含义是"去此注彼"。补泻即"调均有无"。"调均有无"的含义大多被后世医家所忽略了。针刺和药物只是治疗手段的区别,其治病的原理是一致的。中医治疗的根本大法是补虚泻实,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或选择药物治疗,或选择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内经》、《医学启源》、《脾胃论》中关于"补泻"的共性,了解"补土派"提出的"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的含义,认为"补泻"的重点是调气,调气之前必须满足血脉平和,而运用补泻是有时空条件的,顺四时之气的开阖为"补",逆四时之气的开阖为"泻",以达到气血平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得气"与"气至"的内在关系,通过重温《内经》有关理论,结合有关学者的观点,分析比较二者的关系。"得气"是中气穴的标志,也是气至针下的征象,更是针刺补泻的前提。得气的感觉来自医患双方,其表现形式既有"紧而疾""沉涩紧""轻滑慢"与"针下热""针下寒"的显性得气,也有"针染(游)于巷"的隐性得气,以及"徐而和"之谷气显示的气调状态。"气至"有"气至针下"与"气至病所"两方面含义。气至针下与得气内涵相近;气至病所,主要体现在气至而有效,表现形式有即刻效应与滞后效应两种。得气与气至含义各有侧重,得气突出医者在针刺过程(辨气、守气、调气)中的重要性,并提示隐性得气的临床意义;而气至强调气至而有效,即临证当分清表里虚实,表浅筋脉病候,可缪刺、浅刺,收效较快;深里虚实病证,当补泻得谷气,虽见效滞后,但脉象可鉴,告诫针灸临床不可忽视脉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的针刺补泻原则,历来医家对此有不同的见解。作者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提出了从针下虚实、脉象变化以及气调而止3个方面来判断针刺补泻是否太过或不及,从而使补泻无过其度,以提高针灸临床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总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虚实之要 ,九针最妙 ,补泻之时 ,以针为之。”补法在于顺其气 ,或将气向内推送 ,使正气有所补益 ;泻法则是逆其气 ,折其病势 ,将气向外引伸 ,使邪气有所散逸。常用的针刺补泻方法有提插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等。各种补泻手法之外尚有平补平泻法。该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朱肱的《类证活人书》 ,称为“平泻法”。明代陈会的《神应经》及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完整地提出“平补平泻”。由于对其理解的不同 ,历代医学对其赋于不同的内涵 ,现仅就个人的体会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文章旨在溯本求源,述"得气"与"治神"、"得气"与"调气"及"得气"与二者的内外之境变化,从此三方追溯《内经》、《难经》所述,作为立论"得气"之依据。方法查阅《内经》、《难经》录著古籍与历代各家的经文注述37本,以王冰、马莳、杨上善所注为据。结果依"治神"而言,需治医者、患者与环境三者之神,且需观、守气至之机。从"调气"而论,有"得气"即达"调气"补泻之效,从取穴端正、浅深适宜、方向逢时上述"调气",与强调候、辨气至之气而"调气"等不同著述。并且,内外之境的差异变化亦从"调气"与"治神"上对"得气"产生影响。结论无论是从"得气"的获取、判别及调整均与治神及调气存有密切关联。二者相辅相成于医者的整个针刺过程,是"得气"取效之精要所在。  相似文献   

9.
分析临床"意气针灸疗法"违反虚实、天文等《内经》针刺禁忌的教训,发现《内经》相关针刺禁忌蕴含了更多现代科学尚未发现的更微细的人体形、气、神等多方面的奥秘和更微细的天文奥秘,其中含有微细的护气意义。而《内经》针灸对医者有很高的治神等要求,以患病的形气为精确的靶目标,主要通过以意行气来完成对气的精确的虚实补泻,所有禁忌正是为了规范这种精确性补泻以免对人气造成伤害,故必须遵守,否则后果严重。只有不违反这些禁忌,"意气针灸疗法"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气"穴不仅是中医认识人体的重要结构,且在刺灸治疗时亦是施术定位的评判标准。针刺调气关键在于补泻,而补泻的关键是如何辨气,如何辨正邪大小。"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意欲调气,需要医者先"治其神",医者要摒弃杂念,内省自视,保持极虚静的精神状态才能守神。"针响""医者得气"及"二次得气"在治疗层次上相差较大,前两类处于致病的启动阶段,施术者必须在"针响""医者得气"的基础上判别疾病的阴阳盛衰及证候的寒热虚实,诊其脉气大小后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才可激发"二次得气",这是针刺得气补泻的内在本质。"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守门户运用于临床即是守神。临床上运用"气"穴时应擅于调气与治神,二者中调神为先导,调气为关键,"以神导气,令气易行,以意通经",达到经脉调畅,血脉通利,阴阳调和之效。  相似文献   

11.
针刺补泻是针刺手法的核心问题,历来为针灸医家所重视,并给予高度评价。笔者复习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应用体会,仅对针刺补泻的有关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一、欲施补泻,首辨虚实虚实是疾病的病理反映,是正邪相争的表现;补泻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法则,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素问·调经论》云:“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百病之生,皆有虚实。”故补泻不仅是针刺的基本法则,也是建立在机体虚实病理基础之上的,即如果没有机体的虚实病变,补泻就无从谈起。因此,谈到针刺的补泻,必然  相似文献   

12.
《素问·三部九假论》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说明病有虚实之分,治疗有补泻之别。虚实以分疾病的性质,补泻以别治疗的方法。补泻必须以虚实为基础,若离虚实,就无以言补泻。补泻手法不光在针灸上,在按摩推拿中也有运用。《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形数惊怒,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之不足或增强人体组织某一功能的治疗方法,即谓之  相似文献   

13.
针刺手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针灸疗法获取疗效的重要条件。针刺补泻手法,是针灸临床最精细的操作技巧。《灵枢·官针》篇说:“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指出不明年、气的盛衰,不根据虚实而施补泻,不能算是技术高明的医生。《难经·七十三难》曰:“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这都会给病者带来不良后果。为此,《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郑重告诫:“补泻反则病  相似文献   

14.
凌楠 《中医药学刊》2001,19(6):585-585,590
对《灵枢》针刺补泻进行初步探讨。《灵枢》针刺补泻首先是针对虚实而言,《灵枢》制定针刺补泻原则,归纳有迎随、徐疾、捻捻、提插、开合等几种针刺补泻手法,这些针刺补泻原则和补泻手法为后世针灸学家所遵循。认为《灵枢》针刺补泻理论对当代针灸教学、临床、科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针灸,应了解和掌握《灵枢》针刺补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对《灵枢》针刺补泻进行初步探讨.《灵枢》针刺补泻首先是针对虚实而言,《灵枢》制定针刺补泻原则,归纳有迎随、徐疾、捻转、提插、开合等几种针刺补泻手法,这些针刺补泻原则和补泻手法为后世针灸学家所遵循.认为《灵柩》针刺补泻理论对当代针灸教学、临床、科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针灸,应了解和掌握《灵柩》针刺补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历代针灸著作对补泻的论述是很多的。考诸《内经》,有:“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之说。由此可知“补泻”是针对“虚实”而言的。何谓虚实?“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明·高武《针灸素难要旨》注解:“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察后与先,若亡(无)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由是,我们对“补”泻”二词的  相似文献   

17.
赵彩娇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2):562-563
针下辨气,是指针刺后,通过医者指端的触觉以辨析针下的反应,从而测知患者机体内抗病机能之盛衰消长,并结合临床表现,作为施行补泻等手法的依据。针灸界历来有如此一说:“针刺容易辨证难,辨证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辨气难”。说明辨气是针灸医生必须掌握、同时也是最难掌握的方法。本文试从辨气的内容、意义及方法等几方面略陈浅见。卫辨气的内容辨气的内容,包括辨正气、邪气两方面。辨气的过程,也就是辨别病证虚实、病邪性质的过程。关于辨正气、邪气,在古医籍中已有明确的论述,如《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  相似文献   

18.
<正>迎随补泻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指出以迎随之法为针刺补泻调气之道,是必以审查经气的盛衰顺逆为前提的。后世医家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对"迎随补泻"之意,有了更多认识,如针向补泻,母子补泻,候时补泻,浅深补泻等。笔者曾在临床用此补泻法治疗畏寒肢冷症状1例,即刻升皮  相似文献   

19.
也谈针刺补泻定量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德宝 《中国针灸》2001,21(8):15-23
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参照《内经》、《难经》以及其它古籍的宗旨,对目前临床上争论较多的有关针刺补泻定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针刺的补泻是有一定的量化标准的,针感既能体现机体内的邪正虚实,也是影响针刺补泻的最基本的因素。针感的调节(通过一定的针刺术式)是实现针刺补泻的手段,而针感的变化则是针刺补泻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20.
徐疾补泻是《内经》重要针刺补泻方法,通过进、出针快慢不同实现补泻效果,进出针时机的判断是决定其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对《内经》两种候气方法——"候呼吸之气"和"候针下气至"进行了探源性研究,同时阐述了其应用演变和临床意义。其中"候针下气至"多用于决定出针时机,与补泻疗效密切相关且后世应用发展丰富。《难经》演变为强调左手催气后进针,针下得气后再行提插操作,对后世补泻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